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1066684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3.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讲地表形态和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纲呈现考点展示全国卷5年考情统计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本讲高考虽未涉及,但作为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相关内容,理应加强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点(一)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由图表忆基础读某区域图,回忆下列知识。(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我国北方平原地区聚落一般规模较大,分布相对集中,人口较多。我国南方丘陵地区聚落一般规模较小,分布相对分散,人口较少。图中表示山区聚落的是_a_(填“a或b”),表示平原地区聚落的是_b_(填“a或b”)。(2)

2、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地形影响线路密度:我国东部交通线路分布稠密,西部交通线路分布稀疏。地形影响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态:平原山区限制因素较少较多线路形态呈网状分布呈“之”字形,线路曲折工程造价较低较高地形影响交通线路走向:在山区交通线路一般沿山谷或河流延伸。(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高原地区,聚落多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的狭窄河漫滩平原上,密度小。山区聚落多分布在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密度较小。平原地区聚落多分布在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上,密度大。由问题引知识一题串知读某地城市略图,该市现在计划再修建甲、乙两条市外快速通道,结合地形和河流,完成(1)(2)题。(1)该城市布局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3、()A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B政治经济的发展C交通运输的需要 D地形和河流的分布(2)交通线路的选择建设要注意成本,甲、乙两条线路的交通造价相比较()A乙线路造价低,是由于用到了林地和滩地B甲线路造价高,是由于地形因素的影响C乙线路造价高,是由于地形、河流的影响D甲线路造价高,是由于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主要沿河流的谷地延伸,因而地形和河流的分布是影响其城市布局的主要因素。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线路多次穿过河流与山脉,修建时工程难度大,因而造价高。答案(1)D(2)C一站归纳(一)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影响山区交通建设的一般原则原因实例方式首选公路运输,其次是铁

4、路运输山地修建交通运输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西藏先有新藏、青藏、滇藏等公路,后有青藏铁路线网密度一般来说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方,线网密度大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这样可以联系较多的居民点,方便人们的出行,吸引较多的客货流,从而提高营运量,增加经济效益新疆的南疆铁路和兰新铁路均沿山麓分布,连接绿洲线路走向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线路一般呈“之”字或“8”字状(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避开陡坡和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在适宜的过河点跨过河流;尽量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

5、田水利设施选线一般应按地形走势来确定路线的走向。原因:尽量节约建设成本;降低技术难度;工程施工要安全;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性(如果选取最直、最短的线路,就必须开拓较多的山坡,填平沟谷,建造较多的桥梁或隧道)同蒲铁路沿汾河谷地伸展;陇海铁路的西段沿渭河谷地伸展;襄渝铁路沿汉水谷地伸展;成昆铁路沿地形走势曲折伸展 (二)三类地形区河流地貌对聚落的不同影响地形高原山区平原分布深切河谷两岸的狭窄河漫滩平原洪(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形态多呈狭长的带状条带状团状、带状聚落密度小较小大原因地势相对较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丰富,淤积有肥沃的土壤地势

6、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运输和海上运输举例青藏高原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甘肃省城市及人口的分布长江中下游平原各城市与人口的分布(三)我国不同地区聚落的分布特点地区分布特点西北地区多分布在绿洲上青藏高原多分布在河谷地区云贵高原多分布在山间盆地北方平原地区规模较大,呈团聚型、棋盘式,人口较多南方丘陵地区、山区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较少温馨提示平原并不一定是聚落密集区。冲积平原不仅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发展,聚落分布密集。但是,在热带地区,由于平原地区气候闷热潮湿,不利于人类居住,人烟稀少,聚落也极少,如南美洲的亚马

7、孙平原地区。由高考到模拟一、高考真题集中研究找规律1(2015广东高考)调查研究发现,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4332N4432N)居民点的密度,阴坡大于阳坡。其合理的解释是阴坡冬半年()A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B正好地处背风坡,利于抵御强寒潮C积雪较厚,便于牲畜和冬小麦越冬D采光更为充分,利于居民照明取暖解析:选A题目涉及的内蒙古东部地区,其北坡是阴坡,气温较低,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故A项正确;北坡属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寒潮影响较大,故B项错误;该地区种植春小麦,积雪厚不利于牲畜越冬,故C项错误;阴坡采光条件差,故D项错误。(2013海南高考)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

8、然环境的特点。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据此完成23题。2为趋利避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A紧临河岸以方便取水B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C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D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3在农业社会,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A河流水量 B土壤肥力C川地面积 D林木蓄积量解析:2.D3.C第2题,根据材料叙述: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所以紧临河岸容易遭受洪水的影响;黄土高原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坡地中部和上部不适合聚落的分布;聚落应分布在缓坡底部,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第3题,在农业文明阶段,人类以种植

9、和养殖为主,人类主要依靠土地而生存,土地是人类最重要的财产和生产资料。所以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川地面积。川地地区土壤都较为肥沃,水源都较为充足。(2012江苏高考)2012年4月28日正式通车的四川雅安西昌高速公路,穿越了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裂带,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雅西高速公路全长约240 km,其中特大桥23座,大桥168座,隧道25条,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55%。下图是雅西高速公路汉源流沙河大桥景观图。读图,回答45题。(双选)4雅西高速公路桥隧密布的主要原因有()A多断崖、深谷 B多石灰岩溶洞C多高山、陡坡 D多角峰、U形谷5大量桥隧对保障雅西高速公路交通

10、安全的意义主要有()A减轻冰川的危害B减轻冻土的危害C减轻山崩滑坡的危害D减轻暴雨泥石流的危害解析:4.AC5.CD第4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高速公路位于四川地区,地形复杂,地质条件恶劣,且材料中明确给出沿线地区多高山、断崖、陡坡和深谷。溶洞对桥隧影响不大,角峰为冰川地貌,本地区极少分布。第5题,冰川和冻土主要分布在高山和高纬度地区,在雅西高速公路沿线极少分布。二、名校模拟重点研究明趋势(2018云南师大附中模拟)读图,完成12题。1影响图中铁路布局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河流B海陆位置、地形C地形、经济发展水平 D河流、气候2与甲城市附近相比,乙城周围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是()A夏季光照更

11、足,有利于提高单产B冬季气温更低,有利于农产品保存C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收获D市场需求量大,有利于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解析:1.C2.D第1题,根据经纬度判断,甲为汉中,地处秦岭以南的山区,由于地形崎岖,该地区铁路线少,且绝大部分在平坦的河谷;乙为淮南,地处淮河平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运输量大,铁路密度较大;所以影响山区铁路布局的因素主要是地形,平原区主要则是经济发展水平,故选C。第2题,甲、乙两地纬度相同,都位于季风区,发展农业的气候条件相近,不同的是乙地处平原,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高,对农副产品需求量大,商品率高。故选D。(2018柳州模拟)正屋正脊是指主屋屋顶最高处的一条屋脊。如图

12、示意海南岛东北部山地地区的某乡村正屋正脊线与等高线的关系,图中乙地为该区域最高点,等高距为20 m。读下图回答35题。3该区域的相对高差最大可能是()A60 m B70 mC80 m D110 m4海南岛乡村建筑不同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坐北朝南的布局,受地形影响较大,一般背山面河。夏至日前后,站在甲处面朝正屋的房门口能看到()A太阳从右前方山头处落下B太阳从正前方山头处落下C太阳从左前方山头出升起D太阳从正前方山头处升起5该乡村建筑的排列是正屋沿等高线平行或与等高线有一定角度排列,这样排列的主要目的不包括()A方便整个村落的通风散热 B便于采光C地面较为平坦 D缩小房屋间的相对高差解析:3.D4.

13、A5.B第3题,乙处为区域最高点,最低点位于图示东北部,两处相隔5条等高线,相对高差在100 m以上,选择项最可能是110 m。第4题,夏至日太阳从西北方向落下,甲处房屋面向西南,站在甲处面朝正屋的房门口能看到的是西南方,故看到太阳从右前方山头处落下。第5题,海南地区纬度低,光线好,并且由图中房屋排列,可以看出房屋朝向并不固定,并没有全部朝向光线更好的方向,所以房屋排列的主要目的不包括便于采光。考点(二)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由图表忆基础读下列气温变化示意图,回忆以下知识。(1)由图1可知,地质时期气温波动特点是波动变化、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2)由图2可知,近现代气

14、温波动特点是气温呈波状上升,特别是1980年以后气温上升速度加快。(3)全球变暖的自然原因是目前全球气候正处于温暖期,人为原因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城市化、森林砍伐、过度放牧等。由问题引知识一题串知某年的气温(或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之差称为气温距平(或降水量距平)。近50年来,西藏年平均气温为3.9 ,年降水量为448 mm,且变化明显。读西藏年平均气温距平、年降水量距平图,完成(1)(2)题。(1)西藏地区20世纪90年代后期气候特点是()A暖湿B暖干C冷湿 D冷干(2)2000年以后,西藏地区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在()A温带草原和草甸退化 B冰川和冻土融化加快C一年一熟的北界南移 D旱灾加剧,粮食减产解析第(1)题,解答本题要根据材料信息理解气温距平和降水量距平的内涵,距平值大于0,表示变暖或变湿,距平值小于0,表示变冷或变干。根据图中气温距平和降水量距平曲线分析,西藏地区20世纪90年代后期,气温距平为正值,降水量距平也多为正值,说明年平均气温较高、年降水量较大,气候具有暖湿特点。第(2)题,根据图中曲线判断,2000年以后,西藏地区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