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教学更加有效.docx

上传人:caoka****i345 文档编号:131055285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使教学更加有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使教学更加有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使教学更加有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使教学更加有效.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使教学更加有效【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互动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很多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尝试应用。确实,课堂面貌因此焕然一新,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气氛热烈了。但是,倘若我们仔细探究,就会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无效现象,只有努力查找问题,对症下药,课堂教学才能更加有效。 【关键词】高中 历史 合作新课程改革强调在人的交往中学习,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让课堂真正地“动”起来,这个“动”是一种“互动”,既有教师的“动”,更有学生的“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一种互动。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互动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很多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尝试应用。确实,课堂面貌因此焕然一

2、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气氛热烈了。但是,倘若我们仔细探究,就会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无效现象,只有努力查找问题,对症下药,课堂教学才能更加有效。如果我们把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学习分为两个部分,那么他参与和学习任务有关的那些活动可以称为“有效学习”,而他从事的那些和学习任务无关的活动则可以被称为“无效学习”。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从事有效学习的时间长短,取决于他对学习任务的兴趣、对任务目的、过程、方法等的明了程度,以及问题的复杂程度等。然而在相对充足的探究时间中,学生们并不都是积极地从事着探究活动,而教师却未能发现这一点,或是毫不在意。教师只是关注小组最终的学习结果,却

3、不关心这个学习结果是所有成员共同参与完成的,还是只有少数参与完成的。教师一般在活动之前都努力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为小组中的各个成员分派好各自的任务。但即便如此,我们还会时常看到在小组活动过程中,特别是活动的后半程,有些同学开始谈论一些海阔天空的杂事,或者无所事事,或者寻找一些自娱自乐的活动,不时地发出笑声。这样看来,无效学习并不仅仅是学生缺乏兴趣和缺乏合作等原因造成的,应该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一、没有充分领会高中历史课标的要求从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来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班级合作的氛围更加融洽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学目标都可以用小组合作学习来实现,如果仅仅青睐于小组合作学习的

4、形式而忽视对课标的考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二、活动时间过剩除了对活动时间分配的认识存在误区以外,组组必到的教师指导也是产生活动时间过剩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在任务设计时,就要考虑到学生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活动时间,同时在指导各小组活动时,也要有总体上的思考,比如指导时间是多少、指导范围是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等,尽可能地减少重复性的指导。三、缺乏时间约束小组活动所需要的时间,有的是教师征求学生的意见确定,比如“你们认为完成这个问题需要多少时间”。但大多数情况下,则是教师给予的,比如“给大家5分钟时间”,或者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而临时调整的,看到学生已经完成,就停止活动进程,

5、看到活动还没有完成,就灵活地延长时间。这样看来,在大多数情况下,小组活动时间的掌控权在教师的手中。因此,当学生们在规定时间中没有完成任务时,教师会主动地延长一些时间,不会去追究学生为什么会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任务。在日常的教学中,这种缺乏时间约束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现象比比皆是。为学生的小组活动限定一个合理的时间,造成一种时间上的活动紧张感,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和小组活动的效率,因为他们必须考虑到在这个限定时间内必须完成哪些工作,小组成员如何合理分工等等。同时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对活动时间的提示也是必要的,这可以促进学习结果的达成。四、分组的现成化所谓分组的现成化,是指把全班分成小组时,按

6、照原来座位的编排,前后两桌分成4人一小组或者按纵队分为24大组。众所周知,班级座位基本上是按照身高、性别而不是知识水平、能力、性格编排的,这种分组的现成化导致的结果是有的组沉默寡言,有的组异常热闹。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内部应该具有互补性,小组之间整体水平应相当,从而与他组进行“公平”竞争,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成员的发展。教师对分组应下一番功夫,按照全班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性格等重新编排,课前按新的小组坐好。综观上述存在的问题,教师不应再去追求小组合作学习表面化、形式化的东西,而要认真钻研高中历史新课程,改进教学方法。首先,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的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教师的一切教学

7、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每个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课堂小组合作学习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次,在开展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确定哪些内容适宜合作学习。高中历史较适宜采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如:拓展性的思考题,需要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的。如“近代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同阶层的中国人是如何进行抗争的?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问题?”,以此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较性的分析题,如“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异同”。教学重难点,像“古希腊民主政治的评价”这种重点问题。开放性问题,如“经济全球化的利弊问题”。第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精心的去思考、去设计问题,创设新情境。还要时时观察小组成员,为什么这个组毫无动静、鸦雀无声?那个组是否已经完成任务?总之,学生的一举一动都在教师的眼皮底下,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调控。教师还要适时的进行语言引导,在汇报合作成果时,教师的语言引导或点拨有助于学生把握主题方向。总之,远离无效课堂,实施有效教育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我们也许永远不会到达教育的最高境界,但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可以离最高境界近点,再近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