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闻见之知”到“德性所知”.docx

上传人:caoka****i345 文档编号:131067618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闻见之知”到“德性所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从“闻见之知”到“德性所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闻见之知”到“德性所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闻见之知”到“德性所知”.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闻见之知”到“德性所知”【摘 要】 张载划分了“见闻之知”与“德性所知”,在内容界定的基础上区分二者关系。他所阐述的见闻之知的局限性不仅仅是耳目感觉器官的感性经验层面的认识,这种深刻在于他本人早已经发现了这种主客二分的思维认知方式的局限;进而张载提出,这种以整体视角进行观察的“德性所知”才是完满的,才能真正的实现自我的提升和超越。这一意义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蕴。 【关键词】 见闻之知;德性所知;超越任何一种理论的创立都是针对实际的现象而展开的,就如海德格尔林中路中都提到的“前设”问题,即我们都会面对一个真实的处境发问,然后寻求答案。两汉经学确立了儒家的正统地位之后,儒家的学说逐渐走向了一

2、种停滞的状态,到最后沦落为一种为政之学,偏安于朝堂一隅。对此,张载对所做的评价是:“以为知人而不知天,求为贤人而不求为圣人,此秦汉以来学者大蔽也”。张载意识到儒学的没落在于“超越意识的匮乏”,即理论内部的超越精神的匮乏、理论传承者自身超越精神的匮乏。于是,他提出“见闻之知”与“德性所知”,用以说明形上、形下贯通超越的可能。一、“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的内容对于“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的内容,张载在正蒙?大心篇第七开篇便进行解释,他说:“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 “由象识心,徇象丧心。知象者心,亦象而己,谓之心,可乎?”“人谓己有知,由耳目有受也;人之有受,由内

3、外之合也。知合内外于耳目之外,则其知也过人远矣。”这里,可以看到张载首先对“见闻之知”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描述,其内容大致如下:第一,见闻之知的发用对象是客观具体的有象事物,对于这一点从“乃物交而知”以及下文中对其所观察的对象有更加具体的指向,即:他指出了观察对象是“有形有象”的具体的形下事物。第二,他的观物的方式是有内外之分的。换句话说,这是一种“物我之分”、主客二分的观察方式。接着,张载指出见闻之知得以发用的具体中介,由“人谓己有知,由耳目有受也”可知“见闻之知”是通过具体的感觉器官而发挥作用的。对于“德性所知”的内容,张载说“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这里“不萌于”并不是单纯的说明“德性所知”的

4、本质不同于“见闻所知”,更重要的是其否定了“德性所知”对“见闻之知”的依附的关系,而对这一点的论证从“萌”字本身的涵义可以看出。首先,“萌”字在本句中的词性是动词词性,这样在追溯词源时,就索定在它的动词词性的用法上,发现对于“萌”字的动词解释,有“开始,发生”之意,而这一解释也恰恰是王夫之在张载正蒙注中对“萌”字所采用的解释,即王夫之认为 “萌者,所从生之始也。”因此,依据他对“萌”字的理解,“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就被他解释为:“德性所知”不是从耳目等感觉器官直接产生的。二“见闻之知”与“德性所知”的关系对于二者的异同,张载指出“见闻所知”得以发用的感觉器官的局限。他说:“天之明莫大于日,故有

5、目接之,不知其几万之高也、天之声莫大于雷霆,故有耳属之,莫知其几万里之远也;天之不 莫大于太虚,故心知廓之,莫究其极也。人病其以耳见闻累其心,而不务尽其心,故思尽其心者,必知心从来而后能。”在这里,张载强调感觉器官的局限性,例如眼睛可以看见太阳,却不知道究竟有多高。其次,见闻之知的局限性还体现在认知方式上,这种认知方式是以一种主客二分作为前提的,不是一种完满的认识,诚如张载所说:“身而体道,其为人也大矣”。“基于这种认知方式下确立起来的观察视角必定是不完整的,物我两者也并非是平等的关系。这也就是说,“见闻之知”非但不能正确的认识事物的本性,获取对“天道”认识的扩充和领悟,实现自我道德超越和完善

6、,反使自身陷入到自我的偏见之中,不能自拔。张载从见闻之知的局限比照出“德性所知”的优越,揭示出了真正自我超越实现的可能及其领域。“德性所知”存在的必要性伴随着“见闻所知”自身局限性的显露被让渡了出来,这也就是为什么张载会说见闻之性又是“合内外之德”、“启之之要”的原因,而随着这一“德性所知”的出场,自我超越的可能性在形下的发生也紧随其后的揭示了出来,伴随着德性所知摒弃了感觉器官的依附,转而进到了从天道本体的整体性的领悟之中,破除了以见闻之知“物我两分”的体道的方式,正是这种德性所知的贞定,自我超越的可能性和方向性也最终被落实了下来,而这种落实就具体的表现在自我超越在实有层面上的实现。张载对见闻

7、之知感觉器官、以及认知方式上局限性的认识是深刻而有远见的。他所阐述的见闻之知的局限性不仅仅是耳目感觉器官的感性经验层面的认识,这种深刻在于他本人早已经发现了这种主客二分的思维认知方式的局限,即:在这一层面上无法获得真正的超越,“见闻之知”也绝不可能为我们提供超越的正确的领域和方向,这种层面亦或是范围内的超越永远不可能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超越,这正的超越应该是沿循“见闻之知”到“德性之知”的进路。三、“见闻之知”到“德性所知”的超越意义张载对“见闻之知”到“德性所知”的独特理解,对当代具有借鉴意义,其一,就是他对自我超越领域、界限的敏锐把握,这种敏锐的把握具体的表现在他对“见闻之知“和”德性所知

8、“界限上的把握,正如上文中所提及的,他即承认“见闻之知”存在领域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同时,又清楚的意识到 “见闻之知”所处领域的局限性,而这种局限性具体的体现在感觉器官本身的局限性,以及认知方式上的局限性。由此,张载认为见闻之知层次领域内所谓的提升,并不是人自身正真的提升,诚如,他在正蒙?大心篇中所说;“穷人欲如专顾影间,区区于一物之中而。”他认为,这种基于见闻之知层面上的认识,永远不会获得任何实质性意义的突破,只不过是在自己影子之下徘徊。其二,就是他对“见闻之知”认识方式上局限性的揭示,即:这种以主客、物我二分为前提的对象化的观察视角。张载发现了这种认识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病,因此,他提出了一种

9、整体的认识方式,就是一种“以道观之,体物体身”的观察方式。张载认为,这种以整体视角进行观察的“德性所知”才是完满的,才能真正的实现自我的提升和超越,从这种整体的认识方式(德性所知)的自身来讲,它一方面避免了“主体的躁动”即:这种把自我意识强行附加在他物之上,并企图对他物进行占有、控制的行为。另一方面,它提供了一种以客观态度作为前提,整体性的认识方式。即:体道者自身是以一个平等、客观的态度来观摩自身、体察天地之道理,进而实现自我的提升。诚如,他本人所说:“人但物中一尔”人不过也是大千世界中的一物,就是客观的正视了人在整个自然界中与其他的事物一同作为了整个世界的组成部分。通过张载思想,我们可以了解,超越的眼界必须是一种整体性的眼界,即形式和内容的结合,形上形下的贯通契合。只有如此,人才是一个具体而不抽象的人,才是“至亲至善,可亲可爱”的人。【参考文献】1 海德格尔,孙周兴译.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2 张载,张子正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3 王夫之,张子正蒙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8.【】代洪宝,男,汉族,哲学硕士,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社科部讲师.吕志敏,女,汉族,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系讲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