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理(含解析) (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0363326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理(含解析)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理(含解析)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理(含解析)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理(含解析) (1).doc(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如果某种病的女性患者远远多于男性患者,这种病最有可能是( )A.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C. 伴Y染色体遗传D.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答案】B【解析】【分析】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是女患者多于男患者;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男患者多于女患者;Y染色体的遗传表现为限男性遗传,且没有显隐性关系;细胞质遗传属于母系遗传,女患者的后代一般都是患者;常染色体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与性别无关。【详解】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男患者多于女患者,A错误;某种遗传病的女性患者远远多于男性患者,这种病最可能是

2、伴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B正确;伴Y遗传病表现为限男性遗传,男性患者的后代男性都是患者,女性不存在该遗传病,C错误;常染色体遗传病与性别无关,因此在人群中的患病概率在性别之间没有显著差异,D错误。【点睛】熟悉各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判断本题的关键。2.下列有关“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 都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它们在遗传中的作用B. T2噬菌体侵染实验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C. 都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 可以在培养基中培养噬菌体,从而达到标记噬菌体的目的【答案】A【解析】【分析】肺炎

3、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分离开,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另外还增加了一组对照实验,即DNA酶和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研究者: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等;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

4、的作用;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详解】两者实验思路均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它们在遗传中的作用,A正确;两个实验都巧妙地设置了对比实验进行验证,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艾弗里所进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采用物质分离提纯技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采用同位素示踪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错误;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进行细胞代谢,故不能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D错误。【点睛】注意:结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针对自然界所有生物而言,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

5、A,只有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不是DNA。千万不要认为是说某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3.若下图为某个DNA分子结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数字分别是A、G、C、TB. DNA复制过程中解旋酶作用对象是C. 构成一个脱氧核苷酸D. 该DNA分子复制三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核苷酸14个【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为DNA分子结构的示意图,其中表示磷酸,表示脱氧核糖,表示碱基、但不能构成一个脱氧核苷酸;、都表示含氮碱基(是腺嘌呤、是鸟嘌呤、是胞嘧啶、是胸腺嘧啶)、是氢键。DNA分子的结构:由两条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构成基本骨架,内侧

6、是碱基对(A-T;C-G)通过氢键连接。【详解】分析题图可知,与T配对,为A,与C配对,是G,与G配对,是C,与A配对,是T,A正确;DNA分子复制过程中,首先要用解旋酶将DNA分子的双链解开,而DNA分子的两条链之间是通过碱基对之间是通过氢键连接的,因此解旋酶的作用部位实际上是氢键,即使氢键断裂,B正确;不能构成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应该与下一个磷酸构成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错误;该DNA分子复制三次形成8个子代DNA,每个需要游离的腺嘌呤核苷酸2个,但原始亲代DNA不需原料合成,所以实际只有7个子代DNA需要原料合成,即共需14个游离的腺嘌呤核苷酸,D正确。【点睛】易错选项C,容易误认为只要是相

7、邻的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N碱基就构成一个脱氧核苷酸。4.下列关于中心法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逆转录酶是通过逆转录合成的B. 中心法则总结了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传递规律C. 真核细胞的转录只能发生在细胞核D. HIV病毒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遗传信息并没有从RNA传向DNA【答案】B【解析】【分析】1、逆转录酶是催化逆转录过程,其该过程模板是RNA,合成产物是DNA。2、克里克首先提出中心法则并总结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3、真核细胞内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但少数分布在细胞质中,如线粒体DNA和叶绿体DNA,所以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可发生转录和翻译过程。4、某些含有逆转录酶

8、的病毒也可以发生逆转录过程,如HIV。【详解】逆转录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它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通过翻译过程中合成,A错误;中心法则总结了遗传信息在细胞内传递的一般规律,即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DNA复制), DNA流向RNA(转录),进而流向蛋白质(翻译),特殊情况下,遗传信息也可以从RNA流向DNA(逆转录),RNA流向RNA(RNA复制),B正确;真核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含有少量的DNA,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DNA可以转录,C错误;HIV是一种可以发生逆转录的病毒,所以其遗传信息可以从RNA传向DNA,D错误。【点睛】注意:逆转录酶的作用和逆转录过程中合成的产物。5.如图为真

9、核细胞内转录过程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A. b链是合成d链的模板,图中方框b和方框c代表同一种核苷酸B. 转录完成后,d需要通过2层生物膜才能与核糖体结合C. 如果a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DNA聚合酶D. d链上相邻三个碱基称做一个密码子,翻译过程中与反密码子互补配对【答案】D【解析】【分析】该图为真核细胞内的转录过程,图中a表示RNA聚合酶,d链表示合成的RNA,该链上方框c表示胞嘧啶核糖核苷酸,b链为DNA模板链,其上的方框表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详解】图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则b链为DNA模板链,d链为转录形成的mRNA,由于DNA中没有核糖,RNA中没有脱氧核糖,所以图中

10、方框b和方框c代表的不是同一种核苷酸,A错误;转录完成后,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没有穿过生物膜,B错误;转录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DNA聚合酶是催化DNA复制的酶之一,C错误;d链为转录形成RNA,其上相邻三个碱基称做一个密码子,翻译过程中与tRNA一端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D正确。【点睛】熟悉转录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尤其要注意RNA与DNA中组成单位的区别以及合成的RNA穿过核孔没有穿过生物膜。6.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基因、性状以及二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前端有起始密码子,末端有终止密码子B. 基因能够通过复制实现遗传信息

11、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递C. 基因型不同,表现型肯定也不同D. 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性状,是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答案】B【解析】【分析】1、密码子是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2、表现型=基因型+外界环境。3、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详解】密码子位于mRNA上,基因的前端有启动子,末端有终止子,A错误;基因能够通过复制实现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递,B正确;表现型=基因型+外界环境,因此基因型不同,表现型可能相同,C错误;通过控

12、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间接控制生物性状,是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D错误。【点睛】注意:基因的前端有启动子,末端有终止子;mRNA上前段有起始密码子,末端有终止密码子;二者不能混淆。7.对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 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了新的基因类型,所以必定会导致原有性状的改变B. 基因突变更容易发生在细胞增殖的间期C.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D. 基因突变对生物大多都是有害的【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突变相关知识:(1)概念: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2)原因:外因:某些环境条件,如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内因:

13、DNA复制过程中,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改变遗传信息。(3)时期:DNA复制时,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4)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多害少利性、不定向性和可逆性。(5)结果:产生该基因的等位基因,即新的基因。(6)意义: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详解】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了新的基因类型,但不一定会导致原有性状的改变,因为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A错误;细胞增殖的间期会发生DNA复制,此时DNA分子结构相对不稳定,容易发生基因突变,B正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C正确;基因突变对生物大多都

14、是有害的,少数有利,D正确。【点睛】熟悉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点是判断本题的关键。8.下列过程存在基因重组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为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正在发生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之一;为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在发生片段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为杂合子(Aa)自交产生了三种不同的基因型的过程,根本原因是杂合子减数分裂过程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为双杂合个体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发生了基因重组;为雌雄个四种配子发生了随机结合(即受精作用)产生不同基因型的过程。【详解】根据前面分析

15、可知,过程发生了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正确;过程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错误;过程是因为等位基因分离所致,错误;过程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导致基因重组,正确;过程发生了受精作用,错误;综上所述,发生了基因重组,故选D。【点睛】注意易错项,都发生了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即受精作用,该过程没有基因重组。9.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及染色体组的表述正确的是()A. 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内不一定只有一个染色体组B. 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仍然可以正常产生子代C. 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对象就是一个染色体组D. 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芽尖后,芽尖所有细胞中都含4个染色体组【答案】A【解析】【分析】1、同源四倍体的单倍体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有同源染色体。2、三倍体的体细胞中由于含有三个染色体组,无法正常减数分裂产生正常配子,所以不能产生正常后代。3、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测定人的一个基因组中全部遗传信息,包括24条染色体上的全部DNA序列,即22条非同源的常染色体+X和Y两条性染色体。【详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