高校心理学考试复习题目-2

上传人:x**** 文档编号:131154993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心理学考试复习题目-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校心理学考试复习题目-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校心理学考试复习题目-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校心理学考试复习题目-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校心理学考试复习题目-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心理学考试复习题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心理学考试复习题目-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填空题、(自主行)是大学生学习与中学生学习明显不同的特点、大学生学习结果的超越性主要表现在(超越原学习情境)和(超越原自我水平)这两个方面。、 大学生学习适应不良主要表现在(学习方式不适应)(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过度焦虑)、培养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信任感,要从()和()两者入手。二、单项选择题、大学阶段学习内容最明显的特点是()、自主性、专业性、创新性、超越性、学习适应不良是大学新生中()存在的一种心理困难、广泛、普遍、大多、很少三、名词解释、批判性学习:2专业性学习:1、 创造性学习:2、 学习适应:3、 信任感:四、判断分析题。1、思维的发展为大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理论、了解最新研究成果

2、及其发展趋势并进行创新提供了前提条件。(对、)2、大学的专业设置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前提。(错)五、问答题。1、大学生学习内容的专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职业定向目标明确2、课程设置紧扣专业发展需要3、专业的专业实践能力训练2、日本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福井谦一说:“知识就像植物的根,说不准在那里会交错一起,形成新的增长点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大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主动性2、选择性3、批判性4、探究性4、试述你对“专业信任感”的理解。答:1、信任是一种预期,此预期导致一种选择行动。2、信任产生的先决条件是对未来事件的未知。3、信任是一种非理性行为。信任包括认知成分和

3、感情成分,现实生活中信任感的产生是理性考察和强烈的情感联系两者的结合。4、 结合所学知识及自身实际,论述如何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答:1、建立对专业的信任感2、培养专业兴趣3、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六、案例分析题。茵茵在博客中写道:经过重重的磨练,我终于步入了我的大学生活。人们说:“大学生是天子骄子”,可我们说自己很“郁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我们幸运而又自信地走过了。可升入大学,我们却迷失了自己。本来充满着期待和神秘色彩的大学生活变得阴郁难晴师姐说,大学3年了,发觉自己在这3年时间根本没学到什么,日子混一天过一天,根本没什么目标似的。我想学习的东西很多,可是又不知道从何开始,我好拍在

4、大学生活中迷失方向。问题分析:1. 请帮助想茵茵这样的学生分析大学生的学习特点?2. 如何帮助茵茵走出困惑,并培养琪良好的学习心理?答:1.建立对专业的信任感。(1)信任是预期,此预期导致一种选择行动;(2)信任产生的先决条件是对未来事件的未知。(3)信任是一种非理性行为。信任包括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现实生活中信任感的产生是理性考察和强烈的情感联系两者的结合3. 培养专业兴趣。兴趣是行为的一种原动力。大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围绕着专业方向来组织的,因此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定向的专业兴趣,是大学生学习兴趣发展的重要特征。对专业的兴趣,可诱导出热爱所学专业的专业情感,并自觉地克服学习过程中

5、的各种困难。专业兴趣对大学生的学习乃至将来的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4.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只有亲身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能积累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锻炼科研写作、口语表达、逻辑组织等等能力,化被动为主动,才能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104一、填空题1、智力的核心成分是(思维),其基本特征是( )2、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人的智力包括( )与( )两种成分。3、( )的人知觉外在物体时,比较多的将外部参照物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4、气质是人与生俱来的,表现在心理活动的( )、( )、( )、( )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它反映了人格的( )属性。二、单项选择题1、智力因素与( D )是

6、构成个性心理品质的全部内容。A、教育因素 B、能力因素 C、环境因素 D、非智力因素2、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家加德纳提出( B )智力理论。A、单元 B、多元 C、多种 D、单维3、人知方式是指人们在( A )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A、认识 B、思维 C、想象 D、认知三、名词解释1、智力: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方面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是成功地解决某种问题(或完成某种任务)所表现的良好适应性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基本心理特征,其核心成分是思维,最基本的特征是概括。2、晶体智力:晶体智力是获得知识和发达的智力、技能两者的结合,有一

7、定的社会文化决定,是长期学习的结果,由词汇、社会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测验度量。3、认知方法:又称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它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4、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及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5性格:性格是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四、判断分析题1、冲动型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时间少,错误多;而沉思性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时间虽长,但错误少。所以说沉思型学生比冲动型学生成绩好。(错)2、埃里克森说把人格发展描述成管道模式,若前一个阶段的发展被阻碍,则后面的发展阶段无法完成。(对)五、问

8、答题1、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答:多元智力理论打破了传统上将智力看做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一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的认识,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言语智力,逻辑一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一动觉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内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等多种智力构成,并从新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智力在个体身体上的存在方式以及发展的潜力。2、比较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学生在学习上的特点和优势。答:场独立型学习者偏爱自然科学,数学成绩往往较好,两者呈显著的正相关,他们的学习动机以内在动机为主;而场依存型学习者则偏爱社会性科学,他们的学习更多地依赖外在反馈,对人比对物更感兴趣。场独立型学习者善于运用分析的知觉方向;而场

9、依存型学习着偏爱非分析的、笼统的或整体的知觉方式。场独立型学习者更倾向于冲动、冒险。凡是以个人的意志所决定;场依存型学习者较为谨慎,不愿冒险。3、简述艾森克的人格三维类型。答: 内外倾:是人格的基本类型。外倾的人情感易于冲动和难以控制,爱好脾气,好交际,喜欢刺激和冒险。内倾的人,情绪稳定,好静,内省,除了亲密的朋友外,对一般人缄默冷淡,不爱社交,不喜欢刺激,喜欢有秩序的生活和工作神经质稳定性:神经质的二表现为高焦虑。这种人喜怒无常,容易激动,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以至于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他们常常会对微小的挫折和问题情境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而且需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平静下来。情绪稳定的人,则很快

10、从困境中摆脱出来,并且容易回复平静。这种人不易焦虑,稳重温和,容易自我克制。精神质:精神质独立于神经质,它代表一种倔强固执、粗暴强横和铁石心肠的特点,当然并非暗指精神病。精神质存在于所有人的身上,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在该维度生得分高问问北看做是“自我中心、攻击的、非个人的、冷酷的、缺乏同情的,冲动的对他人不关心的”,低分的则表现出温柔、善感、软心肠等特点。但是如果个体的精神质病态行表现出明显的程度,则易导致行为异常4、依赖性人格有哪些特点。答:主要表现出未无主见,缺乏自信心的自主意识。此类人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优柔寡断,束手无策,寄希望与他人,害怕中断对他人的依赖关系。具有这种人格者从小自己的

11、一切多由父母照顾和安排,听从父母的摆布,并不感到有什么不适。如果生活中有一位亲密的、可以依赖的人能够为他做决定并安排、照顾好他的生活,那么她的人格缺陷讲不会明显表现出来,只有失去或面临失去所依赖的人时才会显露出来5、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你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六、案例分析题 华盛顿先生和同事考夫曼女士刚参加了一个关于改进教学以适应学生多元智能的工作坊。贾克布森女士和同事亚当先生不久前则出席了有关改进教学的工作坊,其目的是在教学中体现加德纳提出的八种智力结构,四人聚在教师办公室,讨论自己的收货。 华盛顿先生说:“这当然解释了为什么某些学生似乎希望听我讲,而其他一些学生则喜欢积极参与。

12、乔治显然属于执行型,他西黄听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相比之下,玛莎肯定属于立法型,她热衷于自己参与,而且无法忍受我告诉她怎么做。” “不,我不这样认为。”贾克布森女士答道,“我觉得乔治具有很强的言语智力,这说明了他能理解你讲授的内容,他还擅长写作。玛莎喜欢动手参与,她的空间智力和身体运动智力较强。”华盛顿先生回答:“不、不、不。学习方式能够更好地解释他们的差异,看这个。”此时,华盛顿先生向克布森女士出示了他和考夫曼女士参加工作的讲义。亚当先生也拿出他和贾克布森女士参加工作坊的讲义,他们开始对照笔记,四个人全都能将讲义图表中先生对号入座。事实上,他们在两份讲义中都能确认每一位学生。就在此时,彼得森负

13、任何达尔比夫人走了进来。她们对于自己在附近大学里参加的研究生课程非常兴奋。彼得森夫人说:“你们看,我在考虑教学方法时,从而想过人格的问题,难怪玛莎上我的课时表现不太理想他就是太冲动了,不是烟我对课程的安排。”贾克布森女士感到非常沮丧。“你的意思是,他们也告诉你,我们现在必须人课堂适应学生的人格吗?”她问道。亚当先生同样心烦意乱。“天啊,”他说,“刚才我以为自己已经全明白了,以前。我们只需要考虑智商,现在必须考虑那么多。我们班里有25个学生,怎么才能适应所有的差异呢?我们应当做些什么呢?准备25份不同的教案吗?也许我们该为每个学生写一份评述,然后按照评述把他们分组,大家的想法如何呢?”问题分析:

14、1. 本案例给你什么启示?2. 为了适应学生在智力优势、学习方式寄及人格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采取哪些措施?3. 你认为还有哪些个体差异是你必须适应的?结合所学寄实际说明你会怎样适应个体差异?131一,填空题1. 学习的变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 )。2. 根据学习主体即学着的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 )、( )、和( )三种。3. 行为主义对于学习研究被称为( )。4. 行为主义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5. 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常常经过(获权)、( )和( )的三个过程。二、单项选择题1.学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仅指人类的学

15、习,也包括动物的学习。学习的变化是具有( D)。A.稳定性的 B.变化性的 C.相对持久性的 D.相对稳定性和持久性2.以下选项中( D )不属于认知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A.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B.奥苏泊尔的意义学习理论C.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D.斯金纳的行为塑造教学方法三、名词解释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的比较持久的变化。消退:假设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无条件刺激不出现,则所建立的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这种现象被称为消退。操作条件反射:有机体在某种情景下,自发作出的某些行为由于得到强化二提高了该行为在这种情景下发生的概率,即形成了该反应与情景的联系。负强化:当有机体作出某个操作反应后,如果撤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