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22讲“蒸汽”的力量与走向整体的世界学案人民版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0952911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22讲“蒸汽”的力量与走向整体的世界学案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江苏专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22讲“蒸汽”的力量与走向整体的世界学案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江苏专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22讲“蒸汽”的力量与走向整体的世界学案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江苏专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22讲“蒸汽”的力量与走向整体的世界学案人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江苏专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22讲“蒸汽”的力量与走向整体的世界学案人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22讲“蒸汽”的力量与走向整体的世界学案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22讲“蒸汽”的力量与走向整体的世界学案人民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2讲“蒸汽”的力量与走向整体的世界考试说明考查角度备考指导1.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2016江苏单科,T17)两次工业革命与国民收入的关系1.从题型上看,选择题和材料题并重。2.在命题形式上,新情景、新材料、新设问、新角度会不断呈现。要全面把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利用新史观从不同角度把握工业革命的影响,同时还要明确工业革命与政治革命、大国崛起、经济格局、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关系。(2015江苏单科,T23)两次工业革命与科技创新(2014江苏单科,T17)知识对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2014江苏单科,T23)工业革命的条件、影响及其与农业变革的关系(2014江苏单科

2、,T23)圈地运动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条件、过程与影响。考点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知识点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条件(1)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来源,也扩大了海外市场。(2)圈地运动的进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并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3)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4)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障。2.概况(1)开端:18世纪60年代,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确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2)动力革新:瓦特制成万能蒸汽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3)交通

3、运输业的革新:以蒸汽机做动力的火车和汽船成为连接世界各地的重要交通工具。3.扩展:1825年,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和美洲广泛开展起来。4.影响(1)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从农业社会变为工业社会。(2)社会结构: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促进了新兴城市的产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3)职业结构:机器的使用,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准备了条件。(4)思想文化: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深化理解】 工业革命的影响知识点二打造“世界工厂”1.根本原因:工业革命使英国的实力大增。2.措施(1)政治:进行民主化改革,通过三次议会制度改革,

4、英国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化运行机制。(2)经济:运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经济。(3)法制:进行法制化建设,维护资本主义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和自由生产的原则。(4)外交:推行“炮舰政策”,以海军力量控制海洋,强制推行自由贸易。(5)文教:大力兴办教育,传播科学技术。3.结果(1)使英国的资本迅速增长,19世纪中期,英国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2)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知识点三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1.条件(1)物质条件: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2)技术条件:交通运输业的革命。(3)重要保障: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2.过程(1)19世纪中叶,

5、日本“开国”和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完全被英国控制以及中国被迫“门户开放”等,标志着世界市场形成。(2)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考法1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发明及作用典例 (2012江苏单科,14)下图是18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解析解答本题要紧扣“18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间提示。读图可知,输入英国的原棉逐年增加,特别是在1784年后,这与英国工业革命期间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有关,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方法突

6、破】明考点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发明抓关键“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定方法计量史学类选择题:首先,分析图中数据的变化,找出其最典型的变化趋势;然后,结合相关时间点,找出所学知识回答。【史论链接】 蒸汽机在工业革命中的地位(1)它是工业动力上的一场革命,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推动了工业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2)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促使了一种崭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的出现。工厂制度兴起,为大工厂的建立开拓了极其广阔的地理空间。(3)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推动了工业城市的兴起,使得更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做工,城市化的进程加快。(4)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促使许多新式交通工具如火车、轮船的出现,开辟了人类交

7、通运输的新纪元,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考法2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史料研读史料一政治革命只是推翻了封建制度的专制统治,而工业革命则彻底改造了英国社会。在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相辅相成下,引发了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等方面的全方位变革,使英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实力产生了巨大变革。对工业化的重新认识及其现实意义史料二19世纪的思想一方面以旧思想为基础,对旧学说进行延续,另一方面是对现实的反思,尤其是对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现实的反思。正如帕尔默认为“工业化和法国革命两种力量联合在一起,导致了1815年以后种种新学说和运动的产生”。论帕尔默“变革世界的引擎”史料三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

8、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成了野蛮人。1835年托克维尔评论曼彻斯特1.史料一中“彻底改造了英国社会”“引发了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等方面的全方位变革”说明工业革命的影响是全方位的。2.史料二重点强调了工业革命对思想领域的影响,一方面是“对旧思想的发展延续”,另一方面“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思”。3.史料三中“污秽”“肮脏”“野蛮”等说明了工业革命的负面影响。1.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变革是多方面的。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的变革性影响。提示:(1)经济:机

9、器大生产取代手工操作,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2)政治: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诞生;工人运动兴起;推动1832年议会改革,代议制不断完善。(3)思想:自由主义思潮兴起。(4)国际地位:成为“世界工厂”。2.如何理解史料三中“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成了野蛮人”?应该怎样正确应对文明转型?提示:(1)理解:工业文明在取代农业文明的过程中,资产阶级加紧剥削工人阶级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污染和破坏。(2)应对:加快科技进步与新技术发展;建立新的资源配置体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史论归纳多元史观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1)从整体史观看

10、,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2)从文明史观看,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3)从近代化史观看,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4)从社会史观看,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的问题(包括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如伦敦人口剧增);严重的集群性的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等。(5)从生态史观看,工业革命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

11、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考点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知识点一电气时代的来临1.条件(1)前提:欧美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政治局面相对稳定。(2)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资金:大量积累的资本为新兴工业部门提供了充足的资金。(4)技术: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2.概况(1)中心:美国和德国。(2)标志: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3)应用:电灯、电话、电车、电影放映机3.影响(1)生产力:电的广泛应用,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开辟了“电气时代”。(2)生产关系:垄断组织的出现,促进了生

12、产效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知识点二瓜分世界的狂潮1.背景(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2)垄断加剧了对市场的争夺,列强要求重新瓜分世界。2.概况: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并于20世纪初建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3.美国的扩张(1)提出“门罗主义”,成立了“泛美同盟”。(2)提出“海权论”,发动美西战争,确立了在西半球的霸主地位。(3)提出“太平洋商业帝国”构想和“门户开放”政策。知识点三世界连接为一体1.原因(1)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2)直接原因: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电信工具的创新。2.内容:到19世纪末2

13、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3.影响(1)促进了人口的流动与融合,带来世界物种的广泛交流,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2)使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最大受益者。(3)促进了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扩大。(4)扩大了资本主义世界与亚非拉国家之间以及资本主义工业国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亚非拉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也加剧了资本主义列强间的矛盾和冲突乃至形成军事对抗和战争。【思维导图】 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示意图考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特点及影响史料研读史料一19世纪晚期海外贸易示意图史料二19世纪晚期起,列强用资本输出牢牢地控制了落

14、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了大量的财富。通过掠夺性的国际贸易,殖民地半殖民地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输出、掠夺性贸易,再加上海陆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大发展,最终摧毁了一切落后国家和民族的堡垒,瓦解了它们的传统自然经济,从而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全球通史史料三下图反映了1620世纪地球的变化。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小”,有人说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16世纪至19世纪40年代,马车的最大平均速度每小时10英里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蒸汽火车,平均每小时65英里,蒸汽轮船平均每小时36英里20世纪50年代螺旋桨飞机,每小时30040

15、0英里20世纪60年代喷气式客机,每小时500700英里1.史料一表明以欧美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居于市场的中心地位。2.史料二中“牢牢地控制了,榨取了,最终摧毁了,瓦解了”体现了世界市场形成对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影响。“掠夺性的国际贸易,。资本输出、掠夺性贸易,再加上海陆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大发展”主要阐述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3.史料三中“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世界变得越来越大”说明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统一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1.根据史料一,说明19世纪晚期国际贸易获得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是什么。这一时期的国际贸易有何特点?提示:(1)主要因素:世界市场的形成。(2)特点:海上贸易为主;发展速度快;以欧洲尤其是英国为中心。2.根据上述史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贸易角度阐述“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这一观点。提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