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冲刺复习训练七年级上册内容(含答案)

上传人:黄****学 文档编号:130226585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冲刺复习训练七年级上册内容(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冲刺复习训练七年级上册内容(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冲刺复习训练七年级上册内容(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冲刺复习训练七年级上册内容(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冲刺复习训练七年级上册内容(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冲刺复习训练七年级上册内容(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冲刺复习训练七年级上册内容(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前冲刺一 (七年级上册)一、基础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乡书何处达?_。(王湾次北固山下)(2)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3)曹操的观沧海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_,_。(2分)(4)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暗示诗人仕途失意,羁旅他乡,思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 _。(5)请默写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_ _,_。_,_。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我的手指cu nin ( )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2)山lng rn( )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3) 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hi rn tng wn( )了。

2、(4)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油菜花,我想不出还有什么花能开得像你那样张扬奔放,气势磅礴。B. 试试看不是像企鹅那样静静地站在海边,翘首企盼机会的来临,而是如苍鹰一般不停地翻飞盘旋,执着地寻求。C. 从路线示意图上看,丝绸之路是一条迷人的曲线,扣人心弦,使人赞叹。D. 每条岭都是那么温顺,谁也不孤峰突起,咄咄逼人。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家训是一代又一代人能否健康成长的保证。(删去“能否”)B. 我们不能不否认做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应该关注自

3、身的精神生活,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将“精神生活”改为“精神状态”)C. 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在“经典名著”后加“的习惯”)D. 广受好评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不但提高了大众对经典诗词的鉴赏水平,而且唤起了人们对经典诗词的记忆。(将“提高水平”与“唤起记忆”互换)5.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在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大国工匠讲述的8位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錾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

4、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潜水器(1)给上述材料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_(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成一副对联。传万代 坚韧执着 品质意识 惠千秋 工匠精神 专注极致上联:_下联:_二、课内文言文阅读狼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5、,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6.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缀行甚远_(2)顾野有麦场_(3)屠暴起_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_(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_8.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狼的贪婪。B. 文章语言简练传神,“暴起”“劈”“转视”“断”等动词表现了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C. 文章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基本情节是遇狼惧狼御狼杀狼。D. 文

6、章最后一段以议论为主,点明了全文的主旨,饱含着讽刺的味道。三、名著阅读他因此决定了: “难是弗放者个! 那怕你,铜墙铁壁! 那怕你,皇亲国戚! ” “难”者,“今”也;“者个”者,“的了”之意,词之决也。“虽有忮心,不怨飘瓦”,他现在毫不留情了,然而这是受了阎罗老子的督责之故,不得已也。一切鬼众中,就是他有点人情;我们不变鬼则已,如果要变鬼,自然就只有他可以比较的相亲近。 迎神时候的无常,可和演剧上的又有些不同了。他只有动作,没有言语,跟定了一个捧着一盘饭菜的小丑似的脚色走,他要去吃;他却不给他。另外还加添了两名脚色,就是“正人君子”之所谓“老婆儿女”。凡“下等人”,都有一种通病:常喜欢以己之

7、所欲,施之于人。虽是对于鬼,也不肯给他孤寂,凡有鬼神,大概总要给他们一对一对地配起来。无常也不在例外。所以,一个是漂亮的女人,只是很有些村妇样,大家都称她无常嫂;这样看来,无常是和我们平辈的,无怪他不摆教授先生的架子。一个是小孩子,小高帽,小白衣;虽然小,两肩却已经耸起了,眉目的外梢也向下。这分明是无常少爷了,大家却叫他阿领,对于他似乎都不很表敬意;猜起来,仿佛是无常嫂的前夫之子似的。但不知何以相貌又和无常有这么像?吁!鬼神之事,难言之矣,只得姑且置之弗论。至于无常何以没有亲儿女,到今年可很容易解释了:鬼神能前知,他怕儿女一多,爱说闲话的就要旁敲侧击地锻成他拿卢布,所以不但研究,还早已实行了“

8、节育”了。 这捧着饭菜的一幕,就是“送无常”。因为他是勾魂使者,所以民间凡有一个人死掉之后,就得用酒饭恭送他。至于不给他吃,那是赛会时候的开玩笑,实际上并不然。但是,和无常开玩笑,是大家都有此意的,因为他爽直,爱发议论,有人情,要寻真实的朋友,倒还是他妥当。有人说,他是生人走阴,就是原是人,梦中却入冥去当差的,所以很有些人情。我还记得住在离我家不远的小屋子里的一个男人,便自称是“走无常”,门外常常燃着香烛。但我看他脸上的鬼气反而多。莫非入冥做了鬼,倒会增加人气的么?吁!鬼神之事,难言之矣,这也只得姑且置之弗论了。(节选自朝花夕拾,有删改)9. 无常是一个什么形象?具有什么特点?_10. 选文中

9、“那怕你,铜墙铁壁!那怕你,皇亲国戚”表现了活无常的什么性格特点?_ 11. 无常中写无常的用意是什么?_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灯如红豆侯志明 有句诗说“灯如红豆最相思”。 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走向阳台,看城市迷人的夜光。那夜光是由无数盏灯组成的。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 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煤油灯。 那是一盏自制的、简单的煤油灯。一进腊月,母亲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先用锥子扎,再用针

10、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尿完尿,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她仍没有抬头。“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在母亲的心里,赶制孩子过年的新衣新鞋,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年年如此。 直到今天,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灯从没有熄灭。它渺小像母亲,它柔

11、弱像母亲,但它明亮也像母亲。母亲面对生活的态度,照亮了我们艰难生的一天。 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计工分,天天整理账,天天点亮这盏灯。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有一年的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开始给人们算账,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我就去睡了。但我睡醒一觉,发现父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光写起作业,写完就去连了。冬天天冷,他一会儿哈手,一会儿跺脚,眉头紧锁,仿佛遇到了什么大事,看着父亲着急不安的样子,我便从窝里伸出头问“爹,咋了?”“没咋。”他没有看我。“没咋,那咋不睡?”我又问

12、。这时他转过脸,看着我说:“有两毛钱,对不上账。”“多了还是少了?”我接着问。“多了。”他说。“多了,那好呀!”我说。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不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 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也从来没有和父亲分开过。它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面对人对事。遇到疑难,面对选择时推己及人。 后来,我上了高中。为了在教室关灯后能多学习一会儿,很多同学都备了一盏小油灯。多少次,当冬天的寒冷冻得我手不能拿笔想放弃的时候,是这盏小小的灯给了我些许的温暖。尤其难忘的是,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了灯去教室背书,可是只过了一会儿就油尽灯灭,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与我坐得不远的女同学将她的灯推到了我的面前,自己站起来走出了教室。这一举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男女同学是连话都不说的。何况这个女同学是我们男生认为最丑且经常被嘲讽的,而且她也应该是意识到了的。那一刻,我似乎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几十年来,陪伴我长大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油灯,都已难得见到了。但它照耀我前行的路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