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提升卷 2.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0245406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提升卷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提升卷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提升卷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提升卷 2.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82019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提升卷历 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写的主要著作不包括(

2、)A论持久战B论联合政府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D新民主主义论2路德认为,“信”不是外在修炼的结果,而是与之俱来的、是深深地植根于人的内在经验之中的东西。路德把最基本的宗教信条直接建立在个人内心之中,也就是说他在人的内心世界中发现了宗教。这一主张( )A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B把人从外在的善功和圣事的枷锁中解放出来C使天主教会及其神职人员失去了存在的必要D与宋明时期“陆王心学”的思想本质上一致3明清之际的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三位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之处有( )反君主专制制度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思想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隐居著书立说ABCD419

3、26年6月,毛泽东在向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汇报工作时特别提到,国民党的宣传工作很重视城市但忽略了农村。他断言,只有把农民的潜力发挥出来,革命党才能获得战胜帝国主义所必须的力量。这反映了毛泽东( )A坚持建立无产阶级的革命武装B认为农民才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C致力巩固革命统一战线成果D肯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5黄宗羲认为:明人讲学,袭语录之糟粕,不以六经为根柢,束书而从事于游谈,更滋流弊,故学者必先穷经。然拘执经术,不适于用,欲免迂儒,必兼读史。这表明黄宗羲( )A倡导经世致用B主张表彰六经C肯定知行合一D强调以史为鉴6台湾作家柏杨认为,中国文化似一条壮观伟大的河流,但是到了14世纪,“它终于

4、淤塞成一个酱缸,构成一个庞大而可哀的时代。”这个“酱缸”现象形成的时候,西方开始后来居上。当时西方“后来居上”的表现是( )A工业革命开展B中世纪神学的盛行C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D宗教改革在德意志地区展开7“新建立起来的金碧辉煌的军事力量,不过是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材料意在说明(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扶清灭洋C师夷长技以制夷D运动失败的必然性8有人说,孔子的作品“从未为中国人内心提供一个可以对抗世俗权力的价值体系,提供的是一切围绕权力转。儒学如果是宗教的话,便是伪宗教;如果是

5、信仰的话,便是伪信仰;如果是哲学的话,则是官场化社会的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对中国人是有罪的”。这段言论在历史上最有可能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9“用原始艺术来摧毁古典审美”,“这幅画上,不仅是比例,就连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他破坏了许多东西,可是,那种破坏却是相当地井井有条: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形象还是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几何块面。”下面属于材料所叙述画派的代表作的是( )A日出印象B自由引导人民C格尔尼卡D拾穗者10在宋代,词人的创作不是专为抒发主体情志,而是去表现其精神产品的消费者的愿望和情绪;市民

6、们在瓦舍中尽情地观赏百戏和娱乐,但这种文化消费是要付费的。这些现象说明了宋代( )A享乐主义观念成为潮流B文艺的商品化、大众化趋势C士人阶层审美情趣提高D人文主义精神开始兴起11清代学者往往重考据,尊崇汉儒而诋毁宋儒。但姚文田“独持议,谓三代以下,其道皆本孔孟,得程朱而传自五季,以后人道不至陵夷者,宋诸儒之力也”。姚文田的这一说法( )A肯定了程朱理学的历史作用B糅合了儒道思想发展了儒学C理顺了传统儒学的发展脉络D旨在借古讽今提倡经世致用1217、18世纪中西文明有较大规模的交流,西方的宗教、哲学、科学知识和器物文明传播到中国,同时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制度也传到西方。这表明当时( )A

7、中国文明处于优势地位B中国文明跟上时代发展潮流C文明交流具有双向特点D文明交流推动双方社会转型131957年经济学家马寅初发表新人口论,主张两个(孩子)有奖,三个(孩子)有税,不让人口增殖拖经济的后腿,1958年被扣上了“经济学界的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而1979年光明日报发文肯定马寅初的人口主张,认为过去“错批一人,误增三亿”。对马寅初人口思想及对其评价认识正确的是( )A该思想的提出是学术领域贯彻“百花齐放”方针的结果B该思想的提出不利于当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展C前者否定该思想是因为它超越脱离了中国的现实国情D后者肯定该思想得益于思想解放、纠正了“左”倾路线141956年5月26日,中共

8、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在某一医学学说上,生物学或其他自然科学的学说上,贴上什么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之类的阶级签就是错误的在文学艺术工作方面,限制创作的题材,只许写工农兵题材,只许写新社会,只许写新人物等,这种限制是不对的。”这表明( )A党中央在科学文化上实行“双百”方针B“双百”方针遭到“文革”错误的干扰C阶级矛盾正在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D文学艺术创作被中共和各民主党派控制15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一书中指出:“就在英国发生革命的同时,开始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也在英国达到了它的高潮阶段。这两大革命由此构成了一幅17世纪的双元革命奇观,与18世纪的双元革命

9、交相辉映。”下面关于17、18世纪的“双元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A18世纪的“双元革命”指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B18世纪的“双元革命”指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C17世纪的“双元革命”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文艺复兴D17世纪的“双元革命”指英国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16有这样一批文人,仕进路途堵塞,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舒其拂郁感慨之怀”,表达他们在那个历史时代深沉的悲愤、苦闷与抗争,推动了中国戏曲事业的发展。据此,推断“这样一批文人”的主要艺术成就是( )A南戏B京剧C元散曲D元杂剧17万历十六年(1588年)夏天,李贽剃光了头以示和鄙俗断绝,虽居住在佛教寺院,却不受戒、不做僧众的功课,强烈

10、冲击了传统世俗,被当地的保守势力视为“异端”。这表明李贽( )A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B反对理学空谈和功利主义C反对封建礼教,崇尚宗教自由D崇尚“至道无为”政治理想18李鸿章认为:“我中华智巧聪明,岂出西人之下?果有精熟西文者转相传习,一切轮船火器等巧技,当可由渐通晓,于中国自强之道似有裨助。”下列符合此设想的洋务派活动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创办京师同文馆C创办轮船招商局D建设近代海军19唐代一位书法家的作品简直就是舞蹈、音乐、激情,“伏如虎卧,起如龙跳,顿如山峙,控如泉流”。据此可知,这位书法家作品中的字体是( )A隶书B行书C草书D真书20儒家学者李翱“援佛入儒”,通过对孟子“性善”

11、论的发展和对韩愈“性三品”说的突破,建立起“性情”的人性观,完善了儒家的道德修养理论。这反映出唐代( )A儒学的正统地位动摇 B“三教合一”趋势加强C儒学有所继承和创新 D儒学复古性色彩浓厚21孙中山曾说:“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举此二者,则民生主义之进行,可期得良好之基础。”对这段话解读正确的是( )A它是1905年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的内容B它是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的誓词C它表明孙中山发展了三民主义D它是中华民国临时

12、约法的内容22王韬在致园尺牍指出“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以器胜,如徒颂西人,而贬己所守,来窥为治之本原者也。”与王韬的这一主张最为接近的( )A张之洞B康有为C孙中山D魏源23顾炎武说:“今之君者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科条文薄日多一日,而又设之监司有司之官凛凛焉救过之不给,以得代为幸,而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这反映出( )A专制制度强化导致事务繁杂B机构膨胀导致地方负担过重C中央权重地方官责任心缺失D官员之间互相推诿效率低下24“他深受实证哲学以及动物学、解剖学的影响,强调现实主义文学的认识功能,主张小说家必须面向当代生活。其作品被誉为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13、。”“他”是( )A巴尔扎克B雨果C莎士比亚D毕加索25近代文学艺术不同派别的发展变化,从根本上取决于A政治经济生活的变化B作家的天赋和个人努力C不同的阶级利益D不同的地域特点第II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二、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伦理一般指指导行为的观念,它不仅包含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也蕴含着行为规范背后的道理。关于儒家伦理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基本观点:一种是认为儒家伦理与现代市场经济根本对立、难以相容,完全否认儒家伦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一种则认为儒家伦理完全可以与现代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在市场运行中发挥积极作

14、用,甚至认为只有儒家文化才是拯救当代世界的良药;还有一种观点则对儒家伦理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持分析态度,认为儒家伦理从总体上已不可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其封建性的糟粕将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同时又认为儒家伦理中一些积极因素可以融合于市场经济中,并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请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材料中的任一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读了各种各样的书,其中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一书。它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恩格斯材料二 进化者,宇宙之大法也。人类社会即本于进化之理,国家亦何莫不然?材料三 严复是我国著名的维新派人物,他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引用到社会领域中来。他认为在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存在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竞争。中国如果不甘沦亡,就必须奋发图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