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个文学朋友.docx

上传人:caoka****i345 文档编号:131047805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一个文学朋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多一个文学朋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一个文学朋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一个文学朋友.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一个文学朋友“多一个文学朋友”。这是参加2016年初夏时节奔流作家研修班时,散文大师王剑冰给我的题词。王剑冰先生在中国散文界大名鼎鼎。我,一个学习散文写作的无名小卒。论文学历程,闯入散文领域短短三四年,说文学水平,仅仅相当于幼儿园阶段。剑冰老师是文学森林里的一株参天大树,高不可攀。我是文学绿茵中的一棵低矮小草,默默无闻。所以,王剑冰先生赠言给我,尤其令我感动。我曾经在巴山蜀水军营梦一文中写道:“战友情是手足情,巍巍青城山,见证了战友之间的兄弟情深;战友情是生死情,滔滔岷江水,目睹了战友之间的血肉情浓”这篇文章在纪念入伍四十周年战友联谊会上面世,受到战友们的喝彩。后来我试着投稿到安阳晚报和河南

2、法制报,没料想两家报纸迅速发表,大大小小几十家网络也迅速转发。最重要的是,它激起了我对散文写作的兴趣,重新点燃了我学生时代的“作家梦”。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散文作品不断发表,相继加入安阳市作协、河南省作协、中国散文学会和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成为安阳市散文学会副会长,并由此开始结交了一批文友。文友,是我在走向人生晚年时结交的。有人说文友相轻。我在文友圈里,却看到了文友相重,文友相敬,文友相助,携手并肩在文学道路上大步向前。我正式走上文学写作之路,是从2012年底开始的。短短四年,我从一个普通文学爱好者,到加入市作协与省作协;从在地市日报和晚报发一些小短文,到在全国性散文征文中接二连三获奖,离不开文友

3、们的帮助和支持。他们精心修改过我的稚嫩之作,中肯地指出了前进方向,使我在创作中不断进步,逐渐在古城散文界有了点虚名。正是小麦颗粒归仓的丰收季节。去年五月下旬,我赴商丘睢县,参加2016年奔流作家研修班,一下子结识了很多省内外的新文友。我结识的第一位文友,是漯河市的王长林。长林先生长我4岁,退休前在漯河市文化部门,年轻时当铁道兵。我是工程兵。解放军里最艰苦的兵种是铁道兵,其次是工程兵。简单的寒暄,相似的经历,一下子就拉近了我俩的心理距离。我想起应拜访一下奔流副主编惠子老师。奔流杂志复刊时,惠子老师同诗人简单等一起去安阳,安阳晚报编辑刘娜娜组织了新通桥之恋读者见面会,惠子老师在会上详细介绍了以崭新

4、面貌出现的奔流杂志。正式开班后,我又有了惊喜。我们工程兵的战友李希信也参加了这次研修班。李希信与我同是七三年入伍,不在一个团,但曾同属一个师。刻苦勤奋的李希信,很快就崭露头角,上调到师部搞创作,又借调到天津一家出版社,后来又调到北京军区空军创作室当创作员。这次研修班可谓是“藏龙卧虎”。来自许昌的张长安老师,数十年跋涉在文学道路上痴心不改,被研修班讲师团的李佩甫老师称为“年轻时的偶像”;禹州市民政局的丁进兴老师,既是单位的领头羊,又是名闻遐迩的诗人,诗作频频出现在奔流等省内外文学报刊上;商丘市京九晚报的美女记者班琳丽老师,在自己创作捷报频传的同时,还带动了一大批文学爱好者共同向前。研修班学员的年

5、龄结构,就如毛主席他老人家说的,“老中青三结合”。退休后对文学恋情依旧热情不减,始终如一不离不弃老树发新枝的,还有来自商丘市的王佳瑛老师。中年人当然是研修班的中坚力量,上有老下有小身挑工作生活文学三副重担努力前行的跋涉者。有来自郑州市的法官李留聚虞城县“木兰女子文学社”的杜素焕、马静芳等。令人欣喜的是,在当今青年人很少读书大多成为“拇指族”的潮流中,从研修班的年轻人,我们看到了文学的未来和传承。有边打工边坚持写诗的青年诗人马琦睿、美女诗人与散文家仝真真、姚建平、张春红研修班火爆的原因,是大师级讲师团,是大师们把学员当朋友,把真经传授给我们。第一天讲课的是乔叶老师。省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的乔叶老师

6、主要从事小说创作,她的中篇小说最慢的是活着,以散文化的优美写法而著称,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乔叶圆圆脸蛋,白净细腻,像发出圣洁月光的嫦娥仙子,既文雅秀气,又朝气蓬勃。互动环节我提了个问题:“小说美和散文美有什么共同和不同?”乔叶老师认真幽默地答:“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共同美不多说。不同的美,小说像旗袍,需要设计,既显露身材,又走起来好看,方便。散文像睡衣,要穿着宽大,舒服”。李佩甫老师第二天隆重出场。这位文学大师刚刚以长篇小说生命册摘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打破河南本土作家获奖记录。佩甫老师虽然从省作协主席刚刚退下,但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我是穷人家出身,父亲以上三代不识字”佩甫老师的头一句话,一

7、下就与学员的心贴近了。佩甫老师穿一件普通的白色长袖衬衣,戴一副不加装?的无框眼镜,顶一头为河南文学事业呕心沥血而过早灰白相间的头发,向学员们讲述着文学的朴素与高贵,深刻和艰辛。终于盼到王剑冰老师的第三课。我是学写散文的,更加聚精会神,一个字也不愿漏掉。剑冰老师不愧为散文大家,仅仅讲课标题就能吸引我们:“我和大家切磋这个话题:散文的本质和修炼。也是人的本质和修炼,更是一个散文作家的本质和修炼。”“修炼,就要会学习,会积累,会运用。”“这个班有一些年龄大的人。其实,60岁开始写散文,不算晚,学什么都不晚。十年磨一剑,十年就能练成绕指柔。”“写散文不能带功利性,只要能感觉到文学的快活,写出来再说,哪

8、怕不发表。”这些话字字珠玑,肺腑之言。讲授诗歌的是单占生老师,他是省诗歌学会副会长,河南文艺出版社原副总编辑。单老师说:“我也从文学爱好者一路走来,开始是参加县里学习班。”单老师的论断“诗歌是作家的基本功”对我很有启发。自己不写诗,但也要读诗品诗,以诗来熏陶自己。报告文学课程是李炳银老师讲的。炳银老师更了不得,他是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会长,报告文学的旗手和掌门人,也是研修班讲师中唯一来自首都北京与中国作协的大师。我读过不少李炳银老师的作品,对李炳银老师讲的“文学的追求,阅读和提高,真诚和美”等话题,很以为然,深有感受。从研修班开始,我和学员们的文学生涯中多

9、了一批真诚的良师益友,这就是时代报告传媒集团和奔流的领导与编辑老师们。我们认识了社长兼总编张富领先生。这位在每期奔流杂志写下发人深省的卷首语的智者,终于让我们平时闻其声,这次天天见其人;我们认识了副总编郑旺盛先生,他以机智幽默且高雅俊朗的语言,每次在给讲课大师主持时,都语出惊人、动人、感人;我们认识了执行主编樊国新先生,这位杰出的诗人每每以机敏的思想,过人的才华征服着我们;同时,时代传媒的同仁们也以周到的服务,发自内心的笑容和热忱,时刻在温暖着我们的心。我比别的学员多出一个不小的收获。郑旺盛总编既开玩笑又郑重其事地说这是一件无价之宝,如果本期学员中有人以后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这件东西就可以进河

10、南省文学史料馆。这件宝贝就是,本期研修班的全体参与者的签名。包括讲师团各位大师,全体学员,主办方全体成员。别人收集签名都在“2016年奔流作家研修班”专用笔记本上。而我是专门从安阳携带一本2016年第一期奔流杂志而来。这一期本身就很有纪念意义,它是2015年奔流作家研修班专辑,上有第一期学员的作品,第一期研修班盛况和编辑部成员、改稿班学员的感受体会。更宝贵的是,它有第一期各位授课大师的讲课稿和现场照片。我请第二期学员和编辑部成员在这上面签名留念,特别请授课大师在自己的肖像一旁签名留念。这样的签名纪念册,独此一份,当然具有无可争辩的史料价值。在临近结业发表参班感言时,我披露了散文大师王剑冰给我题的“多一个文学朋友”,也讲述了我的感动。我说:“剑冰老师这句赠言,不是给我一人的,是给全体学员的,是给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剑冰老师的赠言,也代表了炳银老师、佩甫老师、乔叶老师、单占生老师,传媒集团和编辑部各位老师的心声。这些文学大师和老师们,把初出茅庐的文学爱好者当成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是怎样的风度和胸怀,怎样的深情和关怀,怎样的寄托和希望!各位文友们,我们当然应该不懈努力,不断地进行文学修炼,无愧于大师们老师们的文学朋友这一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