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上篇模块二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课时强化练(七)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晚清时期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1063740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上篇模块二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课时强化练(七)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晚清时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上篇模块二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课时强化练(七)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晚清时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上篇模块二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课时强化练(七)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晚清时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上篇模块二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课时强化练(七)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晚清时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上篇模块二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课时强化练(七)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晚清时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上篇模块二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课时强化练(七)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晚清时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上篇模块二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课时强化练(七)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晚清时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强化练(七) 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晚清时期 时间:40分钟 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榆林模拟)英国汉学家蓝诗玲解释为自己的著作起名为鸦片战争是因为“这场战争关键就在鸦片”,“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对华鸦片贸易依然是英国财政的重中之重。”英国政府之所以重视鸦片贸易,主要在于()A英国政府急需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市场B英国政府急需鸦片贸易扭转贸易逆差C鸦片贸易捍卫了英国“自由贸易”原则D鸦片贸易对于英国的政治影响力至为重要解析:由于英国商品在中国没有取得巨大的收益,故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以扭转贸易逆差,故B项正确;A、C、D三项说法错误,排除。答案:

2、B2(2018德州模拟)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陷后,两江总督何桂清恐战火北延,主动派下属去与英、法等国领事联络,宣布:“粤事应归粤办。上海华夷并无嫌隙,应当照常贸易。”咸丰帝在给何桂清的上谕中也认为“上海华夷既无嫌隙,自应照旧通商”。这说明当时()A中央集权削弱B地方官员主动适应国际外交C地方自主性增强D满清政府缺乏现代国家观念解析:根据材料“广州城陷后上海华夷既无嫌隙,自应照旧通商”,清政府从官员到皇帝都缺乏近代民族国家的理念,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答案:D3(2018滨州模拟)下图是19世纪40至60年代满人和汉人出任巡抚的比例。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西方侵略者

3、在中国扶植代理人B清政府逐渐强化中央集权C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了政权结构D科举考试增加汉人录取率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4060年代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材料中汉人出任巡抚越来越多这是清政府在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为维护统治,笼络人心的需要,因此材料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了政权结构,故C项正确;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D两项材料无体现,排除。答案:C4(2018辽宁五校联考)1906年,孙中山提出了“将来中华民国的宪法是要创一种新主义,叫五权分立”。孙中山称之为“破天荒的政体”。这里的五权除了西方的三权以外,新增了考试权和监察权。孙中山的“新主义”()A受制于中国现状而未能付诸实践B推动了

4、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体现了中西政治文明成果的融合D旨在弥补西方政党制度的弊端解析: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源自西方的三权分立,而考试权和监察权则源于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和监察制度,所以五权分立是中西融合的成果,故C项正确;五权分立思想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得到实践,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推动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B项错误;五权分立是政权建设架构,与政党制度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5(2018厦门质检)19世纪末,洋纱开始大量输入四川,“女子终日纺纱不易一饱”,故多以购买洋纱织布为业,“比户莫不置有布机”,川省“每年输出布匹亦可谓一大宗”。由此可见,洋纱入川()A推动了纺织业生产的优化B造成了纺纱

5、工的失业破产C开启了纺织业商品化进程D实现了织布业的机器生产解析:材料反映洋纱输入四川后,女子“多以购买洋纱织布为业每年输出布匹亦可谓一大宗”,故A项正确;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的“女织”既要纺纱,又要织布,故B项错误;纺织业商品化在民营手工业出现就开启了,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手工织布,故D项错误。答案:A6(2018广西二市联考)下表为现行三种版本高中历史教材对同一历史事物(现象)的叙述。据此推断,三种教材都认定的历史事实是()高中教材版本课文表述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人民出版社(必修)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分解岳麓书社(必修)鸦片战争后,

6、小农经济开始解体A.鸦片战争与自然经济解体无关B自然经济是小农经济的特例C战争是自然经济解体主要原因D近代以来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解析:三种教材都认同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故D项正确。材料认为鸦片战争推动自然经济解体,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是自然经济的一部分,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三种教材未提及二者的关系,故B项错误;封建社会也曾发生过众多战争,但自然经济并未解体,故C项错误。答案:D7(2018肇庆模拟)鸦片战争以后,外商选中国商人代理买卖,称为买办,作为雇员领取薪金,参与买卖领取佣金。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买办中许多人自己投资创办企业,其著名代表唐廷枢等还参与主持了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的创办。这

7、种情况表明()A外国资本插手民族工业颇深B买办力量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业和发展C中国日益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D买办阶级是列强经济侵略的急先锋解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也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买办中许多人自己投资创办企业,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答案:B8(2018承德模拟)杭州“张小泉剪刀”在1909年传至张祖盈时,制剪技术在杭州已传八代,他以“海云浴日”作为商标,送至知县衙门,并报农商部注册“张小泉剪刀”。此材料可印证()A近代商业意识的发展B近代机器工业的兴起C中国洋务运动的发展D东

8、南民族企业的发达解析:材料反映张小泉剪刀申请注册及商标是在第八代时,且是1909年,故A项正确;近代机器工业的兴起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沿海,故B项错误;洋务运动在1895年甲午战役失败后破产,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了张小泉一个企业申请商标、注册而已,故D项错误。答案:A9(2018榆林模拟)沪江商业市景词描述20世纪初的上海:“各行贸易待评量,借作茶楼聚会场。每至午申人毕聚,成盘出货约期忙。”这反映出此时的上海()A生活习惯已经完全西方化B一些消费具有浓厚的功利色彩C市民的消费方式发生了质变D商业活动中奢侈之风大肆增长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上海商人利用茶楼消费的机会进行贸易的状况,体现出

9、一些日常消费具有功利色彩,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初上海商人聚集在茶楼协商贸易,没有体现上海生活习俗完全西方化,故A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商人的日常消费,不能体现市民消费方式发生质变,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商人在茶楼交易,没有体现出商业活动奢侈之风增长,故D项错误。答案:B10(2018怀化模拟)1842年魏源编撰了海国图志50卷,“长计”只限于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之后他将其扩充到100卷,增加了西方政教国情等很多内容,如美国制度等。这一变化表明魏源()A主张借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国B意识到中西方制度的差异C认识到鸦片战争的真正败因D倡导清政府进行制度变革解析:据材料“增加了西方政教

10、国情等很多内容,如美国制度等”可知魏源意识到了中西方制度的差异,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海国图志涉及到西方政治制度,而不是改造中国,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海国图志涉及到政治制度方面的内容,而不是强调鸦片战争的败因,故C项错误;依所学知识可知,维新派倡导清政府进行制度改革,而非魏源等地主阶级,故D项错误。答案:B11(2018佛山模拟)1875年8月,清政府任命郭嵩焘(中国首位驻外使节)为驻英公使的消息传开后,有人编出一副对联:“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湖南士绅提出要开除他的省籍。这表明当时()A思想观念阻碍近代化进程B知识阶层民族意识

11、觉醒C清政府外派使节不得人心D国人强烈反对屈辱外交解析:材料中任命郭嵩焘为驻英公使的行为受到部分人的反对,这体现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落后阻碍了近代化进程,故A项正确;此行为并不能说明民族意识觉醒,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外派驻外使节确实受到了部分人的抵制,但并不能说明不得人心,故C项错误;外派驻外使节并不是屈辱外交,故D项错误。答案:A12(2018辽宁五校联考)梁启超从1899年到1903年在清议报和新新民从报两种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文章,向国民广泛地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各种理论和学说,竭力鼓吹民族主义、自由平等、博爱、民主民权等资产阶级的思想与精神。这反映出梁启超()A认为西学是救亡图存的

12、根本B引入西方君主立宪政体理念C以求在西学中找到救国良策D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解析:梁启超宣传西方,目的就是要在西学中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梁启超宣传西方学说,但他并没有提出西学是根本,西学只是救亡图存的工具,故A项错误;根据“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各种理论和学说”可知梁启超引入了多种政治理念,君主立宪只是其中的一种,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传统文化,故D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2018衡水金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881783年,英国社会拥有一个易于伸缩的社会分层系统,但社会流动日

13、益加剧。贵族阶层的开放是单向度的,社会的中下层几乎不可能成为社会上层的一员,主要是允许贵族家庭成员向下流动。贵族财产的衰落常常把他们的儿子推入工商业领域,这样贵族后代变成了商人。人们靠从做学徒开始进入中间阶层,出身贫寒的人通过学徒制上升为企业主,甚至成为绅士。英国社会越来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从事商业和法学、医学等方面的专业人士的重要性迅速增加,他们由此获得较多的财产、较高的地位和较大的权力。中间阶层的人数迅速增加,重要性日益增强,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阶层。英国社会上层和中间阶层中有些人逐渐向工资劳动者靠拢,农村家庭农场主的破产和消失更是不计其数,他们多数转化为工资劳动者,逐渐向无产阶级过渡,

14、为新社会准备了一个重要的部件。英国社会的流动机制使英国社会的各个阶层连接成一个整体并在此基础上联合前进。摘编自舒小昀18世纪英国社会流动分析材料二晚清时期科举制出现严重弊端:一方面,科举制下培养的大多数人思想僵化,往往成为早期现代化阻碍力量。另一方面,科举制虽难以容纳向上流动的庞大社会群体,却吸引了广大文化层次较高的社会成员的参与,这就导致社会实业领域人才缺乏。科举制废除后,社会流动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由于新式教育制度的勃兴和科举考试束缚的消失,向上流动的社会成员以新式教育为中介,获得了新的政治、经济、教育、工商、科技等适应社会结构变动需求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他们受到了新思潮的影响,具有一种积

15、极的社会参与意识和救世意识。科举制的废除,使得“功名”身份不再是判断人们社会地位的唯一重要标志,社会各界从业者的社会地位由此也得到了提高。于是,不仅是入仕,包括经商、从军等也成为人们谋求向上流动的选择。社会流动的改善,为中国早期现代化准备和提供了大量的、多样的人才,加强了社会活力。摘编自伍茂春科举制的废除及社会垂直流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社会各阶层在社会流动中表现出的特征,并简析英国社会流动加剧的原因。(1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社会流动的显著变化。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合理的社会流动的认识。(11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特征,根据材料一的信息回答即可。第二小问原因,结合当时英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的发展进行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二的信息归纳;第二小问认识,根据材料二“社会流动的改善,为中国早期现代化准备和提供了大量的、多样的人才,加强了社会活力”信息回答。答案:(1)特征:贵族的开放是单向度的;中间阶层向全社会成员开放;社会下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