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视域下的曾国藩.docx

上传人:caoka****i345 文档编号:131084866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族视域下的曾国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家族视域下的曾国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族视域下的曾国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族视域下的曾国藩.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族视域下的曾国藩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尽人皆知的重要人物,其生平事业,功过是非,史有明文,不烦缕述。然而在很多时候,正史的记载似乎都有些硬冷,缺少一种温情与温度。在时光早已洗褪硝烟的今日,我不止一次地阅读正史中关于曾国藩的记载,遗憾的是,我对于曾国藩形象的认识,不是更加清晰,而是更加模糊了。在“誉之则为圣相,贬之则为民贼”的两极评价中,我分不清哪一个曾国藩更为真实。赞誉曾国藩的人把他奉若神圣,贬斥者则诋毁其为妖魔,在这两极之间,有没有一个折中的评价,或者说有没有一种评价是把曾国藩当作一个人,一个正常的、健全的人来衡量的。幸运的是,曾国藩的幼女曾纪芬崇德老人八十自订年谱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视域。

2、 曾纪芬生于咸丰二年(1852年)三月三十日,是年曾国藩四十二岁,官居礼部侍郎。曾纪芬24岁嫁给聂缉?耍?聂缉?顺錾硎兰遥?官运亨通,官至安徽、浙江巡抚。晚年在上海创办恒丰纺织新局,家族资本高达90万两。1920年,其子聂其杰当选上海总商会会长,在上海工商界地位显赫。曾纪芬家强运旺,富足寿高,卒于1935年,享年83岁。崇德老人八十自订年谱自叙云:“岁在辛未,崇德老人聂曾纪芬手题,时年八十,越二年再版重录。”据此可知该书初版于1931年。自叙又云:“近年长夏无事,思及图绘必须切合旧日生活实况,爰再手述琐屑情事,属兑之(瞿宣颖)?僮?请故都画家陈君增绘成十六幅,并将最近之照片亦附入重印一过焉。岁

3、在癸酉八月,崇德老人续题,时年八十有二。”知该书定稿于1933年,是曾纪芬的晚年回忆之作,可以看作曾纪芬对父亲曾国藩的晚年定评。 书生报国,出将入相,曾国藩这些传奇的经历我早已熟稔,所以翻开这本书时,我更为希望了解的是这位中兴名臣的死亡场景。曾纪芬在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年谱中详细记载了曾国藩死亡的过程,曾纪芬说本年正月二十三日,曾国藩会客时,偶患脚筋上缩,过了很久,又恢复正常。曾国藩步入内室,对次女曾纪耀说,我还以为是大限将至呢,没想到又活过来了。其实曾国藩的预感是正确的,11天之后,他将永远离开这个世界。二十六日,曾国藩出门拜客,很想说话,但无论他怎么挣扎,都没能吐出一个字来,好像是中

4、风一样,吃药之后,症状消除。家人和僚属已经看出曾国藩时日无多,都劝说他请假修养。曾国藩苦笑着说:“今日请假,何日销假?”曾国藩随后又问他的妻子欧阳夫人:“父亲大人易箦时是怎样一个情形?”“久病之人,难免有些痛苦。”欧阳夫人说。曾国藩沉思了一会,说:“我他日当俄然而逝,不至如此。”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死于咸丰七年二月初四,本年二月初四,曾国藩饭后在内室小坐,曾纪芬姊妹将剥好的橙子递给曾国藩,曾国藩勉强吃了几瓣。从内室出来,在曾纪泽的陪同下到两江总督府西花园散步,花园非常大,曾国藩已经走了一遍,还想登楼远眺,因楼阁正在施工,未能如愿。又走了一会,曾国藩双足一滑,身体前倾,险些栽倒。曾纪泽扶住他,“父

5、亲是不是觉得鞋子不合适?”曾国藩摇头,“我突然觉得脚麻难忍!”曾纪泽和随从戈什哈搀扶着曾国藩,曾国藩已经不能站立了,之后就是痛苦地抽搐,“拿椅子过来!”曾国藩喊道。大家用太师椅把曾国藩抬到客厅,闻讯而来的家人环绕着他,曾国藩环顾四周,口不能言,端坐三刻而薨,享年61岁。本年曾纪芬21岁。曾国藩与曾纪芬的父女人世亲情至此结束,而曾纪芬对于父亲永久怀念的帘幕,此时才算刚刚开启。 曾纪芬说:“凡兹所记,皆余心目中所长在而不忘者,自非身历目睹,悉不羼入。又本意以备家乘,示子孙,故所叙述多家庭琐碎。”在众多“家庭琐碎”之事中,曾国藩留给曾纪芬最深的印象是勤俭,留给她最大的财富也是勤俭。 曾纪芬出生的当年

6、,因祖母过世,曾国藩回籍丁忧,曾纪芬也结束了短暂的京师生活,随母亲返回湖南老家,并长居乡里。12年之后,同治二年(1863年)九月二十九日,在母亲(欧阳夫人)的带领下,抵达曾国藩的安庆督署。欧阳夫人离家之时,仅带乡间老妪一人,每月支付工资八百文。大女儿曾纪静也只有一个小丫鬟,三女儿曾纪琛一个丫鬟也没有。房中粗活都要交给老妪处理,老妪年老体弱,难以应付。欧阳夫人就擅作主张在安庆以十缗钱又买了一个壮年婢女,曾国藩得知此事,大加申斥,欧阳夫人不敢违拗,只好将该婢女转赠他人。曾国藩持家节俭,驭下严肃,所以曾国藩的女儿、儿媳梳妆之事都不敢请婢女代劳。 同治七年(1868年),17岁的曾纪芬入居江宁总督府

7、,此时的曾国藩因镇压太平天国,敕封一等毅勇侯,官居两江总督,贵极人臣,官高极品,但依然不改寒素家风。五月二十四日,曾国藩为家中女性制定功课单,内容是:“食事:早饭后,做小菜点心酒酱之类。衣事:巳午刻,纺花或绩麻。细工:中饭后,做针织刺绣之类。粗工:酉刻过二更后,做男鞋女鞋或缝衣。”不仅制定功课,曾国藩还要亲自验功,“食事则每日验一次,衣事则三日验一次,纺者验线子,绩者验鹅蛋。细工则五日验一次,粗工则每月验一次。每月须做成男鞋一双,女鞋不验。”曾国藩在功课单后面写下治家格言,“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曾国藩的勤俭持家思想与其家庭出身、个人经历息息相关,曾国藩出身寒门,奋勉读书

8、,中进士之后,平步青云,十年升迁九次,连升十级,官至礼部侍郎。太平天国爆发之后,组建湘军,历时12年方戡定大乱。亲冒锋镝、宦海沉浮的曾国藩深知官位不可依恃,富贵难以常保的道理,所以严格要求家人勤俭。因为勤可以保证家族有源源不断的财富涌入,而俭则能够保证涌入的财富不至于在短时内挥霍殆尽。勤与俭的对立面就是懒与奢,官宦子弟常有此二病,二者之中奢靡之弊更重。曾国藩对于奢靡之风更是深恶痛绝,规定家中女性不得穿金戴银,珠翠缠身。曾纪芬清晰记得二姐曾纪耀出嫁时,有一枚重七钱的金耳挖被人偷走,欧阳夫人心疼得几晚都难以入眠,深感愧对女儿,使女儿到了夫家无耀首之饰。曾国藩规定女儿嫁奁为二百两白银,这点嫁资与曾国

9、藩侯爷的身份实在是不相称,以至于曾国藩的胞弟曾国荃也不敢置信。曾纪芬的四姐曾纪纯出嫁时,欧阳夫人谨遵曾国藩的规定,曾国荃用充满质疑的目光问道:“真有这等事?”说着就打开妆奁箱子一看,果然只有二百两。不禁感叹嘘唏,以为难敷家用,又额外添加了四百两给侄女。 通过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曾国藩确实是居官清贫,家无余财,而曾国荃却家资丰厚,生活阔绰。关于曾国荃的家产来源,曾纪芬在同治三年(1864年)年谱下也有微言记载,她说:“忠襄公(曾国荃)每克一名城,奏一凯战,必请假还家一次,颇以求田问舍自晦。文正(曾国藩)则向不肯置田宅。”曾纪芬也曾记载曾国荃于咸丰九年(1859年)在家中大兴土木之事,她说:“忠襄公

10、(曾国荃)于是年构新居,颇壮丽,前有辕门,后仿公署之制,为门数重。乡人颇有浮议,文正闻而驰书令毁之。余犹忆戏场之屋脊为江西所烧之蓝花回文格也。”曾氏兄弟,曾国藩清廉之名誉满天下,曾国荃老饕恶谥遍布人口,俭奢之异,判若云泥,也是晚清史上的一大奇闻。 当然曾国藩也不是整日板着脸的老夫子,严肃不是曾国藩的全部,他也有幽默可亲之处。曾纪芬小时候头上常生虱子,一直都是短发,11岁才开始蓄发。因为年龄小,头发短,不会盘头,都是家人代劳。当时流行一种叫抓髻的头饰,先用铁丝在头上固定一个支架,再把头发盘绕在铁丝上。12岁的时候,曾纪芬就照猫画虎地自己盘头,结果铁丝支架太大,头发盘成后,宛如两个小西瓜顶在头上。

11、曾国藩见此大笑,说“须换木匠改大门框也”。关于曾国藩的幽默,他的好友欧阳兆熊在水窗春呓卷上“夫人俭朴”条目下也有记载:曾国藩对僚属说,欧阳夫人居家俭朴,在安庆督署中,每晚都要与儿媳纺四两棉纱,二更就寝。有一晚纺纱过了三更还未歇息,这时曾纪泽早已熟睡。欧阳夫人说,媳妇,我给你说一个笑话醒神。说有一个婆婆带着儿媳纺纱至深夜,纺车的噪声吵醒了早已入睡的儿子,儿子大骂妻子,说再纺纱就把你的纺车砸碎。这时他的父亲也在房中随声附和,说儿子你最好把你妈的那辆纺车一并砸碎。曾国藩讲完这个笑话,“坐中无不喷饭”。 曾纪芬自言年谱所记乃“家庭琐碎”之事,无关大体,其时不然。年谱中所记之事,有很多是晚清史上的大事,

12、有些甚至可以订补正史之缺漏,校正文献之讹误。例如,同治三年(1864年)年谱曰:“九月朔日,全眷赴宁。初十日入督署,亦故英王府也。方师之入城也,搜捕余党,悉焚其巢穴,巨厦多为煨烬,洪秀全所居之天王府更无论矣。”这条记载明确表明,太平天国首府天京陷落后,放火焚烧王府者为湘军。然而,本年六月二十三日,曾国藩奏报攻克金陵尽歼全股悍贼并生俘逆酋李秀成洪仁达折却说:“又据城内各贼供称,首逆洪秀全实系本年五月间官军猛攻时服毒而死,瘗于伪宫院内,立幼主洪福?重袭伪号。城破后,伪幼主积薪宫殿,举火自焚等语。应俟伪宫火熄,挖出洪秀全逆尸,查明自焚确据,续行具奏。”曾国藩谎报军情,说天王府的大火乃是幼天王洪福?“

13、举火自焚”所致。又把放火焚烧诸王府及民宅的罪责推在李秀成身上,奏折说:“伪忠王(李秀成)传令群贼,将伪天王府及各伪王府同时举火焚烧,伪宫殿火药冲霄,烟焰满城。其时伪城火以燎原,不可向迩。街巷要道,贼均延烧塞衢。三日夜火光不熄。”对照曾纪芬的回忆,曾国藩的谎言就不攻自破了。其实,湘军是焚烧天京的罪魁祸首,这一点,曾国藩的心腹幕僚,天京陷落时的亲历者赵烈文也有记载,他在能静居日记同治三年六月十七日载:“官军进攻,亦四面放火,贼所焚十之三,兵所焚十之七,烟起数十道,屯结空中不散,如火山紫绛色。”六月二十三日载:“又萧孚泗在伪天王府取出金银不眦,即纵火烧屋以灭迹。”曾纪芬的年谱与赵烈文的日记不谋而合,

14、关于这段历史真相,赖有两人记载才得以大白于天下。 曾纪芬年谱还记载了曾国藩称帝的问题,她说:“文正在军未尝自营居室,惟咸丰中于家起书屋,号思云馆。湘俗构新屋必诵上梁文,工匠无知,乃以湘乡土音为之颂曰:两江总督太细哩,要到南京做皇帝。湘谚谓小为细也。其时乡愚无知,可见一斑。”曾纪芬这段话可谓得抑扬吞吐之妙,与其说是“乡愚无知”,毋宁说曾国藩难免没有称帝的野心,这种野心即使是乡愚之人都心知肚明,而且乡里之人也认为曾国藩具备称帝的实力。 可是曾国藩不但没有称帝,而且还做了清政府的忠臣,同治中兴第一人。这又该如何解释呢?罗尔纲在一条关于李秀成学姜维的曾国藩后人的口碑一文给出了答案,文中记录了俞大缜的回

15、忆。俞大缜,浙江绍兴人,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俞大缜的母亲曾广珊,是曾国藩的孙女,也就是说俞大缜是曾国藩的曾外孙女。俞大缜说:“有一天,有人提起母亲出生的地方说两江总督衙门就是现在的国民政府,过去是天王府。大概因提到天王府,就提到了李秀成。大家随便闲谈,我没有注意具体内容,我已记不起了。事后母亲亲口对我说:李秀成劝文正公做皇帝,文正公不敢。当时我没有认识到这句话的重要性。所以没有追问,现在万分后悔。” 曾纪芬与俞大缜公布曾国藩称帝之事,想来不单是要夸耀门楣。辛亥革命前后,革命党人章炳麟等痛骂曾国藩为“汉奸民贼”。或许是迫于当时的政治压力,曾氏后人抛出一个称帝迷案,这样一来,曾国藩虽然算不上是革命者,但终究也曾动过取清皇帝而代之的念头,而且已经具备了称帝的实力。只是因为曾国藩的个人原因,放弃了这个念头,所以他们认为章炳麟等骂曾国藩为“汉奸民贼”,实在是有点冤枉。至于曾国藩有没有觊觎龙床的想法,野史笔记附会渲染甚多,这就不是本文所要关注的内容了。:贵州大学人文学院责任编辑:姚胜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