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2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学案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1062411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2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2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2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2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2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2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2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学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2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考纲要求考情分析命题趋势1.概述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情况。2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3了解重农抑商、“海禁”政策及其影响。4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2017全国卷,272017全国卷,242017全国卷,262017全国卷,26侧重于考查商业发展的阶段特点、商业发展与不同阶段城市化的特点相结合、商品与货币的关系、国家的商业政策对商业的影响;古代经济政策要注意重农抑商是基本国策及其在不同时期的表现与历史影响分值:225分考点一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1古代商业(1)商朝: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_商人_”。(2)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商

2、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商人社会地位提高。(3)秦汉:商人经商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发展艰难,商业总体水平不高。(4)隋唐:都市商业和农村_集市贸易_得到发展;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5)宋朝:商业环境宽松,商品种类增加,出现纸币“_交子_”,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商业空前繁荣。(6)元朝:交通发达,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7)明清城镇商业繁荣,_农副产品_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加大。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最强的是_徽商_和_晋商_。2市的变迁位置、时间官府监管发展表现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在特定位置设市,与_民居

3、(坊)_严格分开,并有时间限制官府设_市令_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管理西汉长安设东西“市”九处;唐长安城设东西二市宋朝时期城市中市、坊的界限被打破;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市场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出现汉口镇、佛山镇、_景德镇_、朱仙镇四大商业名镇宋代“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1)打破严格的坊市制,商业活动不再受时空的限制。(2)官府不再直接监管商业活动。(3)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4)以四大商业名镇为代表的商业市镇出现。3城市的发展(1)重要大城市: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2)新兴大城市原因:丝绸之路的

4、开通、大运河的开凿、_经济重心_的逐渐南移等。表现:扬州、成都等南方城市逐渐繁荣,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4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表现西汉:由于开通陆、海两条_丝绸之路_,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_市舶使_专门管理外贸。两宋:同亚非许多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元朝:泉州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明清:对外贸易逐渐萎缩,清代只特许广州“_十三行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2)特点:以朝贡贸易为主;以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为目的。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西周“工商食官”(官府控制商业)春秋战国(商品市场和

5、商人大量出现)秦汉隋唐(政府抑制政策,坊市分区制度,农产品进入市场)宋元(坊市分区制度被打破,纸币出现)明清(市镇商业兴盛,商帮出现,对外“闭关锁国”)。1唐代多有严禁各级官员从事工商业的规定,而宋代则多有皇室成员利用权力之便从事商业的记载。这说明(D)A唐代工商业秩序管理规范B宋代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提高C唐代注重保护民间工商业D宋代的工商业政策较为宽松解析对工商业的严厉管理程度与管理规范与否无必然联系,故A项错误;相对宽松的工商业政策不能说明工商业者地位的提高,故B项错误;唐代严格禁止官员经商不等于就是为了保护民间工商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唐代严格禁止官员经商说明工商业政策比较严格,宋代皇室成

6、员也从事工商业活动说明政策较为宽松,故D项正确。2钱乘旦说:“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由此可见,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有(D)社会主流体制的制约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官办商业强大城市的功能主要是政治功能ABCD解析根据材料“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得出社会主流体制阻碍中国古

7、代城市商业发展,故正确;根据材料“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得出商人的社会地位并不高,故正确;根据材料“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得出官办商业强大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故正确;根据材料“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得出城市主要起政治功能的作用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故正确。一影响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因素1社会政局是否稳定。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有利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反之,国家四分五裂、战乱不止,就会严重影响商品交换的进行。2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状况。农业发展带来农产品的增加和农民的农产品有了剩余,手工业发展带来

8、手工业产品的增加,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需要交换,这个过程就是由商人通过商业完成的。所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基础。3国内交通和中外交通的状况。比如,秦朝修筑驰道、隋朝开通大运河和元朝开凿大运河(如通惠河),这都有利于国内贸易的发展。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也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4货币的发展。货币的统一,柜坊、飞钱和纸币的出现,便利了商品交换的进行,促进了商业的发展。5政府采取的政策严重影响着商品交换的进行。在我国古代,统治者采取的不同政策会对商业产生不同的影响。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都严重阻碍了国内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而南宋统治者鼓励海外贸易,带来了南宋时海外贸易的兴

9、盛。【例题1】(2018江苏南京调研)宋会要辑稿食货商税:“沿江诸郡税场,今后商贾所载物货,如系茶盐米面铜钱,敢有违法收税者,许商贾越诉。”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D)A政府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B区域性长途贩运受到限制C商税不再是政府主要财源D商人合法利益受政府保护解析根据题干“如系茶盐米面铜钱,敢有违法收税者,许商贾越诉”可知,政府反对对茶盐米面等商品乱收税,说明商人合法经商利益受政府保护,故D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政府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区域性长途贩运受到限制,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政府财政收入等内容,排除C项。二古代城市发展的特征1从秦汉至唐(1)市坊分开,商业活动受地域限

10、制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活动。(2)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3)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农村集市贸易也进一步发展起来。2宋元时期(1)坊市界限被打破,市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限制;农村的“草市”得到发展。(2)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夜市、早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3)海运的兴盛带动了我国沿海一大批港口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3明清时期:商业活动繁荣,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城市的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增强,对政治性的依赖逐渐减弱。【例题2】据史料记载,从商朝开始,平民一日吃两餐,分别在早上79时和下午1519时。然而到了宋朝,

11、开封市民入夜后会再吃一餐,由此形成一日三餐的习俗。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C)A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B理学的形成,满足市民的欲望C坊市制突破,城市经济的繁荣D对外交流频繁,受西方的影响解析“开封市民入夜后会再吃一餐”,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城市经济的繁荣,与农业的发展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理学的形成,抑制了市民的欲望,故B项错误;宋朝坊市制的突破,夜市的出现,是带来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故C项正确;市民饮食习惯的变化与西方的影响无关,故D项错误。1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指出:“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

12、、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该材料意在反映明清时期(C)A商人政治地位空前提高 B重农抑商政策发生逆转C社会转型根本动力缺乏 D封建伦理道德得到强化解析材料反映出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商人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政治地位并没有空前提高,故A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改变,故B项错误;“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从而使商品经济发展受阻,使得社会转型根本动力缺乏,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经济领域的现象,与封建伦理道德的强化无关,故D项错误。2下图是“江浙地区工商业市镇变化图”,据此可知(B)A宋代到明清经济重心南移加快 B江浙地区城镇发展不断

13、加快C江浙地区区域间长途贸易发达 D政府重农抑商政策逐步松弛解析南宋完成经济中心南移,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江浙地区宋、明、清工商业市镇数量不断增加,尤其明清数量激增,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工商业市镇的数量不能得出长途贸易的发展,故C项错误;工商业市镇的发展受到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且政府始终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故D项错误。考点二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土地制度(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2)商周井田制夏、商、西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_转让与买卖_,并向国王缴纳贡赋。(2)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井田制的瓦解:由于生产力发展,出现大量

14、_私田_,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税制改革:公元前594年,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_按亩收税_,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法律确认: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_封建土地私有制_。(3)土地兼并问题出现原因: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大量兼并农民土地。抑制兼并:北魏到唐前期,政府实行_均田制_。明朝政府按人丁和田亩多寡收税。2重农抑商政策(1)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2)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3)产生: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首倡。(4)发展西汉:汉武帝推行_货币官铸_、盐铁酒专卖、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明清:固守_重农抑商_政策,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阻碍了_资本主义萌芽_的发展。3“海禁”与“闭关锁国”(1)明朝“海禁”原因: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明太祖下令实行“_海禁_”。表现: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_互市_,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2)清朝“闭关锁国”原因: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表现: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将沿海居民内迁,不许人民片板下海。危害:妨碍_海外贸易_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正确区分明清两朝的“海禁”政策(1)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