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考前知识回扣课件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1128031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考前知识回扣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考前知识回扣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考前知识回扣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考前知识回扣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考前知识回扣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考前知识回扣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考前知识回扣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 第15讲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一 加试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c 1 召开 1949年3月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 2 内容 党的工作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确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共的基本政策 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3 意义 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了准备 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1 时间 地点 1949年9月 北平 2 内容 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 1 规定国名 国旗等

2、2 制定并通过 共同纲领 规定新中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国家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是新中国初期的施政纲领 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3 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3 意义 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1 时间 地点 标志 1949年10月1日 北京 开国大典 2 意义 1 中国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2 结束了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的历史 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3 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四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1 召开 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大会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 意义 第一届人大的召开 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确立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行 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五 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 c 1 根本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 确立 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召开 2 意义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任务结束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 初步建立 1949年第一届政协的召开 2 正式建立 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

4、一次会议召开 成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 发展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 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标志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 过程 共同纲领 规定 民族平等和团结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正式确认此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制度 五大自治区 内蒙古 1947年 新疆 1955年 广西 1958年 宁夏 1958年 西藏 1965年 2 原则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 3 意义 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 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4 三大制度的共同意义 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

5、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六 文化大革命 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 b 1 新的权力机关 革命委员会 是一个集党 政 军和立法 司法 行政大权于一身的权力机构 实际上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破坏 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会议遭到破坏 4 国家的民主法制被践踏 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中 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c 1 时间 地点 1978年12月 北京 2 内容 1 思想路线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2 政治路线 停止使用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口号 把党和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

6、代化建设上来 3 组织路线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4 重大决策 实行改革开放 中国开始了 以阶级斗争为纲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 3 意义 1 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 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3 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国家的政治建设进入一个新时代 八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 d 1 初步构想提出 1980年邓小平发表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强调必须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 2 治国安邦总章程 1982年宪法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也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总框架 3 依法治国

7、方略的确定 1997年9月 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1999年3月 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写进宪法 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形式确定下来 4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第16讲 一国两制 与祖国统一 一 一国两制 构想 b 1 基本内容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 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主体 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补充 2 提出过程 1 1979年元旦 告台湾同胞书 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2 1981年9月 叶剑英发表 关于台湾回归祖国

8、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的谈话 提出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之间的对等谈判 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 3 20世纪80年代初 邓小平提出了 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想 4 1984年 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了 一国两制 构想 二 香港 澳门的回归 b 1 过程 1 1982年 中英会谈 双方同意外交途径磋商 2 1984年12月 中英联合声明签署 3 1987年4月 中葡联合声明签署 4 1990年 全国人大通过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5 1997年7月1日 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6 1999年12月20日 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 意义 1 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2 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

9、国列强的占领 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3 开辟了香港 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4 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三 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b 1 1979年元旦 告台湾同胞书 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建议海岸实行三通 同一天 宣布停止炮轰金门 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2 1980年后 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逐步被打破 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3 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的重要共识 即九二共识 4 1994年 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推动了两岸的经

10、济交流与合作 5 1995年 江泽民发表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的重要讲话 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四 加试 一国两制 理论创新的意义 c 1 一国两制 构想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 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 创造性的战略构想 2 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3 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 第17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 1 提出和修改 1953年 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 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进行谈判时 首次提出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时 1955年周恩

11、来在亚非会议上两次修改完善 2 内容 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3 意义 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推动中国走向国际舞台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二 中国代表团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万隆会议 b 1 日内瓦会议 1 概况 1954年 周恩来率团出席 该会旨在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会议最终达成 日内瓦协议 2 意义 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 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2 亚非 万隆 会议 1 概况 1955年 在印尼万隆举行 周恩来率团出席 并在会上提出 求同存异 方

12、针 同 指共同的历史遭遇 共同的国际地位 共同渴求发展的愿望 异 指不同的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 会议最终通过 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2 评价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万隆会议促使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亚非国家之间增强了了解 加强了合作 会后许多国家与中国纷纷建交 第二次高潮 会议显示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 反对殖民主义 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 增强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 被誉为 万隆精神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 1 原因 1 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2 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 3 广大发展中国家支持 4 中国政府长期的努力和奋斗 2 恢复 19

13、71年10月25日 第26届联大 通过2758号决议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 意义 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宣告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 四 中美关系正常化 b 1 原因 1 美国 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美苏争霸的需要 缓解70年代经济滞胀 2 中国 应对苏联威胁 改善国际地位 解决台湾问题 2 进程 1 1971年4月 乒乓外交 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2 7月 基辛格秘密访华 3 1972年2月 尼克松访华 签订 中美联合公报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 1978年12月 中美两国发表 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5 1979年1月1日

14、 中美正式建交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3 影响 1 打开了中国的外交困境 出现了第三次建交高潮 2 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3 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有利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4 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缓和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五 中日邦交正常化 b 1 原因 1 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2 日本谋求自身国家利益的需要 3 日本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动 2 实现 1972年9月 田中角荣首相访华 中日邦交正常化 3 影响 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 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 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六 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 b 1 不结

15、盟是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 2 新时期外交的出发点 实行对外开放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七 中国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b 1 过程 1996年 中国 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 共同签署了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相互信任的协定 确立 上海五国机制 2001年6月 上海五国机制 发展成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 新增 乌兹别克斯坦 2 意义 1 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突出成就之一 2 它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3 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 安全先行 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4 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八 加试 改革开放后中国重大外交举措的作用及其意义 c 1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国际合作 2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建设性作用 3 维护地区稳定与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