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共29张PPT).pptx

上传人:weil****i173 文档编号:130247123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2.2 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共29张PPT).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5.2.2 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共29张PPT).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5.2.2 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共29张PPT).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2.2 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共29张PP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2.2 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共29张PPT).pptx(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一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明清之际统治阶级极端腐败 正统礼教遭到怀疑 政治背景 一些先进知识分子代表新兴市民工商阶层利益 掀起一股要求个性解放 平等和民主 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思想背景 1 背景 经济背景 商品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根本原因 李贽 1527 1602年 号卓吾 福建泉州晋江人 是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思想家 他26岁中举 由于不拘于官场和礼教的束缚 所以为官20余年辗转各地任中下级官员 经历坎坷 1580年辞官后 专心从事讲学和著书 最终以 惑世诬民 的罪名被捕入狱 不堪迫害自杀身亡 时年76岁 李贽 1 李贽对君主专

2、制的抨击 言论一夫天生一人 自有一人之用 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 若必取待足于孔子 则千古以前无孔子 终不得为人乎 言论二夫私者 人之心也 人必有私 而后其心乃见 若无私 则无心欤 李贽的思想 参考课本P14资料1 资料2 资料 李贽 号卓吾 福建泉州人 回族 他做过20多年的小官 亲身感受到明朝官场的黑暗 后来弃官 专心著述讲学 他讥笑当时士大夫口讲 仁义道德 行为却卑鄙无耻 道学家称颂孔子说 天不生仲尼 万古长如夜 李贽辛辣地讽刺道 啊 原来老天不生孔丘 世界就是黑暗的 怪不得孔丘以前的人 整天得点着火烛走路呢 他提出 人人皆可以为圣 认为 圣人不曾高 众人不曾低 他公然招收女学生 还提倡

3、婚姻自由 他的言论引起统治者的极大恐慌 将他逮捕入狱 不久 李贽死于狱中 你觉得李贽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他的言论会产生什么影响 1 李贽的思想主张 1 否定孔孟学说和 四书五经 的权威 2 批判封建礼教 主张个性自由发展 影响 唤醒人们反抗权威 追求自由的意识 对当时的政治体制造成冲击 影响广泛的个性解放思潮杜丽娘是明代后期戏剧家汤显祖创作的 牡丹亭 中的女主角 她出身于名门望族 从小受父母和私塾老师的严厉管教 连在衣裙上绣点鲜艳的花鸟都要干涉 杜丽娘感到自己犹如生活在铁笼里一般 一日 她梦见自己与心爱的人一起游园 压抑的人性开始复苏 杜丽娘决定冲破家庭的束缚 追求爱情和幸福 黄宗羲 1610

4、1695 浙江余姚人 曾参加抗清斗争 后长期隐居 他的著作有 明夷待访录 明儒学案 等 明夷待访录 鲜明地表达了他的民主思想 长期列为禁书 他的思想对垂死的封建制度是个有力的冲击 对我国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过一定的积极的影响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书影 17世纪中后期 有人称它为 另一部 人权宣言 1 君主专制是诸多弊端根源 2 反对君主专制 限制君主权力 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 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敲剥天下之骨髓 离散天下之子女 以奉我一人之淫乐 为天下之大害者 君而已矣 黄宗羲 原君 材料反映了黄宗羲哪一观点 2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 资料1徽州地区的风俗 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 科举反在

5、其次 资料2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 工商皆本 资料3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 大贾富民者 国之司命也 说一说 明清之际 传统的 重农抑商 观念受到了怎样的挑战 并分析导致这种观念变化的原因 3 重农抑商 观念受到挑战 受到挑战的表现资料1经商是谋生的最佳手段 走仕途不如经商 资料2商业和农业一样重要 资料3肯定商人阶层在整个国家中的地位 重农抑商 观念受到挑战的原因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商人和商业的地位日益提高 晚明以后 四民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 明清人口增长迅速 科举名额并未相应增加 走科举之路的成功机会降低 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特别是商人阶层自我意识的觉醒 二 世俗文化的发展 资料1世间人睁

6、眼观看 论英雄钱是好汉 有了他诸般称意 没了他寸步也难 拐子有钱 走歪步合款 哑巴有钱 打手势好看 如今人敬的是有钱 蒯文通无钱也说不过潼关 实言 人为铜钱 游遍世间 实言 求人一文 跟后擦前 明 朱载堉 山坡羊 钱是好汉 资料2课本P15陆楫和顾公爕的资料 1 社会消费观念的变化 以上资料说明明清时期社会风尚 消费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古典小说成为文学主流 2 世俗文学的变迁 罗贯中 元末明初 吴承恩 明朝 施耐庵 元末明初 叙述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我国最早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反映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和敢于斗争的精神 一部具有浓郁浪漫主义气息

7、长篇神话小说 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 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真实 我国古典小说高峰 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 曹雪芹高鹗 清朝 描写北宋末农民起义 歌颂农民的斗争精神 明清小说反映内容的共同特点 揭露封建制度的腐朽 要求个性解放 感受四大名著 猜猜他们是谁 在 三国演义 中有一位英雄 他曾温酒斩华雄 千里走单骑 刮骨疗毒 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 这位英雄是谁 关羽 感受四大名著 猜猜他们是谁 有人对 西游记 总结道 阳光灿烂 百变猴头 憨厚老成 阿弥陀佛 漫漫西天取经路 除妖斗魔显真功 若问是谁谱此画 淮安才子 沙悟净 唐三藏 猪八戒 孙悟空 吴承恩 感受四大名著 猜猜他们是谁

8、 她的性格多愁善感 多才多艺 有人形象地描绘了她是一个 左手拿着药罐子 右手提着醋坛子 的人 她的悲喜人生真令人感叹 你知道她是谁吗 林黛玉 感受四大名著 猜猜他们是谁 偷出右手来 提起铁锤般大拳头 尽平生动 只顾打 打到五六十拳 那大虫眼里 口里 鼻子里 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更动弹不得 只剩口里兀自气喘 武松 同光十三绝 是一幅工笔写生戏画像 乃清光绪年间画师沈蓉圃以彩色绘制同治 光绪时期的十三名昆曲 京剧著名演员的剧装画像 画中人有 群英会 之鲁肃 雁门关 之萧太后 四郎探母 之杨延辉等 同光十三绝 2 大众娱乐的变迁 原因 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镇的繁荣 带动各种服务性行业日益兴盛 欣赏

9、戏剧成为主要的娱乐形式 19世纪中期 一种以徽 汉剧种为基础 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新剧种初步形成 京剧 京剧 BeijingOpera PekingOpera 又称平剧 京戏 国剧 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 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 遍及全国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 1790年 起 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 四喜 春台 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 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 同时接受了昆曲 秦腔的部分剧目 曲调和表演方法 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 通过不断的交流 融合 最终形成京剧 京剧流播全国 影响甚广 有中国戏曲三鼎甲 榜首 及 国剧 之称 它成为演绎 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京剧形成 以徽调 汉调为基

10、础 19世纪中期 京剧脸谱有红 紫 黑 白 蓝 绿 黄等色 各有寓意 红色寓赤胆忠心 紫色寓智勇刚毅 黑色寓忠正耿直 白色寓奸诈狠毒 蓝色寓刚强勇猛 绿色寓侠骨义肠 黄色寓凶狠残暴 此外 还有老红 瓦灰 金 银等色 各有寓意 生旦净丑 京剧四大行当 昆曲 又称昆剧 昆腔 昆山腔 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 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 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 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 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 舞蹈及武术等 以曲词典雅 行腔宛转 表演细腻著称 被誉为 百戏之祖 昆曲以鼓 板控制演唱节奏 以曲笛 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 其唱念语音为 中州韵 昆曲

11、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中文名昆曲外文名KunquOpera起源时间元末明初 距今600多年 发源地苏州昆山代表作品牡丹亭文化价值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元末明初形成于江苏昆山的百戏之祖 百戏之师 昆曲 明朝中后期后的小说 戏曲等文艺与之前相比有什么特征 1 明中后期的文艺 描摹世态人情的世俗文学勃兴 商人 手工匠等市井人物 堂堂正正地登上艺术殿堂 2 作品生动细腻地反映了城市平民阶层的人生理想和社会心理 昆剧和京剧 4 明清时期 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定型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课堂小结 李贽抨击封建传统观念 追求个性自由发展黄宗羲批判皇权 进步思潮 重农抑商 观念受挑战 传统节日基本定型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被誉为 四大名著 世俗文化 社会风尚的变化 拜金逐利 金钱至上 奢侈享乐 古典小说成文学主流 欣赏戏剧成为主要的娱乐形式 京剧 昆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