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作文情况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0437517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生作文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村小学生作文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村小学生作文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村小学生作文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生作文情况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生作文情况的调查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小学生作文情况的调查报告 2009-06-17 22:48:23|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农村小学实效性写作教学策略研究农村小学生作文情况的调查报告 河北省南皮县冯家口镇于庄子小学课题组 王桂仓(执笔) 胡俊茹 孙艳丽 关键词:小学生 作文 调查分析 策略研究摘 要:学生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生的作文能力高低,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我们要鼓励学生多读书,鼓励学生多背诵,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与积累,教会学生修改文章,鼓励学生多练笔。我们教师更要努力研究新课标,不断探索经验,反复实践,勇于创新,根据农村的特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

2、探索出一条农村特色的作文教学之路。学生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生的作文能力高低,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而写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了解目前农村小学生作文的一般状况,分析形成作文困难的症结所在,从而为改进作文课堂教学、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提供有力依据。2008年6月至2009年2月,我们课题组几位老师对于庄子小学及周边兄弟学校小学生作文写作情况进行了采访式调查和抽样调查。(调查表附后)调查对象:我们对周边四所学校16年级近500名学生及各年级语文老师进行调查。调查方式:发放调查表、找师生座谈、浏览学生作文本。调查内

3、容:主要通过对学生阅读情况和写作情况的调查,了解小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态度、家长及老师对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认识程度、学生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获得的成就等。然后通过对调查表的分析,掌握小学生写作现状,挖掘根源,寻求指导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调查组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余份,浏览三至六年级学生习作230余本,召开师生座谈会四次。对小学生作文情况作了重点调查研究。现就调查情况报告如下。小学生作文现状分析一、作文态度消极。对写作文缺乏主动,缺乏激情,缺乏创新意识。具体表现为:1、惧怕作文。问卷调查显示30的学生惧怕写作文,完全没有主动性;50%以上的学生东拼西凑应付交差;大约只有20%的学生喜欢写作。2、没有写

4、作激情。大部分学生写作文时感情淡漠,没有非写不可的冲动,调查发现85的学生写作文时没有激情。仅仅出于完成任务而不得不编写罢了。3、写作处于被动状态。调查数据显示,无论是作文还是日记,学生很少自己积极地,自发地去写作,只有在老师布置以后才去完成的占90以上。4、写作没有创新,内容没有新意。许多作文选材陈旧,叙事老套,缺乏创新意识。这些消极心理最终导致了学生怕写作文,不知道写什么就胡编滥造,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作文内容单一。好多学生觉得作文没有东西可写。五年级的一次作文题为我的课余生活,学生写偷梨、偷杏、偷苹果、偷石榴的大有人在,占全班人数的47。好像除了偷东西没什么好玩的了

5、。还有几个没什么好写就干脆胡乱抄了一篇。三、作文技能普遍较差。学生在小学阶段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叙事清楚,语句通顺。从学生作文情况来看,许多学生的作文叙事紊乱,语病很多。语言具体生动、有感染力的约占22。大部分学生语言平直甚至言语啰嗦,其中语言不流畅、语句不通顺的占18.。写作格式也有不少问题,有的标题占格不正确,段落有的划分不合理,还有的从头到尾只有一段。标点用的不恰当,还有“一逗到底”的现象存在。四、作文缺乏真情实感。从学生习作来看,不少学生感情漠然,辞不言情,笔是心非,失真失诚。写假人假事经历的“胡编式”作文,东摘西抄的“拼凑式”作文,全文照搬的“移植式”作文很多。有写作文虽然写的是真人真

6、事,但没有经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没有自己对事物的感受和认识。没有经过自己情感的撞击与参与,不是自我情感的流露和抒发。浅析以上状况存在的原因一、老师指导不力。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包办代替过多。老师很少引导学生去认真观察事物,踏踏实实地完成自己的生活与阅读积累独立思考些什么和怎样写。而是喜欢提供材料,提供范文,这样的包办代替剥夺了学生自食其力磨练意志力的机会。学生势必会养成观察思维与积累的惰性,懒于阅读,疏于观察,怠于思考,必然不能练就观察、思维和表达。二、学生生活单调。1、农村毕竟相对落后和闭塞,图书馆、阅览室尚不健全,图书陈旧过时,信息传媒相对滞后,限制了学生课外学习、写作素材收集的空间,造成农村

7、学生课外阅读量小,接触社会时间少,生活单调,视野狭窄,在作文中无东西可写。因此,农村学生在心理上对作文产生一种恐惧感。2课业负担重,课余生活单调乏味。由于片面追求教学质量,老师在学生身上不断加大作业量,学生整天忙于写作业,身心疲惫,感情麻木,没有时间玩,更没兴趣研究作文,老师布置了作文也是简单草率,应付了事。有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下课了老师还让我们在教室里做数学题,我望着窗外别的班小朋友玩耍 ,心里真羡慕。所以,过重的课业负担也是造成学生不能专心写作的原因之一。、考试压力过大。农村小学要面对各级部门组织的频繁的考试:单元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各种抽考以及完成上级布置的定量作业、同步练习等。

8、而每次考试结束,上级要给学校排名,给任课教师排名,老师理所当然的也会给学生进行排名,甚至会把成绩单送到学生家长手中。因此,学生也把各科考试分数看得高于一切,而作文则成了语文学科的一种强制性训练,一种负担,学生并不会太过重视。语文考试变化莫测,作文题目更是千变万化,语文老师也不会再作文指导上下过多精力,一般让孩子们多背几篇,以不变应万变。三、家庭环境影响。由于思想观念陈旧,大部分家长还是以分数来评定孩子的好坏。平时对孩子的辅导也是以提高成绩为目的,没有把作文列为辅导范围,而且家长不愿意给孩子订阅报刊、购买优秀的学生读物,认为那是闲书,不如给孩子买点试卷实惠。在调查中,很大部分学生从来没订阅过报刊

9、,家长除了学习辅导书之外,不让读课外书,包括文学名著。这就大大影响了孩子们的视野,从而对写作更加觉得神秘。四、缺乏课外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1、阅读量少,语言材料积累少。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的阅读量少的可怜。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一至五年级学生阅读量不少于一百万字,一至六年级阅读量不少于一百五十万字。这样的标准,农村师生听了都觉得是天文数字。究其原因,有这么几个:农村的课外读物十分匮乏,学校的图书室多数徒有形式,很少开放。师生们整天围着这几篇课文忙活。从抄写生字到抄写词语,从抄写词语解释到抄写课文,学生被机械重复的作业所困,又哪有时间去读课外书?另外老师在教学中不重视学生多读多背,不注意引导学生发现

10、作者是怎样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如何从生活中获得素材和灵感。只停留在对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上。2、生活积累少。学生生活空间狭小,整天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学校为学生的安全着想,从来不组织出校园的课外活动,例如,春游活动,祭扫烈士墓活动,学生校外实践活动等,一切取消。校园内的集体活动也很少组织,例如,歌咏比赛、诗歌朗诵会、阅读比赛、写作比赛等似乎都是城里学校搞的花架子,而学生就是写作业、上课。五、教师没能起到示范作用。老师应该是学生的楷模,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通过座谈采访,我们了解到,很大部分教师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很少拿起笔来写作,似乎写作就是

11、学生的事情。尤其是部分年轻教师,提起写作就憷头,缺乏自信,缺乏创造力。教师的这种态度也影响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应对农村小学作文写作教学的策略一、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作文困境。1、鼓励学生多读书。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让学生多读经典的书,学习作家的语言表述方式和写作思路。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大家风范,才会有自己的个性。而个性才是优秀的,才是有价值的。2、鼓励学生多背诵。背诵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法宝。平时要鼓励学生背诵优美的篇章和经典句段,而且要选择不同的角度和种类。背诵可以积累词语和很多表达方法,写作时才能根据需要随意组合,信手拈来,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表达效果。3、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与积累。具有一

12、定的观察力是学习作文的基本功,学会观察是写好作文的重要的前提条件。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在实践中有目的、有重点、有条理地观察,从而提高观察效率和洞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学习习作的条理性。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教学生认真观察,仔细琢磨、充分讨论,然后在做有序记录。也可引导学生从另一角度观察、思考。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重点之处加深印象,更用利于学生写得具体,写得详实。教学生做有心人,能够把身边的事,看在眼中。记在心里,把它当做素材积累下来,并把这些看到的、听到的、自己感兴趣的事或简单、或详细地记录下来。时间久了,就会积累出很多的写作素材,就不会再愁没东西可写了

13、。4、教会学生修改文章。俗话说十分文章七分改,就是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文章不仅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值得培养的好习惯。而作为学生往往是写完后交上,没有想过修改的问题。作为老师要让学生每写完一篇文章,都要出声朗读几遍,自己感觉不舒服的地方好好修改一下,还可以和同学互相修改。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越来越强。5、鼓励学生多练笔。写作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也没有什么窍门,必须多写才能掌握领略其中的奥妙。练习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挖掘课文中可供习作训练的素材,指导学生进行扩写、缩写、仿写、续写;在学校和班级板报上开辟栏目,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习作、书写。结合日常生活中的重大事情,及时记录,发表感想。结合课

14、外阅读,看电视等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或观后感。二、教师本人要善写作。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不断积累好材料,要以身作则写下水作文,让学生看到教师的优秀作品,这样学生才会向你取经。同时,教师的下水作文还能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三、多用鼓励性评价,要善于从幼稚的、粗糙的习作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尤其是讲评差生作文时,即使他们全文仅有一两个用得恰当的词,一两句精炼的话,也要加以鼓励,使他们能鼓起作文的勇气,下次作文时有所进步。四、做学生的知心人。真实是作文的生命,内容真实、情感真切、充满童真、富有童心的习作人人喜爱。要让孩子袒露童心,释放童真。首先老师要了解孩子的需要,懂得孩子的心

15、理,不嘲笑,更不能批判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有安全感,觉得老师是可靠的知心朋友,是可以倾诉心事的对象。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说真话,写真事,达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的境地。写出最真的、最有生命力的习作。五、开展创造性活动,让孩子亲身体验,在活动中积累素材。农村广阔的天地是孩子们的乐园,更有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写作素材。教师应结合农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特别是充分利用好综合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后进行作文时,要提倡他们自由命题,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写作,言之由衷,充分表现学生个性,表达真实的自我。六、改善作文课堂教学。大胆改变那些传统的古板的教学方式,让教学适合学生的口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比如把习作课上成劳动课、美工课、表演课、唱歌课等,让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习作课才会上得更丰富多样、更精彩别致,才会更好地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培养出真正的高素质人才。农村小学生作文改革任重而道远,还需我们教师努力研究新课标,不断探索经验,反复实践,勇于创新,根据农村的特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农村特色的作文教学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