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章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章末测验新人教版选修4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0753827 上传时间:2020-05-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章末测验新人教版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章末测验新人教版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章末测验新人教版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章末测验新人教版选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章末测验新人教版选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章末测验新人教版选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二章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章末测验新人教版选修4(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章 末 测 验一、选择题 “行进在大峡谷,满眼的大山架起凝重厚实的躯体,脚下的江水唤出低吟的浪涛。险恶的地理环境中,傈僳族同胞生息劳作在这里,除了江边有少许的水田外,傈僳族人在陡峭的大山上垒石造地,在飘游的白云间扎木盖房,真可谓山多高,地多高,人也多高。为在大山上立稳脚跟,具有坚韧不拔性格的傈僳人发明了千只脚落地式的建筑,即用众多高高矮矮的木柱支撑着房屋。”据此回答12题。1“千只脚落地式”房屋主要与当地何种自然条件相适应()。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2根据当地环境推测,此聚落形态与规模多为()。A密集型较大 B分散型较小C半聚集型较大 D密集型较小解析大

2、峡谷地形复杂,为适应地形坡度大、土地少的特点、傈僳人发明了千脚屋。属于分散型聚落形态,单个聚落规模较小。答案1.A2.B读下图,回答34题。3该城市从地域形态上看属于()。A一城一区城市布局形态B分散成组城市布局形态C城镇组群城市布局形态D串珠状城市布局形态4根据图中信息,甲城市火力发电站适合选择在中的()。A点 B点 C点 D点解析由城市土地利用状况来看,属于分散成组城市布局形态。应注意两图的指向标,由图中烟囱近地面SO2浓度分布图看,当地大致盛行东风。故火力发电站应布局在处,防止对居住区造成大气污染。答案3.B4.D 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回答56题。5若图中是乡村聚落,村落规模最小的是()

3、。A B C D6从聚落发展看,最有可能发育成城市的是()。A B C D解析第5题,处位于河流的交汇处,地势平坦,村落规模大。都位于山脊处,不利于村落的扩展,村落规模较小,但是处等高线更密,坡度更陡,规模更小。第6题,处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且位于河流的交汇处,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最易发展为城市。答案5.B6.A 读某城市空间形态图,回答78题。7图示城市空间形态的主要优点是()。A便于集中设置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B使城区的各个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C城市交通比较集中于市中心,运距短D便于行政领导和管理,节省市政建设投资8与图示空间形态比较接近的城市是()

4、。A北京 B成都 C大庆 D兰州解析第7题,图示城市空间形态的主要优点是使城区的各个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第8题,该城市呈条带状布局,占线长,较分散,与郊区结合密切。兰州就是沿黄河分布。答案7.B8.D9对甲、乙两图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为分散型乡村聚落,其规模较大,分布在地势较高处B乙图为密集型乡村聚落,多分布于人口稠密的旱作农业区C甲图为半聚集型乡村聚落,规模较大,分布在山区D在水稻生产区,多形成甲图类的乡村聚落,规模较大答案B10在平原地区,城市的地域形态一般为()。A集中式 B分散成组形态C城镇组群形态 D串珠状形态解析平原地区地形单一,城市规划受地形、河流等因素的干扰小,多为集中

5、式布局形态。答案A读图甲、图乙,完成1112题。11图甲中a、b、c、d四地最容易出现大城市的是()。Aa Bb Cc Dd12图乙表示某城市的几种规划方案。其中圆圈代表城市外缘,圆心代表市中心,则规划合理的是()。A B C D解析第11题,此区域属热带地区,同纬度的25N大陆东岸为季风气候,西岸为沙漠气候,而赤道地区全年湿热,人口较少。所以d地因气候适宜,人口密集,宜发展为大城市。第12题,统筹考虑城市功能分区与道路格局,图汽车站应布局在城市外缘;图城市布局过于分散,易造成城市交通拥堵;图城市商场、娱乐场所过于集中,易造成交通问题。答案11.D12.A 下图是重庆市城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

6、314题。13影响该城市地域形态的主要地理环境要素是()。A气候、河流 B政治、经济C地形、河流 D地质、矿产14下列关于城市空间形态及其特点的叙述,属于“分散成组形态”的是()。A城市各组成部分都比较集中,连成一片B城市的各个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C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片都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和生活D城市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居民生活方便解析由图示看出,城市受地形、河流的影响较大;重庆市城市形态属于“分散成组形态”,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片都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生活。答案13.C14.C 读“伦敦的城市规划和布局示意图”,回答1516题。15伦敦城市布局的基本形态是()。A一城一区城市形态 B集中形态C

7、分散成组城市形态 D串珠状城市形态16从伦敦城市规划图来看,伦敦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的主要目标是()。A实现城市的政治和文化职能B实现城市的工业和商业职能C实现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为主要目标D实现城市郊区为城市服务为主要目标解析第15题,从示意图可看出伦敦市布局形态集中成片,应为集中形态。第16题,从示意图可看出,伦敦市内及郊外绿地面积较多,城市规划实现了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主要目标。答案15.B16.C17关于城市的职能和服务范围,叙述正确的是()。A相邻两个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界限明确B大城市所具备的职能小城市也都具备C大城市不仅有小城市所具备的职能,而且也有小城市所没有的职能D城市的级别越高,

8、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解析根据中心地理论,高级中心地不仅具有低一级中心地所具备的所有职能,而且具有低一级中心地所没有的职能。答案C18如图反映的城市空间布局形态是()。A一城一区城市布局形态B分散成组城市布局形态C城镇组群城市布局形态D串珠状城市布局形态答案C19有关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A服务范围越大的企业区域内的同类企业数目越少B服务范围是指企业的货物销售范围C服务范围越大的企业区域内的同类企业数目越多D服务范围越大的企业区域内彼此间的相对距离越近解析服务范围指实际接受服务的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服务范围越大的企业区域内同类企业数目越少,彼此间的相对距离越远。答案A20关于珠江三角洲

9、经济区域城镇体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珠三角地区城镇体系具有动态性的特征B城镇规模主要包括人口规模、用地规模、交通规模C城镇职能受珠三角地区区位条件,历史基础和文化特色等因素的影响D不同城镇职能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组合成城镇职能体系解析城镇规模主要包括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答案B21下列对古城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正确的是()。A从重建的滕王阁等看,应当模仿和重建所有的古建筑,展示古文化景观B从卢浮宫前新建玻璃金字塔看,古建筑上都应当添加当代建筑C当今对老城区,即使划出部分地段进行保护,在现代高层建筑的包围中也失去了往日的韵味 D对老城区应划分出重点段进行保护,其他部分适当加以改

10、造、开发和利用解析对古城区的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应划分出重点段进行保护,而其他部分适当加以改造、开发、利用。答案D22关于城市形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平原地区城市用地规整,多形成互不连属的几片,各片区之间联系不太方便B山区城市用地比较破碎,沿河谷发展的城市往往形成半聚集型格局C重庆市地处丘陵山区,形成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D成都地处成都平原,形成集中发展的城市形态解析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城市形态多呈现集中形态,建成区表现为一个连续的整体。答案A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简单集中式城市布局的主城区与工业区相分离,且相距较远B复杂集中式城市布局的城市功能分区和交通组织比较复杂C分散形

11、态的城市布局各功能区之间内在联系不明显D一城一区的城市形态主城区与工业区、居住区相邻解析简单集中式形态的主城区与工业区连片组合,一城一区形态的主城区与工业区、居住区,由于自然条件的阻隔,相距有一定的距离。答案B24以下关于区域城镇体系叙述不正确的是()。A区域城镇体系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的特征B城镇等级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规模的城镇的数量以及它们的组合状况C城镇职能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组合形成了区域城镇职能体系D区域城镇体系具有静态性的特征解析区域城镇体系具有动态性的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城镇体系不仅作为状态存在,而且还会发生阶段性的变动。答案D2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欧洲的某

12、些古老城市因为考虑历史因素,市中心很少有高层建筑B城市的建筑风格、道路的基本格局,功能区的空间布局能反映出城市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C城市发展与周边自然景物关系不大,应注重其历史文化因素D城市历史文化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再生性,要珍惜城市遗产答案C二、综合题26农村经济发展和居住条件的改善要与环境相协调。读“我国某乡村聚落地理 环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信息,从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四方面,分析说明该地居住场所与自然环境的适应性。(2)该聚落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_地区,并简述房屋建筑的顶部形状与环境的关系。(3)图示村庄规模大小与华北平原地区村庄相比有何差异?为什么?_。

13、(4)该地采用哪些措施可以促进发展经验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解析乡村聚落的建设要考虑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临山近水,趋利避害;乡村聚落建设的空间选址应向阳背风,方便利用有坡度的地形排水。乡村聚落的建筑形式也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协调,房顶的坡度与当地的降水量有密切关系。答案(1)地势自丘陵向河流降低,便于排水排污;丘陵南坡光照充足,湿润的夏季风的迎风坡,丘陵还可阻挡寒冷的冬季风;临近河流便于取水和出行;丘陵植被覆盖,保持水土,调节气候。(2)南方顺应该地区降水量较大特点,坡状尖顶利于排水。(3)图示村庄规模较小,华北平原地区村庄规模较大。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聚落的规模较大,而南方低山丘陵区地形复杂,且受河流的影响(4)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安排生产;合理开发利用各类资源,发展多种经营,建设生态农业;控制污水排放,充分发挥河运优势,加强对外经济联系等。27随着我国“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武汉81”城市圈也越来越成为发展的重点。读“武汉城市圈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武汉市在城市圈中的作用。(2)图中城市包含了_个等级。级别最高的是_市。武汉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