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琉球王国与东亚国家的交往及其生存空间.docx

上传人:caoka****i234 文档编号:131056745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5.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代琉球王国与东亚国家的交往及其生存空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明代琉球王国与东亚国家的交往及其生存空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明代琉球王国与东亚国家的交往及其生存空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代琉球王国与东亚国家的交往及其生存空间.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明代琉球王国与东亚国家的交往及其生存空间提要:15世纪至17世纪初在以明朝居于支配中心的东亚世界里,琉球王国自始至终以睦邻友好甚至是谦卑的姿态、小心谨慎地与明朝、朝鲜、日本这几个近邻国家保持着政治经济往来,不断扩大自身的生存发展空间。一方面,积极加入明朝为中心的册封朝贡体系,寻求政治庇护和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与日本、朝鲜和平相处,互通商贸,获取最大利益。处于以明朝为中心的朝贡体系中,琉球的国家利益始终与宗主国明朝的国家兴衰相连。在明末国家势力衰退之时,日本萨摩藩岛津氏于1609年入侵琉球,体现出其试图构建东亚日本式“华夷秩序”的野心。 关键词:明朝;朝鲜;琉球;日本;朝贡体系自洪武五年(137

2、2年)琉球被纳入以明为中心的东亚朝贡体系至清光绪五年(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在此约500年的东亚历史舞台上,琉球王国与中国、日本、朝鲜的交往,是东亚区域世界交往的主要形态,其交往形态深深地影响到现今东亚区域国际关系的变化与国家间的复杂纠葛。迄今为止,学界对与此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清代以来,尤其是19世纪末围绕日本吞并琉球而展开的中、日、琉三国关系的研究方面。1事实上,清末中、日、琉三国关系的变化与明代就开始的中、日、琉、朝鲜东亚四国关系紧密相连,而明代围绕琉球的东亚区域国际关系尚未受到学界足够的关注。本文拟以明朝时期的琉球为观察核心,对中琉、日琉、朝琉关系加以考察,以期勾勒出明代东

3、亚区域世界互相交往的一个横断面,进而对相关问题加以讨论。建立伊始,朱元璋就向周边国家发布诏令,主张和平邦交。对于琉球,朱元璋在洪武四年(1371年)发布的诏令中,明确指出了隋炀帝曾征伐琉球为不义之举,主张“不伐”:隋炀帝,妄兴师旅,征讨琉球,杀害夷人,焚其宫室,俘虏男女数千人。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虚名,自弊中土,载诸史册,为后世讥。朕以诸蛮夷小国,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为中国患者,朕决不伐之。2翌年五月,朱元璋派遣行人杨载诏谕琉球王。由于当时的琉球分为中山王、山南王和山北王三个邦国,到底这封诏令发给了中山王,还是山南王,抑或是山北王呢?察明代史料,没有清楚记载,而琉球史料

4、历代宝案中也没有记载和收录此份诏书。此次出使琉球的使臣杨载,册封(请封)时间 册封对象 册封使臣 请封之人 出处永乐二年(1404年) 中山王 时申 世子武宁 永乐二年二月壬辰, 太宗实录卷28,第510页。永乐十三年(1415年) 山南王 陈秀芳 世子他鲁每 永乐十三年五月己酉,太宗实录卷164,第1850页。洪熙元年(1425年) 中山王 柴山、阮基 世子尚巴志 洪熙元年二月辛丑,仁宗实录卷7,228页。正统七年(1442年) 琉球国王 余忭、刘逊 世子尚忠 正统七年三月壬午,英宗实录卷90,第1821页。正统十二年(1447年) 琉球国王 陈传、万祥 世子尚思达 正统十二年三月丁亥,英宗

5、实录卷151,第2971页。景泰二年(1451年) 琉球国王 乔毅、董守宏 世子尚金福 景泰二年七月戊戌,英宗实录卷206,第4413页。景泰六年(1457年) 琉球国王 严诚、刘俭 王弟尚泰久 景泰六年四月辛卯,英宗实录卷252,第5449页。天顺六年(1462年) 琉球国王 潘荣、蔡哲 世子尚德 天顺六年四月辛卯,英宗实录卷339,第6903-6904页。成化七年(1471年) 琉球国王 丘弘、韩文 世子尚圆 成化七年三月丁亥,宪宗实录卷89,第1726-1727页。成化十四年(1478年) 琉球国王 张祥、董文 世子尚真 成化十四年四月丙午,宪宗实录卷177,第3196页。嘉靖十一年(1

6、532年) 琉球国王 陈侃、高澄 世子尚清 嘉靖十一年五月癸亥,世宗实录卷138,第3245-3246页。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 琉球国王 郭汝霖、李际春 世子尚元 嘉靖三十九年三月甲戌,世宗实录卷482,第8044页。万历四年(1576年) 琉球国王 萧崇业、谢杰 世子尚永 万历四年七月丁酉,神宗实录卷52,第1219页。万历三十一年(1605年) 琉球国王 夏子阳、王士祯 世子尚宁 万历三十一年正月乙酉,神宗实录卷380,第7161页。崇祯二年(1629年) 琉球国王 杜三策、杨? 世子尚丰 崇祯二年六月丁卯,崇祯长编卷23,第1381页。曾在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作为向日本发布诏

7、令的使臣被派遣至大宰府。而当时日本正处于南北朝时代,支配大宰府的是南朝的征西将军怀良亲王。杨载到日本,被怀良亲王拘留。嘉靖年间地理学者郑若曾撰著的郑开阳杂著卷七琉球图说中有这样的记载:“明洪武初,行人杨载使日本,归道琉球,遂招之。”1日本学者村井章介根据大日本史料第六编之三十七所收藏的明洪武三年(1370年)三月二十五日中书省发给日本的咨文推测,杨载应该是从日本到了琉球。2以此言之,明朝对琉球的第一次遣使与诏令,事实上已经把明朝、日本、琉球纳入到了东亚历史的一体关联之中。随后,琉球中山王察度派遣其弟泰期奉表至明,上供地方物产。明朝赐予明朝大统历法,及织金文绮、纱、罗、袭衣等物:“杨载使琉球国,

8、中山王察度遣弟泰期等奉表贡方物。诏赐察度大统历及织金文绮、纱、罗各五匹,泰期等文绮、纱、罗、袭衣有差。”3这是明琉册封与朝贡关系的真正开始。从洪武五年(1372年)至崇祯二年(1629年)计257年间,明朝与琉球的册封和朝贡以友好形式展开。明朝向琉球派遣使臣29人,共为15次,大体上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洪武五年(1372年)至洪熙元年(1425年)册封4次。由于此时,琉球尚处于中山北王、中山王、中山南王“三王”分裂阶段,明朝遣使不仅册封中山王,也要册封山南王。待1425年尚巴志统一琉球后,才册封琉球国王。第二阶段从正统八年(1443年)到成化十五年(1479年)年间,册封使臣和册封规模均有所增

9、大,共有7次。由于此一阶段,礼部失火,册封档案化为灰烬,详情无从查考。第三阶段从嘉靖十一年(1532年)到崇祯二年(1629年)年间,从陈侃开始,每次册封后皆进呈使琉球录,册封情况记载较为详备,共有5次。具体情况见上表:除了明朝向琉球王国派遣使臣、册封琉球国王、行使宗主国的责任和义务外,琉球王国也相应地向明朝进贡,以期正式进入以明朝为中心的东亚朝贡体系之内,与明朝展开经济贸易往来。大致统计可知,从洪武至崇祯,琉球向明总共进贡314次,1几乎每年都进贡(除改元登基重新诏谕琉球年份外),1年1贡至1年4贡不等,分别为:洪武年间46次、永乐年间57次、洪熙年间7次、宣德年间32次、正统年间33次、景

10、泰年间19次、天顺年间12次、成化年间23次、弘治年间11次、正德年间16次、嘉靖年间21次、隆庆年间4次、万历年间19次、崇祯年间14次。洪武至成化十一年(1475年)间,进贡次数最为频繁,稍后进贡频次有所减少。由于进贡次数多,赏赐也多,所以对琉球每次进贡后的赏赐也成为明朝的一大财政负担。随着明朝经济的渐次衰落,要求琉球入明朝贡的次数也是极力减少。成化十一年,明朝要求2年1贡。正德二年(1507年)到嘉靖二年(1523年),要求为1年1贡。嘉靖二年到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要求10年1贡。明朝对琉球的册封和琉球对明朝的朝贡,对明朝而言,构筑起了以明朝为中心的东亚册封朝贡世界,中国居于东亚

11、世界的中心;对琉球而言,其成为明朝的宗藩国,进入了明朝支配下的东亚体系。琉球王国尚氏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因受到明廷的授封而得以强化,并在因册封而形成的朝贡经贸往来而获得巨大的利益。尽管明朝使者也利用向琉球册封的机会,随行携带商品在琉球销售,但所获利益远远小于琉球向明朝进贡所获取的赏赐以及随带贸易获得的利益。事实上,两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完全不处在对等地位。可以说,琉球的政治和生存空间,完全是建立在朝贡体系之上。最终统一,至1458年也仅30年时间,就以舟车通东亚诸国,进行商贸往来,进而可以自诩“远扇和夏之仁风”。其原因,正如其所描述的,在于“以大明为辅车,以日域为唇齿”。这一表述充分显示出了琉球当时以

12、明朝和日本为其生存和发展重要依据和屏障的境况。倘若考虑到稍后1609年萨摩藩入侵以及1874年日本明治政府废“琉球”置“冲绳”县,那么琉球王尚氏绝不会有“以日域为唇齿”的善良夙愿了。 明朝对琉球的重要性,以册封和朝贡得以体现。日本对琉球而言,虽以“唇齿”喻之,但很大的依靠来自于琉球和日本之间的贸易往来。具体地说,就是琉球以明朝和日本之间的贸易中介地位而成为一大海上商业王国。琉球利用明朝和日本断绝邦交往来的政治情势,将日本产的刀、扇、卷轴、漆器等送往中国,而将中国产的陶瓷、丝绸、布帛、药材等物品贩卖至日本,从中获取巨大利益。从洪武五年(1372年)至日本萨摩藩入侵琉球(1609年)这一和平稳定的

13、237年时间内,琉球海上贸易逐渐发展,且日益昌盛发达,成为东亚海域颇为富裕的一大海商王国。值得注意的是,琉球与日本海上经贸往来的扩大,使得日本的一些思想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逐渐传播到琉球。在萨摩旧记杂录中曾记载了不少日本僧侣在琉球的天王寺、天龙寺、普门寺等寺庙讲授佛经传播佛法的文化交流史实。2琉球王国以海上贸易立国而得以发展。它与中国、朝鲜的海上商贸往来,往往途径日本所扼守的太平洋海上通道,故而其在从事海上商贸活动中,与日本修礼赠送物品,以期交好,实为良好商贸展开的必要条件。而日本幕府不自觉地便将琉球所赠送的物品视为琉球在向自己进贡。1415年日本幕府将军足利义迟就径直将琉球所赠送的物品称之为

14、“贡物”。为了进一步最终统一,至1458年也仅30年时间,就以舟车通东亚诸国,进行商贸往来,进而可以自诩“远扇和夏之仁风”。其原因,正如其所描述的,在于“以大明为辅车,以日域为唇齿”。这一表述充分显示出了琉球当时以明朝和日本为其生存和发展重要依据和屏障的境况。倘若考虑到稍后1609年萨摩藩入侵以及1874年日本明治政府废“琉球”置“冲绳”县,那么琉球王尚氏绝不会有“以日域为唇齿”的善良夙愿了。明朝对琉球的重要性,以册封和朝贡得以体现。日本对琉球而言,虽以“唇齿”喻之,但很大的依靠来自于琉球和日本之间的贸易往来。具体地说,就是琉球以明朝和日本之间的贸易中介地位而成为一大海上商业王国。琉球利用明朝

15、和日本断绝邦交往来的政治情势,将日本产的刀、扇、卷轴、漆器等送往中国,而将中国产的陶瓷、丝绸、布帛、药材等物品贩卖至日本,从中获取巨大利益。从洪武五年(1372年)至日本萨摩藩入侵琉球(1609年)这一和平稳定的237年时间内,琉球海上贸易逐渐发展,且日益昌盛发达,成为东亚海域颇为富裕的一大海商王国。值得注意的是,琉球与日本海上经贸往来的扩大,使得日本的一些思想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逐渐传播到琉球。在萨摩旧记杂录中曾记载了不少日本僧侣在琉球的天王寺、天龙寺、普门寺等寺庙讲授佛经传播佛法的文化交流史实。2琉球王国以海上贸易立国而得以发展。它与中国、朝鲜的海上商贸往来,往往途径日本所扼守的太平洋海上

16、通道,故而其在从事海上商贸活动中,与日本修礼赠送物品,以期交好,实为良好商贸展开的必要条件。而日本幕府不自觉地便将琉球所赠送的物品视为琉球在向自己进贡。1415年日本幕府将军足利义迟就径直将琉球所赠送的物品称之为“贡物”。为了进一步图打探1605年福建商船漂流民事件,并要求琉球国王将当年知情的日本使者鸟原宗安招来询问。琉球国王尚宁便将明朝册封使到琉球之事告知了萨摩藩主岛津氏。岛津派遣鸟原宗安到琉球,并带信给明朝册封使,希望与明宣示丰臣欲征服中国、朝鲜以及琉球的雄心,要求琉球谢罪称臣。当时由于琉球国王尚永逝世,琉球并没有派遣使臣前往萨摩。对此,岛津氏极为不满。1591年10月,丰臣决定出兵朝鲜,岛津义久要求琉球王尚宁出兵15000人并置办军粮物资,并且声言若不按此办理,将首灭琉球。1593年琉球王尚宁向萨摩输送军粮,但只达到岛津氏要求的一半。1594年,岛津氏再次要求琉球输送军粮,但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