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3485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31124791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SO13485基础知识培训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ISO13485基础知识培训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ISO13485基础知识培训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ISO13485基础知识培训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ISO13485基础知识培训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SO13485基础知识培训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SO13485基础知识培训讲义(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YY T0287idt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张家勇13537659756深圳市康达信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温馨提示 请将手机调到振动或关闭 请勿大声讲话 以免影响会议 请不要随地走动 谢谢 01 一个基础 以ISO9001为基础 02 一条主线 以满足医疗器械法规要求为主线确保安全有效 03 一个目标 促进全世界医疗器械法规协调为目标 ISO13485标准的基本思想 ISO9000质量管理原则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核心 领导作用 关键 全员参与 基础 过程方法 方法1 管理的系统方法 方法2 持续改进 动力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方法3 数据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环境 双赢 简称

2、顾客 领导 全 过程 管理 改进 事实 利 ISO13485 2003的结构 前言0引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质量管理体系5管理职责6资源提供7产品实现8测量 分析和改进附录参考文献 ISO13485标准的特点 仅适用于医疗器械行业 专业性强 突出满足医疗器械法规要求 标准全文28处提到 国家和地区法规 涉及到应该考虑 国家和地区法规要求 的条款有13处 强调文件化的要求 有41处提出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要求 40处提出记录要求 重视 风险管理 组织应在产品实现过程中 建立风险管理的形成文件要求 应保持风险管理引起的记录 涉及到的法律 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环境保护法合同法消费者

3、权益保护法劳动法 涉及到的法规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医疗器械说明书 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管理办法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 4 2文件要求 4 2 3文件控制 f 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 并控制其分发 5 3质量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方针 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 包含对满足要求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 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 在组织内得到沟通和理解 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 最高管理者组织制定并批准发布 精益求精 专业专攻 5 4 1质量目标 质量方面追求的目的 应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 组织总体目标 部门目标 岗

4、位目标 目标应具体可测量 应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5 5 1职责和权限 最高管理者应规定所有岗位的职责 权限得到规定 形成文件并沟通 管理岗位 总经理 副总经理 部门负责人 执行岗位 如设计人员 生产人员 验证岗位 如检验员 内审员 法规要求时 应任命负责对生产后阶段经验的监视和不良事件报告的人员 程序的定义 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内容 5W 1HWhat做什么 Who谁做 Where何地 When何时 Why为什么 How如何做 涉及 目的 范围 职责 工作流程 使用的文件 材料 记录 详略程度 取决于组织类型 规模 工作复杂程度 人员能力 作业规程和程序文件的区别 需要形成文件的程

5、序 需要编制成文件的程序共计41个 不限于这些 其中涉及到品管部的有 8 3不合格品控制8 5 2纠正措施8 5 3预防措施8 5 1改进忠告性通知8 5 1改进报告8 3不合格品控制建立返工过程的文件8 3不合格品控制确定返工对产品的不利影响 需要保持记录的活动和结果 要求保持记录的规定共40处 不限于这些 涉及到品管部的有 6 6 2保持教育 培训 技能7 4 3采购产品验证的记录7 5 2 1过程确认的记录7 6监视和测量装置校准或检定依据记录7 6监视和测量装置有效性评价记录7 6监视和测量装置有问题设备校准和验证记录8 2 2内部审核记录8 2 4 1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总要求接收放行记

6、录 8 3不合格品的控制批准让步接收人员身份的记录8 3不合格品的控制不合格性质及随后措施的记录8 4数据分析结果的记录8 5 1改进总则顾客抱怨调查记录8 5 1改进总则对顾客抱怨未采取纠正措施的理由及批准的记录8 5 2纠正措施调查及措施结果的记录8 5 3预防措施调查及措施结果的记录 记录作用 证明 提供 产品 过程符合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信息 保持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信息 记录 记录控制 标识 贮存 检索 保存期限 处置 有唯一的名称和编号 版次 环境条件 防虫蛀 防潮 防损坏 防丢失 易查找 编目 归档 查阅的要求 根据产品寿命决定保存期不少于两年 过期记

7、录的销毁需登记 批准 记录易出现的问题 6 2人力资源6 2 1总则 基于适当的教育 培训 技能和经验 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应是能够胜任的 6 2 2能力 意识和培训 a 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所必要的能力b 提供培训或其它措施以满足需求c 评价措施有效性d 让员工意识到工作的相关性 重要性 如何作贡献e 保存教育 培训 技能 经验的适当记录 6 3基础设施 确定 提供并维护适用时 包括 a 建筑物 工作场所及相关设施b 过程设备 软件 硬件 c 支持服务 运输 通讯 如维护活动必要 应建立文件和保持记录 6 4工作环境 若人员与产品或工作环境的接触可能影响产品质量 建立对人员健

8、康 清洁和服装的文件要求 若环境可能对产品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建立工作环境的文件要求以及环境监视和控制的程序或作业指导书 在特殊环境临时工作人员应培训后或在监督下工作 适当时 对污染或潜在污染的产品的控制做出文件化的特殊安排 以防止污染其它产品 环境和人员 7 1产品实现的策划 策划应确定 a 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b 针对具体产品确定过程 文件 资源需求c 产品的验证 确认 监视 检验和试验 接收准则d 为实现过程及满足要求提供证实的记录产品实现的策划的输出 技术文件 质量计划等 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建立风险管理的文件化要求 并保存风险管理记录 风险管理标准 YY T0316 ISO14971策划

9、输出可以是书面的 口头的 因组织规模 产品特点而定 7 4 3采购产品的验证 采取检验或试用等活动 确保采购产品满足采购要求 需要在供方现场进行验证 应规定验证及放行方式 保存验证记录 7 5 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7 5 2 1总要求 需确认的过程是指 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和测量加以验证在产品已交付使用后才能发现问题的过程 如瓷块的终烧密度 弯曲强度 确认目的 证实过程具有实现策划结果的能力 确认方式包括 为过程的评审和批准规定准则 对设备认可 人员资格鉴定 使用特定的方法和程序 记录的要求 必要时的再确认建立程序文件 对过程软件使用前确认 保持确认记录 7 5 3 1标识 对象

10、原材料 半成品 成品目的 在产品实现全过程中 以适当方式标识产品 防止用混用错 成品标识应符合法规要求适宜的方式 标签 包装 着色 区域 标牌 随附文件建立形成文件的程序确保返回组织的产品能被识别 区分 7 5 3 2可追溯性 7 5 3 2 1总则建立程序文件 确定产品可追溯性的范围 程度 批 件 和记录 途径 记录产品的唯一性标识 内容 产品历史 应用情况 所处场所7 5 3 2 2专用要求 植入产品记录可能出现问题的组件 材料 工作环境分销记录备查记录运货收货人的名字地址 7 5 3 3状态标识 监督和测量状态识别产品状态 在产品的生产 贮存 安装和服务的全过程中保持产品状态的标识 应确

11、保只有检验合格的产品 或经授权放行的产品 才能交运 使用和安装 7 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监视和测量装置 计量器具 检测设备 标准物质 样板 样件 试验软件 应确认 建立程序 建帐 编制检定 校准 标定计划 定期送检 校准 标定并保存证书 校准依据 如无国家 国际标准 记录检定 校准依据 状态标识 发现偏离 应评价已检结果并采取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 2002 钢卷尺 玻璃液体温度计 砝码 电子秤 8测量 分析和改进 8 1总则策划并实施 监视 测量 分析和改进过程目的 证实产品的符合性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 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确定适用的方法及应用程度

12、 包括统计技术 法规可能要求建立统计技术应用的程序文件有益的统计方法 图表法 统计控制图 量化效应的试验设计 回归分析 抽样和接收方法 检验和试验的统计方法 8 2监视和测量 8 2 1反馈应对组织是否已满足顾客要求的信息进行监视应确定获取和利用这种信息的方法方式 顾客投诉 问卷调查 直接沟通 博览会 走访 电话 传真 媒体报道 委托调研为反馈系统建立程序文件目的 提供质量问题早期报警 输入预防和纠正措施法规要求 对生产后阶段获取经验的评审应构成反馈系统的一部分 8 2 2内部审核 按策划的时间间隔 12个月 进行内审确定质量管理体系 符合对产品实现的策划的安排 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符合设定目标

13、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 8 2 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指四大过程 管理活动 资源管理 产品实现 分析测量 和它们的子过程 适宜的方法监视 适用时测量 调查 评审 检验 统计技术 应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 否则应采取纠正和纠正措施 服务行业的过程监视和测量与产品监视测量密不可分 可同时进行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也可以通过对过程的业绩的监视和测量 8 2 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通过监视和测量验证产品特性是否满足要求产品 采购产品 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建立程序文件要求 策划并实施监视和测量规程 时机 停止点 测量点 特性 文件 工具 人员资格记录 符合要求的证据 记录有权放行人员在策划

14、内容完成之前不得放行产品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和交付 8 3不合格品的控制 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和交付包括采购产品 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制定形成文件的程序 规定处置权限和途径 a 采取措施 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b 经授权人员批准 让步使用 放行 接收不合格品 在符合法规的情况下 c 采取措施 防止原预期的使用或应用保持记录 不合格性质 后续措施 批准的让步 不合格品在纠正之后 应再验证对交付后的不合格应采取适当措施 如三包 忠告性通知 应确保不合格品仅在满足法规要求的情况下才能实施让步接收 且应保持批准让步接收的人员身份的记录 应保持不合格的性质以及随后采取的任何措施的记录 包括所批准的让步

15、记录 返工应有作业指导书 对返工可能对产品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行评审 并形成文件 8 4数据分析 要求 确定 收集 分析适当数据目的 证实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 适宜性 评价改进的有效性 来源 监视 测量结果及其它 提供以下信息 反馈 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 过程与产品的特性和趋势 采取预防措施机会 供方信息 数据分析结果的记录应保持 8 5改进8 5 1总则 手段 利用质量方针 质量目标 审核结果 数据分析 纠正与预防措施 管理评审实施必要的更改 目的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和有效性 建立忠告性通知发布和实施的程序文件 对顾客报怨进行调查 记录 处理 如不采取预防 纠正措施应记录其理由 建立对不良事件告知行政部门的报告的规定 如有报告准则 并形成程序文件 按国家或地区法规要求 8 5 2纠正措施 采取措施 消除不合格的原因 防止再发生 与不合格的影响程度相适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 规定 8 5 3预防措施 采取措施 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 防止不合格的发生 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 规定 制定预防措施的信息源 采购物资的拒收要求返工的产品过程中的问题 消耗水平最终检验不合格顾客反馈过程测量过程控制的统计资料由供方问题带来的困难服务报告让步的需要 谢谢参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