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镇创市“先进乡镇”的申报材料(doc 8页)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30978115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镇创市“先进乡镇”的申报材料(doc 8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某镇创市“先进乡镇”的申报材料(doc 8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某镇创市“先进乡镇”的申报材料(doc 8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某镇创市“先进乡镇”的申报材料(doc 8页)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某镇创市“先进乡镇”的申报材料(doc 8页)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镇创市“先进乡镇”的申报材料(doc 8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镇创市“先进乡镇”的申报材料(doc 8页)(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 山 着 意 化 为 桥郧县青山镇创市“先进乡镇”的申报材料县政府:青山镇东濒汉江,西依车城,南与丹江口市均县镇、六里坪镇毗邻,西南与十堰市茅箭区、张湾区接壤,北与安阳镇、杨溪铺镇隔江相望,地形东西狭长,南北较窄,版图面积131.5平方公里。全镇辖12个村场,55个村民小组,居民4766户,18706人。随着经济与社会综合实力的增强,2000年元月,经湖北省民政厅审批,青山正式撤乡建镇,2001年全县乡镇格局调整,青山仍为单列镇。近年来,青山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立足山场,着眼市场,发挥优势,超常发展,调整布局稳抓粮,长抓林特短采矿,舞活果茶兴办厂(场),畜牧生产大发展,抓好流通活农商”的发

2、展思路,实现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辆辆满载改装汽车的车辆驶出山门、一幢幢农家楼房拔地而起、一段段公路被硬化漫步郧县青山镇,一股热火朝天新农村建设气息扑面而来。2009年,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保稳定、促增长、争先进”,坚持“突出稳定前提,咬定发展要务,落实以人为本,强化服务职能”原则,以全新的思路和超常举措,实现了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完成了年初确定的“保、促、争”目标。现将我镇创市“先进乡镇”工作汇报如下:1、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2009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2亿元,比上年增长8 %,人均水平6415元,其中实现农

3、业增加值7000万元,比上年增长40%,工业增加值1500万元,比上年增加50 %;财政收入达到126.5万元,比上年增涨35%;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00多万元,占年度预算的100%,人均水平100多元;实现农村人均纯收入3386元;金融存款340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2、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全镇坚持将果、茶、菜作为支柱产业来抓,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确立了“汉江沿岸生态经济带、九里岗肉蛋禽养殖小区、蓼池万家反季节蔬菜”的产业布局,形成了三大农业产业化产业版块。柑桔、茶叶产业为主的汉江沿岸生态经济带已显雏形。全镇在汉江沿岸的钱家河、龚家院等7个村建

4、柑桔产业基地18000亩。今年重点加大对柑桔产业的科技投入,确保该产业的健康发展。一是完成了5000亩低产老化桔园的改造,并且加强了病虫害防治措施。二是推行起垄栽培新建基地3000亩。三是扶持建龙头企业。引资110万元在九里岗村建成柑桔打蜡厂,进一步提高了柑桔附加值,强化果农精品意识,实现了果农增产增收。扶持发展以九里岗为中心的茶叶产业带。一是改造低产茶园5000亩;二是高标准规划,新发展高效茶园3000亩;三是在四个统一上下功夫(统一采摘、统一制作、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保证青山茶的质量。四是加大与科研院所的联系,先后11次聘请省果茶研究所和市、县技术人员对茶农进行茶叶技术培训,发放资料10

5、000余份。不断强化对名优茶的研制,实施绿色有机茶的系列开发,提高了青山茶在市场占有率。全年销售高档茶2万公斤,中档茶4万公斤,普通绿茶14万公斤,产值2560万元,茶农人均收入2000余元。“青山翠毫”、“青山云峰”等品牌在十堰市知名度日益提高,真正实现了唱茶戏、念茶经、发茶财。以九里岗为中心的30万只肉蛋禽养殖小区已成规模。坚持打造以九里岗为中心,辐射周边5个村的养殖小区。全年出栏生猪2万余头。肉蛋禽饲养突破30万只,扶持肉蛋鸡养殖大户26户,解决80人就业问题。以蓼池、万家为中心的反季节蔬菜基地初见效益。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一部分供应市区的蔬菜基地将被调整,我镇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利

6、用当地种植习惯和独特气候,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2009年在蓼池、琵琶滩、青树沟、白果树四个村种植大葱 1800亩;在周家河、圆岭山、水泉沟、万家坪村种植反季节蔬菜1000余亩。3、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青山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克服困难,全力以赴地推动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度,并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要求,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对集镇进行亮化美化。投资43万,改造镇集镇1200米,安装路灯25盏,铺设彩砖 800 平方米,硬化排水沟 2000米,新增垃圾填埋场1个,栽植绿化树20余株,集镇面貌焕然一新。二是对3个中心村村庄进行科学规划。政府投资

7、24万,对镇集镇和九里岗、龚家院、青树沟等3个中心村村庄进行科学规划;重点抓了以九里岗新农村和青树沟全省“百镇千村”示范村建设样板工程,全年两村共完成 “一建三改”115户,解决人畜饮水43 户。三是加大全镇生态家园建设力度。一是完成了秦家沟、万家坪、龚家院800口沼气池建设任务;二是完成了琵琶滩村界山38户集中搬迁示范点建设任务;三是对圆岭山、秦家沟、九里岗和青树沟村405户农户庄园的环境进行了初步整治,完成了221户农户的房屋涂白,晒场硬化,室内亮化任务。4、基础设施日趋完善2009年,全镇抢抓一切机会,积极争取,通过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发展基础。一是投资400余万元,改造

8、升级了镇内5条通村路。(茶店至白果树的“茶白”公路;九里岗至万家坪的“万九”公路;青山至沅河口的“青沅”公路;青山集镇至秦家沟的公路;钱家河至梁家沟的10公里山路)。二是投资250多万元打通了2条政府通往县市区的断头路。(青山至十堰城区汉江街办马家沟村16公里的“青十”公路,政府至长岭开发区12公里的“青蓼”公路。)三是投资200万元新建完成了卫生院门诊大楼与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公寓。四是投资200多万元,新建了青山水厂,彻底解决了集镇及青树沟、钱家河周边5000多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五是投资800余万元,高标准完成了蓼池、琵琶滩两村3000余亩低丘岗地治理工程,并顺利通过了验收。六是投资500

9、余万元,完成了白果树、龚家院、钱家河、秦家沟、周家河、万家坪6个村坡改梯4000余亩。七是完成了白果树、蓼池6平方公里的小流域治理工程,并对全镇的2座病险水库和5公里渗漏渠道进行除险加固。八是新建了周家河、九里岗、五马山等通讯基站,实现了全镇境内通讯信号全覆盖,有线电视和互联网也正逐步由集镇向西不断延伸。九是对库区村电网进行了改造,新建矿山企业电网2条,确保了移民和企业用电安全与正常生产。5、社会事业齐头并进一是坚持科教兴镇战略。全面实施“科教兴镇”、“教育强镇”战略,全面推行教干竞选制、全员聘任制,加大教育改革力度,积极落实农村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镇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入学率达100%。

10、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师学生学习生活环境得到彻底改善。二是完善卫生建设。健全镇、村两级卫生服务网络,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确保群众参合率达到92%以上。加大对食品安全、医疗市场整顿,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难题。全面落实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责任制,确保全镇社会稳定,干部群众生活正常。三是加强群众文化阵地建设。今年在县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完成了九里岗、青树沟、钱家河、秦家沟和龚家院村的农家书屋建设,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四是强化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突出抓好人口出生清理清查、“三查”落实、节育措施落实、社会抚养费征收四个硬任务,加大流动人口管理力度,综合治理出生人

11、口性别比。全镇“三查”率98.86%,流动人口办证率99%,计划生育率95.88%,社会抚养费征收面达100%。五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落实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严格公示程序,做到应保尽保,做好春秋两季对困难群众的救济。全镇共落实参保1210人,发放民政救助资金60余万元。积极协调不断扩大贫困家庭子女的救助面。及时准确查报各类灾情,妥善处理各类灾情 4 起.六是林业工作常抓不懈。巩固全镇8000亩退耕还林面积,全年荒山造林2000亩,对全部山林实行封山管护,成立护林队,严厉打击滥砍盗伐和毁林开荒等违法行为。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七是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一是进一步巩固龚家院、青

12、树沟、秦家沟、钱家河等村重点扶贫村建设成果。二是加大圆岭山村的扶贫开发建设力度,确保顺利通过省重点扶贫村建设验收。三是科学规划琵琶滩,万家坪,水泉沟三个村2009年省定重点扶贫村的建设。八是加强劳务输出,建全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2009年我镇把劳务经济作为一个新产业来抓,成立了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了劳务经济办公室,还把劳务输出工作列入中心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全镇全年转移就业6081人,其中县内转移811人,省内县外3679人,省外1591人;自发转移5596人,占转移人数的92%;实现劳务经济收入5890万元,比2008年

13、增长2890万元,增率为96%。劳务收入已成为我镇许多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许多村子已出现了“外出一个,致富一家,外出一群,带富一方”的可喜局面。九是全方位与市县对接,主动融入市县一体发展。为从观念与规划上实现与十堰市的对接,2009年,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两区两带”战略,加速推进“两区四园”建设(以本镇的石灰石资源,与郧县经济开发区对接,打造一个以矿产开采加工为主的工业园区;以九里岗的肉蛋禽养殖户为基础,打造一个饲养规模100万只的肉蛋禽养殖小区;建以九里岗村为主的万亩茶园、以蓼池片为主的万亩柑桔园、以青树沟村为主的千亩菜园、以龚家院村为主的水上休闲渡假乐园),将青山镇打造成“滨江生态镇

14、,十堰后花园”;为实现交通对接,镇党委、政府全面谋划青山至十堰的公路,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打通“青十”路,进一步提升乡级公路等级,努力建设以青山镇为中心的一小时交通圈。“青十”路起于青山镇圆岭山村,止于十堰市汉江街办马家沟村,经过努力,2009年6月8日已开工,并进行路基工程,2010年完成硬化工程;为实现旅游产业对接,把青山镇建成十堰市“后花园和休闲度假乐园”,我们充分发挥邻近城区,山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全面恢复重建娘娘山休闲观光风景区,开发汉江沿岸休闲度假村及农家乐;为实现产业对接,青山镇进一步发挥丰富的山地资源优势,深入实施“茶桔兴镇”战略,继续做大做强以茶叶、柑桔为主的效

15、益农业,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全镇已有五马山、金箭山专业桔场两个,有钱家河、龚家院等柑桔专业村7个,柑桔已成为我镇农民增收的一项重点支柱产业。2007年,该镇筹资建柑桔打蜡厂,提高柑桔附加值,同时以柑桔产业基地建设为抓手,强化果农精品意识,进行低产园改造和品种改良,重视抓好鲜果销售,真正实现果农增产增收。同时大力扶持以九里岗为龙头的茶场发展,“青山翠毫”、“青山云峰”等品牌在十堰市知名度日益提高,春茶供不应求。回顾青山镇创市“先进乡镇”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但我们也认识到了在工作中还有许多地方急待改进:1、农业产业结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还需进一步

16、加大;2、农产品的技术含量还有待提高,农产品的产销一体化还未形成,市场还须进一步扩展;3、交通网络不够发达,成为制约本镇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4、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农民收入增长还很较慢,村级集体经济还很薄弱。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认真加以改进,确保全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我镇将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振奋精神,增强信心,争优抢先,紧紧抓住南水北调工程、“郧十”高速公路和“运十”铁路即将动工以及“一江二桥三镇”的规划赐于青山镇的机遇,打造柑桔、茶叶、矿产、汽配四大支柱精品产业。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社会和谐稳定,奋力推进我镇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努力实现 “滨江生态镇、十堰后花园”的建设目标。郧县青山镇人民政府二O一0年一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