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安全输血相关知识培训讲课资料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1122968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安全输血相关知识培训讲课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临床安全输血相关知识培训讲课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临床安全输血相关知识培训讲课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临床安全输血相关知识培训讲课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临床安全输血相关知识培训讲课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安全输血相关知识培训讲课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安全输血相关知识培训讲课资料(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安全输血相关知识培训 安全输血是输血工作永恒的主题 质量就是生命 责任重于泰山 解 一 医院临床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输血有关法律 行政法规 规章及诊疗规范 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一下这三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2012年版 和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二 医院应定期开展对各临床科室及医师合理用血情况的评价 评价结果与科室质量管理和医师个人业绩考核及用血权限认定挂钩 六 手术患者 待产孕妇和有创诊疗操作原则上应将输血相容性检测作为入院常规 内科住院 门急诊可能需要输血的患者也应提前进行输血相容性检测 确保意外大出血时输血治疗的及时和安全 解 七 建立输血科和麻醉科等临床用

2、血科室的有效沟通 严格掌握术中输血适应证 合理 安全输血 麻醉医师在术前访视患者时 应认真核查 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输血前检查等备血情况 对于违反规定的应当提请患者主管医师及时备血 手术医师 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应认真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对术前备血进行核查 对输血患者的血型 用血量进行核对 确认 并在 手术安全核查表 上签名 八 决定输血治疗前 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告知输血目的 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 双方在 输血治疗同意书 上签名 无家属签名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 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 备案 并记入病历 解 输血治疗同意书 应归入住院病历或门诊病

3、历档案 尚未建立门 急 诊病历保管的医疗机构 应当由专门人员在递交 临床输血申请单 的同时 将 输血治疗同意书 送至输血科 至少保存10年 患者输血相关检验报告单贴病历后由患者本人保存 并于每次门诊输血时出具该病历 九 严格执行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经治医师逐项填写 临床输血申请单 由上级医师 主治或主治以上 核准签字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 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 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 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 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 经上级医师审核 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 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

4、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 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 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 报医务部门批准 方可备血 以上第二款 第三款和第四款规定不适用于急救用血 大量用血申请单由输血科保存 十 医院应有紧急用血预案 并能得到落实 原则 在紧急情况下 为挽救病人的生命 临床医生在比较等待血交叉试验完成后时间延误的危险性和输入未交叉试验血液的危害性后 可直接申请未进行血交叉试验或完成部分交叉试验的血液 但必须填写未交叉试验的提血单并阐述临床的紧急情况 发放未进行交叉试验或完成部分交叉试验的血液 随后立即完成血交叉试验 紧急发血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1 给予未知血型病人O型红细胞 如未知

5、病人RH血型 则首选RH阴性红细胞 特别是对有妊娠史的女性 2 用显著的方式在血袋标签上表明血交叉试验在发血时未完成 3 尽快完成血交叉试验 如在试验的任何一步发现不相合 应迅速通知主管医生 4 如病人由于医疗问题死亡 但不涉及输血 则没有必要完成血交叉试验 但应由主管输血的医生来决定 如有原因表明输血加重了原始病情或促进死亡 则应完成所有的试验 5 在未办住院手续或是三无病人的情况下 由急诊医师请示医务科或医院总值班室 由医务科或总值班室人员通知输血科先发血抢救患者 后补办手续 解 6 对于RH 患者 在缺乏RH 血并且输血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唯一措施时 RH 患者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输入RH 血

6、1 当患者为男性且抗体筛检阴性时 可以输注RH 血 并且要一次性足量输注 2 如果患者为女性 且无生育史无输血史 一定要告知患者或者患者家属 说明有可能以后不能生育并要求患者或家属签字 若患者有生育史或有输血史 要在使用大剂量激素的前提下输注RH 血 3 输RH 血的RH 患者情况要有记录有备案并上报医院集体决策 解 十一 择期手术或常规输血时 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 临床输血申请单 和受血者血样至少于预定输血日期前一天送输血科备血 交接双方核对后签名 临床输血申请单 填写不符合规范要求时 输血科人员有权拒收 并通知主管医师 三级甲等医院全血 成分血申请单审核合格率为100 其他医院全血 成分

7、血申请单审核合格率为80 解 十二 为满足患者紧急输血的需要 已经递交临床输血申请单的用血科室可以电话申请输血 由输血科人员详细记录 签名并存档备查 临床输血申请人必须如实报告以下内容 申请时间 申请科室 患者姓名 住院号 门诊号 血型 成份 血量 使用时间 申请人等 十三 手术预约时间改变或患者抢救无效死亡 申请输血的经治医师或主治医师应在血液出库前及时通知输血科更改预约或取消申请 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在原输血申请单上记录并签名备查 解 十四 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 合理应用 避免浪费 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医师应当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输血指征综合评

8、估 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 包括成分输血和自身输血等 提倡互助献血 医院对输血适应证应有明确的规定 并定期评价与分析用血趋势 三级甲等医院全血和成份输血适应证合格率 90 其他医院全血和成份输血适应证合格率 70 临床输血的原则 能不输血尽量不输 能少输决不多输 一定要把合适的血液在合适的时间用在合适的患者身上 如肿瘤患者输血 十五 医院应高度重视临床输血管理工作 建立临床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制定临床医师合理输血的评价机制和奖惩办法 临床科室和输血科应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纳入科室和医师绩效考核管理 并作为医师用血权限认定及医师定期考核的必需内容

9、 十六 经治医师应积极向输血患者宣传无偿献血 自身输血和亲友互助献血相关知识 在血液供应紧张时 在保障紧急用血的前提下 可优先保障持有无偿献血证书和亲友互助献血患者的临床用血 解 十七 对于符合条件的手术患者 经治医师要动员患者进行自身输血 双方签订 自身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择期手术患者的术前自身贮血由输血科负责采血和贮血 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 符合条件的术中患者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自身输血医疗技术 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等 三级医院自身输血率 与手术科用细胞成分血量相比 25 解 十八 医院应建立血液标本管理制度 规范标本的采集 保存 登记 送检等

10、流程 有效防止标本发生差错 建立标本采集手册 指导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的标本采集 并明确相关责任 患者信息应当具有唯一性 十九 确定输血后 医护人员应当面核对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门诊号 科别 病房 门急诊 床号 血型和诊断 核对无误后方可采集血样 输血患者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不得使用同一个标本 应先进行血型鉴定 需要输血时另外采集血样 紧急输血患者采集血样时医护人员要两人核对相关信息 并在病程记录上双签名 采集血样时禁止直接从输液管或正在输液的一侧肢体采集血液 解 二十 血样采集后 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和临床输血申请单在输血前一天 紧急输血除外 送交输血科 交接双方核对无误后

11、双签名 二十一 输血科根据临床输血申请情况可提前进行配血 配血标本必须是在输血前3天之内采集的 超过3天必须重新采集 同时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 二十二 配血合格后 输血科人员应及时通知临床用血科室 由医护人员凭取血单到输血科取血 取血单应当详细注明患者姓名 科别 住院号 门诊号 ABO和RhD血型 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 血液信息 医师签名 日期等 取血时必须使用取血专用保存箱 二十三 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同时核查取血单 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的患者信息和血袋上的血液信息 包括 患者姓名 性别 住院号或门诊号 科别 病房 门急诊 床号 血型 供血者血袋编码 血型 血液量 采血日期 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 以

12、及保存血的外观和内容物等 核对无误后 双方签名发出 严禁不合格的血液出库 不合格血液的判断标准 标签破损 字迹不清 血袋有破损 漏血 血液中有凝块 血浆呈重度乳糜状或暗灰色 血浆有明显气泡 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血液过期或采血袋超过有效期以及血液内容物与标签标识不一致等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解 二十四 医院应有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的制度与流程 并有主管职能部门监管 对临床输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应持续改进 并有记录 二十五 血液制剂放在室温下不得超过30分钟 取回的血液应按照相关要求尽快输用 临床用血科室不得自行贮

13、血 暂时不输注的血液应保存于输血科输血专用冰箱中 直至输血前取走 解 二十六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输血记录单 交叉配血报告单 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 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 血液质量是否异常 执行双人双核对 双签名制度 二十七 输血时 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或门急诊号 病室 床号 血型等 确认与输血记录单 交叉配血报告单 相符 并再次核对血液后进行输注 二十八 输血前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确认静脉通路通畅 输血器必须具备过滤功能 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三证 齐全 至少每12小时更换一次 二十九 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 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 如需

14、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 前一袋血输尽后 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 再接下一袋继续输注 患者无输血 不良 反应等特殊情况 一般不得在输血中途拔掉输血器 以免造成血液人为污染 三十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 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 并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重点监测以下几个阶段 开始输血前 开始输血后15分钟以内 输血过程中至少每小时一次 输血结束后4小时 三十一 医院应对输血治疗病程记录有明文规定 输血当天相关病程记录内容应完整详细 至少包括输血原因 输注种类 血型和数量 输注过程观察情况 有无输血 不良 反应以及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等 输血记录单 交叉配血报

15、告单 上应注明输血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并有两位输注核对者的签名 三十二 血液输注完毕 废血袋送输血科保存24小时 并记录 三十三 医院应制定控制输血感染的方案 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记录 制定输血 不良 反应及其处理预案 记录及时 规范 三十四 血液输注到患者体内之前发现血液质量问题应及时通知采供血机构的血液质量控制部门 并按照血站质量管理的相关规定处理 三十五 临床输注过程中由于违反操作规程而发生的不良事件应通知输血科 并报告医院医务部门 经调查核实 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三十六 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 不良 反应时 应立即停止输血 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

16、按照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要求及时检查 治疗和抢救 并查找原因 做好记录 三十七 输血 不良 反应发生后 临床医师应逐项填写 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 相关项目 并及时送输血科查找原因 输血科需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 填写 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 相关项目 并向临床反馈意见 对怀疑输入了可能有传染性疾病血液的患者应有随访 并记录 具体由主管职能部门监管 需要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 输血科应当通知提供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派人员到场 封存的血液由医疗机构保管 三十八 输血科每月统计输血 不良 反应发生率 年终统计分析全年输血 不良 反应发生率 逐月逐年上报医院医务部门 并向供血机构反馈 医院医务部门逐季逐年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上报医院输血 不良 反应发生率 输血 不良 反应发生率 发生输血 不良 反应的出院患者人次 同期接受了输血的出院患者人次 100 三十九 发生严重的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 不良 反应时 应当由医务部门 用血科室 输血科和供血机构在场共同调查处理 并按照相关规定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发生输血传播性疾病后 按法定传染病报告制度执行 四十 血液发出后一律不得退回 各种原因导致的没有输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