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5高中语文第三单元《8咬文嚼字课件》2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30227970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9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必修5高中语文第三单元《8咬文嚼字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版必修5高中语文第三单元《8咬文嚼字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版必修5高中语文第三单元《8咬文嚼字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教版必修5高中语文第三单元《8咬文嚼字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教版必修5高中语文第三单元《8咬文嚼字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5高中语文第三单元《8咬文嚼字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5高中语文第三单元《8咬文嚼字课件》2(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8咬文嚼字 陶渊明在 五柳先生传 中说 好读书 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意思是说读书只领会精神实质 不咬文嚼字 这也是我们现在读书所倡导的方法 可是朱光潜先生却偏偏说读书需要咬文嚼字 这样 逆天下之大不韪 到底是何道理 我们还是来欣赏 咬文嚼字 这篇文章 看看朱先生是如何阐释的 朱光潜 1897 1986 笔名孟实 安徽桐城人 现代美学家 文艺理论家 我国现代美学奠基者之一 代表作 谈美书简 文艺心理学 论诗 等 本文是一篇文艺随笔随笔 散文的一种 随手笔录 不拘一格的文字 内容广泛 形式多样 中国宋代以来 凡杂记见闻 皆用此名 五四以来 十分流行 一般以借景抒情 夹叙夹议 意味隽永

2、 短小活泼为特色 解放以后 它是我国报刊常用的一种文学体裁 和杂文很相似 常常把文学表现手法与政论结合起来 有很强的战斗性和感染力 是一种文艺性的短篇政论文 文艺随笔 也叫文艺短论 是文艺评论的一种 它的特点是一事一议 篇幅短小 既发议论又谈感受 行文自由 语言精辟 议论形象 阅读全文 理清整体思路 分析思路 从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效果 1 5 正反说明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6 7 对文学作者的要求和希望 8 郭沫若改字 句式改变 王若虚改句 字数增减 贾岛推敲 意境改变 善用联想意反对 套板 反应 文章中作者提出了那些观点 其中中心论点是哪个 提炼作者观点 找出中心论点 无论阅读或写作 我们必须有

3、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第三段 咬文嚼字 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 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 第三段 在文字上推敲 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 推敲 第五段 文学是艰苦的事 只有刻苦自励 推陈翻新 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第八段 点拨 第1 2段从实例入手 引入论题 第3 4 5段以静态例 史记 李广射虎与动态例 贾岛苦吟 初步论证中心论点 第6 7段以正面例 东坡诗句等 与反面例 套板反应 现象 说明咬文嚼字之难 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 最后一段 水到渠成 加以总结 可见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无论阅读或写作 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结合全文 谈谈为什么必须

4、咬文嚼字 因为文字与思想情感有关 与情境有关 与意境有关 与联想有关 与创新有关 要参透文章 写好文章 必须学会咬文嚼字 拓展延伸 试举两例说明 在文字上 推敲 骨子里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的观点 例一 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荷塘月色 其中一个 泻 字 既写出了月光的清幽 明净 又与 流水 相配合 加强了流动感 更重要的是 衬托出了作者希望通过自己全身心的投入 借眼前之景摆脱内心苦闷的思想感情 例二 待到学校恢复旧观 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 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 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 黯然至于泣下 记念刘和珍君 这句话中的 才 字如改为 就 则 一类词语 虽语意基本相同 但

5、无法体现刘和珍的乐观与坚强 鲁迅先生在此文中 对烈士从始至终流露出由衷的敬意 时刻不忘用文字准确传达这种思想感情 原文 红杏枝头春意浓改文 红杏枝头春意闹 析 闹 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 而且 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 不仅有色 而且似乎有声 表示他们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 早梅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A 数B 一C 几D 若 一 字 它凌寒独自开放 是报春的使者 生命的先行者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浮动 以有形之态状无形之物 给人一种梅花馨香微微荡漾 沁人心脾的感觉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

6、 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 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 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 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 其他类似的却很多 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 唯一的动词 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福楼拜对莫泊桑如是说 课堂小结 朱光潜先生在本文中用大量事实论证了 咬文嚼字 的重要意义 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对语言文字与思想情感之间的密切关系充分认识 从而对更能准确表情达意的 练字 给予足够重视 在今后阅读和写作的时候 养成 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态度 致力于追求文学语言的准确美 简洁美 意蕴美 创新美 作业 朱光潜先生告诉我们 在文学创作时 我们要咬文嚼字 因为讲究文字 其实就是在调整思想感情 而在东晋陶渊明就提出了 好读书 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近代学者马南邨提出 读书 不要固执一点 咬文嚼字 你怎样看待 咬文嚼字 与 不求甚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