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8讲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学案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1069388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0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8讲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8讲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8讲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8讲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8讲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8讲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8讲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学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讲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近代史上最黑暗最反动的时期,也是新的进步力量孕育和发展时期。1.政治上:北洋政府对内专制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中共的成立,为民主革命的转型奠定基础;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2.经济上:北洋政府奖励实业,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侵略,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经济迅速陷入萧条。3.思想上: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后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三民主义发展到新阶段;毛泽东思想萌芽。一、政治上:救亡道路的探索1.

2、维护共和的斗争孙中山先后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一系列革命运动,但屡遭挫折,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到了尽头。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五四运动:这是一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2)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1)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革命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民大革命在全国蓬勃开展

3、起来。(2)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3)道路探索: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二、经济上:社会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化1.“短暂的春天”(1)背景:辛亥革命扫除发展障碍;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表现:19121919年,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3)结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2.社会生活的变化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复古逆流并没有阻挡住社会生活的变化,五四运动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生活的文明开化

4、。三、思想上:各种社会思潮并存1.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前期,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2.马克思主义(1)新文化运动后期,激进民主主义者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2)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3.新三民主义(1)提出:1924年,国民党“一大”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2)影响: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4.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先后撰写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提出坚持无产阶级

5、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斗争的主张。考法1从时代背景角度考查北洋军阀时期的社会特征典例1 (2015全国,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考题点评 本题运用史料考查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主要考查解读获取信息结论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读懂史料关键信息“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并理解其本质特征。解析据题干“皖直交斗”信息,可判断为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之间的混战,出现在北洋军阀统

6、治时期,故选D项。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还未形成地方军阀割据, A项错误;义和团运动时期还未形成地方军阀割据, B项错误;辛亥革命时期还未形成地方军阀割据,袁世凯死后才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 C项错误。 答案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特点(1)袁世凯实行独裁专制统治,进而复辟帝制。主要事例有:控制内阁,刺杀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解散国会和国民党,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复辟帝制,接受“二十一条”。(2)为维护民主共和,反对专制复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革命运动。主要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3)帝国主义乘中国政权交替之际,大肆侵略中国,主要有俄国对外蒙古的侵略,英国对西藏的侵略,日本侵占山东并欲独

7、霸中国。(4)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皖、奉三派,交替控制中央政权,出现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5)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反对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斗争,但都以失败告终。如反张勋复辟运动、两次护法运动。(6)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通过北伐战争,最终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7)帝国主义在中国各自寻找代理人,对中国分而治之,加紧争夺中国,日本和美国是争夺中国的主要力量。1.(视角 北洋军阀统治的政治特点)1912年至1916年6月的袁世凯统治时期,各派为争夺内阁展开了激烈争斗,先后竟有八届内阁走马灯似的更替,成为民国初年政治的缩影。这一现象说明当时()A.民主政治建设进程

8、艰难B.立宪与共和斗争激烈C.国民政治参与热情高涨D.民主形式已荡然无存解析据题干可知,袁世凯统治时期,内阁更迭频繁,说明民国初年政治不稳定,从侧面反映了民主政治建设进程艰难,故选A项。答案A2.(视角 共和制对北洋军阀统治的影响)实行专制统治的北洋军阀,却常常利用和强调共和这个招牌。议会、内阁这些共和国所拥有的形式,北洋政府只能利用,却不敢轻易废除。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北洋军阀没有现代政治意识B.军阀统治缺少意识形态支撑C.共和国形式是军阀统治的基础D.民主共和理想因军阀统治而泯灭解析“实行专制统治的北洋军阀,却常常利用和强调共和这个招牌”可见其现代政治意识是有的,故A错误;军阀统治却

9、不得不用民主共和作招牌,可见其没有自己的意识形态作为统治的支撑,故B正确;民主和军阀统治相对立,故C错误;材料没有提到民主被扼杀,故D错误。答案B考法2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社会经济及生活的变化与影响典例2 (2017全国,29)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考题点评 本题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社会生活变迁

10、的特征。解题关键是:理解社会生活变迁与思想解放的关系。 解析据题干材料中产品广告与“国之进步”“人民精神”等新思想相联系,取得巨大成功,体现当时民众对新思想的推崇与追求,故选B项。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A项与材料时间“1913年”不符;C、D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答案B典例3 (2014全国,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D.上海民众

11、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考题点评 本题以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的不同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历史阐释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是:理解题干情境,认识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特点。解析据题干可知,在上海,国产电影放映的比例远远高于北京和天津,再结合题干“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的信息,这说明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故选C项。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不能解释上海国产电影比例较高的现象,故A项错误;上海是开埠通商最早的地方之一,B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无法解释外国电影比例低于北京和天津,故D项错误。答案C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规律及影响(1)变迁规律:随着近现代政治、经济和思想

12、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呈现出由闭关自守到面向世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趋势;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并逐渐融合,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在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2)影响:政治上,有利于反封建斗争的开展,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经济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解放思想。1.(视角 民族工业的发展)据记载,1916年上海一家并不显赫的运输洋行,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之内,就收到了铁路、面粉厂、纺织厂等工业行业的订单20多张。这说明()A.中国工业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B.重工业已成为社会投资的热点C.民族工业获得了较大发展空间D.“实业救国”已经开始变

13、为现实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16年”“订单20多张”并结合所学可知,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近代民族工业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故选C项。答案C2.(视角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下表为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情况统计表(单位:人次)。数据的变化说明()年份人力车马车轿子马脚踏车机器脚踏车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18896 89454491100000192614 6000003 4591943 764172922A.等级观念的根本变化B.生活方式普遍西化C.交通工具的进步显著D.民众消费水平悬殊解析观察表中数据,“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等体现了交通工具的近代化,故选C项。“通行交通工具变

14、化情况统计表”没有改变等级观念,A项错误;题干材料只是反映了交通工具的变化,“普遍西化”说法太绝对, B项错误;表格信息无法说明消费水平, D项错误。答案C考法3从思想解放角度考查近代中国的社会思潮典例4 (2018全国,29)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考题点评 本题运用孙中山的言论为载体考查孙中山革命思想的

15、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紧扣题干时间及材料核心信息理解其本质目的。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孙中山对俄国、中国、法国和美国革命情况进行对比后得出两个结论:一是中国与俄国比较,中国的革命没有完善的组织领导核心;二是革命没有固定的方法,要选取合适的方法,就是俄国的方法。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目的是强化革命的领导核心,C对。“走苏俄革命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的选择,A错;孙中山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走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目标没有改变,只是方法、途径有所变化,B错;1924年,中国进入国民革命时代,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D错。答案C典例5 (2018全国,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