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街勘察报告(Ⅱ期)5.25-4

上传人:二少****畔 文档编号:130220946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11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街勘察报告(Ⅱ期)5.25-4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商业街勘察报告(Ⅱ期)5.25-4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商业街勘察报告(Ⅱ期)5.25-4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商业街勘察报告(Ⅱ期)5.25-4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商业街勘察报告(Ⅱ期)5.25-4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街勘察报告(Ⅱ期)5.25-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街勘察报告(Ⅱ期)5.25-4(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 阳 国 际 会 议 展 览 中 心 a1 集 中 商 业 区岩 土 工 程 勘 察 报 告(详细勘察)(送审稿)证书等级:甲 级证书编号:240600-kj发证机关:建 设 部-贵 阳 建 筑 勘 察 设 计 有 限 公 司二OO九年五月贵 阳 国 际 会 议 展 览 中 心 a1 集 中 商 业 区岩 土 工 程 勘 察 报 告(详细勘察)(送审稿)总 经 理:总 工 程 师:审 定:审 核:工 程 负 责:贵 阳 建 筑 勘 察 设 计 有 限 公 司二OO九年五月 目 录 文字部分:1、工程及勘察工作概况1.1 拟建工程特征1.2 勘察目的、任务及技术依据1.3 勘察方法和完成实物工

2、作量2、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2.1 气候、气象2.2 地形地貌及工程环境条件2.3 地质构造2.4 场地岩、土构成2.5 水文地质条件3、场地岩土工程评价3.1场地稳定性评价3.2 场地抗震条件评价3.3 场地岩土单元划分及物理力学指标确定3.4 岩体物理力学指标确定3.5 天然地基评价及基础持力层、基础形式选择4、基坑边坡简介5、结论与建议附图:图名 比例 图号总平面图 1:500 No.01钻孔平面布置图 1:200 No.02工程地质剖面图 1:100 No.03No.32钻孔柱状图 338孔附件: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商业中心地基卓越周期测试报告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水文孔抽水试验成果图表

3、附表:岩石试验报告水质分析报告1、工程及勘察工作概况 1.1 拟建工程特征“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工程,为中天城投集团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深圳市博艺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拟建场地位于贵阳市金阳新区,长岭北路和迎宾路交叉口南西侧,交通十分方便。拟建工程为多层建筑,a1集中商业区呈长方形;南北向长(396.0m),短边为东西向(81.0m);设计0.00高程为1260.00m,负一层地下室底板高程为1253.50m。商业中心为4+1层。本场地受拆迁影响于近日完成钻探施工,2009年3月已提交场地北部区域完成钻探部分的勘察报告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商业中心(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4、其范围为长轴M5-M31轴短轴E5- M5轴;该报告为a1集中商业区南部区域,其范围为长轴a1-Aa1-X1短轴a1-1a1-10轴。拟建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柱网为9m9m,拟采用基础形式为柱下独立基础及桩基础,设计荷载科技大厦最大荷载为10000KN/柱。根据上述建筑工程基本特征,商业中心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根据场地地质环境条件,拟建场地为中等复杂场地(二级场地),二级地基。综上所述,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受中天城投集团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承担了拟建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详勘阶段)工作。1.2 勘察目的、任务及技术依据1.2.1 勘察目的、任务根据委托要求,本次勘

5、察的目的、任务为:(1)、查明场地的地层结构及其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2)、查明场地内及其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基坑边坡专项勘察工作正在钻探施工中)。(3)、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情况、渗透性、腐蚀性以及水位的季节性变化幅度。(4)、查明持力层和主要受力层的分布,对其承载力和变形特性作出评价,提出经济合理的基础方案建议。(5)、判明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的有关参数。(6)、提供地基承载力及地基基础设计、施工中注意事项。1.2.2 本次勘察主要研究的岩土工程问题本次勘察工作的重点是场地的岩体、岩溶和地下水,主要研究的岩土工程问题为:(1)岩石地基问题,包括地基强度及

6、其建筑性能;(2)岩溶问题,包括岩溶发育位置、形态及稳定性,岩溶地基处理方案;(3)地下水问题,包括水位、水量、水质及腐蚀性、降水方案等。1.2.3 本次拟建场地岩土工程勘察主要执行的技术规范、规程、技术依据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2/46200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22/452004);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GB 50011200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21894);拟建项目的设计勘察技术要求。1.3 勘察方法和完成实物工作量为查明场地上述岩土工程问题,达到本阶段勘察研究目的,本次勘察工作以XU-100型钻机钻探为主,钻孔超声波测试、岩样实验、地表工程地质测绘、资料收集、工程地质类比等为辅。结合现场岩土鉴定与临近场地的施工经验等,综合分析、研究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具体方法如下:1.3.1地表地质调查:以场地为中心,在0.5Km2范围内进行地质调查。查明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以及岩层产状等。1.3.2钻探:根据

8、规范要求,钻探孔布置按拟建物设计柱网资料,沿基础轴线布置,经业主、设计部门协商,确定采取“一柱一孔”布设勘探点。拟建物勘察共布置450个钻孔,本次勘察范围内为338个钻孔,共完成338个钻孔施工。钻孔深度:根据建筑荷载及有关规范要求,钻探深度控制预计基础埋置深度以下完整岩体8.0m,其中选择中柱的1/5钻孔为控制性钻孔,钻探深度加深35m。1.3.3岩样采集:本次勘察采取含泥质灰岩样26件进行室内实验(详见附件岩石试验报告)。1.3.4抽水试验及地下水位观测:场内地下水埋藏较浅。为了解地下水动态的基本特征和地下水埋藏的基本条件,根据规范和技术要求,于全部钻孔施工结束24小时后对钻孔内混合水位进

9、行观测。观测采用卷尺直接量读的方法进行。水文试验孔已于期勘察中完成。1.3.5场地地基微振动测试:对场地进行了3个点的常时微动测试,详见附件。1.3.6 测量放孔:建设单位提供及指定的规划控制点位长岭北路西侧人行道,控制点数据为贵阳市测绘院金阳分院提供,其编号及坐标分别为: HZ2点:X2949439.887,Y365000.775,H1261.381m; HZ3点:X2949324.505,Y364995.384,H1258.707m。拟建物角点坐标:1号钻孔,X=2949571.280, Y=364863.643;445号钻孔,X=2949566.681,Y=364971.543;491号

10、钻孔,X=2949153.086,Y=364953.914;115号钻孔,X=2949156.153,Y=364881.980;17号钻孔,X=2949427.421,Y=364857.511。在上述控制点、引测点的基础上,根据设计图与钻孔关系,测量技术人员使用南方NTS202全站仪进行钻孔定位及孔口高程测量,高程引测自HZ2点。孔位误差小于5cm,高程误差小于10cm。1.3.7 本次勘察工作于2009年2月15日开始,5月22日结束外业工作,5月27日提供报告。勘察完成主要工作量如下:表1 岩土勘察主要完成实物工作量统计表工 作 项 目单 位工 作 量备 注地表地质调查Km20.50地形地

11、貌,地质构造、工程环境等地表地质调查钻孔定位测量个338坐标法土层钻探进尺米1622.80土层冲击钻进岩层钻探进尺米4837.90岩层回转钻进岩 样件26现场取样进行常规岩石试验简易水文观测孔560初见、终孔、静止水位水样测试件2碱分析2、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2.1 气候、气象据贵州省建筑气象标准(黔DBJ22-01-89)资料,工程区所在的贵阳城区属北亚热带,冬春半干燥夏季湿润型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5.3,最冷月1月平均4.9,最热月7月平均24.0,极端最高39.5,极端最低-7.8,年平均降水量1174.7毫米,集中于下半年;年平均风速2.2米/秒,全年以N

12、E风为主,夏季盛行S风,冬季盛行N风,8级的风日数8天,静风频率为38%,30年一遇大风为21.9m/s,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为11.6天,风荷载较大,建议进行预防处理。年平均相对湿度77%,年日照数为1420.0小时,全年积雪深最大达8cm,年无霜期261天;全年平均雾日数9.1天。降雨主要集中于夏秋季节。2.2 地形地貌及工程环境条件2.2.1 地形地貌:拟建场区地貌单元为贵阳岩溶盆地北面的峰丛谷地地貌类型,拟建场地分布于其中次一级地貌单元中,即溶蚀缓丘,原始地貌南高北低,北侧经过场地内初期场平,现在场地平坦,场地标高1254.00m左右,南侧地势较高,高差16.0m。2.2.2 工程环

13、境条件:拟建物位于金阳新区内,东侧距离长岭北路约22m,高差07m;北侧紧邻期。2.3 地质构造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拟建场地位于场区位于SN向十二滩背斜东部,出露地层为中三叠统关岭组(T2g)薄中厚层泥质白云岩,实测产状为倾向90100,倾角1620,岩体呈现单斜构造。场区及临近地段无断层通过,地质构造较简单,区域稳定性较好。场地内节理裂隙较发育,主要有一组垂直节理,走向270度,密度为23条m,多呈闭合状,部分开口宽度0.512 mm,泥质及方解石充填,延伸长度0.51.7 m。2.4 场地岩、土构成据基坑开挖及钻探揭露,拟建场地岩土主要由人工填土、第四系覆盖层及下伏基岩组成。通过土芯、岩芯观

14、察、鉴别,岩土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2.4.1 土层杂填土(Qml):杂色,为房屋拆迁时产生的建筑垃圾,主要由砖、砼等组成,夹少量粘土、碎石,硬杂质占75%以上,松散,堆填时间13月。厚度1.34.9m。红粘土(Qel+dl):伏于杂填土之下或场地平整后直接出露,广泛分布于场地,呈似层状产出。褐黄色,土质较均匀,密实,块状,铁锰质浸染,偶见铁锰质结核,其厚度受下伏基岩面起伏控制有一定差异。按塑性状态的不同可分为:硬塑状红粘土、可塑状红粘土和软塑状红粘土。硬塑状红粘土(Qel+dl):主要分布于场地南侧未平场区域,上覆于基岩面和可塑红粘土,厚度1.38.0m,其厚度主要受基岩面起伏影响变化较大,场地北侧部分地段经场平挖除后缺失。可塑状红粘土(Qel+dl):于场地广泛分布,透镜状产出,下伏于硬塑红粘土之下,北侧地段场平后直接出露,厚度1.78.6m。 软塑状红粘土(Qe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