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优指导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2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0237252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优指导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2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优指导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2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优指导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2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优指导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2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1.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规范练12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种来源的细胞其分化能力最强?()A.骨髓干细胞B.胚胎干细胞C.造血干细胞D.神经干细胞答案:B解析:全能性高的细胞,分化程度低,反之,分化程度高。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都是多能干细胞,与胚胎干细胞相比分化能力弱,胚胎干细胞是全能干细胞,其分化能力最强,故B项正确。2.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导致分化B.由于基因重组导致分化C.已分化的不同细胞遗传物质不同,转录、翻译的信息不同D.已分化的不同细胞遗传物质相同,转录、翻译的信息不同答案:D解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种或一类细胞增

2、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不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A项错误。通常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细胞分化过程中不发生基因重组,B项错误。已分化的不同细胞遗传物质相同,转录、翻译的信息不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过程,C项错误、D项正确。3.取自同种生物不同类型的正常体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关于此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基因18中只有一个是控制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则该基因最有可能是基因2B.图中7种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C.图中7种细胞理论上都具有全能性,经合适条件诱导可在生物体内实现全能性D.此图可用于说明细胞分化的本质答案:

3、C解析:控制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应该在各个细胞中都表达,所以最可能是2,A项正确;由于7种细胞是取自同一个生物体不同类型的正常体细胞,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所以它们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都是相同的,B项正确;细胞体现全能性需要在离体条件下才能实现,C项错误;细胞分化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由图可见,每个细胞选择了部分基因表达,D项正确。4.(2015山东高考理综)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B.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C.真核细胞不存在无丝分裂这一细胞增殖方式D.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未发生改变答案:A解析:胚胎细胞也会发生

4、增殖、分化和凋亡,细胞中存在凋亡基因,A项正确。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是细胞中的正常基因,能进行表达,B项错误。真核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如蛙的红细胞,C项错误。细胞分化过程中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会发生变化,D项错误。5.取高产奶牛的耳部细胞,经核移植、细胞培养、胚胎移植等过程,最终克隆出子代高产奶牛,但是子代高产奶牛与提供耳部细胞的亲本高产奶牛的遗传性状却不完全相同。上述克隆过程可以说明()A.已分化的耳部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B.已分化的细胞丢失了部分遗传信息C.已关闭的基因可以再进入活动状态D.已缺失的基因还可以再重新产生答案:C解析:克隆过程说明已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仍然具

5、有全能性,A项错误;细胞分化过程遗传信息不变,B、D两项错误;细胞分化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不表达的基因关闭,而克隆过程使关闭的基因继续表达,C项正确。6.下表是人体内的红细胞(未成熟)、胰岛B细胞、浆细胞内所含有的核基因及这些基因表达的情况(“+”表示该基因能表达,“-”表示该基因未表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血红蛋白基因胰岛素基因抗体基因有氧呼吸酶基因红细胞+-+胰岛B细胞-+浆细胞-A.均表示“+”B.此表说明细胞分化导致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三种细胞中mRNA和蛋白质种类完全不同D.三种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核基因种类不完全相同答案:A解析:胰岛B细胞合成、

6、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基因表达;浆细胞合成、分泌抗体,抗体基因表达;三种细胞都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酶的基因都表达,A项正确;此表说明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项错误;三种细胞中有氧呼吸酶基因都表达,C项错误;三种细胞是同一个体中的体细胞,基因种类相同,只是表达的基因不同,D项错误。7.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是细胞死亡的两种方式。细胞坏死是因病理因素而产生的被动死亡。近期研究表明,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名为RIP3的蛋白激酶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可以将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细胞凋亡转换为细胞坏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人体造血干细胞中不存在控制RIP3合成的基因B.通过调控RIP3的合成可以调控

7、细胞死亡的方式C.若抑制RIP3的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坏死D.以上研究结果证明细胞坏死与部分基因表达有关答案:A解析:人体的造血干细胞也源于受精卵的有丝分裂,故也应存在控制RIP3合成的基因,A项错误;由于“RIP3蛋白激酶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可以将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细胞凋亡转换为细胞坏死”,因而通过调控RIP3的合成可以调控细胞死亡的方式,B项正确;要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坏死也可以采取抑制RIP3活性的方法,C项正确;通过上述分析细胞的坏死可与RIP3蛋白激酶基因的表达有关,D项正确。8.干细胞中c-Myc(原癌基因)、Klf4(抑癌基因)、Sox2和Oct-3/4等基因处于活跃表达状

8、态,Oct-3/4的精确表达对于维持干细胞的正常自我更新是至关重要的。科学家利用逆转录病毒,将Oct-3/4、Sox2、c-Myc和Klf4四个关键基因转入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内,让其重新变成一个多功能iPS细胞(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体内细胞的生命历程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不分裂是由于Oct-3/4基因未表达C.细胞凋亡是c-Myc、Klf4和Fas基因活跃表达的结果D.体细胞诱导分化成iPS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答案:D解析:从图中看出,Oct-3/4基因能使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变成类似胚胎干细胞,恢复了细胞的分裂能力,因此Oct-3/4基因在高度分化的细

9、胞中处于未表达(或沉默)状态。c-Myc和Klf4基因使高度分化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打开后,Fas基因的表达导致细胞凋亡,因此细胞凋亡是在c-Myc、Klf4和Fas等基因控制下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体细胞诱导分化成iPS细胞,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未发育成一个完整的生物体,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故D项错误。9.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了过量的运动神经元,它们竞争肌细胞所分泌的神经生长因子,只有接受了足够量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元才能生存,并与靶细胞建立连接,其他的则发生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脊椎动物细胞凋亡仅发生在胚胎发育时期B.一个存活的神经元只与一个靶细胞建立连接

10、C.神经元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自动的细胞死亡D.神经元凋亡是不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答案:C解析:脊椎动物细胞凋亡发生在整个个体发育过程中,A项错误;一个存活的神经元可以与一个或多个靶细胞建立连接,B项错误;神经元等各种细胞的凋亡都是由基因控制的、自动的细胞死亡,C项正确;神经元凋亡是受基因控制和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D项错误。10.研究发现,Smac蛋白是细胞中一个促进细胞凋亡的关键蛋白。在正常的细胞中,Smac蛋白存在于线粒体中。当线粒体收到释放这种蛋白的信号时,就会将它释放到线粒体外,然后Smac蛋白与凋亡抑制剂蛋白(IAPs)反应,促进细胞凋亡。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11、Smac蛋白从线粒体释放时需消耗能量B.癌细胞中Smac蛋白从线粒体中释放受阻C.癌细胞中IAPs过度表达,导致癌细胞无限增殖D.Smac蛋白与IAPs在细胞凋亡中作用相同答案:D解析:Smac蛋白以胞吐的方式排出线粒体,需消耗能量,A项正确;由题意可知,Smac蛋白从线粒体中释放出来后与IAPs反应才能促进细胞凋亡,故癌细胞中Smac蛋白从线粒体中释放受阻或IAPs过度表达不能导致细胞凋亡,B、C两项正确;Smac蛋白与IAPs在细胞凋亡中作用相反,D项错误。11.药物X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下图为用不同浓度的药物X体外处理人肝癌细胞的作用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凋亡时基因突变,可

12、能引发肝癌B.1.00 g/L为临床治疗肝癌的最适药物X浓度C.药物X可能影响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D.药物X的浓度及处理时间均影响肝癌细胞存活答案:B解析:细胞凋亡是细胞的正常死亡,但当细胞在凋亡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时有可能引发细胞癌变,A项正确;图示反映了几种不同浓度的药物X体外处理肝癌细胞的作用结果,并没有反映出哪个浓度是治疗肝癌的最适药物X浓度,B项错误;药物X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细胞凋亡是相关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所以药物X可能影响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C项正确;分析图中的5条曲线可知,药物X浓度不同,对肝癌细胞抑制率不同,另外,处理时间不同,对肝癌细胞的抑制率也明显不同,D项正

13、确。12.(2015天津和平二模)科学家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叫“微泡”的泡状结构,这些“微泡”在离开肿瘤组织时携带一种特殊的“癌症蛋白”。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它所携带的“癌症蛋白”就会触发促进新血管异常形成的机制,使这些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微泡”和血管上皮细胞能够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B.“癌症蛋白”的形成需要由内质网以及高尔基体进行加工C.“癌症蛋白”的作用影响了血管上皮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 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后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会延长答案:D解析:微泡膜和细胞膜融合与膜的流动性有关,A项正确;癌症蛋白属于分泌蛋白,

14、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B项正确;“癌症蛋白”促进血管上皮细胞癌变,说明影响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项正确;血管上皮细胞癌变后,细胞周期变短,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下图表示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生命活动,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对于人体来说,在A、B、C、D四项生命活动中,有积极意义的是。(2)B过程表示一个细胞增殖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的过程。(3)该生物为生物,其中A过程的方式可能有。(4)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的动态变化是指,在高度分化的生物体细胞中基因的表达特点是。(5)(多选)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说法正确的是。A.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可导致靶细胞凋亡B.肿瘤细胞

15、能够无限增殖,与细胞凋亡不足有关C.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与T细胞过度凋亡有关D.细胞凋亡属于程序性死亡,对机体有积极的意义答案:(1)A、B、C(2)稳定性差异(3)多细胞真核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4)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选择性表达(5)ABCD解析:(1)细胞的分裂、分化和衰老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细胞癌变对人体无积极意义。(2)细胞分化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3)该细胞具有染色体,可判断其为真核细胞,根据其具有的生命活动判断为多细胞生物;多细胞真核生物的细胞增殖的方式有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4)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形成染色质;高度分化的生物体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5)衰老或者病变的细胞可以被自身的免疫细胞清除;肿瘤细胞能无限增殖,成为不死性的细胞,这与细胞凋亡不足有关;AIDS病毒攻击T细胞,造成T细胞过度凋亡;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对机体有积极意义。14.三羟基异黄酮(简称GST)是从豆科植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