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 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教案.doc

上传人:xinsh****encai 文档编号:130742961 上传时间:2020-05-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 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 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 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 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 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 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 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教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 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教案 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疏通文意,把握重点字词。2.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诵读课文,疏通文意,把握重点字词。 2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出示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通译背诵全文。2.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3. 理清故事内容,把握记叙

2、线索。二 、读顺:检查预习,扫清字音。朗读课文,把握正确节奏,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豁(hu)然开朗 俨(yn)然 垂髫(tio) 阡(qin)陌 诣(y) 屋舍(sh) 语云(y)三 、读懂:再读课文,疏通文意。1.自学指导(一)自学课文第一段,根据注释,疏通段意,注意重点字词的意思,圈划出无法翻译的词句。(自学时间:3分钟)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为】:作为 【缘】:沿着 【之】:的 【逢】:遇到 【夹岸】:溪的两岸 【鲜美】:鲜艳美丽 【异】:对感到诧异 【穷】:走完 【芳】:花学

3、生自学,教师巡视。学生提出疑问,其他学生帮忙解决,教师将重点字词的意思板书于黑板。请二生翻译第一段。齐读第一段。2.自学指导(二)自学课文第二段,根据注释,疏通段意,注意重点字词的意思,圈划出无法翻译的词句。(自学时间:4分钟)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 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仿佛】:隐隐约约 【若】:好像 【舍】:离开 【才】:只,仅【豁然】:突然 【平旷】:平坦开阔 【舍】:房屋 【属】:类【交通】:交错相通 【悉】:全,都

4、3.自学指导(三)自学课文第三段,根据注释,疏通段意,注意重点字词的意思,圈划出无法翻译的词句。(自学时间:5分钟)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乃】:竟然 【具】:全,都 【要】:通“邀”,邀请 【设】:摆 【咸】:都 【云】:说 【妻子】:妻子和儿女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遂】:于是,就 【世】:朝代 【无论】:更不用说 【叹惋】:

5、感叹惋惜 【延】:邀请 【去】:离开 【语】:告诉 【不足】:不值得4.自学指导(四)自学课文第四五段,根据注释,疏通段意,注意重点字词的意思,圈划出无法翻译的词句。(自学时间:3分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既】:已经 【得】:找到 【扶】:沿、顺着 【志】:做标记 【及】:到了 【诣】:到 【志】:标记 【规】:计划 【寻】:随即,不久 【问津】:问路四、 理清内容,把握记叙线索。【投】自学指导(二)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按这一线索可分为哪三个部分

6、?请你根据文章的线索简要复述故事情节,可适当发挥想象,重要情节和内容能遵循原文即可。(自学时间:5分钟)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检查自学效果。【明确】本文记叙的线索是:渔人的行踪。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从第4节到完)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五、当堂训练:时间:7分钟【投】:(一)解释下面出示的多义词和古今异义词。(5分钟)一词多义:舍:舍弃 便舍船 寻:寻找 寻向所志 房子 屋舍俨然 不久: 寻病终 志: 做标记 处处志之 向: 以前 寻向所志 标记 寻向所志 对着 眈眈相向 其:这

7、、那 复前行,欲穷其林他的 得其船为:作为 捕鱼为业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 此人一 一为具言所闻遂:于是,就 遂与外人间隔最终,终于 遂迷古今异义:鲜美:古(鲜艳美丽) 今(食物味道好);交通:古(交错相通) 今(邮电和运输事业总称)妻子:古(妻子和儿女) 今(专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无论:古(更不要说) 今(表条件的关联词)不足:古(不值得) 今(不充足,不满)开朗:古(开阔明朗) 今(性格乐观)(二)寻找出自此文的成语:(2分钟) 世外桃源 落英缤纷 鸡犬相闻 怡然自乐 黄发垂髫 豁然开朗 无人问津六、作业:完成动态21课的相关基础练习题。一词多义:七

8、、板书:古今异义:芳草鲜美 阡陌交通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不足为外人道也便舍船,从口入屋舍俨然处处志之寻向所志寻向所志 未果,寻病终复前行,欲穷其林既出,得其船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第二课时一、出示学习目标:1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2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二、读悟:体会情感,把握主旨。【投】:自学指导(一)通过对本文的阅读和理解,谈谈你所理解的陶渊明所呈现给我们的世外桃源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可用若干简单的词语加以概括。(时间:3分钟)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明确】:美丽、幸

9、福、神秘、自由、温馨、令人向往等等。【投】:自学指导(二)桃花源确实是一个美丽、幸福、神秘,令人向往的天堂,那么桃花源的环境美在何处?桃花源人的幸福表现在哪里?你又是从哪感受到桃花源的神秘的?请结合原文语句加以回答。(时间:5分钟)学生自学、教师归纳。【明确】:1. 桃花源美在何处?(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桃花源美在环境幽雅,风景优美。)2. 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渔人(侧面烘托):杀鸡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桃花源人幸福在生活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3.桃花源

10、神秘在何处?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渔人入桃源的经过甚奇。渔人沿溪行而“忘路之远近”,何以不返棹而一直走下去?究竟是什么事物吸引了他?千百株桃树夹岸,其中竟无一棵杂树,这是自然生成还是人工所为?)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洞口仅容一人通过,且深不可测,不知其中有何怪异,而渔人竟敢孤身而入,亦奇人也。)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源中人。若为仙,何以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皆与常人无异;若为隐,何以凭一洞之隔便与尘世相去万里?)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这个“世外桃源”消失得尤奇。渔人出洞后既已“处处志之”,何以再去找时竟茫然无所见?这样看来,此村似乎又不在人世间了!

11、至于后来南阳刘子骥“规往”而“未果”,这是作者有意添加的一个尾声有这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出来作证,故事就更显得亦真亦幻,传奇色彩也就变得更浓了。)【投】:自学指导(三)桃花源中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社会理想?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陶渊明为什么要构建这样一个社会?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作者笔下的桃源世界?(时间:4分钟)(出示社会背景帮助学生理解:陶渊明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令不足三个月就辞官归隐,从此“躬耕自资”。本文写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当时陶渊明已经57岁,他不满黑暗现实,对战乱造成的灾祸和农民逃亡的苦难有一定的感受,并由于弃官之后过了十多年的农村生活,所以

12、他对农民有了更多的了解,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下此文。)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检查自学效果。【明确】:1. 反对战乱,追求和平、幸福、自由生活的社会理想。2反衬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3. (1)这是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表现了作者不满黑暗社会现实,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和追求。(2)这个社会:景色优美,资源丰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没有剥削,社会平等和平,人人各得其所,生活得幸福安康。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三、当堂训练,时间:7分钟。【投】:1.用

13、课文的原句回答下列问题: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呼陌交通,鸡犬相闻。)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2.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3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四、小结:陶渊明通过一个虚构的世外桃源,委婉地表达了他的社会理想和对现实社会的黑暗的不满,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语言清新动人,充满诗情画意。五、作业:1.完成动态21课剩下的全部练习。 2.熟练背诵21课全文。六、板书设计: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往来种作悉如外人怡然自乐桃花林山中有洞自然景象生活图景优美神秘富足快乐外部环境内部环境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