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ppt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1091380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10.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ppt(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 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 工业三废 废水 废气 废渣 光 噪声 电磁波 辐射等 不同区域 主要的生态问题是不同的 区域性 本节目录 一 荒漠化的含义 四 荒漠化的危害 五 荒漠化的防治 六 课堂巩固 二 荒漠化的分布 三 荒漠化的成因 一 荒漠化的含义 土地缺少了水分和养分 植物就无法正常生长 裸露的地面极易遭受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 没有植被保护 使土壤中水分和养分进一步流失 继续发展 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 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即发生土地退化 荒漠化的过程 1 荒漠化的含义 是由于和等因素造成的 气候变化

2、 人类活动 2 主要表现 耕地退化 退化 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 草地 林地 想一想 1 荒漠化与荒漠 沙漠有区别吗 2 荒漠化和沙漠化是同一概念吗 概念 发生在干旱 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 原因 它是自然因素 如气候变异 与人为因素 如过度的经济活动 相互作用的产物 表现为 耕地退化 草地退化 林地退化形式有 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 一 荒漠化的概念 江南丘陵 西北地区的沙漠化 江南丘陵红漠化 云贵高原石漠化 华北平原盐碱化 华北平原 云贵高原 西北地区 土地沙漠化 土地沙漠化是指单纯风力作用引起的沙质荒漠化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

3、 另外在藏北高原 东北地区的西部和华北地区的北部也有较大面积分布 石质荒漠化 石质荒漠化是指在原来的岩石地带的植物被破坏 可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并最终成为岩石裸露的地表 形成类似荒漠的景观 石质荒漠化在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 贵州 云南 广西 表现尤为明显 次生盐渍化 次生盐渍化又称 次生盐碱化 指由于不合理的灌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 多发生在气候干旱 蒸发量大的干旱 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 在我国多发生在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因受人为不合理灌溉的影响 使地下水抬升 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 使土壤表层盐分增加 引起土壤盐化 红漠化 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的地区 当地表土流

4、失后 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 土地丧失了生产力 所以被称为红漠化 红漠化 地球的癌症 全球 40 的陆地表面已经受到荒漠化的影响每年 成为荒漠的耕地 1000万公顷成为沙化土壤的陆地 5万 7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 420亿美元 我国 荒漠化土地面积262 2万km2 占全国总面积的27 3 荒漠化已涉及18个省区的471个县市因荒漠化每年直接经济损失 540亿元 联合国大会确定2006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国际沙漠和荒漠化年 云贵高原的石质荒漠化 西北地区严重的草场退化 红色荒漠 二 荒漠化的分布 我国的沙漠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大兴安岭以西 昆仑山 阿尔金山 古长城以北 行政范围 涉及陕西 甘肃 宁夏

5、 青海 新疆 内蒙古等省区 荒漠化分布 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 过度 固定沙丘活化 呈斑点及片状半干旱的草原牧区 过度 状的土地荒漠化圈干旱的绿洲边缘 过度 固定沙丘活化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 利用不当工矿开发 居民点和道路 破坏 污染水源 弃土弃渣 农垦 放牧 斑点 樵采 水资源 植被 二 荒漠化的成因 请从自然条件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气候干湿 地形影响 季风影响 单击图片放大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二 西北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基本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 物质条件 地面疏松 为沙质沉积物 动力条件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大风日数多 气候异常 能源缺乏 樵采天然植被 超载 掘井 破坏草场 影响牧草 人

6、为因素 开垦草场 加快风蚀 生态用水缺乏 次生盐渍化 破坏植被 加速了水分和养分的流失 土地丧失了生产力 荒漠化的成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是造成沙漠化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 基本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 物质条件 地面疏松 为沙质沉积物 动力条件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大风日数多 气候异常 景观的变化 自东向西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 降水递减 草原 荒漠草原 荒漠 探究 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并讨论其自然地理特征与荒漠化的关系 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荒漠化的关系 1 地理位置 2 地形 3 气候 4 河流 5 植被

7、 深居内陆 远离海洋 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以高原 盆地为主 周围有高大山脉 山脉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气温日较差 年较差大 降水稀少 蒸发强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两季 河流少 多为内流河 水量少 覆盖率低 主要为草原 荒漠 对地表的保护作用差 多沙质沉积物 显著自然地理特征 干旱 景观 以草原 荒漠为主 二 荒漠化的危害 在历史时期 黄土高原曾是森林茂密 草原肥美的富庶之地上 由于种种人为和自然力的作用 使这里的植被遭到破坏 土地沙漠化 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黄土高原如今到处是千沟万壑 成为地球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荒漠化的危害 目前 全世界2 3的国家和地区 1 4的

8、陆地面积 近12亿的人口受其危害 已被公认为当今世界的头号环境问题 全球每年有约600万公顷的土地变为荒漠 其中320万公顷是牧场 250万公顷是旱地 12 5万公顷是水浇地 另外还有2100万公顷土地退化而不能生产谷物 亚洲是世界上受荒漠化的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遭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 阿富汗 蒙古 巴基斯坦和印度 我国有4亿人生活在受荒漠化影响的地区 全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许多村庄 铁路 公路 水库以及灌渠等受到风沙的威胁 同时荒漠化造成地表土裸露 为沙尘暴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北方沙尘南下空袭长三角 上海遭遇7年来最严重浮尘天气 二 荒漠化的危害 从现象上看 农田

9、 村庄 道路等受到威胁 为沙尘暴提供沙源从生态上看 生态环境恶化从经济上看 丧失大量土地 引发饥荒 贫困 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三 荒漠化的防治 农作区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 推广节水农业 避免土壤盐碱化 牧区草原 减少水井的数量 干旱的内陆地区 合理分配上 中 下游水资源 合理利用水资源 整治措施 1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退耕还林还草2 解决生活能源问题3 发展节水农业4 植树种草 防风固沙5 设置草沙障 1 荒漠化防治的 三项内容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 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一 荒漠化的防治可以概括为 三项内容 两条原则和一个重点 五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2 两条原则

10、 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治山 治水 治碱 盐碱 治沙相结合 3 一个重点 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 风沙危害严重地段 二 具体措施 a 合理利用水资源 b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 前沿地带 外围沙漠边缘 内部 封沙育草 营造防沙林带 农田防护林网 流沙地区 设置沙障工程 生物措施 工程措施 c 调节农 林 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现有林地 绿洲边缘的灌草林带 已荒漠化的地方 作为防护林 发展林业 牧业 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宜林则林 宜牧则牧 d 采取综合措施 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 解决能源的途径 开源 节流 营造薪炭林 新建沼气池 利用风能 太阳能 推广省柴灶 e 控制人口增长 控制人

11、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 建立人口 资源 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 利于防治荒漠化 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现状 胡杨 沙拐枣 猪毛菜 干刺 我国的 三北 防护林简介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正在我国北方实施的宏伟生态建设工程 它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 开创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 地跨东北西部 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 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 自治区 直辖市 的551个县 旗 市 区 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 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 东西长4480公里 南北宽560 1460公里 总面积406 9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的42 4 接近我国的半壁河山 按照工程建设总体规划 从1978

12、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 分三个阶段 八期工程 建设期限73年 共需造林5 34亿亩 沙枣 胡杨 木麻黄 主要治沙植物 怪柳 狼尾草 荒漠化防治注重的几点 制定好整治生态环境的整体规划 依法监管生态环境 调控西北三大水系的生态用水 遏制现有植被的进一步缩减 必须保护和合理利用天然草原资源 建议国家和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投入 加快重点建设步伐 加快城市化进程 吸引生态脆弱区农牧民向城镇转移 六 课堂巩固 1 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 正确的是 A 江南丘陵 次生盐渍化B 西南喀斯特地区 红漠化C 西北干旱地区 沙漠化D 黄淮海平原 石漠化 C 2 土地荒漠化问题是我国西北地区表现较为严

13、重的环境问题 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回答 1 2 题 1 有关荒漠化成因的说法 错误的是 A 荒漠化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 共同作用的产物B 气候因素中 气温的变化对荒漠化进程影响最大C 自然因素在荒漠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D 植被退化和覆盖率降低是荒漠化的前兆 2 我国目前荒漠化的发展趋势是 A 局部逆转 整体扩大B 局部扩大 整体逆转C 治理速度超过破坏速度D 破坏速度超过治理速度 BC AD 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课堂巩固 3 为实现再造祖国 秀美山川 的战略目标 国务院批准实施六大森林工程 其中与西北地区关系密切的有 天然林保护工程 三北 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等

14、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 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 重点地区的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产业基地建设工程A B C D A 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课堂巩固 上图所示的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 读图完成下题 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课堂巩固 图中所示各河流 A 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B 上游流量大于下游C 流量季节变化小 2003年 某地理考察团到该地区考察 不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A 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B 古长城遗迹C 西气东输工程设施D 草方格沙漠 B A D 侵蚀作用强烈 含沙量大 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课堂巩固 下列对图示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各地均

15、属于温带季风气候B 图中A地区的土壤是由 水 冲来的C 图中E地河流水量多于B地河流水量D 图中A地比E地更有利于植树造林 C 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课堂巩固 下列对图示地区地形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图中B地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堑B 图中E地目前以外力作用为主C 图中A地地形特点是风力作用的结果D 图中C地水的溶蚀作用明显 B 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课堂巩固 有关图示地区的开发方式正确的是 A 图中 地区地形开阔 应大力发展种植业B 图中 地区降水较多 水利工程要考虑结冰期的影响C 图中 地区应改良小麦品种 增加优质小麦产量D 图中 地区应大力植树种草 搞好环境保护 D 本节内容结束 课件制作 张磊杨帆房磊刘艳飞靳星宋城杰 湖南教育出版社出品 版面设计 宋城杰张磊 知识点导航 荒漠化的含义 荒漠化的表现 我国沙漠分布地区 西北地区自然条件 自然特征与荒漠化关系 荒漠化危害 荒漠化防治方针 荒漠化防治内容 荒漠化防治措施 荒漠化防治重点 返回 返回 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