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30246365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30题,每题2分)1.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各种小吃,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米饭,永远都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下列古人类中,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2.关于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的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商朝夏朝西周 B.夏朝商朝西周C.商朝西周夏朝 D.西周商朝夏朝3.西洋人论述中国史的著作通常自商朝开篇,主要是因为商朝A.青铜工艺极为发达 B.考古资料极其丰富C.有完整的国家机构 D.有成熟的文字系统4

2、“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这充分表明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A等级关系严格 B世卿世禄C神化专制王权 D家国一体5.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A.国家产生 B.文明起源 C. 社会转型 D. 政权分立6.记听课笔记是历史学习的好习惯,小张在笔记本中记录了以下关键词:城门立木取信、奖励军功耕织等。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要内容是A.齐桓公首霸 B.商鞅变法C.郡县制确立 D.百家争鸣7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8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偃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恩泽贵族 B削弱王国势力 C增加税收 D实现民族交融9.汉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A.行政事务 B.军事管理C.监察事务 D.财政管理10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中央官学的建立( )A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B打破了依靠血缘垄断官职的局面C有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D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进一步发展11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

4、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1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A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B政权分裂与文化停滞C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D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13唐太宗曾说:“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朕)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以下唐太宗实践这一言论的措施是A轻徭薄赋B虚怀纳谏C劝课农桑D戒奢从简14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这反映了A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B重农抑商的经济

5、政策C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D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16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材料说明孝文帝A开创了民族融合的新时代 B意在为学习汉文化寻找历史依据C旨在进一步神化封建皇权 D力图争取鲜卑贵族的拥护与支持17对以下两幅魏晋壁画解读合理的是北方内迁少数民族耕耙图 北部边境汉人放牧图 A.经济重心南移 B.农业生产恢复C.

6、民族交融加强 D. 社会分工扩大18唐太宗“以天下为家”,“惟贤是与”。既用“西北骁武之士”,又用“东南儒生”;既用秦王府旧人,也用东宫旧仇;既用高祖遗臣,也提拔寒微士人、任用少数民族精英。材料表明,贞观之治得益于A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B统治者的革新魄力C统治集团的开放性 D科举制的发展完善19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其相似作用是A大幅提高了行政效率B有效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限制、监督了皇权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20唐太宗在诏令中明确规定,道士女冠位在僧尼之前;唐高宗追尊

7、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把老子庄子等书列为科举考试的项目;甚至唐朝好几个皇帝把道士请到皇宫里炼丹。这些举措A冲击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B使道教成为唐正统思想C使道教势力超过了佛教 D使儒学被统治者所摒弃21下图为敦煌莫高窟最为精美的艺术代表作。据此可知,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基于A石窟建筑年代久远 B保存了大量唐诗作品C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塑像 D存有大量唐朝书法名家真迹22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有( )把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 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地方赋税大部分转运中央 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A B C D23宋初,三司(户部、盐铁、度支)独立掌握全国财政,王安石变法时

8、期将三司重新组织起来并统一到一个新的机构里。这一措施的主要意图是A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B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C提高处理经济事务的效率 D消除宋初加强皇权的弊端24北宋建立后,将地方精兵编为禁军,拱卫京师,还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A提升了边境防御能力B提高了文官和士人地位C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D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25“绍兴十年,金军再度南侵,受到南宋军队的重挫。南宋军队先后取得了顺昌、郾城、柘皋等战役的胜利。但此时,南宋尚不足以打败金国。”这一史料可以佐证A绍兴和议是宋金双方力量趋于均衡的结果B绍兴和议是南宋统治集团无能的结果C

9、南宋前期的失利与高宗的投降路线有关D南宋崇文抑武的国策已经发生转变26金代海陵王时,废猛安谋克制下的万户一级为路,使其置于京府和节镇州之下,其地位与防御州、县等,并纳入官员品级制的系统之中。这一改革A废除了猛安谋克制度 B解决了“冗官”问题C推动地方官制的统一 D实现了官制的女真化27阅读以下的“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表格能够说明年代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末年(997年)2408.11567.36040天禧末年(1021年)2641.23874.04060熙宁十年(1077年)2021.35117.22872A商税收入已经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B北宋时期纸币成为市场流通的

10、货币C宋代加强农村契约租佃关系的管理D边境榷场贸易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28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A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 B苏州和湖州成为人才汇集之处C江南广泛种植原产美洲的作物 D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29元史百官志七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材料中所指的行政机构是A三司 B行中书省C中书省 D宣政院30下图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比较”图。大运河河道的变迁是A经济重心南移的结果 B经济形态变革的标志C中央集权强化的要求 D政治中心转移的影

11、响二、非选择题(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载,在周公摄政时就分封了71国,其中大部分都是周的同姓子弟。分封时要举行隆重的册封仪式,天子“授民授疆土”,将某地区的土地连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封赐给诸侯,由他们去建立国家。诸侯要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屏藩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义务。周朝的分封则主要是由统治部族对被征服地区主动进行的武装拓展,大大加强了王室对全国疆域的控制,巩固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即所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摘编自张帆著中国古代简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周建立分封制度的内容与影响。(10分)材料二户籍相伍与集乡聚为县两事,是秦国地方行政制度

12、的重大转折点。县既由基层的乡聚组成,乡聚以下又有什伍之组织,这样一来,就将过去血缘关系的氏族组织,改造成为从户开始经什伍到乡聚再到县的严密的地缘关系组织,形成了完成意义上的基层地方行政组织体系。从秦统一天下后将县的幅员定为“大率方百里”的原则看来,在商鞅集小乡聚为县时,必然也已有某种分划的原则。同时每一县都由国君任命的县令担任长官,也标志着官僚制的完善。摘编自周振鹤著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并说明其对秦国加强统治的意义。(10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

13、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并说明兴盛的原因。(12分)材料二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四月十三,宋太祖诏令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至三鼓以来,不得禁止。”宋仁宗时朝廷下令允许民间向街开店。北宋中期“坊市之名,多失标榜”。摘编自陈振宋史(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情况。(8分) 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30题,每题2分)123456789101112131415DBDACBABCACDBDD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BCCDACACD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