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岸与彼岸》读后感16.2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1092821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此岸与彼岸》读后感16.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此岸与彼岸》读后感16.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此岸与彼岸》读后感16.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此岸与彼岸》读后感16.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贲友林的此岸与彼岸2有感贲老师写教学手记的模式是“纪实+思考”。纪实,就是真实地记录原生态的课堂教学实践与当时的想法,记录时不加工、不修饰,做了什么,就写下什么;思考,不是“作秀”之举,不能人云亦云,也就是,说自己的话,写自己的想法。而且贲老师的教学手记大多是分两次写成的。第一次是在刚下课的时候,在教室里,用简要的文字记录学生课堂中的精彩表现,为后继以追忆的形式描写课堂场景留下线索,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公开的。第二次是课后回到办公室或家中,比较翔实地记录学生的失误与错误,对学生来说,是保密的。 看完此岸与彼岸2,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一位教师的朴实,一种思想的沉着、一种行为的坚韧、一种人生的品质。关

2、上书本,脑子里又回想起上次南京听课学习中贲友林老师问大家的一句话“你是越教越聪明还是越教越愚蠢?你是越来越幸福还是越来越痛苦?对这门学科,你是越来越有兴趣还是觉得越来越乏味?”“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今天的成功就是因为昨天的积累,明天的成功则依赖于今天的努力。”这本沉甸甸的书就充分证明了这句话,也提示了应该如何看待教育:教育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毅力,是兴趣,是爱好,更是责任。对孩子负责,对教育负责,更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本书给我带来以下几点思考:1、关于对话通过对话,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及学生式教师。教师不

3、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过程负责。对话的表征是“互动”,对话的过程是“互惠”,对话的结果是“双赢”。课堂上、教研活动中,如何建立对话机制,营造对话的氛围,的确需要学会倾听、学会接纳、学会欣赏。2、关于直观事无巨细的直观教学和注重结果忽视过程的知识教学,不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想象和创造的空间。3、数学意识数学意识是指能用数学的观念和态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以形成量化意识和良好的数感。想起了微型课题中的“数学阅读能力”,它区别与其他阅读的其实就是要带着“数学意识”去阅读,阅读要把握的是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