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学者关于大都市的理论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095918 上传时间:2017-10-2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7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外学者关于大都市的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国内外学者关于大都市的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国内外学者关于大都市的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国内外学者关于大都市的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国内外学者关于大都市的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内外学者关于大都市的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学者关于大都市的理论(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都市圈的概念1959 年,日本经济学家高野在研究大城市郊区化和卫星城镇问题时,从商业角度提出了“大城市圈”的概念。随后,一些国家和地区也从不同角度对城市群体现象进行了定义和划分。但无论怎么定义,其中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经济发展载体系统的区域整体观和系统观。日本关于都市圈的研究在 60 至 80 年代多集中在对都市圈内单一要素(如产业和人口)的分布演变和成因分析上。80 年代以后。这一阶段的研究逐渐转向对都市圈空间结构变化的综合总结。如京板神都市圈内部三大城市的人口和零售业分布和由此决定的城市中心性空间变化,得出在城市核心地区中心性降低的同时,都市圈走向均衡发展。简言之,大都市圈(Metropol

2、is Sphere)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经济较发达的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具有一定结构、功能的具有内在经济联系的城镇群体为中心城市的强辐射空间,所形成的高度城市化的经济地域。因此,大都市圈一般应具备以下 6 个基本条件:(1)大都市圈内必须至少有一个经济较为发达并具有强辐射能力的中心城市;(2)中心城市必须有一定的辐射腹地空间;(3)大都市圈内应具备高度发达的基础设施束;(4)大都市圈内中心城市与基地城镇之间应有密切的经济联系;(5)大都市圈不是行政区的简单迭加,而是经济区、社会区、生态区的综合集成;(6)大都市圈内应有较高的城市大都市带的概念(国外,国内)“megalopolis”一一词最早来

3、源于古希腊。公元前 4 世纪,希腊人在伯罗奔尼撒半岛规划了一个机关报的城邦,他们希望其发展成为希腊最大的城市,故将其命名为“Megalopolis”。赋予 megalopolis 以现代含义的是美国城市地理学家戈特曼(Gottmann )1957 年发表的著名论文大都市带:东北海岸的城市化以及随后的一系列著作。他使得“megalopolis”一词用来表示城市化发展历史进程中特定现象的专有名词大都市带。Gottmann 关于都市带的主要学术思想包括:1、 都市带的特征:从空间形态上看它是在核心地区构成要素的高度密集性和整修地区多核心的星云状结构。从空间组织上看,它是其基本组成单元内部组成的多样性

4、和宏观上的马赛克结构。2、大都市带的功能:枢纽功能;孵化器功能3、大都市带概念及指标:大都市带就是在具备特定条件的地区出现的沿着特定轴线发展的巨大的多核心城市各级组织豪强由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密切交互作用、空间形态相连的多个异质子系统(都市区)构成。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人口、交通、信息、资金、物资和文化活动等多种“流”的高强度交互作用使这一巨大系统在自然景观和社会活动功能的许多方面都与周围地区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定量:人口规模 2500 万和人口密度 250/平方公里为下限。其它欧美学者对大都市带的观点1、 关于大都带现象的价值判断C.A.Doxiadis, J.G.Papaioannou, P.H.N

5、ash 和 E.F.Murphy 认为:大都市带以一种全新的结构体现了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集约利用,代表着未来世界的发展方向。Lewis Mumford 认为:大都市带并非一种新型的城市空间形态,而是一种(Urbanoid Mishmash),从而对其合理性程度提出怀疑。2、 概念之争C.A.Doxiadis:大都市带并非仅仅是一个都市区过度膨胀形态,除了大规模突变外,同都市区相比,它是一种全新的地域空间组织形态。大都市带概念的建立不仅是有意义的,也是必要的。科莫斯:更倾向于不把它理解为一个具有内部整合生的系统,而只是看作是由多个大城市地区聚集成的一个联合体(Agglomeration

6、)甚至其中的每一个部分也可以称为大都市带。H.Blumenfeld, M.Yeates:大都市带与都市区的概念除了量的区别外,并无本质差别。建议用大都市地区(Metropolitan Region )来取代大都市带概念。3、 指标之争Gottmann:2500 万人为下限J.G.Papaioannou:3500 万人至 2.5 亿人之间,用准大都市带( Premegalopolis)来表示人口规模在 1000 万到 3500 万人之间的城市密集地区。日本学者关于大都市带的研究1967 年,地理学家石水照雄和木内信藏首先翻译介绍了 Gottmann 的著作。在日本,大都市带的研究是与国家的经济建

7、设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曾主持 1960 年东京规划的日本学者丹下健三在 1965 年出版了日本群岛的未来一书总结了战后日本城市发展的过程,对日本全国特别是东京湾的城市发展前景作了预测。认为大都市带化(Megalopolitanization )正成为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世界大都市带则是人类社会未来的蓝图。山鹿诚次东京大城市圈之研究 、服部圭二郎大城市地域论也涉及到对东海道大都市带的研究。70 年代以后日本城市发展逐渐进入郊区化阶段,以筑波科学城建设为代表的分散化倾向日渐明显,东海道大都市带的发展进入了成熟阶段。90 年代后,日本学者对大都市带的研究无论广度还是深度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改变了以往

8、日本都市圈连绵地域之间没有联系指标的状况,利用地平线公路车流量普查资料,结合人口迁移指标对全国的大都市圈作了新的划分,提出地域轴的概念,并对各种等级、类型的大都市圈的空间特征作了分析。为大都市带的研究引入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亚洲发展中国家大都市带的新形式加拿大地理学者 T.G.Mcgee 经过多年实地研究,提出在亚洲某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印尼,泰国、中国大陆等的核心区域出现了与西方的大都市带类似的发展背景又完全不同的新型空间结构。他借用印尼语 Desakota 来表示这种出现于人口密集的热带地区,处于大城市之间的交通走廊地带,借助于城乡间强烈的相互作用,以劳动密集的工业、服务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的迅

9、速增长为特征的原乡村地区。后来进一步发展为类似于大都市带的超级都市区(Megaurban Region, MR)概念。Mcgee 认为,Desakota 区域有 6 个主要特征: 以水稻种植为传统产业的密集人口及与周围地区方便的交通联系; 非农业的迅速增长; 农业、副业、工业、住宅及其他各种土地利用方式的交错布局; 较强的人口流动性; 越来越多的妇女对非农产业的参与; 无论从景观还是内部成分、管理系统等方面来看,Desakota 都属于半城半乡、非城非乡的“灰色区域” 。根据这些特点,他将亚洲各国的 Desakota 归纳为以下类型: 邻近大城市的乡村地区由于大量流入城市转入非农产业部门而形成

10、的Desakota。 由于两个或多个大城市相互向对方扩散(而不是主要向各自的周围地区扩张)而形成的新的发展区域。交通的发展特别是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发展最终使这些大城市相互连接起来,从而在这些城市间形成狭长的发展地带。 邻近国家的次级中心城市(如省会) ,以传统农业为主,人口密集但非农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均为缓慢的内陆地区。引起这类地区空间结构转换的主要原因在于高密度的人口。中国都市区与都市连绵区研究回顾1、关于城市群与大都市带的研究 1983 年,于洪俊、宁越敏在城市地理概论中首次介绍 Gottmann 的思想。此后崔功豪对此作了全面系统阐述,并对我国长江下游城市带的形成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1

11、992 年姚士谋在中国城市群一书中,对大都市带作出广义的理解,提出了城市群(Urban Agglomeration)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城市群的地域结构特征、发展趋势等方面作了理论探讨,并对五个“超大型城市群”和八个近似城市群的城镇密集区作了研究。2、关于都市连绵区的研究周一星都市连绵区形成的五个必要条件:具有两个以上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作为发展极;有对外口岸;发展极和口岸之间有便利的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走廊;交通走廊及其两侧人口稠密,有较多的中小城市;经济发达,城乡间有紧密的经济联系。孙一飞对城镇密集区作出了界定方法的探讨北大研究群体研究了中国都市区的界定指标和方法,并就其形成机制作了初步

12、探讨。3、其他的有关研究i. 许学强从劳动分工和工业生产组织的角度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大都会区(大都市带的形成原理)ii. 薛凤旋等从城市化角度的研究表明,以往十五年来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过程形成的地域空间格局既不同于出现在发达国家的大都调整,这也有别于 Mcgee 的 Desakota 模式,他称之为“外向型城市化” 。iii. 吴良镛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研究从建筑环境的角度对大都市带的合理性提出了异议。大都市带形成机理GottmannGottmann 认为大都市带是城市化历史进程在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必然表现形式。发生在区域内的人口、财富、智力及各种交易活动的高度集聚引起了各种要素的相互交织

13、,由此进一步引发的孵化器功能反过来又对区域内的人口分布、居住区模式、土地利用、劳动形式及城市生活方式等重要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趋势产生重大影响,从而成为除了区位历史条件以外,影响大都市带形成的重要基础条件。孤立分散阶段区域性城市体系形成阶段大都市带的雏形阶段大都市带的成熟阶段曹传新:1、工业化为大都市圈形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伴随着 18 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而发生的工业化浪潮,城市作为工业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空间,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前发展,城市性质、规模、功能等基本属性日趋异质化。在世界范围内,19 世纪初的城市化水平仅有 5左右,到 20 世纪 90 年代已超过40,而世界前 100

14、位大城市的平均人口规模也从 19 世纪初的不足 20 万人增加到 1990 年的超过 500 万人。因此,工业化是世界大都市形成发展的原始动力,大城市、超大城市、大都市区以及大城市圈(或称大城市区域)的出现是工业化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2、信息化是大都市圈形成发展的现实动力20 世纪下半叶,计算机技术、通信光纤技术、微电子技术等技术群以前所未有的技术创新速度向前飞速发展,引发了信息化革命的浪潮,从而标志着以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全球载体系统也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发生了时空层面的演变,形成了“世界城市” 、 “地球村” 、 “全球村”等城市地域概念

15、。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在信息经济时代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方面,要求工业化时代的各种产业经济要素向外扩散;另一方面,要求信息化时代的各种高层次经济要素向中心城市的集聚,以推动城市结构的更新和重塑,从而加剧了大都市圈的演化进程。3、服务经济是大都市圈形成发展的产业基石服务产业是后工业化社会的主导产业,是城市经济的主体部分。以制造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所形成的城市经济结构已明显不适应新时期信息化时代的要求,高层次服务产业,诸如金融、保险、证券、研发、管理等,迫使大城市、特大城市进行结构重组、升级,服务经济功能取代了工业经济功能,并占据着中心城市的主体空间。因此,服务产业的崛起,必然会拉动中心城市功能的有

16、序扩散,从而带动中心城市周边城镇经济的发展,为大都市区经济空间的形成奠定产业基石。因此,大都市圈的形成,是城市时空演化的规律性要求及趋势;是在新环境中解决工业化时代的问题;是城市空间结构的最佳组合方式;是城市功能演替的必然结果。周一星:1、都市区形成的理论基础:规模经济是引起空间集聚从面形成城市聚落并促使其不断发展深化的根本原因所在。2、都市区形成的推动力量:城乡相互作用是都市区形成的直接推动力量。3、都市区形成的触发因素:技术进步4、都市区形成的媒介因素:城乡之间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将前述基本动力和触发因素转变为客观现实的媒介因素。空间经济活动追求规模经济效益的内在冲动和空间相互作用是普遍存在的空间经济规律,借助于技术进步带动的产业空间重组这一历史机遇,并通过基础设施的媒介作用,就可以使上述规律发挥到极致,从而导致都市区的形成。大都市带空间结构规划徐海贤:1、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研究(1)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演变过程的研究。比尔斯科特将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深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单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