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湖南省郴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30972812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湖南省郴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届湖南省郴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届湖南省郴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届湖南省郴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届湖南省郴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湖南省郴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湖南省郴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word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郴州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试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一、选择题1.西周时期,周王分封诸侯的同时还进行“徙封”(指古代有爵位者,从原封地改封为其他地区)有学者认为,吴国原是受封于今山西境内的虞国,后在周康王时受命迁国到宜地(今江苏镇江),成为江南地区的吴国。由此可知,当时“徙封”A. 消除了诸侯国叛乱的政治隐患B. 维护了君主专制的统治C. 体现了周王对封国的主权地位D. 成为分封制的政治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周王可以改变封国的封地,说明封国对封地并不具有所有权,这既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体现,也是周王对封国拥有主权地位的体现,C项正确;A项“消除”一词说法过于绝对,错误;君主

2、专制统治确立是在秦朝,B项错误;分封制的政治基础是宗法制,D项错误。故选C。2.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各郡设铁官44处,而封国更以冶铁为利,如“赵国以冶铁为业”。汉武帝时博士徐偃“矫制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其理由是“欲及春耕种,赡民器也”。这说明汉代A. 铁器成为主要生产工具B. 冶铁业发展有利农业生产C. 冶铁技术水平大大提高D. 农业已普遍实现精耕细作【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设铁官,“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有利于冶铁业的发展,“欲及春耕种,赡民器也”说明冶铁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业生产,B项正确;材料没有汉代生产工具之间的比较,排除A项;材料说明“封国更以冶铁为利”、“鼓铸盐铁”等,没有体现冶铁

3、技术水平高低,排除C项;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特点,材料说明了汉代铁官的设置、原因及作用,排除D项。故选B。3.北宋初年,政府曾劝谕江南以至福建、广东等地种植原北方主要粮食品种粟、麦、黍、豆等;水稻的优良品种也在各地推广,其中最著名的品种“占城稻”从越南引进福建,后又推广到江淮和北方;甘蔗、棉花、茶叶、桑麻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范围也较前扩大。这说明A. 北宋统一促进农作物品种交流B. 北宋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 优良品种的推广推动农业发展D. 对外开放有利人民生活改善【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北宋初年”政府劝谕南北各地的农作物品种交流和推广,是在南北基本统一前提下才能实施,A项正确;材料

4、可以体现北宋政府重农,但没有体现抑商,排除B项;材料中只是指出,“水稻的优良品种也在各地推广”,没有说明“粟、麦、黍、豆”、“甘蔗、棉花、茶叶、桑麻”等是否是优良品种,排除C项;材料只是说“占城稻”“从越南引进”,还有其它农作物没有说明是通过外交渠道引进的,排除D项。故选A。4.明初,翰林学士作为朱元璋身边的秘书,“恒侍左右,备顾间”。丞相被废除后,朱元璋不堪重负,于是仿末制设殿阁大学士,选取优秀的翰林官入阁。据明史讲义记载:“当是时以翰林、春坊详看诸司奏启,兼司平驳。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明代翰林官的发展A. 反衬了殿阁大学士权力消长B. 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C. 说明翰林与大学士

5、矛盾尖锐D. 有利于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答案】B【解析】【详解】明代翰林官的发展,实际上是朱元璋为求得中央权力机构之间的平衡而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节制翰林官与殿阁大学士的权力,使其相互牵制,从而避免权力集中,最终达到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B项正确;殿阁大学士是由于“丞相被废除后,朱元璋不堪重负”而设置,未涉及其权力消长,排除A项;材料只是说明翰林与大学士的职责,未涉及他们之间的矛盾,排除C项;中央集权是集地方的权,材料属于中央设置的新机构,没有涉及地方,排除D项;故选B。5.洋务派官僚郭嵩焘指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制器,相辅以益其强”,更有淮军将领张树声批评洋务运动学习西

6、方是“遗其体面求其用”。材料反映了A. 洋务派内部官僚矛盾逐步加深B. “天朝上国”心理仍十分强大C. 主张停止使用“中体西用”口号D. 洋务运动实践中存在缺陷【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指出了洋务运动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实践中的缺陷,D项正确;材料体现郭嵩焘和张树声对“中体西用”的反思并不体现洋务派内部矛盾,A项错误;材料体现洋务派官僚对“中体西用”的反思并不是“天朝上国”心理作用,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中体西用”口号停用了,C项错误。故选D。6.陕甘宁边区政府在税收上实行轻赋税和公平负担,首先以百分之九十的精力帮助农民发展生产,然后以百分之十的精力从农民那里取得税收,即使在困难时期,

7、仍然注意赋税的限度。这表明A. 中国政府国家治理能力增强B. 当时中国农村社会主要矛盾缓和C. 中国共产党践行新三民主义D. 根据地生产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强调的是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重视民生。陕甘宁边区政府在税收上实行轻赋税和公平负担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践行新三民主义,C选项排除。当时中国的合法政府是南京国民政府,A选项排除。当时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B选项排除。根据地生产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7.如图是1950年创作的版画保卫世界和平签名运动,该作品 A. 反映了新中国

8、外交受国际局势的影响B. 发展了中国绘画注重写意的基本风格C. 表现了农民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态度D. 体现了“双百”方针对文艺发展的作用【答案】A【解析】【详解】1950年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国周边局势紧张,国际上两极格局逐渐形成,争取和平,巩固新生政权成为外交优先问题,材料反映了新中国外交受国际局势的影响,A项正确;图是写实,非写意,排除B项;社会主义制度是1956年基本建立,排除C项;“双百”方针是1956年提出,排除D项。故选A。8.据统计,1978年,全国住宅投资仅38亿元,占CDP比重为12%;1997年,全社会对市场化的房地产投资就高达3178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比重的1274%,占G

9、DP比重达39%,其中住宅性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比重为1.93%。这一变化可以说明我国A.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C. 经济体制改革有效推进D. 民众消费需求多元【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是1997年“市场化”房地产与1978年对比投资额与占GDP的比值增长,可说明社会主义建设市场经济体制得到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C项正确;材料只是房地产业无法看到工农业,A项排除;乡镇企业是乡镇或村镇所办企业,材料房企无法看到所属,B项排除;材料只限房地产,D项排除。故选C。9.古代雅典,富裕公民要对公共文化活动中的节日庆典、戏剧表演、竞技比赛等捐助,如支付戏剧表演的舞台设

10、置和服装费用等,富裕公民借此可以赢得尊重和名声,甚至是政治资本。这说明当时A. 社会普遍追逐名利B. 雅典民主的实质是贵族统治C. 公民贫富分化严重D. 权利和义务具有一定平衡性【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表明,古代雅典富裕公民要通过捐助承担一定的公共活动费用,借此可获得名望甚至是政治资本,体现出当时雅典权利和义务具有一定的平衡性,故D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古代雅典富裕公民要通过捐助承担一定的公共活动费用来获得名望的问题,没有涉及普通民众对名利的态度,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的主体为贵族,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雅典民主的实质问题,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古代雅典权利和义务

11、的一定平衡性,没有体现公民之间财富差距的信息,故C项错误。10.1348年,黑死病传遍欧洲,给整个欧洲毁灭性打击。佛罗伦萨如地狱一般,无计可施的市民只能举行盛大游行,向上帝忏悔,结果更多的人感染了瘟疫,无路可走的人们开始酗酒玩乐、日夜狂欢,用纵情享乐忘记身边的痛苦。这一变化A. 使罗马教会对欧洲的控制动摇B. 促使人文主义思想的加速到来C. 体现了人民救助瘟疫能力有限D. 导致了欧洲商路中心向西转移【答案】B【解析】【详解】纵情、享乐、狂欢体现了人们冲破教会禁欲观念,把握关注短暂的现实生活,这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兴起,故B正确;罗马教会对欧洲的控制动摇,在文艺复兴、尤其宗教改革后。排除A;“人

12、民救助瘟疫能力有限”不符合材料中变化的主旨,排除C;欧洲商路中心向西转移是新航路的结果,排除D。故选B。11.英国技术专利制度起源于12世纪。如图为1700年到1800年期间,英国纺织业的发明数量与专利总数图。由此可知A. 专利制度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发展B. 工业的发展与政府专利制度易成反比C. 强烈的专利意识是英国强盛的根源D. 专利制度推动英国近代科技正式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时间是17001800年,图中说明专利总数在1765年后增长加快,推动纺织业的发明数量加快,17651800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纺织业是英国经济的排头兵和科技集中应用领域,A项正确。B项错在“反比”,排

13、除;C项材料无法看出专利意识,先进制度才是强盛根源,排除;D项1687年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建立标志近代科技正式形成,材料时段为17001800,排除。故选A。12.下表是1995年-1999年美国计算机和电讯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它反映了A. 消费需求促进计算机发展B. 第三产业成为美国发展主导C. 凯恩斯主义成就美国经济D. 新经济推动了美国经济增长【答案】D【解析】【详解】新经济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分析表格可知,1995年1999年美国实际GDP年均增长速度为3.8,而计算机和电讯产业对GDP增长贡献为0.87个百分点,约占23,使美国的通货膨胀每年减少0.4个百分点以上,对美国国

14、内价格的贡献约占25,对美国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D项正确;表格没有反映消费需求,排除A项;计算机和电讯产业只是第三产业之一,不能反映其成为美国发展主导,排除B项;美国计算机和电讯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与凯恩斯主义无关,排除C项。故选D。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虞衡是我国古代掌管山林川泽的政府机构的泛称,其职责主要是保护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制定相关方面的政策法令,虞衡官执行这种政策法令,这就是虞衡制度。周礼地官山虞记载了周代的虞官设置:“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厉,而为之守禁,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柞氏掌攻草木及林麓。秦汉时期,虞衡转称少府,但其职责仍为管理山

15、林川泽,具体分管的有林官、湖官、陂官、苑官、畴官等。隋唐时期、虞衡职责有了进一步的扩展,管理事务范围不断扩大,据旧唐书记载,虞部“掌京城街巷种植、山泽苑圃、草木薪炭供顿、田猎之事”。宋元以后,除元朝设有专门的虞衡司以外,其他各朝都由工部负责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由少府到虞衡司再到工部,表明古代当政者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已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并开始从系统性的角度来考虑和管理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虞衡制度及其机构基本延续至清代,可以说这一制度是中国对世界自然资源管理做出的制度性贡献。摘编自卜晓军、任保平中国古代的朴素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实践材料二 左宗棠在就任陕甘总督、督办新疆(18671881年)紧张繁重的军事、政治、经济活动之外,对西北的生态环境建设,也推行了一系列朴素但却富有针对性的环保举措,主要集中在农业生态环境方面,而且首要目的是先要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这与当时战乱刚过、元气未复的社会实际相适应的。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西部荒地渐少,生态渐转,民困渐苏,百业肇兴,民气日旺,气象一新的局面日渐形成。光绪帝因此在上谕中称赞左宗棠经营西北的计划“井井有条”,且其工作已“渐著成效”,要求他“认真经理,以期次第就绪,教养有资。”摘编自马啸左宗棠对近代西北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