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心系疾病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0742220 上传时间:2020-05-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护理--心系疾病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医护理--心系疾病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医护理--心系疾病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医护理--心系疾病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医护理--心系疾病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护理--心系疾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护理--心系疾病(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心系疾病第一节 心悸的护理一、心悸的定义及病因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心悸的发生多与体质虚弱、劳欲过度、情志所伤、感受外邪及饮食不节等因素有关。神经官能症、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可参考本病护理。二、心悸的常见辩证分型、主要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1.心虚胆怯 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舌多正常苔薄白,脉数或细弦。治以镇惊定志,养心安神。2.心血不足 心悸气短,头晕目弦,失眠健忘,面色少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治以补心养心,益气安神。3.阴虚火旺 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

2、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耳鸣腰酸,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治以滋阴清火,养心安神。4.心阳不足 病情较重,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治以温补心阳,安神定悸。5.水气凌心 心悸眩晕,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恶心,欲吐,舌淡胖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细而滑。治以温化水饮,宁心定悸。6.心血瘀阻 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治以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三、心悸的病情观察要点1.心悸不安 观察脉率、脉律、心率、心律、舌象、诱发因素、发作持续时间。(1)观察心率变化,测量各种

3、心律失常脉搏时,每次测量时间应不少于1min。(2)舌为心之苗,注意观察舌象,心血不足想者表现舌质淡红;阴虚火旺,虚火上炎者表现舌质红;心阳不足者表现舌质淡。(3)诱发因素:心悸与情志刺激,饮食过饱,精神紧张,劳倦失眠,外邪入侵,大便努责等因素密切相关。(4)发作持续时间:因惊恐而发,时发时止,伴有痰热内扰,胆气虚者较轻;心悸频发,病程已久,脏气虚损,痰瘀阻滞心脉者较重。2.伴随症状(1)伴呼吸困难的患者观察呼吸、咳嗽咳痰情况的变化。(2)伴水肿的患者观察尿量和血压,记录24小时出入量。3.心悸患者发生下列病情变化时及时通知医师并协助抢救。(1)心悸、胸闷喘促不能卧、唇干肢肿、咯吐粉红色泡沫痰

4、者;(2)心悸伴汗出肢冷、精神倦怠、或意识不清者;(3)心悸不安、胸痛时作、唇甲青紫者。4.使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1)服用洋地黄制剂时,应测量心率(脉搏)是否60次/分,有无恶心、呕吐、头痛、黄绿视等症状。(2)服用利尿剂,应注意观察尿量,电解质紊乱等。(3)服用扩血管药物注意观察血压、心率等的变化。四、心悸的症状护理1.心悸不安(1)心悸不安时可给予耳穴埋豆,主穴:心、小肠、支点。血虚配:脾、胃、内分泌;下肢浮肿配:膀胱、肾;瘀血阻络配:交感、肾上腺。(2)心悸发作时无脉结代的患者,可以采用憋气法、引吐法、压迫眼球法缓解心悸。(3)对心虚胆怯的患者,应避免重物坠

5、地的巨响、高频尖利声响或大声喧哗的刺激。(4)水气凌心者协助采取舒适体位:如坐位、半坐位、垂足卧位等;泛恶者可口嚼生姜片,按压内关;脘胀纳呆者,艾灸中脘、足三里等穴,或热敷胃脘部。(5)心血不足、心阳不足、心虚胆怯证、水气凌心证者,病室宜温暖,向阳。心阳不足、畏寒肢冷的患者,注意保暖防寒。(6)保持大便通畅,大便时勿努责,可按摩腹部,或按揉关元,大肠俞,气海,足三里等穴位,或每日晨起饮温开水,必要时使用导泻剂。(7)便秘患者给予耳穴埋豆,主穴:大肠、直肠下端、皮质下、便秘点;配穴:肺、结肠、腹、脾。2.伴随症状(1)心悸伴呼吸困难者遵医嘱给与氧气吸入,如患者咳吐粉红色泡沫痰,可用酒精过滤湿化吸

6、氧。(2)水肿、卧床患者加强皮肤护理,定时用紫草油按摩受压部位;限制饮水量和钠盐的摄入,遵医嘱记24小时出入量、测体重。3.向患者解释相关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观察药物应用的副作用,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对症治疗和护理。五、心悸的饮食护理饮食有节,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忌过饱过饥,戒烟酒浓茶,宜低盐低脂饮食。1.心虚胆怯 宜食黄花菜、百合、桂圆、大枣、小麦、莲子等;食疗方:茯苓饼、山药粥。2.心血不足 宜食牛肉、桑葚、山药、枸杞子、龙眼肉、阿胶枣,也可食白参汤;食疗方:桂圆莲子粥、酸枣仁粥。3.阴虚火旺 宜食莲子、银耳、桑葚、百合等,也可饮百合莲子麦冬汤;食疗方:生地黄粥、天门冬粥。

7、4.心阳不足 宜食甘温助阳益气之品,如海参、羊肉、鸡肉、胡桃,烹饪时可适当加用葱、姜、蒜等调料,也可食桂枝桂圆汤;食疗方:党参粥等。5.水气凌心 宜食葫芦、冬瓜、西瓜、丝瓜等,烹饪时适当添加大蒜、生姜、川椒等;也可选用玉米须煎汤代茶饮;食疗方:赤小豆粥、薏苡仁粥、赤小豆鲤鱼汤。6.心血瘀阻 宜食鸭肉、山楂、藕、栗子等,也可食丹参饮(丹参、砂仁、红糖);食疗方:毛冬青煲猪蹄。六、心悸的中药使用的护理 1.口服中药 中西药之间间隔30min左右,服药期间忌食生冷食物,忌烟酒、浓茶。(1)中药汤剂:心血不足、心阳不足、瘀血阻络、水气凌心证者汤药宜温热服;心虚胆怯证者宜睡前或发作时服药;阴虚火旺证者汤

8、药宜温服。 (2)稳心颗粒:因其成分含三七,孕妇及月经期慎用。(3)黄杨宁片:可吞服或饭后服;初期出现的轻度四肢麻木感,头昏,可在短期内自行消失,勿须停药。(4)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服药期间忌食鱼腥、辛辣油腻刺激性食品;因含朱砂不宜过量久服;不宜与碘溴化物合用;孕妇忌服。2.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与西药注射剂合用时须前后用生理盐水做间隔液。(1)丹参酮A磺酸钠注射液:忌与盐酸氨溴索、西咪替丁、法莫替丁、盐酸甲氯芬酯、硫酸镁、盐酸克霉素、甲磺酸帕珠沙星、甲磺酸培氟沙星等喹诺酮类抗生素和硫酸依替米星、硫酸妥布霉素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配伍;禁与含镁、铁、钙、铜、锌等重金属的药物配伍使用

9、。(2)苦碟子注射液:不宜与氯化钾、复方氯化钠注射液、20%甘露醇、硫酸依替米星、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盐酸普罗帕酮等配伍。低血压和过敏体质者慎用。3.外用中药 注意观察皮肤有无不良反应;贴敷膻中穴,每次1224小时。七、心悸的情志护理1.保持心情舒畅,劳逸适度。忌过度思虑,避免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2.心虚胆怯证者避免在患者面前议论与其病情有关的问题,防止情绪激动。3.对进入监护室或带有监测仪的患者应将相关情况详细的告诉患者,使其尽快适应环境,稳定情绪,配合治疗。八、心悸的健康指导1.用药 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停药、换药,应用某些药物(强心、利尿、扩血管、抗心律失常等药物)后产生不良反应

10、时及时就医。2.饮食 因过饱、刺激性食物、烟酒等均可诱发心悸,故应避免。3.运动 病情允许的患者可参加体育锻炼,如太极拳、太极剑等,也可配合气功练习,增强体质。4.生活起居 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的发生。避免和控制诱发因素,如劳累、情绪激动、便秘等不良刺激。5.情志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不良情绪刺激,避免情绪激动。6.自救 随身携带急救药及自救卡。7.定期复诊 遵医嘱定期复诊,如心悸不安,喘促持续不能缓解,水肿加重等时,应立即就诊。第二节胸痹的护理一、胸痹的定义、病因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病症,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11、胸痹的发生多与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等因素有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包炎、心肌病等可参考本病护理。二、胸痹的常见的辩证分型、主要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1.心血瘀阻 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甚则心痛彻背,或痛引肩背,伴胸闷,日久不愈,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细。治以活血化瘀,通脉止痛。2.气滞心胸 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有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宇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舌红苔薄或薄腻,脉弦细。治以疏肝理气,活血通络。3.痰浊闭阻 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形体肥胖,遇阴雨天易发作或加重,伴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咯吐痰涎

12、,舌胖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脉滑。治以通阳泄浊,豁痰宣痹。4.寒凝心脉 心痛彻背,喘不得卧,伴形寒,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胸闷气短,面色苍白,舌暗苔白,脉沉紧或沉细。5.气阴两虚 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伴倦怠乏力,声息低微,面色晄白,易汗出,舌质淡红,舌胖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缓或结代。治以益气养阴,活血通脉。6.心肾阴虚 心痛憋闷,心悸盗汗,虚烦不寐,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口干便秘,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促代。治以滋阴清火,养心和络。7.心肾阳虚 心悸而痛,胸闷气短,自汗,面色晄白,神倦怯寒,四肢欠温或肿胀,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沉细迟。治以温补阳气,振奋心阳。三、胸痹的

13、病情观察要点1.胸痛 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诱发因素。(1)局限于胸膺部位,多为气滞或血瘀;放射至肩背部、咽喉、脘腹、甚至臂臑、手指者为虚损已显,邪阻已著;胸痛彻背,背痛彻心者,多为寒凝心脉或阳气暴脱。(2)胸部闷重而痛,多属气滞、痰阻;刺痛固定不移,痛有定处,多为血脉瘀阻;隐痛时作时止,多为气阴两虚。(3)疼痛持续时间短暂,瞬即逝逝者病情多轻,持续不止者多病情多重;疼痛发作频繁者病情重,偶尔发作者病情轻。(4)诱发因素:胸痛是否与饱餐,用力排便,劳倦失眠,外邪入侵,情志刺激等因素相关。2.心率、心律,每次测量时间应不少于1min。3.血压、神志、面色、汗液、舌脉、大便、尿量、心电图等情况的

14、变化。4.使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1)服用洋地黄制剂时,应测量心率(脉搏)是否60次/分,有无恶心、呕吐、头痛、黄绿视等症状。(2)服用利尿剂,应注意观察尿量、电解质紊乱等。(3)服用扩血管药物注意观察血压、心率等的变化。5.如有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冷汗如油等心阳虚暴脱之象,应及时通知医生并组织抢救。四、胸痹的症状护理1.胸闷、胸痛(1)胸痛发作时应停止活动,卧床休息,伴胸闷、气促者取半卧位。(2)胸痛发作时遵医嘱给药,如不缓解应及时报告医生。(3)疼痛伴胸闷、气促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如患者咯吐粉红色泡沫痰,可用酒精湿化吸氧。(4)心痛发作时可指压穴位止痛,

15、常用穴:内关、心俞、膻中、合谷。(5)胸痛时可耳穴埋豆,主穴:心、皮质下、神门,配穴:交感、肾上腺、小肠、肾、脾。也可行耳廓按摩:全耳按摩,重点按揉耳夹腔。 (6)协助卧床患者做好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2.对寒凝心脉、心肾阴虚、心肾阳虚者可采用灸法改善症状;取穴:心俞、肾俞、内关、气海、厥阴俞等。3.病人便秘时应及时给予通便治疗。(1)便秘时给予耳穴埋豆,主穴:大肠、直肠下端、皮质下、便秘点;配穴:肺、结肠、腹、脾。(2)养成每日按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练习床上大小便。(3)每日晨起和睡前顺时针按摩腹部,每次5min。(4)每日晨起饮蜂蜜水或温开水1杯等方法协助排便。(5)遵医嘱用药,外用甘油灌肠剂、开塞露,或肥皂水灌肠。4.心功能不全者,遵医嘱记录24小时出入量,并控制进水量。5.心肾阴虚者病室温度宜略低,就寝前热水泡足,以利睡眠;心肾阳虚者病室温度可偏高。五、胸痹的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水果,饮食宜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定时定量,勿过饱过饥,忌食肥甘油腻,辛辣之品,戒烟酒、浓茶。1.心血瘀阻 饮食宜温热,宜食木耳、山楂等食品,忌生冷、厚味,应少食多餐,切忌饱餐,也可饮芪参茶。食疗方:田七炖鸡(田七、土鸡、红枣)。2.气滞心胸 宜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