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单元质量综合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0700823 上传时间:2020-04-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单元质量综合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单元质量综合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单元质量综合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单元质量综合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单元质量综合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单元质量综合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单元质量综合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 (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清宫书画的鉴藏中国宫廷书画收藏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魏晋开始,个人书画创作开始风行,宫廷对书画作品的收藏随之发展。南朝政权更迭迅速,宫廷藏品几乎成为末代帝王的随葬品。隋唐时期国家一统,加上帝王的喜好,天下书画名品源源进入皇家“秘府”,然而“安史之乱”则使自太宗朝积累起来的唐内府书画藏品“耗散颇多”。宋代内府书画收藏在徽宗时达到鼎盛,宣和画谱宣和书谱是其辉煌的见证,然“靖康之变”,宣和内府中的书画收藏全部散失。元代宫廷收藏在文宗朝也曾相当可观,

2、后来则每况愈下。明代宣宗、宪宗、孝宗三朝的书画收藏之盛甚至不亚于宋代宣和与绍兴两朝,但松懈的管理使藏品不断流失,后期更将书画作为发给官吏的薪金,即所谓的“折俸”。书画收藏历来有官、私收藏(即皇家内府与民间私人收藏)两个方面,又总是时聚时散,官私递藏。清代皇室书画收藏不仅远胜于私家收藏,而且为前朝各代所不及。明末清初之际,流散在各地的书画已有一部分为清室所收集,后来梁清标、高士奇、安岐等许多著名私人鉴藏家的藏品亦陆续归入内府。臣民对帝王的进贡也是清宫书画收藏的组成部分。逢年过节、万寿大典或外出南巡,臣工往往多有贡献,其中又以进书画、文玩较为讨喜。清自入关后经四代积累,宫廷书画收藏在乾隆朝蔚为大观

3、。在清宫书画收藏中,“三希堂”与“四美具”有着标志性的意义。王羲之的名迹快雪时晴帖原放在乾清宫,此为皇帝之正式寝宫。王献之的中秋帖则置于御书房。乾隆皇帝在乾隆十一年(1746)得到王珣的伯远帖后,遂在自己办理日常政务的养心殿居所中辟专室存放这三件晋人名迹,并名之为“三希堂”。他为此写有三希堂记,认为这三件书迹不仅是中国书法的“稀世之珍”,而且是历经宋、金、元诸代皇室收藏的“内府秘籍”,三帖的重聚因此就有了非凡的意义。所谓“四美”,即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和传为宋李公麟的潇湘卧游图蜀川胜概图九歌图。乾隆年间,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艺术品搜集行动中,这四件名品相继进入清宫,至乾隆十一年夏,“四美”重新团聚

4、。乾隆皇帝后特在建福宫花园静怡轩辟出专室存放“四美”,并命名曰“四美具”,御题“四美具”赞,一再强调“剑合珠还”之意。此时,存世的唐、宋、元、明名画几乎收罗殆尽。这是继宋徽宗宣和内府后最全的一次汇集。据秘殿珠林石渠宝笈记载,乾清宫、重华宫、养心殿、御书房为古书画收藏最集中的殿阁。清内府所藏的书画作品曾经专人鉴定,尤其是乾隆朝,更进行了全面整理与分类编目,数次组织书画名家和鉴赏家对藏品进行鉴定和品评,区别上等、次等,并分详简著录。其成果体现在奉敕编纂的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正编、续编、三编。全书的编纂过程前后长达74年之久,共收录上起魏晋、下至清代中期近两千年书画作品一万多件。(节选自郑欣淼清宫书画鉴

5、藏、佚存与研究述评,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宫廷书画的收藏是从汉代开始的。魏晋时期,宫廷书画的收藏随着个人书画创作的风行而发展。B.政权迅速更迭使南朝宫廷书画藏品几乎成为末代帝王的随葬品,“安史之乱”使唐代宫廷书画藏品散失了很多,“靖康之变”使宋宣和内府的书画藏品大量散失。C.宫廷书画的收藏,宋代在徽宗时最盛,元代在文宗朝一直颇为可观,明代则是宣宗、宪宗、孝宗三朝兴盛,而清代在乾隆朝蔚为大观。D.清代宫廷书画的藏品,有清室收集流散在各地的,有著名私人鉴藏家的归入,臣民的进贡是最主要的来源。解析:A B项,原文第一段“然靖康之变,宣和内府中的书画收藏全部散失”

6、,是“全部散失”,而不是“大量散失”;A项在第一段;C项,信息在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说“元代宫廷收藏在文宗朝也曾相当可观,后来则每况愈下”,说明文宗朝的收藏在后期是不如意的。D项,“臣民的进贡是最主要的来源”错,原文是“臣民对帝王的进贡也是清宫书画收藏的组成部分”,只是强调了组成部分,而不强调来源。2.下列对原文的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的第一段通过举例来说明中国书画收藏的历史及概况,个人书画创作开始风行是收藏发展的前提。B.书画收藏有官藏和私藏两个方面,这是分类论说,在第二段的分类论说中,也以梁清标、高士奇、安岐为例论说“官私递藏”的情形。C.以宋代的宣和画谱和宣和书谱,

7、清代的“三希”和“四美”为例论述了很多朝代宫廷书画收藏的鼎盛时期一般都有标志性藏品。D.论述清宫书画的收藏主要是以“三希”和“四美”的情形以及清室的对书画藏品的分类编目为点加以支撑介绍。解析:C 宣和画谱宣和书谱不是藏品,是记录藏品的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明时期宫廷书画收藏都曾经相当可观,但对存世的藏品进行收集的完整度不如宋徽宗宣和内府,而清宫对存世的名品收集得比较完全。B.书画收藏总是时聚时散,官私递藏。官藏兴盛,私藏相对衰落,比如宋宣和年间、清乾隆年间,官藏鼎盛,私藏相对就要寥落。C.很多朝代皇家书画的收藏在其达到顶峰后就逐渐衰落了,像元代、明代,清

8、代也是如此,乾隆朝之后,大量重要藏品或因战争,或因管理松懈而散佚。D.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是皇帝下令编纂的,工程浩大,历时74年,对清室的书画藏品进行了分类编目,还有书画名家和鉴赏家的鉴定。解析:C“乾隆朝之后,大量重要藏品或因战争,或因管理松懈而散佚”无中生有。A项,根据原文第三段最后“此时,存世的唐、宋、元、明名画几乎收罗殆尽。这是继宋徽宗宣和内府后最全的一次汇集”得出结论,这两句是在强调对存世作品收集的完全、完整,引导学生注意不是单纯指数量上的多少。B项,根据第二段开头“书画收藏历来有官、私收藏两个方面,又总是时聚时散,官私递藏”得出结论,引导学生注意理解“聚”“散”的含义,根据语境,“聚”

9、对应“官藏”,“散”对应“私藏”,而“递”有“轮流、更替”义。“聚”与“散”是相对的,“官藏”与“私藏”亦是相对的,因为藏品的总数是一定的。D项,根据最后一段“其成果体现在”得出结论,“其”指代的是前一句话。(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老厨师【俄罗斯】 帕乌斯托夫斯基(1)一七八六年一个冬天的傍晚,维也纳城郊的一间小木屋里,一位失明的老人,杜恩伯爵夫人从前的厨师快要死了。几年前,这位厨师被炉子的热气熏瞎了眼。从那时起,伯爵夫人的管家就让他住到这间岗棚里,偶尔想起时才给他几个佛罗伦。(2)厨师和他女儿玛丽亚住在一起,她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小屋里全部家什只有一张床、几

10、条瘸腿的板凳、一张笨重的桌子、满是裂纹的瓷碟和玛丽亚的唯一财产一架拨弦古钢琴。(3)玛丽亚给他临终的老父亲擦过身,穿上冰凉干净的衬衫,这时老人说:“我从来不喜欢神甫和修道士。我不能请牧师听忏悔,但是临终前我要净化一下我的心灵。”(4)“你到街上去,”老人又说,“把碰到的第一个人请到家里来,听取一个临终人的忏悔吧。我想谁也不会拒绝你的。”(5)街上空无一人。风把落叶刮得满街跑,昏暗的天空落下冰冷的雨点。(6)玛丽亚等了很久,才遇到一位陌生人。她用颤抖的声音向他转述了父亲的请求。(7)“好吧,”那人平静地说,“我虽然不是神甫,但没关系。走吧。”(8)他俩进到屋里。这个陌生人麻利地把凳子拉到床边,坐

11、下来,俯下身,愉快地注视了一下临终人的面孔。(9)“您说吧!”他说,“也许我不是用上帝赋予的权力,而是用我所从事的艺术的力量,让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轻松下来,并卸下您心灵上的重负。”(10)“我干了一辈子活儿,直到双目失明,”老人小声说,并把陌生人的一只手拉到自己身边。“干活儿的人是没工夫去犯罪的。我的妻子,她叫玛尔塔,她害上肺病以后,医生给她开了许多种贵重的药品,还叮嘱要给她吃鲜奶油和无花果,喝滚热的红酒,我于是从杜恩伯爵夫人的一套茶具中偷了一只小小的金盘子,把它砸成碎块卖了。现在回想起这件事心里很难过,我对女儿隐瞒了这件事,一直教育她,别人的东西一点也不要动。”(11)“伯爵夫人的仆人中有人

12、为这事受到牵连吗?”陌生人问。(12)“我发誓,先生,绝对没有,”老人回答说,跟着哭了起来。“要是我知道黄金救不了我的玛尔塔,我怎么会去偷呢!”(13)“那好,约翰梅耶,”陌生人说,把一只手放在老人失明的双眼上,“您在人们面前没有罪。您所做的,说不定还该算是您对爱情奉献的壮举。”(14)“阿门!”老人小声说。(15)“现在您告诉我您最后的心愿吧。”(16)“我希望有人能照顾玛丽亚。”(17)“这由我来做。您还希望什么呢?”(18)这时,即将逝去的老人突然露出微笑,大声说:“我希望能再一次看见玛尔塔,像我年轻时看到她那样。我想看见太阳,看见这座古老的花园百花盛开的春天。”(19)“好吧,”陌生人

13、说着站起来,走到拨弦古钢琴旁边,坐到钢琴前的凳子上。急促的琴声突然从岗棚里飘散开来,仿佛千百颗玉珠散落到地上。(20)“听吧,”陌生人说,“一边听,一边看。”(21)“我看见了,先生!”老人说着,从床上微微欠起身来。“我看见和玛尔塔相遇的那一天了,那天她因为难为情,打破了牛奶罐。那是冬天,在山里。天空像湛蓝的玻璃一样透明,玛尔塔笑了。她笑了。”陌生人弹奏着,一边望着黑洞洞的窗口。“现在呢?”他问,“您看见什么了吗?”(22)老人默默地谛听着。(23)“难道您没有看见,”陌生人一面弹奏,一面匆促地说,“夜由黑变蓝,之后由蓝变成蔚蓝吗?暖融融的阳光已经从什么地方的上空投射下来,您家这些古树的树枝上

14、已经绽开了白色的花朵。依我看,那是苹果树上的花。您看,第一道阳光已经投射到石砌的围墙上,把围墙晒暖了,上边直冒热气。可能是浸透着融雪的青苔水汽正在蒸发吧。天空变得更高,更蓝,更美了,鸟儿已经成群地从古老的维也纳上空往北飞去了。”(24)“这些我全都看见了,”老人喊道。老人倒在枕头上,急促地喘息起来,双手在被子上摸索。他气喘吁吁地说:“我像许多年前一样清楚地看到了一切。但是我不能不知道你的名字就死去。名字!”“我叫沃尔夫康亚马德莫扎特,”陌生人回答说。玛丽亚离开床边,双膝几乎触到地,向这位伟大的音乐家深深施礼。(25)当她直起腰来时,老人已经死了。窗外已是朝霞满天,洒满湿润雪花的花园沐浴在霞光中

15、。1940年【注】 佛罗伦,旧时佛罗伦萨的金币或银币,后来在欧洲很多国家通用。拨弦古钢琴,十六至十八世纪一种有键拨弦乐器,是钢琴的前身。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篇交代故事发生在冬天,意在与结尾老厨师去世时在音乐中感受到的春天的温暖形成鲜明的对比。B.医生给老厨师妻子开了许多种贵重的药品,并且叮嘱老厨师要好好养护妻子,然而他的妻子还是因为家庭无法负担高昂的药费而去世了。C.小说在最后才交代陌生人是莫扎特,使得故事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也将整篇小说推向了高潮。D.作者在文中着力介绍老厨师家的全部家什,旨在说明他家的贫困,为后文他因妻子的缘故被迫偷主人家的金盘子作了铺垫。解析:B“并且叮嘱老厨师要好好养护妻子,然而他的妻子还是因为家庭无法负担高昂的药费而去世了”无中生有。5.请结合小说内容概括老厨师的形象特征。(5分)解析:概括小说中提到的老厨师的事迹,根据事迹概括厨师的形象特征。答案:老厨师干了一辈子活,直到双目失明,体现出了他的勤劳;老厨师因为偷了主人的东西一直耿耿于怀,表现了他的善良;老厨师想尽办法救自己的妻子,体现了他对爱情的真挚。(每点2分,全对满分)6.有些小说的主题可以作多样化解读,请你结合文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试写出对小说主题不同的理解。(6分)解析:一篇小说可以从多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