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上传人:摇**** 文档编号:130319765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科语文课 题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了解演说的特点,梳理伏尔泰对人类文明的贡献。2.体会雨果充满激情的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风格过程方法收集有关资料,营造朗读气氛,反复朗读中体会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实践,体现师生互动情感态度领略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体味作者对于伏尔泰人格力量的热情赞颂。教学重点了解伏尔泰的伟大贡献及这篇演讲稿的语言特点教学难点因为时代久远可能不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所以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体味作者情感教学媒体多媒体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一.导入新课 历史长河中,多少文学巨匠

2、的身影已经尘埃落定,可是他们的思想光华却仍然在熠熠生辉。伏尔泰,一个对你而言可能还有些陌生的名字,但是雨果说他是永生的;说他不仅是一个人,而且是一个世纪。伏尔泰,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让雨果这样的文学巨匠垂青的人,他的光芒来自何方?又撒向何处?请同学们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讲述伏尔泰的故事.二.伏尔泰、雨果及相关背景简介多媒体出示: 伏尔泰,原名弗郞索瓦.马利.阿鲁埃;伏尔泰是他的笔名。他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他出生在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自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伏尔泰写过大量文学作品,其中著名的有史诗亨利亚德、奥尔良少女,悲剧欧第伯,喜剧放

3、荡的儿子,哲理小说老实人。 雨果,法国作家,生于贝尚吕。父为拿破仑军官。童年时曾随父辗转欧洲各地。青年时政治和艺术上趋向保守。后随着查理第十反动统治的日益加剧逐渐转向自由主义。1831年发表长篇历史小说巴黎圣母院,通过中世纪一次巴黎贫民起义,揭露了宗教势力和封建政权对人民的学生压迫,鲜明地体现了雨果的善与美、美与丑的对照原则。1841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51年曾积极反对拿破仑第三称帝,此后流亡国外达19年。其间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小说和政论,现实主义倾向大为增强。 1778年,“教导人们走自由”的“法兰西思想之王”伏尔泰与世长辞了。一百年后,另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斗士维克多。 讲述伏尔泰故

4、事自由阅读资料了解伏尔泰齐读有关雨果的资料,了解雨果生平激趣,通过讲述故事进入课堂情境.学生不觉得枯燥乏味.了解背景资料,可以缩小时空差距,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文本内容10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雨果站在纪念伏尔泰百年冥诞的讲坛的,发表了这篇激情澎湃的演讲。三、整体感知 1、朗读练习,感受课文激情 导读: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是对人类先贤的崇高礼赞,对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也是对人类社会永远需要的正义的呐喊,良知的呼唤。那么,我们朗读这篇演说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启发学生回顾第五课学习时所讲的演讲知识) 2.范读、听读、评读 (听朗读带,学

5、生试读,师生共同依据演讲的特点点评朗读情况)四.浏览课文,了解伏尔泰的伟大贡献 1.思考:从雨果的演讲中,你了解到伏尔泰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怎样的贡献?雨果为什么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2. 让学生自由发言,充分讨论后归纳(多媒体出示): (1)伏尔泰对人类的贡献可以归纳为两部分: 一是通过著书立说和文学创作,做出思想上的贡献:“培育良知,教化人类”(用文中原话回答“他行使过一个职能,他完成过一个使命”中的这个“职能”和“使命”具体指什么?),“教导人们走向自由”; 二是以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为他那个时代的弱势人群争取人权,勇敢斗争。 追问:有这方面的例子吗?明确(多媒

6、体出示): 第9节中举了他为西尔旺、蒙巴伊、卡拉斯和拉巴尔四个人斗争的例子。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看,这四人都是平民,在当时,平民受尽压迫和欺凌。伏尔泰为弱势群体抗争的精神和伟大的人格力量令人钦佩。他不仅用笔做武器宣扬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而且积极投身于现实的、为一个个受害者辩护的具体斗争中。正是有了以伏尔泰为领袖的启蒙思想家们的努力,思想的种子被播撒到世人心田,一个新的纪元开始了,思想将是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 (2)伏尔泰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因为在伏尔泰生活的时代前期,统治阶级压迫人民,而人民却甘心受迫,不敢、也不懂起来反抗,社会愈加昏暗腐败。这时,许多像伏尔泰这样的启蒙主

7、义思想家用自己的笔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唤起了人们反抗的意识,投入到为民主自由而斗争的自由中去。从那时起,“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思想取代武力,一切都要放到“理性”法官面前受审,人们再也不会威与专制,人间的最高律令将是基于正义和平等的法律.总之,“新纪元”的说法是对 启蒙运动意义的高度评价。所以,雨果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称为“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听读朗读评读感受课文激情思考教师出示的问题结合文本自由发言讨论雨果为什么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归纳伏尔泰对人类的贡献通过初步的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基调,让学生初步感知语言特点,也为下一步了解伏尔泰的贡献做好铺垫.通过几

8、个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快速把握核心内容,在小组学习,自由讨论的氛围中逐渐抽丝剥茧明确伏尔泰的贡献,完成第一个教学重点.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3.本文是文坛泰斗雨果对思想大师伏尔泰的礼赞,作者还从哪方面赞扬了伏尔泰?明确(多媒体出示) 伏尔泰伟大的人格力量:微笑 雨果说:“微笑,就是伏尔泰”。(如何理解?)微笑,标志着自信、雅量和大度,真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伏尔泰的微笑是“睿智的微笑”。因为它是对愤怒情感的超越,是看透一切尘嚣后的宽恕和安详。正是有了这智慧的微笑,照亮了真理、正义、仁慈和诚实,催生出平等、博爱、理智、和平等人类永恒的精神追求。五.品读课文,赏

9、析语言 1、导读:这篇演讲很好的展现了雨果的浪漫主义语言风格。本文的语言激情洋溢,在语言的背后是雨果对黑暗现实和不合理制度的尖锐抨击,对人道主义的热切呼唤。这种诗化的语言主要有下面几个特点:鲜明对比,如:“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 生动比喻,如:开头“,一颗巨星陨落了。”一句用比喻的方法来说伏尔泰的逝世。 渲染夸张,如:“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出来!”(这富有激情的生动呼告,表现了雨果与黑暗专制势不两立、斗争到底的决心和信念)2、请同学们再次感情充沛的朗读课文,勾画出你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和段落,体会作者浪漫主义语言风格及诗化的语言中蕴含的深刻含义。3

10、、讨论交流:明确(多媒体出示):(1).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 受到黑暗暴力的统治阶级的诅咒,帮人民摆脱愚味,人民祝福他,未来属于人民。 (2.人们就为这微笑感动。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 这里的“黎明”指的是封建王朝即将崩溃,民主时期即将开始。这“微笑”是对封建统治者的蔑视和嘲笑,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展望。他的沉着坚定给人以力量。 (3).我们感到,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 明确:只有思想开放了,人民才能创造出更为先进的文明。 (4).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 封建君主专制使人民生活在痛苦之中,

11、而伏尔泰虽然去世了,但他的思想仍然指引着人们走向光明,作者强调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就是表明作者向黑暗宣战的决心。4、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背诵培养语感。六.拓展延伸介绍巴尔扎克葬词讨论交流聆听导读指导学习赏析语言方法有感情朗读课文勾画自己喜欢的语句段落体会语言风格交流深刻含义赏析这个环节既是本文重点又是本文难点,所以在老师的导读引导下,学生快速明白赏析角度,从文本中寻找自己喜欢的句段,感受语言风格的同时,理解句段含义.把握好语言这个载体,才能深刻理解句段含义,所以读与赏一直紧密结合.开阔视野再次感受演讲特点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七.课堂总结一位著名作家说

12、过,文学作品只有真实感还不够,给读者的美感越多,就越成功。演讲又何尝不是如此?雨果正是以他奇特的构思,深挚的情感,诗意盎然的语言,创造出一种壮美的意境,使演讲产生巨大的感染力. 作者从历史到现实,从伏尔泰的卓越贡献到他的伟大人格,构成了整个演说词的脉络层次。演说跌宕起伏,高潮迭起,精彩语句,俯拾皆是.同学们,用你们灵动的笔,用你们真挚的情,用你们掌握的方法,去书写自己的绚丽华章吧!教师总结让学生回到文本整体,再次感受文本内容,整理课堂收获作业设计1.搜集整理一些著名的演讲词,学习其语言特点.2.班级布置一次演讲比赛.板书设计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雨果 卓越贡献 鲜明对比礼赞伏尔泰 非凡人

13、格 激情洋溢的语言 生动比喻 时代意义 渲染夸张教学反思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伏尔泰故事:“欧洲的良心”如果说,法国人与英国人一样地热爱自由,我相信这句话人人都会同意。但英国人争取自由的方式是靠“改革、渐进和法治”,而很遗憾,法国人却花了将近200年才能学到这一点。曾经有人很挖苦地说过:在争取自由的问题上,高卢雄鸡们只懂得一件事,那就是一次又一次地敲响警钟、暴动、“革命”和热血沸腾.但历史上那场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其最初的种子,却又是由英国人播下的。英国有个著名的法官约翰洛克,曾写过一本法理学的名著:政府论。他在这本书里写道:“人类天生是自由的、平等的和独立的。人人都享有这些由上天赋予的、不可让与和不可侵犯的人权。”他这句“天赋人权”的口号一出,便如暴风雨般刮遍了大西洋两岸。在美洲,它激起了那场惊天动地的美国独立战争,孕育出了一个“美利坚合众国”;而在欧洲,它引发了一场为“自由平等”而战的法国大革命;200年后,这句话更由孙中山传到了中国,惊醒了我们这头古老的东方睡狮。现在,我们的世界法律之旅就正被一阵好风吹送着,从英伦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