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含答案(古诗三首 燕子)

上传人:二少****畔 文档编号:130221914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含答案(古诗三首 燕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含答案(古诗三首 燕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含答案(古诗三首 燕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含答案(古诗三首 燕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含答案(古诗三首 燕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含答案(古诗三首 燕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课堂作业新设计】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融化(rn ru) 燕子(yn yn) 鸳(yun yn)鸯(yn in ) 2.默写古诗绝句。 3.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绝句写了怎样的画面。 参考答案1.rn yn yun yn2.默写绝句。 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3.春天的阳光和煦温暖,大自然一片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春风吹来,带着花草的清香,河滩上冰雪融化,泥土变得潮湿而松软,引得燕子飞来含泥筑巢,温暖的沙子上还偎依着一双双的鸳鸯。1、古诗三首(第二课时)【课堂作业新设计】1.连线,把汉字和相关读音连起来。hu

2、 chn tn l y 豚 芦 芽 惠 崇2.写出自己对加点字词的理解。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用自己的话写出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的意思。 参考答案1.hu chn tn l y 惠 崇 豚 芦 芽 2.(1)三两只枝:两三枝桃花。(2)鸭先知:群鸭好像最早感觉到了春天的信息。(3)芦芽:芦苇的嫩芽。(4)河豚:一种有毒的鱼。(5)上:指上市,就是在市场上销售。3.竹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

3、江河里来了。1、古诗三首(第三课时)【课堂作业新设计】1.看拼音,写字词yn zi yun yn hu chn l y ( ) ( ) ( ) ( )mi zi xio x fn zhu b jin ( ) ( ) ( ) ( )2.绝句的作者是 朝的诗人 ,被称为 。惠崇春江晚景的作者是 朝的诗人 。三衢道中的作者是 朝的诗人 。3.把三衢道中相关的句子写下来。(1)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_(2)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_(3)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_(4)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_参考答案:1.

4、yn zi yun yn hu chn l y 燕 子 鸳 鸯 惠 崇 芦 芽 mi z xio x fn zhu b jin 梅 子 小 溪 泛 舟 不 减 2.唐 杜甫 诗圣 宋苏轼 宋 曾几 3.(1)小溪泛尽却山行(2)绿阴不减来时路(3)梅子黄时日日晴(4)添得黄鹂四五声2、燕子(第一课时)【课堂作业新设计】1.看拼音,写汉字。cu chn chu f xn chn j j l u ( )( )( ) ( )( ) 2.作者先观察燕子的 ,接着观察 ,然后观察 ,最后观察 。3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的羽毛()地吹拂()的翅膀()地掠过()的柳丝()地荡漾()的春天()的燕子参考答

5、案1.凑 成 吹 拂 形 成 聚 集 掠 过 2.外形、赶来、飞行、停歇 3.(乌黑)的羽毛(微微)地吹拂(轻快有力)的翅膀(如毛)的细雨(千条万条)的柳丝(一圈一圈)地荡漾(烂漫无比)的春天(烂漫无比)的燕子2、燕子(第二课时)【课堂作业新设计】1.将上下两排的字,用横线连成词。悄俏消峭哨稍梢捎壁取静带子息眉2填空:(1)一身()的羽毛,一双()的尾巴,一对()的翅膀,凑成了()的小燕子。(2)有的()过()的湖面,()或()偶尔()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开去。3.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写法,抓住特点,写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的外形。_参考答案1.静悄 取消 捎带 哨子 稍息 眉梢2.(1)乌黑 剪刀似的 轻快有力 那样可爱的活泼(2)横掠 波光粼粼 翼尖 剪尾 沾 荡漾3.有一只公鸡长得非常高大,通红通红的冠子,全身都披着漂亮的羽毛,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尾巴上的羽毛更是五颜六色,各外耀眼。它还有两条金黄色的粗壮的腿,走起路来趾高气扬的,一副旁若无人、居高临下的样子。10实 用 文 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