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的来龙和去脉(北京理工大学庞思勤教授)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31118201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PPTX 页数:32 大小:7.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工科的来龙和去脉(北京理工大学庞思勤教授)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新工科的来龙和去脉(北京理工大学庞思勤教授)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新工科的来龙和去脉(北京理工大学庞思勤教授)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新工科的来龙和去脉(北京理工大学庞思勤教授)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新工科的来龙和去脉(北京理工大学庞思勤教授)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工科的来龙和去脉(北京理工大学庞思勤教授)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工科的来龙和去脉(北京理工大学庞思勤教授)精编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 5 4 1 北理工珠海学院庞思勤讲稿 新工科的来龙和去脉 庞思勤北京理工大学pangsq 2020 5 4 2 北理工珠海学院庞思勤讲稿 新工科的来龙和去脉 一 来龙 重大事件二 理解 内涵要点三 去脉 落实办法 一 来龙 重大事件 1 复旦会议与 复旦共识 2017年2月18日 一场关于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的战略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 包括北京大学 南京大学在内的近40所高校参加此次会议 在这次会上 一个概念成为了大家讨论的中心议题 那就是 新工科 可以说 新工科 这个热词就是在这次会议后热炒起来的 2020 5 4 3 北理工珠海学院庞思勤讲稿 一 来龙 重大事件 会议达成了以下

2、十点共识 现在被简称为 复旦共识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世界高等工程教育面临新机遇 新挑战 我国高校要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 工科优势高校要对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挥主体作用 综合性高校要对催生新技术和孕育新产业发挥引领作用 地方高校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 新工科建设需要政府部门大力支持 新工科建设需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新工科建设需要借鉴国际经验 加强国际合作 新工科建设需要加强研究和实践 2020 5 4 4 北理工珠海学院庞思勤讲稿 一 来龙 重大事件 2020 5 4 5 北理工珠海学院庞思勤讲稿 官方认可 一 来龙 重大事件 2 教育部立项通

3、知 2017年2月20日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出了 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 教高司函 2017 6号 对新工科研究的主要内容 组织方式 时间安排 牵头单位和联系人等进行了周密部署 2020 5 4 6 北理工珠海学院庞思勤讲稿 一 来龙 重大事件 3 天津会议与 天大行动 2017年4月8日 60多所大学要员们相聚在天津大学 共同商讨新工科研究下一步如何行动 制定了 新工科 建设行动路线 简称为 天大行动 2020 5 4 7 北理工珠海学院庞思勤讲稿 一 来龙 重大事件 4 北京指南 6月9日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 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作书面报告

4、来自高校 企业和研究机构的30余名专家组成员参加会议 与会专家审议并原则通过了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 简称 北京指南 2020 5 4 8 北理工珠海学院庞思勤讲稿 一 来龙 重大事件 北京指南 号召着力 九个一批 建设一批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建设一批多主体共建共管的产业化学院 建设一批产业急需的新兴工科专业 建设一批体现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的新课程 建设一批集教育 培训 研发于一体的实践平台 培养一批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专业教师 建设一批跨学科的新技术研发平台 建设一批直接面向当地产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形成一批可推广的新工科建设改革成果 2020 5 4 9 北理工珠海学院庞思勤讲稿

5、 一 来龙 重大事件 2020 5 4 10 北理工珠海学院庞思勤讲稿 5 各地积极响应 一 来龙 重大事件 南京会议 教育部高教司长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开启新征程 建好新工科 2020 5 4 11 北理工珠海学院庞思勤讲稿 二 理解 内涵要点 2020 5 4 12 北理工珠海学院庞思勤讲稿 二 理解 内涵要点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 2016年 工科本科在校生538万人 毕业生123万人 专业布点17037个 工科在校生约占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三分之一 但是 我国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清晰 工科教学理科化 对于通识教育与工程教育 实践教育与实验教学之间的关系和区别存在模糊认

6、识 工程教育与行业企业实际脱节太大 工科学生存在综合素质与知识结构方面的缺陷 2020 5 4 13 北理工珠海学院庞思勤讲稿 到2020年 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电力装备 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新材料等 将成为人才缺口最大的几个专业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会达到750万人 到2025年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950万人 电力装备的人才缺口也将达到900多万人 缺人才 不只发生在未来 还发生在当下 目前迅猛发展的大数据 物联网 人工智能 网络安全 大健康等新经济领域都出现人才供给不足现象 暴露出我国工程教育与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发展严重脱节 人才结构矛盾突出 二 理解 内涵要

7、点 新工科既包括指新兴工科专业 如人工智能 智能制造 机器人 云计算等原来没有的专业 也包括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 2020 5 4 14 北理工珠海学院庞思勤讲稿 二 理解 内涵要点 2020 5 4 15 北理工珠海学院庞思勤讲稿 二 理解 内涵要点 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 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工程实践能力强 创新能力强 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 新工科 人才 他们不仅在某一学科专业上学业精深 而且还应具有 学科交叉融合 的特征 他们不仅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现有的问题 也有能力学习新知识 新技术去解决未来发展出现的问题 对未来技术和产业起到引领作用 他们不仅在技术上优秀 同时

8、懂得经济 社会和管理 兼具良好的人文素养 可以说 新经济对人才提出的新的目标定位与需求为 新工科 提供了契机 新经济的发展呼唤 新工科 2020 5 4 16 北理工珠海学院庞思勤讲稿 二 理解 内涵要点 2020 5 4 17 北理工珠海学院庞思勤讲稿 二 理解 内涵要点 1 工程教育的新理念 结合工程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实 国内外工程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分析研究新工科的内涵 特征 规律和发展趋势等 提出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理念和思路 2 学科专业的新结构 面向新经济发展需要 面向未来 面向世界 开展新兴工科专业的研究与探索 对传统工科专业进行更新升级等 3 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在总结卓越工程师

9、教育培养计划 CDIO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的基础上 开展深化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和实践 4 教育教学的新质量 在完善中国特色 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基础上 研究制订新兴工科专业教学质量标准 开展多维度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等 5 分类发展的新体系 分析研究高校分类发展 工程人才分类培养的体系结构 提出推进工程教育办出特色和水平的宏观政策 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等 2020 5 4 18 北理工珠海学院庞思勤讲稿 三 去脉 落实办法 天大行动 阐明了 新工科 建设的中长期目标规划 到2020年 探索形成新工科建设模式 主动适应新技术 新产业 新经济发

10、展 到2030年 形成中国特色 世界一流工程教育体系 有力支撑国家创新发展 到2050年 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 建成工程教育强国 成为世界工程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2020 5 4 19 北理工珠海学院庞思勤讲稿 三 去脉 落实办法 分类实施一 工科优势高校要对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挥主体作用 发挥自身与行业产业紧密联系的优势 面向当前和未来产业发展急需 主动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促进现有工科的交叉复合 工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积极发展新兴工科 拓展工科专业的内涵和建设重点 构建创新价值链 打造工程学科专业的升级版 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2020

11、 5 4 20 北理工珠海学院庞思勤讲稿 三 去脉 落实办法 分类实施二 综合性高校要对催生新技术和孕育新产业发挥引领作用 发挥学科综合优势 推动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 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 产生新的技术 培育新的工科领域 2020 5 4 21 北理工珠海学院庞思勤讲稿 三 去脉 落实办法 分类实施三 地方高校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 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 把握行业人才需求方向 充分利用地方资源 发挥自身优势 凝练办学特色 深化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 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培养大批具有较强行业背景知识 工程实践能力 胜任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

12、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2020 5 4 22 北理工珠海学院庞思勤讲稿 对比 应用型转型 驻马店协议 三 去脉 落实办法 天大行动 郑重倡议 通过 六问 探索建立工科发展新范式 问产业需求建专业 构建工科专业新结构 问技术发展改内容 更新工程人才知识体系 问学生志趣变方法 创新工程教育方式与手段 问学校主体推改革 探索新工科自主发展 自我激励机制 问内外资源创条件 打造工程教育开放融合新生态问国际前沿立标准 增强工程教育国际竞争力 2020 5 4 23 北理工珠海学院庞思勤讲稿 三 去脉 落实办法 北京指南 提出五部分24个选题方向 一 新理念选题结合工程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实 国内外工程教育改

13、革的经验和教训 分析研究新工科的内涵 特征 规律和发展趋势等 提出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理念和思路 包括 1 新工科建设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2 新经济对工科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3 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经验的比较与借鉴4 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历程与经验分析 2020 5 4 24 北理工珠海学院庞思勤讲稿 三 去脉 落实办法 北京指南 提出五部分24个选题方向 二 新结构选题面向产业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对传统工科专业进行改造升级 开展新兴工科专业建设的研究与探索等 推动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与组织模式变革 包括 5 面向新经济的工科专业改造升级路径探索与实践6 多学科交叉复合的新兴工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7 理科衍

14、生的新兴工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8 工科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机制研究与实践 2020 5 4 25 北理工珠海学院庞思勤讲稿 三 去脉 落实办法 北京指南 提出五部分24个选题方向 三 新模式选题在总结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CDIO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的基础上 深化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体制机制改革和大学组织模式创新 包括 9 新工科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10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11 新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12 新工科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13 新工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0 5 4 26 北理工珠海学院庞思勤讲

15、稿 三 去脉 落实办法 北京指南 提出五部分24个选题方向 四 新质量选题在完善中国特色 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基础上 研究制订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教师评价标准和专业评估体系 开展多维度的质量评价等 包括14 新兴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制15 新工科基础课程体系 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构建16 面向新工科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构建17 面向新工科建设的教师发展与评价激励机制探索18 新型工程教育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19 新工科专业评价制度研究和探索 2020 5 4 27 北理工珠海学院庞思勤讲稿 三 去脉 落实办法 北京指南 提出五部分24个选题方向 五 新体系选

16、题分析研究高校分类发展 工程人才分类培养的体系结构 提出推进工程教育办出特色和水平的宏观政策 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等 包括 20 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建设进展和效果研究21 综合性高校新工科建设进展和效果研究22 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进展和效果研究23 工科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分类推进新工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4 面向 一带一路 的工程教育国际化研究与实践 2020 5 4 28 北理工珠海学院庞思勤讲稿 三 去脉 落实办法 应用型转型发展 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四个转到 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 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 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 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 2020 5 4 29 北理工珠海学院庞思勤讲稿 三 去脉 落实办法 大力推动国际等效专业认证 我国已正式加入 华盛顿协议 2020 5 4 30 北理工珠海学院庞思勤讲稿 三 去脉 落实办法 学习 国际等效专业认证 教育新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 Student Centered 以谁为中心谁就更忙 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改革就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而不是一提教改就只是鼓动教师 成果导向 Outcom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应用/办公自动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