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策略三 热考题型突破——冲刺高分(京津)

上传人:二少****畔 文档编号:130436629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7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策略三 热考题型突破——冲刺高分(京津)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策略三 热考题型突破——冲刺高分(京津)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策略三 热考题型突破——冲刺高分(京津)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策略三 热考题型突破——冲刺高分(京津)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策略三 热考题型突破——冲刺高分(京津)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策略三 热考题型突破——冲刺高分(京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策略三 热考题型突破——冲刺高分(京津)(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策略三热考题型突破冲刺高分第1讲七类选择题解题模板构建题型1结论类选择题(1)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分析,对某一历史现象得出正确的理论判断的能力。(2)命题特点:题干一般为教材中未出现的历史结论,选项为所学史实,需判断论证史实是否符合题干结论;题干为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备选项是依据这些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得出的结论,需要分析判断选项的结论是否符合题干反映的信息。考题例证 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2、D.采取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答题模板应用示例第一步:通过对题干历史结论或史实的理解,理清历史结论或史实的时代背景,联系迁移所学知识。背景:1928年,苏联、矿井迁移知识:苏联新经济政策第二步: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中得出历史结论。关键信息:“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得出结论:允许外国经营第三步:分析各备选项的内涵及其与题干的关系,排除干扰项。干扰项:A、C夸大了材料中“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句话的作用。也不符合新经济政策中“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由国家经营”这一史实。B不符合史实。正确项:D符合新经济政策规定,即“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答案D(1)史实支撑法:利

3、用所学知识(史实、现象或观点),对题干分析、判断来说明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具体历史知识或者论证历史结论的方法,即以史实证史实,以史实证观点。(2)史论结合法:调动相关史实对所得出的结论进行相互印证,如果互证合理则说明答案正确,如果互证不合理,则说明所选择的答案是错误的。题型2“表明、说明”类选择题(1)考查能力:考查学生通过思维分析,在某一史实基础上或者在某一历史现象基础上,能表明或说明某一历史观点,得出某一历史结论的能力。(2)命题特点:说明论证是选择题的最高考查形式。与材料题中探讨问题的能力难度相当;设问一般带有“表明”“说明”“反映”等字眼。题干往往是历史现象,题肢是某一道理或观点,要求考生

4、通过“现象”说明“正确的观点”。考题例证 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答题模板应用示例第一步:提取材料关键信息关键信息: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第二步:明确设问导向设问:这表明苏联第三步:由“现象”分析说明道理或结论推理:1930年到

5、1931年间苏联的粮食产量在下降,但粮食出口量却增加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并要求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发展提供资金。正是因为对农业投入不足,才导致农业生产下降,正是因为要求农业为工业化服务,为其积累资金,才出现了粮食产量下降出口量却在增加的反常现象。可以说,苏联是以牺牲农业的代价实现了工业化,或者说苏联农民为国家的工业化作出了巨大奉献。故A符合题意。答案A(1)直接对应法:适用于题干与正确选项间有必然联系,只通过题干信息经过推理就能得出正确答案,其他干扰项不是正确选项的变式,其他选项通过所学知识即可排除。(2)题肢对比法:适用于多个被选项都与题干有一定的关系,在诸多被选项中通

6、过比较,得出一个最适合本题题干的正确选项。此种情况的答案之间有较强的迷惑性,要认真比对和甄别。题型3计量史学类选择题(1)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对数据、变量的分析。通过数据分析使原来不确定的历史问题得到可靠的数据证明,提示历史发展的特征及趋势。(2)命题特点:运用数学分析法,定量地研究历史现象和历史过程的产物,广泛运用于经济史、社会史、人口史等众多的史学研究领域,成为其研究的重要范式。考题例证 下表是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所占比例表。据此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年代1870189619001913比例78%74%72%A.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B.欧美发达

7、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答题模板应用示例第一步:“审”,即审清设问规定,明确取舍要求,把握题目规定的答题方向。答题方向:对“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进行分析。第二步:“判”,即判断数、线变化趋势,以此确定材料所要展示的信息。变化趋势: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四国所占世界经济的比例反而下降。第三步:“提”,即提取图表有效信息及核心内容,从现象的动态变化中探寻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质:四国进行了工业革命,其经济实力逐渐强大,但占世界的份额反而减少,这说明四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经济实力也在增长,即“世界各地的工业化

8、有所发展”。答案A(1)“三看”识图表看图表的头和尾,快速对应教材相关知识,以便准确调动相关知识解题。看纵横轴或图表说明文字,明确变量。看单位时间段内数据变化趋势,或某一历史要素占总要素的比值变化趋势。(2)“二联”析图表联系所学,分析相关历史要素对图表中数据变化的影响。联系题干与选项,排除选项本身错误或不符合题干要求的,得出正确答案。题型4比较类选择题(1)考查能力: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比较、推理、判断甄别等能力,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2)命题特点:主要特点是容量大,考查的信息范围广,可以是知识归类,可以是评价分析,也可以是异同比较。(3)分类:从试题形式上分为

9、类比和对比。类比是同一性质的事物或观点进行比较,对比是不同性质的事件或观点进行比较。考题例证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答题模板应用示例审题并找比较的角度角度:当今中国经济建设与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比较。联系所学知识联系中国当今经济建设中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国际国内环境、市场与计划的关系探索。联系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背景、生产关系的调整等。辨别备选项的正误A本身不正确,因为两者处的环境不同;C、D只属于中国

10、。新经济政策部分恢复商品流通,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故B符合题意。答案B(1)明确比较对象。要明确比较的是哪几项历史事物,知道要比较的是相同点还是不同点。(2)找准比较点。这是解题的关键,对于显性比较题,由于题目中有明确的比较点,因而容易形成答题方向。对于隐性比较题,需要自己确定比较项。具体来说,涉及背景的比较点有时期、原因、条件等;涉及过程的比较点有阶段、人物、组织、纲领口号、措施、方式手段等;涉及结果的比较点有结局、性质、特点、功绩、目的、局限性、作用、影响等。(3)组织答案。解答时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关联所学知识来组织答案。题型5图画类选择题(1)考查能力:以历史文物、人物

11、、漫画等图片为载体,综合考查判断图片,提取信息能力。(2)命题特点:图片形式新颖、贴近生活、现实感强、有较强的立体感和吸引力。(3)分类图片类:包括人物图、文物图、艺术图、图书刊物、生产工具、历史照片、宣传标语、票据、证据等。漫画类:主要是反映时代特征的漫画或具有讽刺性寓意的漫画。地图类:包括战争形势图、布局图、疆域图、交通路线图、经济分布图等。考题例证 图一、二、三是有关美国邦联政府、议会与州关系的一组漫画。该组漫画反映了()A.邦联政府拥有征税权与财政权B.邦联议会须扩大法定权力C.邦联政府各项活动须听命于各州D.邦联议会财政支出须各州批准答题模板应用示例一审图片:审图片包含的关键信息关键

12、信息:“得有一部给邦联议会撑腰的法律才行”二析隐含信息:准确理解图片隐含的意义隐含意义:邦联政府实际上是一个松散的各州联合体,没有一个主权国家应有的宣战、媾和、签约、发行货币、借债、征兵和征税等权力。漫画试图说明要扩大邦联政府的权力三判选项:看选项与题干的关系,看选项之间的关系分析选项:A说“拥有”不正确;邦联政府各项活动须得到各州的支持,不是听命于各州,故C错误。邦联议会是各州的一个协调机关,其财政支出须各州批准说法不正确,故D错误。答案B(1)抓住主题:即找到题干或图画中的标题,通过提炼,找出本题要考查的主题。(2)全面解读:将图画中包含的所有信息进行解读,通过解读,建立起与“主题”之间的

13、联系。(3)回扣教材:图画信息是变相将教材知识图示化了,因此一定要将图画涉及的信息与教材相应章节建立联系,以教材知识为依托确定出正确选项。题型6组合类选择题(1)考查能力:考查对一个或多个历史事件的甄别和判断能力。(2)命题特点:考查角度有两种:一是将同一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事件影响下的知识进行归类组合;二是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类。考题例证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排列正确的是()通政司、复社、都察院、风力水车政事堂、北门学士、内作使绫匠、高转筒车枢密院、土司、木活字、监察御史中书门下、三司使、武经总要、草市A. B.C. D.答题模板应用示

14、例一审,审题干,明确要求关键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排列”二联,联系教材知识教材知识:通政司,都察院、高转筒车、三司使等,出现的先后顺序三比,比较各选项,确定最有把握的一个,然后以此类推最有把握的选项:三司使是宋代分割相权的产物,故为宋朝,应该出现于第二的位置答案B(1)运用排除法。根据题意找出错误选项,依次排除错误题肢,得出正确的结论。(2)首尾两端确定法。先确定两端的序号再确定中间的序号排列的筛选法。(3)逐一落实法。对每一个序号所示内容进行分析判断,最终摈弃错误的而得出正确的结论。题型7因果关系类选择题(1)考查能力:学生对历史事件及历史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辨别与分析能力。(2

15、)命题特点:历史的特点是事件之间的联系性,一事件的果是另一事件的因。本题型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这一特点,既能考查基础知识,又能考查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考题例证 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19201921192119221922192319231924平均税款(卢布)10.306.113.983.06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C.实物配给制的废除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答题模板应用示例一审,审题干,抓关键信息关键信息:造成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二联,联系教材知识教材知识:战时共产主义时间是19181921年,新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