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怎样考公务员.docx

上传人:caoka****i345 文档编号:131061188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民国怎样考公务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在民国怎样考公务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民国怎样考公务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民国怎样考公务员.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民国怎样考公务员想做官,自己考 北洋时代的民国,“考试”并不是读书人唯一晋升的机会。倘若您满腹经纶,自有军阀政客闻风上门,您稍微分析时局,整出一篇隆中对什么的,肯定会被恭请出山,当个顾问。民初的军阀们各据一地,都喜欢自行招揽人才,如鲁督张宗昌把前清状元王寿彭请去当教育厅长等。到了南京国民政府时代,一般人想当公务员就需要考试了。这里说的是“一般”人,那些“不一般”的人呢?咱们细细说来。南京政府公务员的选定有多种方式,最牛气的是“特任”,各“会”“部”“院”的委员长、部长,通常是最高层领导内部协调。能得到“特任”的,都是有权有势的军阀和政客,如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军政部部长冯玉祥等。其

2、次是“选任”,各部院长、副院长要经过国民大会选举产生,如行政院院长宋子文,财政部部长孔祥熙等。第三是“简任”,由国民政府直接任命,实际上最高层管不了这么多,基本由各机关长官转请任命。包括各“部”“会”的次长(如教育部次长)、副委员长、秘书长,以及中央机关直属署局的署长、局长,各省政府的主席、厅长、直辖市市长、局长等,都是简任官。您要是当了教育部部长,也能把胡适、鲁迅、徐志摩等人弄去当次长,爱谁谁。一般情况下,行政院都会批准。第四就是“荐任”,需要走正式推荐流程,省部级长官提名呈请国民政府任命。中央及各省市各机关的科长、视察、督学及各省的县长等,都是荐任官。独霸山西的阎锡山是五台人,麾下县长一大

3、半都是他老乡,故而山西老表们说“会说五台话,就把洋刀跨”。最后的是“委任”,由各机关直接任命。中央及各省各机关的科员、书记官,各县政府的科长、秘书、科员、办事员等,都为“委任”官。说了这么多,您大概已经猜到了,靠辛苦考试爬上来的草根阶层,一般是“委任”的科员、办事员,少数优秀者,才可能是“荐任”的底层干部。即便科员也算是吃皇粮了,寒门子弟仍然趋之若鹜。南京国民政府还算规矩,当时能历经几次考试而跃出农门的草根精英并不多,大部分还是能安排职务。比如您是位出生在民国后的学子,1930年1月6日南京政府考试院正式成立的时候,您正好二十多岁,想谋个好工作,又无甚社会关系,那建议您去南京考几场。简单说说南

4、京的考试院。该院的设置,源于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五权宪法”。五权宪法主旨是:国民政府设主席一名,虚职,代表国家元首;其下分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院,五院院长各司其职,对主席和国民大会负责。中山先生在民国初年几经起伏,考试院并没有实际成立,直到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考试院才开始筹备。考试院首任院长是孙中山的秘书、蒋介石的换帖兄弟戴季陶。戴季陶,又名戴传贤,出生于四川广汉,因其祖籍浙江湖州,在认识张静江、陈其美、蒋介石等浙江籍人士后,戴一直以浙江人自居。戴早年追随孙中山,是国民党中的元老派;他年轻时与蒋介石在日本相识,关系亲密;孙中山创立黄埔军校时,原定蒋介石为副校长,在张静江和戴

5、季陶的苦劝下,孙才任命蒋为校长,戴在学校任政治总教官。种种渊源所致,蒋自然对戴非常器重,南京政府成立后,蒋提名其担任考试院院长。戴季陶不辱使命,他从1928年10月走马上任,直到1948年才辞职,顽强地干了二十年,其他四院院长则割韭菜般换了几茬。您想走考试途径,必须经过戴院长这关,考试院具体地址在哪呢?那可是戴院长几经勘察亲选的,原鸡鸣寺下的关帝庙(现南京市委、市政府、人大机关的办公所在地)。选此处可大有来头,明朝国子监就设在这里。朱元璋定都金陵时,在应天府学的基础上建立了国子学,后更名为国子监,是培养儒学士子的最高学府。朱棣迁都北京后,金陵作为留都,继续保留国子监,于是有明一代,出现了南北两

6、个国子监。南京国子监规模很大,“延袤十里,灯火辉煌”,内有五厅(绳衍厅、博士厅、典籍厅、典簿厅和掌馔厅)、六堂(率性堂、修道堂、诚心堂、正意堂、崇志堂和广业堂)。招生规模曾高达9900人,其中还有许多高丽、日本等国学生。戴季陶饱读诗书,对明朝国子监心向往之,也将考试院建筑设计成宫殿样式,碧瓦红墙,飞檐斗拱,大门匾额上题曰:为国求贤。院内的建筑有明志楼、华林馆、衡鉴楼、待贤馆等。明志楼,一共三座,沿中轴线横排,中间为九楹,两边为七楹,这儿就是全国文官考试的总考场;华林馆,是考试院的藏书馆,楼内所藏多为古典书籍,还有些英美出版的、有关文官制度的书刊,此楼专门面向考试院工作人员以及经考试录取的人员开

7、放;衡鉴楼,是阅卷大楼;“宁远楼”是考试院办公大楼,院长起居处称作“待贤馆”。更有意思的是,因考试院原址为关帝庙,院内还建有“武德楼”,安奉关帝、岳飞神位,并以张飞等二十四人从祀。每到传统节日,戴季陶都要率众焚香致祭。考试种类和流程熟悉了考场,下一步咱们来了解下如何参加考试。国民政府1928年10月公布的组织法规定,考试院为国民政府最高考试机关,掌理考选、铨叙事宜,所有公务员均须依法经考试院筛一道,方得任用。1929年,国民政府训令所属各机关:“凡候选人员、任命人员、依法应领证书之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均应经考试定其资格”,“荐任、委任职公务员,应就考试及格人员尽先任用”。在考试之前,大家都先要

8、熟悉考场和主考方,南京政府时代的主考方自然是考试院,五院之一,专门行使考试权,为国选拔人才。考试院有院长一人,副院长一人,下有三个分支机构:其一为日常办事机构,即秘书处,后增加人事处,主要负责日常事务处理和本院人事管理工作。其二为“考选委员会”,掌管平时考试行政事务。委员会设委员长一人,副委员长一人。下有六科,分管总务、文书、资审、统计等。到具体考试时,还要成立专门的“典试委员会”,典试委员长就是主考官,由国民政府委派,另抽调社会名流、宿儒担任委员,如马寅初、罗家伦等就曾客串过。 其三为“铨叙部”,主管考试及格人员的分发任用以及全国公务员的任用资格、绩俸等事项的审查和登记。考试院负责的考试又有

9、哪些呢?主要也分三大类:一是“任命人员考试”,大致类同于今天的公务员考试,分高等和普通两种。高等考试招录的是大学毕业生,通过考试后将列为“荐任”职的公务员。普通考试招录的是高中毕业,通过考试将作为“委任”职使用的公务员。考试院还有特种考试,如邮政、海关等人才的录用。二是执业证书考试,如律师、会计师、医师等。三是“公职候选人”考试,对象是选举产生的候选官员。此类考试有作秀的成分,分“试验”(书面考试)和“检核”(审查资格)两种,您来历大,走个过场就行了,如果戴院长看您不顺眼,可硬生生把您给考倒。您还别不信,因为考试分三个阶段,一试、二试、三试,前场通过方能进入下个阶段,哪一试都能放倒您。怎样才能

10、参加“高等考试”呢,您必须具备下列资格之一:国立或教育部承认之国内外大学与独立学院或专科学校毕业有证书者。没有,不要紧,有同等学历,经检定考试及格者也行;啥证都没有,也别急,有专门学术技能或著作经审查合格的也行,比如您自费出版了啥书等,当然要有分量;另外,曾任委任官与委任官相当职务三年以上者。有哪些人不能参与考试呢? 一,有反革命行为,经证实者(这点有些荒诞,革命与反革命,都是当权者规定的,您要是共产党,估计没办法考了);二,褫夺公权或停止公权尚未复权者;三,亏空公款,尚未清偿者;四,曾因赃私,处罚有案者;五,曾受破产宣告,尚未复权者(这条更是无厘头,破产的人连公务员都不能考);六,吸用鸦片,

11、或其代用品者(不一定能查出来)。高等考试考哪些内容呢?国文、党义(第二届开始增加中国历史、中国地理)等基础科目为第一试,又称“甄录试”;专业科目考试为第二试,又称“正试”;第三试为面试。甄录试不及格者不能参加正试,正试不及格者不能参加面试。如甄录试及格而正试不及格者,下届考试可以免甄录试,正试及格而面试不及格者,下届考试可免甄录试和正试,但只能免一届相应考试。面试及格方能录取。在戴院长主政期间,考试院曾大张旗鼓地举行过多次高等考试。从1931年开始,全国性大型公务员招考两年一届:1931年第一届、1933年第二届、1935年第三届,后因缺乏底层专业人才,于1936年增设第四届。抗战爆发后,招考

12、受到影响,于1939年在重庆办了第五届。考试的主要对象都是大学生,彼时大学生就业率不高,经过考试院的选拔,就有做官的资格,是故从者如云。但录取者毕竟是极少数,特别是前三届题旨艰深,程序烦琐,许多才子都被考倒。如果您有幸考过,恭喜,接下来的程序会让您倍感荣耀。发榜的那天,考试院长戴季陶会身穿传统礼服,犹如孔老夫子一般谨慎,手捧“金榜”(黄纸金字,白绢泥金特制),率领全体监试委员,徐徐来到考试院门口,由两个赞礼官接过金榜,贴在照壁。贴榜时,身后仪仗队鼓乐齐鸣,全体成员向金榜行鞠躬礼,以示尊贤爱才。放榜后,考试院会择吉日颁授证书,戴季陶通常还会请社会贤达、著名教授前来观礼。证书均由戴亲手颁发,并予以

13、勉励,状元还要致谢词。行进到这里还没完,戴季陶还要率领全体监试委员以及考试中榜人员,赴中山陵“谒陵”,绕陵寝一周,并致祭告词。谒陵时,戴规定男士必须一律着蓝长袍、黑马褂。谒陵归来后,还有专门的宴席,地点多设于待贤馆,又被时人称作“待贤宴”,犹如古代之琼林宴。每上一道菜,都要奏古乐,取诗经?鹿鸣之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古意。考试院专门设有古乐队,演奏乐器多用笙、箫、琴、瑟、琵琶、二胡等,古色古香。宴后,戴季陶会给中榜者每人送上一份亲笔题字的总理遗教、一锭特制香墨,各个录取类别的第一、二名还能额外获得戴的亲书诗词纸扇等物。凡经考试院选拔出来的文官,在任何场合见到戴季陶时都会

14、行鞠躬礼,尊为“先生”,戴也颇好这口。此类文官以“正统出身”而自傲,还专门成立了“中国考政学会”,“以研究考选铨叙之理论及制度为宗旨”,每年召开一次年会,进行交流,并办有刊物考政通讯、考政月刊。考政学会姑且可称为“考院派”,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数不断增加,并在全国各大城市设有分会。会员们最初是交流经验,到后来慢慢结党营私,隐然成了势力。国民党党内一些人也想攀附此会,申请加入,结果遭到多数会员的鄙视,谢绝“非考试生”参与。院长的癖好南京国民政府举办的第一届高等考试是在1931年7月,首次为国举贤,万人空巷,考试院上下均全力以赴,戴季陶特意聘请了30多位名流学者及高级官员为典试(主持)委员、襄试(协

15、助)委员及监试(监督)委员。其中典试委员负责命题、阅卷、评分等工作,襄试委员辅助,监试委员则负责保密、防弊及监考。为防止有人说情或者考题泄密,连委员的名单都严格保密。在接到国民政府的聘书之前,谁都不知道有哪些人会被选中。直到委员们收到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授予的梅花章和黄缎绶,才得知自己被遴选出来。委员们都将此视作极大荣誉,立即按要求集中举行宣誓就职典礼。典礼之后,院长将大家欢送到“宁远楼”(考试院内办公大楼),亲自将楼门加锁,并以红纸封条,称为“入闱”。入闱后,委员们的饮食起居都必须在宁远楼内,不得与外界有任何接触。两个月后正式发榜,这群人才能出来。当时有一位襄试委员名叫于能模,夫人是法国人,不

16、懂中国这一套,因事去考试院找丈夫,结果被门卫拦住。于夫人无奈,就写了封信,让门卫带进去,结果又遭拒绝,这下她可火了,认定丈夫被软禁了,带着一帮人前去大吵大闹,最后戴季陶亲自出面澄清,她才悻悻而退。事后,她又上书戴季陶,指责考试院蔑视委员之人格,戴哭笑不得。经过层层把关,考生成绩是不是绝对真实公平的呢?不一定。譬如清朝最后一个状元王寿彭,就是占了名字的光。殿试的时候,恰逢宫中筹办慈禧70大寿。慈禧钦点甲第,一眼看见“王寿彭”三字,满心欢喜,为取“寿比彭祖”吉祥之意,毫不迟疑地点了王寿彭。状元就这么诞生了。当王寿彭听到这一传闻后,写了首打油诗:有人说我是偶然,我说偶然亦甚难。世上纵有偶然事,岂能偶然再偶然。 国民政府考试院戴院长也讲究彩头,做过几件滑稽事。一是给考生改名。首次高等考试录取率相当低,几千人应考,三场下来,仅仅录取了100人。发榜后,戴季陶一一召见中榜者,当他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