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科技产业政府规制研究.docx

上传人:caoka****i234 文档编号:131056194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文化科技产业政府规制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国文化科技产业政府规制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文化科技产业政府规制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文化科技产业政府规制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文化科技产业政府规制研究摘要文化科技产业是文化的内容、样式同科技的新技术、新方法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形成新的文化业态和新的科技创新。文化科技产业不仅为传统文化产业注入了活力,更创造出新的文化业态。文化科技产业自身的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公共性等因素需要对其实行适当的政府规制。而当前我国文化科技产业政府规制存在着规制法律体系不健全、规制体制不合理、规制手段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利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出政府与企业动态博弈模型,深入分析了政府规制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我国文化科技产业规制问题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文化;科技;文化科技产业;政府规制政府规制理论最早来源于政府干预理论。斯蒂格利茨、

2、萨缪尔森等经济学家认为,市场不是万能的,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会失灵。市场失灵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外部性引起市场失灵;二是信息不对称造成市场失灵;三是利益集团操纵导致市场的无效运行。早期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认为规制是对市场经济失灵的矫正,是通过政府的介入来达到对公共利益的追求。日本学者植草益认为所有有关市场机制内在问题的法律制度和政策都是规制。我国学者余晖认为,政府规制指的是政府行政机关为了治理市场失灵,以法律为依据,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作为规制手段,对微观主体主要是企业的不完全市场交易,进行直接控制或干预的行为。综上,政府规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利用国家强制权力依法对微观经济行为进行干预以实

3、现某种公共政策目标,运用立法、行政和司法手段对特定产业或微观主体的生产、销售、质量、价格、投资等行为的限制、规范及监督。具体到文化科技产业而言,依据政府规制产生的原因,文化科技产业政府规制可分为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两类方式。经济性规制主要表现为进入规制、价格规制和所有权规制三个方面;社会性规制主要分为内容规制和质量规制两个方面。本文从我国文化科技产业政府规制的必要性出发,进而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路径。一、我国文化科技产业政府规制的必要性文化科技产业属于新兴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截止2013年,全国银幕数量11年间增加了近十倍。目前我国已经建立40余个动漫产业园区,

4、5000多家动漫相关机构,其中动漫企业就有587家,动漫产业年总产值可达到987.92亿元。我国成年人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已达50.1%,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市场规模同比增长81.2%。文化科技产业具有公共事业和私人产业双重属性,其发展又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在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等不同产业间进行协调和配合。目前在我国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的条件下,政府有必要对文化科技产业进行必要的规制,这主要由文化科技产业的特点决定的。(一)文化科技产业产品的公共物品属性文化科技产品与其他产品不同之处在于它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即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例如,看一部融合了3D技术的好莱坞电影,个人在消费的同时其他人也

5、可以消费,而且,彼此也不会因为对方的消费而影响电影的播放效果,这就体现了非排他性。文化科技产业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很容易滋生“搭便车”现象。长此以往就会导致提供文化科技产品的一方难以获得应有的价值回报,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发生,生产者会想方设法设置消费门槛,最终导致低收入者无法享受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因此,在文化科技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规制以防止破坏社会公平公正。(二)文化科技产业的外部性文化科技产业具有明显的外部性,不仅表现在文化科技产业能够生产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创新性产品,而且还表现在文化科技产业可以通过特殊方式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文化科

6、技产业可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带动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城市和区域的发展。这需要政府通过规制手段,扶持文化科技产业带来的正外部性,惩罚负外部性。(三)文化科技产业的高进入壁垒从我国目前文化科技产业的发展情况看,文化科技产业是高进入壁垒产业,既有产业结构的壁垒,也有制度上的壁垒。产业结构上的高壁垒是说,文化科技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的产业。例如,拍一部电影基本耗资就上千万;现在市场上的游戏产品,一个系类的作品至少要达到2亿元投资,而且制作时间长,风险大,回报周期长。制度上的壁垒主要是指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对民间资本和海外资本向文化科技产业领域投资的限制。文化科技产业这

7、种严格的准入规制虽然保证了文化发展的政治方向,保护了我国文化意识形态不受消极因素的干扰,但同时也会制约文化科技产业的发展潜能。二、我国文化科技产业政府规制政策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文化科技产业发展中,由于文化市场发育不充分,文化科技产业扩张动力和能力都显得较为薄弱。理论界和政府部门都在呼呼加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如学者洪霁指出,加强文化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这个建设要以先进技术的自主研发为重点,以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为载体,充分利用高新技术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的装备技术水平和制造技术水平。王志刚提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应当积极实施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加强文化与科技

8、融合。政府采取适当的行政和经济规制手段对文化科技产业发展进行扶持和引导,是文化科技产业深入融合、发展壮大的基本条件。政府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和建立文化科技产业示范基地等形式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入融合,有力地促进我国文化科技的发展与创新。近几年我国政府相关文化科技政策见表1所示。目前,我国文化科技产业政府规制主要有以下问题。(一)政府规制不规范首先,政府规制实行多头管理。从政府各部门对文化科技企业的规制来看,政出多门、多部门之间协调性缺乏等问题严重。横向上看,我国文化管理政府规制部门主要有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科技管理政府规制部门主要有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等;纵向上看

9、,有中央、省、市、县四级,而不同地区设不同部门。纵横政策部门多头管理,内容又多有不同,缺少统一协调的组织机构和政策。虽然中央层面已经建立了六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但在地方上尚未形成相应的工作协调机制。在文化科技产业政策制定和项目审批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共同参与,造成管理协调成本高等问题。 (二)政府机构缺乏独立性、权威性一些文化科技企业是直接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事业单位演变过来,公益性文化科技企业和营利性文化科技企业没有完全区分开,政府对文化科技企业的经营性事务干预过多,导致后者发展缓慢。其次是一些文化规制部门本身就是文化科技企业的主管部门,变相从事市场经营活动,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缺

10、乏独立性权威性,容易出现企业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合法化的弊端,甚至出现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混同的局面,往往造成一方面阻碍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损害文化科技企业私人利益的后果,挫伤企业生产积极性,导致文化科技产业整体发展迟缓。(三)规制手段单一,市场机制作用有限文化科技产业政府规制手段主要采用行政命令型为主,市场激励型规制手段运用较少,长期以来造成被规制企业低效率。政府规制使市场退出监管和运营,过分注重市场准入的行政审批,忽视了企业自身发展市场规律,造成文化科技企业与政府的博弈,损害了消费者和企业投资者的利益。规制手段单一使得以税收、信贷等经济手段为主的政府规制用得很少。文化科技产业的发展

11、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我国文化科技产业发展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目前,无论是促进科技发展的国家方案还是文化发展的国家预算都没有将文化科技产业发展列入预算支持项目。2011年,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的每类项目补助经费为0元、2万元、5万元;2012年虽然每类项目增加了4至5万元经费,但相对于项目投入的巨大开支,可谓是杯水车薪。没有规范的专项资金管理和支撑,加之过多的行政规制,只会导致文化科技企业与政府部门互相博弈,导致文化科技资源浪费,影响文化科技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四)法律规制的缺失我国近年来在文化与科技产业融合创新的驱动下文化科技产业得到空前的发展,为了延续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

12、对文化科技产业依法规范迫在眉睫。目前我国文化科技产业规制存在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立法缺失。一方面受我国传统的以控制、审批为主的行政管理方式影响,文化科技产业方面的既有立法位阶低,主要以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为主体,缺乏统一的全局性的法律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在文化科技产业的相关领域,如动漫、电影、电子出版等行业,大多面临法律法规空泛化、简单化甚至无法可依的现状。以知识产权保护为例,目前我国出台了三部知识产权法律和两部实施细则,三部知识产权法是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两部实施细则为商标法实施细则版权法实施细则。这些法律和细则构成我国完整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但在实施运

13、行、执法守法以及法律文化意识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落实到文化科技产业而言,现行法律对文化市场主体及其市场行为的规定比较少;在文化服务、文化产品、保护消费者利益等方面,还缺乏明确的相关规定;在对文化企业进行文化科技产业创新的引导、扶持和运行方面,出台的法律法规更是凤毛麟角。另外,缺少专门的机构对文化科技企业进行规制,导致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无法按照统一的法律法规解决,阻碍了文化科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三、我国文化科技产业中企业与政府规制博弈模型分析我国文化科技产业的政府规制为什么出现上述问题?其内在机理是什么?需要从文化科技产业的主体(企业)与规制的主体(政府)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从政府规制和企业发展

14、的演化博弈角度,构建文化科技产业企业与政府规制行为之间的理论模型,分析文化创新企业和政府之间行为互动和策略选择的关系,来解释文化科技产业中政府规制失灵的原因。(一)企业与政府规制演化博弈模型构建1.模型的基本假设假设一:政府与企业都是追求自身最大效益的有限理性人,政府规制的目标是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企业的目标是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假设二:政府为了实现规制目标,对文化科技产业创新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对企业的文化科技产业活动进行鼓励,给予各方面的政策支持,扶持研发资金的投入,选择鼓励态度的概率设为y;二是不扶持企业的文化科技产业创新活动,不对其进行投入,不扶持的概率设为1-y。假设三:企业为了实现自

15、身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亦有两种选择策略:一是进行文化科技产业的创新研究,对其进行投入,假设进行文化科技产业创新的概率为x;二是选择保守的产业发展道路,不进行文化科技产业创新的尝试,概率为1-x。企业在文化科技产业中所产生成本为c,创新成功的概率为i,失败的风险水平为L,若成功获得的收益为d(d是企业资本q与社会网络关系的函数)。如果政府实施积极的规制政策,进行资金和人力方面的投入为M,建立规范的监督机制成本为s,政府的相关规制政策可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可以获得一系列的收益为R。相应条件下,企业如果不发展文化科技产业,所承担的处罚为P。在政府消

16、极规制政策下,企业如果不进行文化科技产业创新,政府要实现的公共目标为D(g);在政府实施鼓励支持规制政策时,企业也积极进行文化科技产业创新,则政府积极规制政策收益一定大于消极规制政策收益,也就是aD(g)+R-M-sbD(g),其中a代表企业投入、政府积极政策的放大系数,b代表企业投入、政府消极政策的放大系数,且ab。2.模型的构建根据上述对政府、企业双方博弈的策略的假设,可以得出在文化科技产业中,政府规制与企业的博弈表现在:在政府选择积极规制政策下,如果企业进行文化科技产业创新,则企业的收益为i*dl(a,M)-L1C,政府的收益为aD(g)+R-M-s,其中a1。若企业不进行文化科技产业创新,则企业收益为M-P,政府收益则为D(g)+R-M+P-s。在政府选择消极规制政策下,如果企业进行文化科技产业创新,企业的收益会变为i*d:(a,)-L2c,政府收益变为bD(g)其中b1。如果企业不进行文化科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