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单元检测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1067737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单元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单元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单元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单元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单元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单元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单元检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单元检测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安徽皖智教育联盟联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政务院主要领导架构中,中国共产党和非中国共产党人员各拥有3位副主席、2位副总理的职位;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构成中,中国共产党与非中国共产党委员的比例达2927。这说明()A中国共产党践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民主构想B社会主义的民主原则得以贯彻执行C中国共产党开始与民主党派进行合作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受苏联模式的影响解析:毛泽东在1945年发表论联合政府,阐述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主张,1949年6月发表

2、论人民民主专政表示即将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广泛容纳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民民主政权,依据材料“中国共产党和非中国共产党人员各拥有3位副主席、2位副总理的职位”“中国共产党与非中国共产党委员的比例达2927”说明中国共产党践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民主构想,故A项正确。答案:A2(2018南宁模拟)1953年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按照选举权计算,即8个农民等于1个工人。1982年后,工农人大代表比例改为可以小于41,直至11。这种变化反映出()A农民的政治意识在增强B改革开放解放了国人思想C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完善 D工农政治联盟逐渐巩固解析:材料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中农民比重上升更快,反

3、映出农民的参政意识在增强,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答案:A3(2017邵阳联考)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异制度的改革中强调:“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这表明中国()A新时期法制不断完善 B坚持立法为民的原则C以法治作为反腐的工具 D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解析:根据题意,1999年我国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此时邓小平的强调推进了依法治国的决心,故D项正确;A、B、C三项材料未体现,排除。答案:D4(2017洛阳模拟)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并相继颁布了刑法、民法、经济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我国()A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 B法律法规制定的越来越多C形成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 D人民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解析:通过宪法并且相继颁布刑法、民法和经济法等表明形成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故C项正确;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只是一种现象,而不是实质,故A项错误;法律法规制定的越来越多只是一种现象而不是实质,故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人的法律意识,故D项错误。答案:C5(2017郴州模拟)为了清理改革路上的障碍,让农民尽快分享改革红利,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授权的方式在试点县区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过去,耕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不能用来抵

5、押贷款;如今松绑了,可以用来抵押贷款。这一改革()A是先改革再总结经验再立法B是在法治框架内的改革C目的是让贫困人口尽快获得改革红利D是不用法律依据的尝试解析:根据材料“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体现了改革试点县的改革,依法依规有序进行,故B项正确;A、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材料无涉及,排除。答案:B6(2017黄冈模拟)某科研机构深入我国农村调查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即从解放初的家庭出身成分(贫下中农)人民公社时期的工作积极性(劳模、劳动积极分子)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身能力强(更多表现为基于个人魅力的宗族权威)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权威

6、)经济实力(经济权威)。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A宗法习俗操控农村民主选举B时代需要影响村干选任标准C经济实力决定干部社会特性D复杂历史左右民主政治建设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打击富农,所以村干部任用贫下中农,人民公社时期,积极建设社会主义,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所以重视劳动楷模,改革开放初期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以需要个人魅力、有经济实力的人担任村干部,所以村干部的选拔与时代需求有关,故B项正确;A项说法以偏概全,排除;C、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答案:B7(2017河池联考)“一国两制既充分尊重了中国的文化精神和政体传统,又吸纳了联邦制的包容性优点,从而具备了一般单一

7、制国家结构模式所没有的柔性特征。”这主要说明“一国两制”()A整合了联邦制的主要优点B整合了中西政体和文化精神C发展了联邦政体的柔性特征D继承了传统政体和文化精神解析:“整合了联邦制的主要优点”偷换材料中“包容性优点”的概念,故A项错误;材料中“既又”,故B项正确;C、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答案:B8(2017江苏三市模拟)1990年10月7日台湾成立“国家统委员会”,在1991年2月23日举行的第三次会议中通过了“国家统一纲领”,后经台湾当局行政部门会议讨论通过。“国家统一纲领”阐明:“大陆与台湾均是中国的领土,促成国家统一,应是中国人共同的责任。”这表明当时台湾()A认同“九二共识”

8、B承认“一国两制”C坚持“一个中国”D同意两岸通邮、通航、通商解析:根据材料“大陆与台湾均是中国的领土,促成国家统一,应是中国人共同的责任”可知,这一时期台湾当局也是坚持和认同“一个中国”原则的,故C项正确。答案:C9(2018大庆质检)毛泽东认为:“1950年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和共同对付可能出现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的和平。”这表明中国的外交政策()A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结合B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C由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的转型D取决于地缘政治的考量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与苏联建交“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争取世界的

9、和平”符合我国建设国内经济的需求和应对资本主义阵营的孤立封锁,故A项正确。答案:A10(2017江西重点中学盟校联考)日内瓦会议开始时,周恩来阐述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说:“我们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和维护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及国家制度不受外来干涉的权利只要世界各国都遵守这些原则我们认为,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的世界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这段话表明中国政府()A开始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国际公认准则C推动了印度支那局势走向缓和D提出的求同存异原则促进会议取得成功解析:日内瓦会议是来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中国的外交立场有利于推动印度支那局势走向缓和,故C项正确;A、B、D三项不符

10、合材料主旨,排除。答案:C11(2017赣州模拟)下列对表格反映的事实解读正确的是()19711972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统计国家1971年1972年亚洲科威特、土耳其、伊朗、黎巴嫩、塞浦路斯日本、马尔代夫非洲尼日利亚、喀麦隆、塞拉利昂、卢旺达、塞内加尔毛里求斯、多哥、马达加斯加、乍得欧洲圣马力诺、奥地利、比利时、冰岛马耳他、英国、荷兰、希腊、联邦德国、卢森堡美洲秘鲁墨西哥、阿根廷、圭亚那、牙买加A.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结果B中国开始超越意识形态的外交C不结盟运动推动的结果D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解析: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推动更多国家与我国建

11、交,故D项正确;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才实现正常化,故A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使中国开始超越意识形态的外交,故B项错误;不结盟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故C项错误。答案:D12(2017江淮十校联考)2017年初,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总部演讲中说: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材料表明当今中国()A建立全方位的战略伙伴外交关系B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大国关系框架解析:从材料中国致力于与美国、俄罗斯、欧洲和金砖国

12、家等重要大国和国际集团构建友好关系,反映出中国努力构建大国之间的稳定均衡关系,故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其中,第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2017大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根据1832年改革法案,年值10英镑房产的选举资格使中产阶级成为选民的主体。1867年改革法案规定:在英格兰城镇选区,凡年缴纳直接税20先令并付了济贫税的房产所有人具有选举权。1884 年选举权法宣布,凡持有年值10万英镑以上的房产、土地或财产的人都具有选举权。妇女在大选中没有投票权,很多工人因住所经常变化被排除在选民之外。1918 年改革法规定:所有 21 岁以上

13、以及在战争中服过兵役的年满19岁的男子有选举权;30岁以上的妇女有选举权。刘成民主的悖论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材料二根据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规定,“具有选举权的选民占18岁以上公民总数的 97.18%”,但当时中国国民文化水平还比较低,选举投票、举手等多种表决形式还只能是“形式主义”的,长时期内没有实现城乡同比例选举。1979年选举法规定直接选举扩大到县一级,在投票方法上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制;1995年对人大选举法进行修改,规定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中,农村和城市所代表的人口比例数由过去的81修改为41;2010年3月,人大选举法正式确定了城乡同比例选

14、举。陈晓丹代议制视角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则解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选举制度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带来的社会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2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5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变化”,从材料一的信息归纳即可;第二小问“影响”,从英国选举制度在财产限制、妇女限制的变化、从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关系、从英国民主政治在世界上的地位等方面考虑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原因”,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性质、公民民主意识变化、

15、经济建设的发展回答。第(3)问,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政治制度变化的表现和政治制度变化的原因,从制度的创新、制度创新符合国情、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关系、法制建设与民主政治关系、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差别等方面分析归纳自己的认识。答案:(1)变化:对选民的财产限制,逐步取消;对妇女的选举权的限制逐步取消。影响:有利于缓和、调整不同利益集团内部的矛盾;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推进世界民主化进程中做出贡献。(2)特点:实行普选制;由形式主义到真正实施;直接选举范围扩大;城乡代表的人口比例不断缩小,直至同比例选举;立法保障、民主政治完善。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当家做主;国民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3)认识:制度的创新具有渐进性;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互相促进;资产阶级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具有本质区别;法制建设是民主的保障;民主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