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与人才支撑.docx

上传人:caoka****i234 文档编号:130779954 上传时间:2020-05-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0.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驱动与人才支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创新驱动与人才支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新驱动与人才支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驱动与人才支撑.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新驱动与人才支撑面对增长乏力和环境压力,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如何引领新经济,形成新产业、新动能、新业态,是一项重要历史使命。创新是解决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而创新不仅仅依靠的是产品更新换代和转型升级,它更多带来的是人的思维转变和头脑风暴。中国未来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人才,在人才机制方面,也离不开创新,中国人才的机制创新更需要适合中国国情的、适合中国发展需求的、适合自己发展的一个新的设计模式。 各地竞相发力“筑巢引凤”在今年的全国“”上,关于人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改革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借鉴运用国际通行、灵活有效的办法,推动人才政策创新突破和细化落实,真正聚

2、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广聚天下英才”,成就创新大业。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去年3月份,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必须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研究员向本刊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战略目标,全国各地都竞相发力。在北京市,依托中关村国家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相关方面探索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引才用才新机

3、制,努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促进人才实现创新创业价值。同时,以人才引进使用制度改革为重点,大力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聚集各方优秀人才服务试验区建设。特别是,实行市场导向的人才激励机制,开展股权激励试点,(截至2015年年底,中关村共有105项激励试点方案获得批复,404名科研和管理人员获得股权,激励总额2.17亿元,人均激励额度53.6万元。)推动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权改革,提高中关村高校、科研机构转化科技成果的自主权。在浙江省,引才用才机制积极创新,一方面遵循市场规律用活人才,一方面激活市场主体引进人才,努力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产业优势、竞争优势。激活市场主

4、体引进人才方面主要是以下几点:一是发挥用人单位引才主体作用,把岗位设置、人才评价、薪酬待遇等方面的自主权下放给用人单位,充分激发用人单位内在动力。二是探索实行引才活动服务外包,建立引才荐才奖励机制,让猎头公司、风投机构冲在引才第一线,有效提高引才的精准率和成功率。三是健全识才荐才社会化机制,聘请专家和企业家对人才识别把关,行政力量全面退出各类人才评审,把引进人才识别过程变成企业、资本与人才对接的过程。遵循市场规律用活人才方面主要有:一是实行人才驿站制度,建立事业单位性质的人才流动平台,到企业工作的海外人才可以把关系挂靠在高校院所,有效打破了体制内外人才的身份壁垒。二是赋予科技成果收益管理自主权

5、,把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实施科技成果强制转化制度,单位在专利授权后超过一年未实施的,发明人、设计人可实施专利并获得利益。三是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允许国有企事业单位实施股权期权和分红奖励,向市场价格看齐,提供有市场竞争力的激励措施。人才真那么重要吗?是的!“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发展的关键阶段。未来五年,我们可能面临多个方面的重大挑战,比如:创新不足使弯道超车难度加大、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面临困难、中国参与国际竞争面临诸多不利因素,等等。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教授认为:其中,创新不足使弯道超车难度加大是最大的挑战。这就需要

6、全中国不拘一格、敞开大门,营造鼓励创新、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让企业持续生命力,让人才创造附加值。今年3月1日,在由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中国人才科学研究院主办,人才港发展委员会承办的,以“导航新经济,创享人才能”为主题的“增长的革命专家座谈会”上,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原副局长白津夫语重心长、深有感触地分析,未来经济的出路在哪里?未来的发展源和增长点是什么?中国转型升级在哪里?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人才引领着增长,人才创造着经济的价值和产业的流向。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教授表示,从根本上说,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力量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9亿多劳动力,1亿多受?高等教育和

7、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和优势。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发展转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既是一个伴随阵痛的调整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升级过程。只要闯过这个关口,中国经济就一定能够浴火重生、再创辉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据世界银行研究表明,部分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时代的经济增长中,资本积累的贡献率不到30%,而知识创新则创造了70%以上的贡献。陈文玲指出,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求人才,更吸引人才。人才聚则事业兴,人才聚离不开吸引人才,包括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顶层设计”,中国未来发展的

8、生命力在于创新人才。“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创新发展理念和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位置。科技部办公厅原副主任、调研室原主任胥和平研究员指出,创新是解决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创新不仅仅依靠的是产品更新换代和转型升级,它更多带来的是人的思维转变和头脑风暴。企业是新工业革命的元素,企业永远是创新的主体,国家的创新归根结底还是企业的创新,而我们企业创新更重要的是解决人才问题。“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胥和平说,“国家如此,企业亦如此,创新就有活路,新工业革命根本等不来”。 陈文玲表示,中国未来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人才,在人才机制方面,

9、也离不开创新,中国人才的机制创新更需要适合中国国情的、适合中国发展需求的、适合自己发展的一个新的设计模式。相关研究、配套措施都在跟上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方能使人才各尽其能、各展其长、各得其所,让人才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和实现。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求,研究解决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制定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加大人才投入的政策措施。 研究制定技术技能人才激励办法、鼓励和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意见 研究制定促进人才开发及人力资源市场、人才评价、人才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维护国家人才安全的政策措施。中国人才科学研究院

10、秘书长岳文厚指出,面对增长乏力和环境压力,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如何引领新经济,形成新产业、新动能、新业态,是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作为人才领域的研究者,必须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发现规律和方向。岳文厚也身体力行,他和白津夫通过对近千位企业家实践调研和2000位工业人才问卷调查,力求得到科学性、真实性、权威性,并能获得广泛一致认同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理论之上形成了增长的革命一书。陈文玲评价:这是响应中央“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方针的号召,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增长路线图的全新理论、案例研究成果,对中国人才的顶层设计进行的深刻研究和系统总结。白津夫与岳文厚表示,他们在大量调研与实践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创新

11、发展的“人才能”,提出了飞跃产业断层,进行人才供给侧改革,迎接新工业时代的未来之路。?文玲认为白津夫与岳文厚的研究成果,立足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人才与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之间的关系,聚焦可持续的增长中的人才作用,对发展区域领域、发展原生动力与创新加速度中的人才问题等热点、难点进行细致研究,为引领人才的创新驱动,为人才发展机制创新,提供有益的新参考和新方法。而武汉市打出的招才引智的“组合拳”,也正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之前推广实施的“百万大学生留汉计划”、“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一度成为热门话题,近期又完成组建“虚拟机构,实体运作”的“招才局”,以形成招才引智的良好机制。通过

12、“招才局”机制,多部门集中优势兵力强力推进。“一留一回”释放了爱才的诚意,也开出了聚才的良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李兰研究员也在相关领域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她认为,近些年,我国的人才队伍规模在日益壮大,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在稳步推进,人才服务体系在逐步健全,各项人才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我国的人才状况一直存在着规模大而能力不强的问题,高端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短缺并存,人才结构问题突出。要根本改变这种状况,还需要从教育出发加强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建立科学有效的创新创业人才的载体和平台,拓宽创新创业渠道和门路,不断优化创业环境等。李兰认为,随着我国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之一。因此必须要有良好的环境、制度保障及科学有效的措施打造创业创新人才成长的生态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