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单元检测十三中国地理湘教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1098843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单元检测十三中国地理湘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单元检测十三中国地理湘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单元检测十三中国地理湘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单元检测十三中国地理湘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单元检测十三中国地理湘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单元检测十三中国地理湘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单元检测十三中国地理湘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检测十三中国地理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第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8福建省毕业质检)港口煤炭接卸是指在港口接卸从其他港口运来的煤炭。下图示意1995年和2013年中国沿海煤炭接卸量格局。据此完成13题。1与1995年相比,2013年中国沿海煤炭接卸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A煤炭资源

2、枯竭 B市场需求扩大C海运条件改善 D科技水平提高2从1995年到2013年,中国沿海煤炭接卸量比重增加最明显的地区是()A长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C渤海西岸 D山东半岛3福建沿海煤炭接卸量的变化,反映出福建的()A煤炭供需矛盾加剧B产业结构调整C煤炭生产总量下降D城市职能转变(2018湖南湘中名校联考)可能蒸发量指在下垫面足够湿润条件下,水分保持充分供应的蒸发量。读“中国部分区域干燥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45题。4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分布规律推测干燥度是指()A降水量与实际蒸发量之比B降水量与可能蒸发量之比C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D实际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5关于该区域干燥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

3、处等值线弯曲的原因是位于山地背风坡B乙处比丙处干燥度变化慢C本区域干燥度分布的基本特点是自东南向西北递增D影响该区域干燥度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2018河南郑州一中等百校联考)互花米草是一种适应海滩潮间带生长的耐盐、耐淹植物。由于互花米草植株高密、根系发达,繁殖能力强,在海滩潮间带可以形成强固的草滩。20世纪90年代,崇明东滩引种互花米草。下图示意崇明岛位置。读图,完成68题。6崇明东滩引种互花米草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泥沙淤积 B形成沿海草滩C增加植株密度 D保护海岸滩地7引种后互花米草在东滩迅速扩张并成为优势植物,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互花米草根系发达B东滩生长环境优越C东滩沙性土质

4、肥沃D互花米草植株高大8互花米草在东滩迅速扩张,给当地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是()A潮间带植被增加B东滩面积不断扩大C生物多样性减少D海浪侵蚀海滩减弱(2018安徽皖南八校联考)河西走廊素有种子繁育“黄金走廊”之美誉,是我国最大的玉米、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基地,占全国种子出口量的75%,全国半数以上的玉米种子都来自这里。下图为“河西走廊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与我国东北地区相比,河西走廊更为突出的玉米制种优势自然条件是()A土壤肥沃 B气候干燥C夏季冰川融水量大 D病虫害少10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有专家提出将河西走廊打造成世界级育种基地,其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A水源 B土地C

5、劳动力 D交通(2017湖南湘潭市模拟)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与五国接壤,有6个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喀什铁路将喀什和南疆主要县市连接(如图)。读图完成1113题。11与深圳相比,喀什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是()A陆上邻国多,利于边境贸易B交通通达度好C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D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12喀什铁路沿线的城镇主要分布于()A河流下游 B沙漠地区C高山雪线附近 D绿洲地带13下列说法属于喀什铁路产生的影响的是()A利于承接中亚的产业转移B加快特色农业和采矿业的发展C和田成为新疆的核心城市D餐饮、家电等营业额下降(2017广东

6、惠州上学期调研)下图示意19812006年间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水平地域分异特征。其中、为植被指数上升区,为植被指数稳定区,为植被指数下降区。据此完成1415题。14区域主要植被类型是()A荒漠、草原 B森林、草原C山地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15区域植被增加主要因为()A生态退耕 B人口外迁C冰雪融水增加 D降水显著增加(2017云南昆明统考)巴尔喀什湖是中亚干旱地区的内陆湖泊,伊犁河是其主要补给水源,该河流海拔531米6 038米。据统计,伊犁河每年汛期内洪峰和洪量相对平稳,但偶见小范围洪水发生,下图为“巴尔喀什湖的年平均水位变化过程图”。据此完成1618题。16关于巴尔喀什湖的水位变化,叙

7、述正确的是()A湖泊水位变化与降水量变化无关B湖泊水位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关C20世纪80年代后水位持续下降D19世纪80年代后水位持续上升17巴尔喀什湖的水位变化导致()A气候趋于干旱 B冰川面积缩小C河流水量减少 D水循环受影响18有关伊犁河洪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5 000米以上是洪水多发地带B洪水发生在12月至次年2月C大气降水可能是洪水的最主要水源D河流落差大是洪水形成的主要诱因(2017山东临沂模拟)发展能源甘蔗品种、开发利用燃料乙醇是解决未来能源安全问题的重要战略途径之一,近年来广西大力推广能源甘蔗品种,不断提高甘蔗商品率。右图为“广西甘蔗气候区划图”。据此完成1920题。19决定

8、广西甘蔗气候区划的主要因素是()A风力 B水分C光照 D热量20广西大力推广能源甘蔗品种的现实意义是()A缓解交通运输压力 B减少温室气体排放C降低土地复种指数 D提高蔗糖产量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4题,共50分。)21(2018山西临汾五校联考)读“我国西北、华北局部地区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分布图(单位:mm)”,完成下列要求。(12分)(1)判断图中a、b等值线的数值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2)简述黄河兰州河口段径流量变化特点及其成因。(3)分析河口郑州段黄河支流密度很大,而郑州东侧黄河支流很少的原因。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晴隆县是贵州典型的石漠化地区,这里沟壑

9、纵横,山上石头与野草伴生,几乎没有高大乔木,复杂的地质条件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材料二下图为晴隆县地形图。(1)简述晴隆县自然地理特征。(2)说明导致晴隆县石漠化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3)为加快该县脱贫致富步伐,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23(2017山东潍坊上学期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总人口约14.6万,人口密度为12.2人/平方千米。墨脱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境内四季如春,气候条件优良,种植的水稻品质极好,被誉为“西藏的江南”。下图为我国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等高线地形图。(1)分析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2)说明墨脱水稻品质极优的自然条件

10、。(3)分析墨脱被誉为“西藏的江南”的原因。24(2018湖南湘潭市模拟)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3分)材料一祁连山自东向西自然景观呈现巨大差异,东段以森林为主,中段以草原居多,西段则多荒漠。下图为祁连山脉的地理位置示意图。材料二河西走廊是我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这里自东向西植被由森林逐渐变为草原;玉米种子,可以满足全国玉米用种需要的一半以上;这里是全国最大的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产业基地,占全国种子出口量的75%,河西走廊成了种子繁育的“黄金走廊”。(1)试分析祁连山自东向西自然景观巨大差异的形成原因。(2)1977年,河西走廊成为全国重点建设的十大商品粮基地,但后来渐渐从国家级商品

11、粮基地名录中淡出,试分析其原因。(3)河西走廊大力发展制种产业,已成为我国种子繁育的黄金走廊,运用所学知识,对此你是否赞成,试说明理由。答案精析1B2.C3.A第1题,我国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快,对能源需求量大,使得中国沿海煤炭接卸量2013年较1995年显著增加。第2题,结合图示信息知,1995年渤海西岸煤炭接卸量很小,但2013年显著增大,说明该地区煤炭接卸量增加最明显。第3题,结合图示信息知,福建沿海2013年比1995年煤炭接卸量有明显增加,说明其对煤炭的需求增长明显,是福建煤炭供需矛盾加剧的表现。4C 5.C第4题,读图知,图示区域干燥度由东向西数值递增,由于西部内陆降水少,干燥

12、度数值不可能是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西北地区水分少,实际蒸发量比东部要小,所以干燥度数值不是实际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西部地区降水少,可能蒸发量大,干燥度是指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第5题,根据等值线规律,甲处干燥度较低,说明蒸发量少或降水量较多,背风坡降水少,数值应较大。图中乙处与丙处等值线差值不同,如果等差都是1.0,乙处等值线更密集,乙处比丙处干燥度变化快。本区域干燥度自东向西递增,影响该区域干燥度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6D7.B8.C第6题,由材料可知,互花米草对沿海滩地保护具有积极作用。第7题,由于崇明东滩位于河流入海口,土壤肥沃,水盐条件适宜,使互花米草迅速繁殖,成为当地的优势植

13、物。第8题,互花米草成为东滩优势植物,会导致植被结构单一,生物多样性减少。9B10.A11.A12.D13.B14A15.C第14题,根据材料,图示为青藏高原区,海拔高,生态环境脆弱,形成高原气候区,缺少高大植被,没有森林分布。区域主要植被类型是荒漠、草原。第15题,区域植被增加主要是因为全球变暖,冰雪融水量增加。青藏高原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该区域没有生态退耕;与人口外迁无关;降水没有明显变化。16B17.D18.C第16题,由材料可知,巴尔喀什湖主要补给水源是伊犁河河水,伊犁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高山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因此湖泊水位变化与气温和降水量变化有关;从图中可看出,20世纪80年代

14、后水位波动上升;19世纪80年代后水位波动上升。第17题,气候趋于干旱、 冰川面积缩小、河流水量减少会导致湖泊水位变化,但湖泊水位变化会使当地气候、冰川、河流水量的变化;湖泊水位变化会使当地水循环受影响。第18题,伊犁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高山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洪水可能是高山冰雪融水形成,主要发生在气温高的夏季,出现在海拔较低的地带,大气降水可能是洪水的最主要水源;河流落差大不是形成洪水的主要诱因。19D20.B第19题,甘蔗是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喜温、喜湿、喜肥。根据图中适宜、不适宜区的分布,大致与纬度相当,说明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风力、水分、光照不是主要影响因素。第20题,甘蔗为生物能,属于可再生能源,蔗糖厂转变成生物能源厂,可以改善区域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矿物能源的使用,进而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气候变暖的趋势;生物能源的增加对缓解交通运输压力的意义不大;土地的复种指数与热量有关,与甘蔗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