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二)(京津)

上传人:二少****畔 文档编号:130436599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二)(京津)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二)(京津)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二)(京津)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二)(京津)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二)(京津)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二)(京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板块提升(二)(京津)(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板块提升(二)线索1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18401842年)(1)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开拓市场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2)结果:签订了南京条约等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反映了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3)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指虽然拥有政府并是独立国家,但通过不平等条约,使大量主权沦丧。“半封建”是指虽然形式上仍然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但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思想等因素不断发展。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原因: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2)结果: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3)

2、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原因:日本为满足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2)结果:签订了马关条约,反映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1)原因:根本原因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直接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镇压义和团运动。(2)结果:签订了辛丑条约。(3)影响: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5.抗日战争(19311945年)(1)局部抗战: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反抗日本的侵略,展开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

3、斯战争的序幕。(2)侵华日军罪行: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组建“七三一部队”;对根据地进行“大扫荡”。(3)全民族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工农革命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战略防御阶段:两个战场,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战略相持阶段: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抗战胜利:日本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展壮大,成为国内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4)意义:近代中国一百年来反帝斗争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对点训练】1.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对近代国际法茫然无知

4、。而到后来李鸿章指出“彼族要求之事,无非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等言论。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A.中国在被动中与世界接轨B.中国的民族危机有所缓和C.清政府积极收回国家主权D.救亡图存的意识开始萌发解析从题干中“清政府对近代国际法茫然无知”到“彼族要求之事,无非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得出中国在被侵略中不断现代化和不断与世界接轨,故选A项。B项表述与事实不相符,排除;题目中并未牵涉清政府收回国家主权的问题,C项错误;D项表述中的“开始”是错误的,排除。答案A2.(2019山东临沂模拟)中国的一日:1936年5月21日记载:上海租界的小巡捕

5、今天开会新学到的第一件事是认识了一种花樱花,这种花他之前从没见过,可是碧眼黄发的洋大人告诉他,一旦看到门前挂着类似图案木板的住宅,一定要多加留意,特别保护。这反映了()A.租界注重保护各国侨民B.日本侵华势力日益增强C.日本攫取了领事裁判权D.侵华列强利益日趋一致解析据题干材料“1936年上海租界樱花碧眼黄发的洋大人告诉他门前挂着类似图案木板一定要多加留意,特别保护”,说明日本在华势力不断增强,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注重保护日本侨民,排除A项;领事裁判权亦称“治外法权”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保护日本侨民,反映了西方列强对日本法西斯的忌惮,排除D项。答案B线索2近代中国的抗争与探索1.反对满清专

6、制统治的历程(1)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洪秀全等人领导的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2)戊戌变法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光绪皇帝支持下,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戊戌变法运动开创了政治民主化的先河。(3)(19111912年),孙中山等革命党人领导了,推翻了满清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2.反对北洋军阀专制统治的斗争(1)失败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为维护建立的民主共和国的成果,先后与袁世凯、段祺瑞为代表的北洋军阀进行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重要斗争。(2)国民大革

7、命时期,为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国共合作发动了以北伐战争为中心的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3.反对国民党专制统治的斗争: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反专制求民主的斗争。如建立红色政权,在抗日根据地按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解放战争初期进行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等。【对点训练】3.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说认为,“吾侪(同辈)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反夫进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价也。鄙人愿诸君于是等谬想淘汰洁尽,从最上之改革着手,则同胞幸甚!”由此说明孙中山()A.主张通过革命实现共和B.建立了进步力量大联盟C.借助维新变革

8、挽救危亡D.首创了民主共和思想解析据题干材料“吾侪(同辈)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从最上之改革着手”可知孙中山主张通过革命实现共和,故选A项。材料看不出建立了进步力量大联盟(同盟会),排除B项;1905年维新变法早已失败,“最上之改革着手”是说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排除C项;民主共和思想是孙中山向西方学习的产物,排除D项。答案A4.1949年,美国政府在发表的白皮书中写道:(1947年)国民党军攻占延安曾被宣扬为一场伟大的胜利,这实则是一场既浪费又空虚的,华而不实的胜利。其判断依据是这次行动()A.使国民党在政治上陷入被动B.给了人民解放军以喘息之机C.牵制了国民党大量军事力量D.有利于人民解放军解放南

9、京解析据题干可以判断是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国民党调动重兵进攻陕北解放区,占领后的延安不过是一座空城,这样势必会牵制国民党大量军事力量,故选C项。双十协定的签订使国民党在政治上陷于被动,A项错误;1947年3月,国民党占领延安后,这次战争并没有给人民解放军以喘息之机,B项错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在1949年4月,D项错误。答案C线索3近代中国国际地位变化1.鸦片战争后,独立地位丧失: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降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2.甲午战后,民族危机严重: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战败,并且签订了丧

10、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地赔款都创下了历史之最,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到了任人宰割的时候,中国的国际地位降到了冰点。3.抗战胜利,国际地位提高: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极大提高。抗日战争是中国国际地位变化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战胜了现代化的日本,中国的胜利让世界刮目相看,为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基础。【对点训练】5.1913年,

11、赵玉森在共和国本国史中写道,“约既公布”,“对于战争原因之鸦片禁令,均未只字争及,于是臣民吸用之习蔓延益甚”,“诸外国人反而丑诋之,且或携我国一二烟具陈诸博物馆,以为清国人民风俗之代表矣”。这反映出赵玉森意识到()A.孙中山缺乏反对外国勇气B.烟毒泛滥危害中国国家形象C.具有历史局限性D.鸦片战争深刻影响近代外交解析据题干材料“臣民吸用之习蔓延益甚”、“诸外国人反而丑诋之,且或携我国一二烟具陈诸博物馆,以为清国人民风俗之代表矣”可知,烟毒泛滥,已为外国所诟病,故选B项。据材料可知指代鸦片战争,A项错误;材料与无直接关联,C项错误;同理,材料无关外交事务,D项错误。答案B6.下图为1941年中美

12、两国政府印发的一幅宣传画,以下理解合理的是()A.标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B.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C.美国利用蒋介石政府反苏D.蒋介石依靠美国围剿红军解析根据材料图片“中美伟大领袖为公理自由奋斗”说明由于二战期间,中国积极抗日,赢得了美国的认可,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选B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是1942年1月形成的,排除A项;这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是联合苏联反抗法西斯,排除C项;围剿红军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D项。答案B线索1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1)自然经济: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结构逐渐解体。随着外国列强的入侵,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促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

13、“织”分离,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发展。兴起(夹缝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近代民族工业首先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初步发展:19世纪末,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由于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以及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的发展。短暂春天:民国初期,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的影响和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短暂春天”。短暂发展: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民族工业获得了短暂的发展,但在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官僚

14、资本的统治下,民族工业的发展曲折而又艰难。沉重打击:抗战时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和国民政府实行专卖政策及工业垄断,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陷入困境:抗战胜利后,在国民党统治后期,由于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和繁重的苛捐杂税、官僚资本的压迫以及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民族工业的发展陷入困境,民族企业纷纷破产倒闭。(3)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自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发展迅速,它冲击自然经济,诱导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又压制它们的发展壮大,它逐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是导致中国落后的根源。1949年以后,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外国资本主义企业转化为国营经济的一部分。(4)官僚资本主

15、义19世纪后期清政府洋务派大官僚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形式开办的近代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是中国官僚资本的雏形。以后北洋政府由外债支持建立的一些官办企业也构成官僚资本的一部分。1936年以后,近现代历史文献中使用的官僚资本一词,主要指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煕、陈立夫四大家族,凭借国家政权的垄断力量所建立起来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工商企业。它形成于1927年以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人民政府在全部没收官僚资本的基础上,直接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对点训练】1.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一书中说:“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欲断矣。”材料表明()A.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B.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C.中国传统手工业遭受沉重打击D.列强完全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答案C2.宋子文认为通货膨胀的威胁已经过去,因此不再拍卖敌伪财产;另一方面,继承敌人的统制体系,要造成化公为私的国营企业,其中最大的便是中纺与中蚕。这()A.激化了国民政府与民众的矛盾B.使民族资本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