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画坛奇才陈洪绶.docx

上传人:caoka****i234 文档编号:131088802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末清初画坛奇才陈洪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明末清初画坛奇才陈洪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明末清初画坛奇才陈洪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末清初画坛奇才陈洪绶.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明末清初画坛奇才陈洪绶明末清初画坛奇才陈洪绶:未知 陈洪绶称得上是画坛上的大丈夫,虽好色,有大节!“画坛神童”陈洪绶陈洪绶字章侯,号老莲,浙江诸暨人,明末清初画坛奇才。他的画既继承传统,又自辟乾坤,富有革新精神和独创风格,与当时居于北京的崔子忠齐名,有“南陈北崔”之称。他的人物画创作,上承六朝、盛唐的优良传统,又不为传统所囿,大胆创新,使衰微了近六百年的中国人物画再度复兴,打破了明末清初以山水花鸟画为主的格局,不仅在当时画坛独放异彩,其画风还深刻影响了此后近三百年的中国绘画。又以绣像人物插图闻名于世,所作水浒叶子博古叶子等酒牌,在民间广为流传,是古代版画史上的传世名作。陈洪绶自小就有绘画天赋,

2、四岁那年,他到后来成为他岳父的来斯行家读私塾。一次来家修房子,用白石灰将房子粉刷了一道,来斯行告诫塾中的几个小孩,不要弄脏了刚粉刷的墙壁。陈洪绶见到洁白如新的墙壁,觉得手痒痒的,很想在上面画些什么。一天早上,他借故将几个小伙伴支开后,拉过桌案板凳,爬上去在白墙上画了一幅长十余尺、拱手而立的关公像。小伙伴回来见到画像,想起老师的告诫和接下来的惩罚,个个吓得嚎啕大哭。哭声惊动了来斯行,他赶到一看,见画像逼真又端庄肃穆,为之一怔,慌忙在画像前下拜。后来他干脆将这间房子专门用来供奉陈洪绶画的关公。来斯行等长辈对陈洪绶超凡的绘画才能非常赏识,但他们认为光有天赋是不够的,还有必要向大家、名家学习,这样画技

3、才能不断长进。于是他们在闲暇时带他到杭州去向蓝瑛、孙?m学习。蓝瑛与孙?m是当时杭城名画家,在指导陈洪绶的过程中,他们很快发现,陈在绘画上有着极高的悟性,这一点即使他们这些已经成名的画家也无法企及。据史料记载,蓝瑛、孙?m见了陈洪绶十岁时作的画,非常惊奇,说:这个人的画成熟以后,吴道子、赵孟?/也得拜他为师,我们这些人就更不在话下了。这个记载不一定真实,这样的说法也不免夸张,但陈洪绶在绘画上的天赋与早慧确是事实,有记载说,陈洪绶十四岁时曾将自己的画拿出去卖,结果很快就被人买了去。善于学习富于创新陈洪绶作画,非常善于吸收前辈画家的长处,又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一次,他专门去杭州府学,拓印下北宋著名

4、画家李公麟的七十二贤碑刻,带回家中临摹。他关起门来临摹了十天,然后把它拿给人看,人们看了他的临摹之作,都说“画得非常像”,他听了很高兴。接着他又关起门来临摹十天,再把它拿给人看,人们看了说“这次画得不像”,他听了反而更加高兴。原来,陈洪绶在对石刻进行多次临摹后,改变了李公麟的绘画风格,把李氏那种圆转的笔法改为方折的笔法,又将李氏与圆转笔法相适应的细密整饬的人物画构图,改为简练分散的构图。此时的陈洪绶,虽然年龄还不大,但在前辈画家指点下已渐渐明白,要想在绘画上有所成就,必须创新,倘若只会在前人走过的路上亦步亦趋,只能是死路一条。第一次临摹得“像”,说明他已经掌握了前人的技法,而第二次临摹得“不像

5、”,则说明他已经脱出了前人的窠臼。这正是一位画家可贵的创新意识。陈洪绶向前辈画家学习,还十分注意转移多师,博采众长,以此为自己的进阶之道。他从晋唐宋元的名家名作中汲取营养,而后“师其意思,自辟乾坤”,终于形成了自家独具的风格。有一件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他曾经反复揣摩学习唐代大画家周?P的画,有人看了他的画后说:你的画已经超过了周?P,何必临摹再三。陈洪绶说:我的画不及周?P之处,正是往往会讨一般人之好,这恰恰说明这样的画很浅露,还没有真正把周?P学到手。周?P是一位高超的画家,他的画藏巧于拙,本至能而若无能,这种高境界不是我几次临摹就能学到手的。他又以作文为喻,谦虚地说自己还只是一名画的“作家

6、”,离“入神家”、“名家”、“大家”还有距离。可见陈洪绶在学习前代画家时,不以“形似”为满足,而要发掘其内蕴,务求得其精髓。除学习前辈外,机遇也是造就陈洪绶领画坛一代风骚的一个重要原因。崇祯十三年陈洪绶再度到北京宦游,后以捐赀入国子监。十六年召为中书舍人,奉命临摹历代帝王像,这不仅使他得观世所罕见的内府所藏古今名画,领略历代画坛的无限风光,开阔眼界,更为重要的是为他提供了一个极为难得的学习和借鉴机会。这些艺术技巧不同,艺术风格各异的名家名作,进一步充盈了他的艺术积累。他在临摹过程中深细揣摩各家技法,并付之自己的创作实践,使得绘画技艺炉火更青,艺术造诣层楼再上。清人孟远在陈洪绶传中说,这时的他“

7、名满长安,一时公卿识面为荣,得其片纸只字,珍若圭璧,辄相矜夸,谓吾已得交章侯矣”。“南陈北崔”之誉播传京城画坛与公卿士大夫之口。“好色”的陈洪绶生活中的陈洪绶有好色之癖,这种好色之癖与他的画名有很大关系。在很多时候,他的画名为他的这种癖好起着风助火势的作用,艺术家拥有的资本为艺术家的风流创造了人所不及的条件。陈洪绶的宝纶堂集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二十三岁那年春天,在杭城西子湖畔岳坟附近,陈洪绶遇到了一位貌美如花的名妓,叫董飞仙。一天董骑着娇艳的桃花马,带着亲手剪制的质量上乘的生绡,找到陈洪绶,乞请为她画一幅莲花。陈洪绶见了这位使人魂销的美女乐不可支,爽陕地答应了她的要求。事后,作为一桩难得的艳遇,

8、陈洪绶写下了一首纪事诗:桃花马上董飞仙,自剪生绡乞画莲。好事日多常记得,庚申三月岳坟前。时隔多年,陈洪绶对这位美人依旧念念不忘,在后来任职北京期间,竟然再次与这位美人在梦中相会,为此他又写下了一首梦故妓董香绡的诗:长安梦见董香绡,依旧桃花马上娇。醉后彩云千万里,应随月到定香桥。定香桥在西湖苏堤的映波桥与锁澜桥之间,西接花港观鱼,至今尚存。从诗题和诗中的语气揣测,当年陈洪绶画完画后,又与董飞仙醉入了风光旖旎的温柔之乡。还有一件事虽然与他的画名无直接关联,但可以看作他积久而成的习惯行为,记录在张岱的陶庵梦忆中。那是他四十二岁那年中秋节前两天,他与好友张岱在杭州西湖断桥边船上侍奉南华老人饮酒赏月,南

9、华老人因年事已高,提前告退。送走南华后,陈洪绶对张岱说,这样的清风明月之夜,难道我们早早回去卧床不成?张岱明白他的意思,命家仆搬来自家酿制的一斗多酒,再到断桥泛舟而饮。陈洪绶自斟自酌,不觉大醉。船过玉莲亭时,听得岸上有一女子与船上的人打招呼,问他们可否帮忙让她搭船到一桥。张岱见是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就答应了她。下船后,陈洪绶见这个女子轻衣单衫,文静可人,便借酒劲挑逗她,邀请她喝酒。这个风尘女子毫不羞怯,举杯与陈洪绶对饮起来。船到一桥,时已二更,一斗多酒已被喝得差不多,尽兴之余,陈洪绶极想与这个女子有进一步的故事。当女郎准备离船回家时,陈洪绶问她住在何处,但这个女子却笑而不答,自顾走了。陈洪绶心

10、有不甘,随即上岸悄 然紧随其后。但女子走得很快,不多时便过了岳王坟。陈洪绶因酒醉步履踉跄,一时追赶不及,怅然而归。喜好女色,这是古代许多放浪文人的通病,在这方面陈洪绶算得上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他的好友毛奇龄在陈老莲别传中说他“生平好妇人,非妇女在座不饮;夕寝,非妇人不得寐,有携妇人乞画,辄应去”。虽然不无夸张,但大抵是事实,女人成了他画作的催生剂。清人阮葵生茶余客话也说“章侯性癖简,狎游之时,一杯在手,画无吝色”。陈洪绶经常出入酒肆红楼,歌妓们知道他有女色之好,便纷纷乘他酒酣兴至之际求画,每有所得,以致当时社会上一时流传“人欲得其画者,争向妓家求之”之说。清人朱彝尊在崔子忠陈洪绶合传中说,陈

11、洪绶“至酒间召妓,辄自索笔墨,小夫稚子,无勿应也”。陈洪绶自己也曾在一幅画上题词说:“辛卯八月十五夜,烂醉西子湖,时吴香扶磨墨,卞云裳吮管,授余乐为郎翁书赠。”可见“争向妓家求之”之说并非凭空编造。蔑视权贵有情有义但这位画家对富人与金钱却不那么买账。权势富豪之家向他索画,即或许以重金,他都嗤之以鼻。在他还是诸生的时候,当时的督学使向他索画,遭他拒绝。他的好友周亮工在读画录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一次,一个品行卑下的权要以鉴定宋元人之画为由将他骗到一条船上。船至江中,这个权要拿出事前准备好的白绢,强迫他作画,企图在这种与外界隔绝孤立无援的情况下逼他就范。谁知陈洪绶一听,立刻摘掉帽子,脱光衣服,大骂不

12、绝,坚不从命。这个权要试图再使强硬手段,陈洪绶随即准备跳江自杀。权要见此虽然愤怒异常,但也毫无办法,只好放他回去。之后,这个权要仍不甘心,多次挽托他人向陈洪绶求画,但陈洪绶始终没有买他的账。南明弘光政权首辅马士英也曾想拉拢结纳这位当时的画坛名流,顺治二年,他派人带了?c帛、玉?系戎乩袂蠹?,陈洪绶得知这一消息,关门闭户,拒不见客,送给这个权倾一时的南明大佬一鼻子灰。对穷人,对生活困难的读书人,陈洪绶却很愿意用自己的画为他们解一时之困。周亮工在渎画录中说他“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周其乏;凡贫士藉其生者,数十百家”。毛奇龄在陈老莲别传中说他“尤喜为窭儒画,窭儒藉莲画给空”。对家计窘迫的朋友,陈洪绶也

13、常常毫不吝啬,出手相助。陈洪绶离世前一年秋天,以金买到文徵明的一幅画。拿给朋友戴茂齐看后,戴非常喜欢,陈洪绶就将这幅画送给了他。数日后,他的另一位朋友丁良卯之子得重病,陈洪绶得知后,向戴茂齐借了一金,送给丁家就医买药。为报答戴茂齐,他将刚画好的四十八页“博古叶子”送给了戴。此时,他自己家里却无米下锅,于是又向戴借米,戴送给他一金。为表示感谢,日后陈洪绶又作了一幅春风蛱蝶图卷送给戴。此时陈洪绶画名已高,这幅画自然远远不止区区一金,但陈认为,如果是等值交换,则“恐坠市道”,这在朋友之间是不相宜的,可见他把友情看得很重。讲究大节个性独特陈洪绶不仅讲朋友情义,更讲民族大义。早年他拜在晚明儒学大师刘宗周

14、门下,深受刘人品学识浸染。刘是一位刚正耿直,极讲节操,荣辱不计的学者与官员,明亡后绝食殉国,这对陈洪绶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有着重要影响。1646年6月,绍兴被清军攻陷,清军将领大将军抚军固山,在绍兴城中搜捕到陈洪绶,高兴异常。对陈洪绶的画名,这位将军早有耳闻,于是立即下令让他作画,但遭到陈的拒绝;将军又拔出刀来威胁他,但陈依然不从。旁边有人给固山献计说,陈洪绶最喜欢美酒与妇人,如果以这两样东西满足他,得他的画不难。固山依计而行,陈洪绶果真欣然开始作画。但固山没有想到,这竟是陈洪绶的一个缓兵之计。在画了一定数量的画后,陈洪绶以给画作署名和对稿本进行渲染为由,让固山的属吏将已作的画全部收拢交

15、给他。待收到全部画作后,他一边慢斟细酌悠然喝酒,一边给画作署名,对稿本进行渲染,直至深夜才抱着这些画呼呼睡去。第二天一早,当固山的属吏来找他取画的时候,发现室内空空如也。原来陈洪绶趁夜深人静清兵疏于防守之际,带着他的全部画作逃之夭夭了。清代学者全祖望对陈洪绶此举作了如是评价:“老莲好色之徒,然其实有大节。”又为这件事写了一首明陈待诏老莲画的诗,诗的前半部分写道:“自门待诏真募兀,此头可断腕不屈。名王为唤美人来,一笑挥毫怪咄咄。酒阑午夜梦魂断,翩然而逝疑飞越。谁言此老空清狂,个中心事良勃?。”十分赞赏陈洪绶这个施小计全大节之举。还有一件事,也颇能见出陈洪绶对节操的看重。顺治七年五月,陈的老朋友周

16、亮工北上路过杭州,与他相会于西子湖畔。其间周向陈索画,但陈洪绶因周氏降清而心存芥蒂,借故坚不落笔。大概后来陈洪绶觉得以这样的方式对待二十多年的老朋友,让人过于难堪,于是在顺治八年六月,周亮工再度入闽途经杭州时,为他创作了一幅颇具用意的陶渊明归去来辞图卷。图卷以陶渊明辞官归隐为主题,由十一幅相对独立又互相连属的画组成,每一幅都有题词。第一幅题词开门见山写道:“黄花初开,白衣酒来,吾无求于人哉!”第六幅解绶,绘的是陶渊明傲然官禄,两眼充满愤怒色彩,人物形象高大,而接印的书生,则个子矮小,躬背哈腰,一副拘谨贪禄的样子。题词写道:“糊口而来,折腰则去,乱世之出处。”讽喻之意十分明显。最后一幅漉酒的题词则点出此画的目的:“衣冠我累,曲蘖我醉。”这幅图卷融对朋友的规劝于人物的形象与题词之中,陈洪绶想借这种方式,让周亮工明白,应该效仿陶渊明行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