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下生物-- 第3单元 第5章 第4节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第1课时)教案1 (新版)济南版

上传人:二少****畔 文档编号:130214266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下生物-- 第3单元 第5章 第4节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第1课时)教案1 (新版)济南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7下生物-- 第3单元 第5章 第4节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第1课时)教案1 (新版)济南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7下生物-- 第3单元 第5章 第4节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第1课时)教案1 (新版)济南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7下生物-- 第3单元 第5章 第4节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第1课时)教案1 (新版)济南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7下生物-- 第3单元 第5章 第4节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第1课时)教案1 (新版)济南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7下生物-- 第3单元 第5章 第4节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第1课时)教案1 (新版)济南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下生物-- 第3单元 第5章 第4节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第1课时)教案1 (新版)济南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描述眼球的结构及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重点) 2、描述视觉形成的过程。(重、难点)能力目标:分析近视形成的原因,了解其矫正方法。情感目标:认同视觉卫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模型进行直观教学,沿着感觉器官眼的结构凸透镜成像实验演示视觉形成近视这样的思路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观察、分析、形象认识的基础上,了解人的眼球结构及听觉的形成。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解决基础知识点,在此过程中,老师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突出重点;通过演示实验突破难点;最后学生独立完成达标,及时纠正。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眼球模型,凸透镜、白纸

2、板、蜡烛,凹透镜。学生:课前对本节内容进行预习;调查本班同学的近视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图片展示:万亩榴园设问:“五月榴花红似火”当我们置身于万亩榴园中,欣赏着美景,嗅着花香,听着鸟儿歌唱,你们是否知道我们人体是靠什么来获取这些信息的?(学生思考回答)设计意图:利用当地的景点创设情景,结合自身体会,自然导入新课。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讲述: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是靠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感受器来获取的。有些感受器还带有一些附属结构,共同构成专门接受某种刺激的器官,称为感觉器官。知识点一:眼球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1、过渡:我们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中约有90%来自于视觉。视觉让你发现远处疾驰

3、而来的汽车,及早避让;视觉让你看到周围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和色彩;视觉让你能够读书、看报、看电视。眼是人的视觉器官,也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课件展示:眼;板书:视觉眼)2、自主学习:看书P9192的1、2两小节,完成填空。眼球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1)看课本,在图上标出各部分结构名称。(2)总结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 外层 : 眼球壁 : 中层 : : 眼球 内层 : 房水内容物 晶状体: 玻璃体(3)光线通过哪些结构才能到达视网膜?这些结构有什么特点?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便于教师讲解。3、点拨:(1)课件展示图片并出示模型逐一认识各部位名称及功能强调:视网膜上有

4、感光细胞,能够感受光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晶状体很像一面凸透镜,对光产生折射。(2)观察同桌。指出眼睑就是俗称的眼皮;巩膜就是白眼球;虹膜就是黑眼球。讲述:眼睛的颜色实际就是虹膜的颜色。引导学生阅读课本92页“相关链接”。(3)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设计意图:要求学生不仅从平面认识眼球的结构,还要直观感受到眼球的结构。4、提出问题:我们的眼球其实就是一架精密的照相机,试说出它与照相机有什么相似之处?学生讨论总结出:晶状体镜头,瞳孔光圈,视网膜胶卷。5、讨论:瞳孔的调节(联系实际:晚上,当我们从灯光下到黑暗处,有什么感觉?是什么在起作用?)点拨:瞳孔是光线的通道。瞳孔所起的作用,就相当

5、于显微镜中遮光器所起的作用:它能够调节光线的强弱,光线过强时,瞳孔缩小;光线太弱时,瞳孔扩大。设计意图:走进生活,用形象的类比,加深学生对各部分功能的记忆。知识点二:视觉的形成过程过渡:那么我们的视觉是怎样形成的呢?1、演示实验:模拟眼球成像原理出示凸透镜,让学生感受凸透镜的特点:中央厚边缘薄。实验演示讨论:白纸板和双凸透镜相当于眼球中的什么结构?如果换上凸度较大的透镜而纸板位置不动,会出现什么结果?如果纸板向后移动而凸透镜不变,又会出现什么结果?实验中成像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设计意图:学生真实感受到凸透镜的特点及成像的原理,为理解眼球成像作铺垫。2、指出:眼球成像与凸透镜成像的原理相同。3、提

6、出问题:光线从外界进入眼球到达视网膜的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的是哪些结构?成像的部位是哪里?成的像有什么特点?视网膜上成像后我们就看到物像了吗?我们实际看到的物像是倒立的吗?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结合课本P93上面第一段来解决。讲解: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象刺激,产生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的特定区域视觉中枢,产生了视觉。4、课件展示视觉的形成过程。5、进一步提出问题:有一个人眼睛失明了,你能帮他分析可能有哪些原因吗?学生分析,教师提示:根据视觉的形成过程。6、归纳总结:视觉的形成过程。(结合课本,试着写出视觉的形成过程。)指出:成像于视网膜;形成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设计意图:通过课

7、件展示及问题的进一步提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知识点三:近视的成因及预防1、过渡:大家看一看我们班有多少位同学戴眼镜?他们是怎么了?学生回答:近视2、提出问题:那么近视是怎么形成的呢?对于近视我们有什么矫正的办法吗?请大家阅读课本P93第二段内容,结合图3.5-17,分析近视的成因及矫正的办法。完成填空:近视是长时间近距离看物体,导致晶状体 ,甚至眼球的前后径 ,使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象落在视网膜的 ,从而看不清的物体。可以通过配戴 加以矫正。3、点拨:眼的折光原理与凸透镜的原理相同。凸透镜的凸度越大,折光的能力越大;凸度越小,折光的能力也越小。在眼的折光系统中,能够改变折光度的主

8、要是晶状体,所以晶状体在眼的调节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凸度变小;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凸度变大。4、感受凹透镜的特点: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配的近视镜或教师出示凹透镜让学生感受。(中间薄,四周厚。)讲述:这种镜子正好和放大镜相反,我们叫它凹透镜,凹透镜可以使得平行光线变得发散,然后再经过角膜、瞳孔等结构,就可以使物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5、课件演示近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原理补充:老年人由于晶状体过于松弛,而导致近处物体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会落到视网膜的后方,看到一个模糊不清的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花眼。老花眼的患者,可以通过配戴老花镜凸透镜加以矫正。6、

9、引导学生分析课前调查班内近视的结果,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总结造成近视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本班共_人,其中有近视的人数为_,每天需要配戴近视矫正镜_人。根据调查结果可知,本班的近视率为_指出:大部分同学的近视都是由于过度用眼,长时间近距离看书,不注意用眼卫生造成的,开始阶段都是假性近视,进行适当的矫正应该是能恢复正常视力的。眼睛近视后,应配戴凹透镜,防止近视进一步加深。未近视的同学,为了预防近视,要做到“两要、四不”。课件展示7、结合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提高学生对眼睛的保护意识。设计意图:通过班级调查及海伦凯勒的小小要求,对学生适时渗透保护视力的健康教育。三、归纳梳理、提高升华(师生共同归纳总

10、结本节课内容,形成知识网络)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四、当堂达标、检测反馈1、眼球里具有感光细胞结构是( )A、角膜 B、视网膜 C、脉络膜 D、视神经2、视觉形成的部位是( )A、视网膜 B、视觉中枢 C、视神经 D、感光细胞3、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的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 B、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C、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 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4、俗话说的“黑眼珠”和“白眼珠”实际上是指( )A、虹膜和角膜 B、角膜和巩膜 C、角膜和虹膜 D、虹膜和巩膜5、根据你的经验,下列措施中,不能预

11、防近视的是( )A、看书写字时控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B、发现视力下降,立即佩戴近视镜C、不持续长时间用眼,注意休息 D、长期坚持做眼保健操6、某盲人经检查,其眼球的结构完整无缺,导致他失明的结构可能发生在( )晶状体折射 视网膜成像 视神经传导 大脑皮层兴奋A、或 B、或 C、或 D、或7、根据右图完成下列各题(1)你能看到远处的一棵树,是因为它反射的光线形成的物像是落在 上,这个信息通过 ,传到 ,而形成视觉。(2)眼球里有一个能灵敏调节曲度的结构,即 ,它有折射光线作用。(3)在我们眼睛最前方的一个小孔叫做 ,当光线由弱变强时它会 。(4)图中是 是 。五、板书设计:第四节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1视觉眼教学反思: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物理,对凸透镜成像规律不清楚,因此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和讲解视觉的形成时,注意给学生较为充足的时间去感悟和体会。同时,对学生适时渗透保护视力的健康教育。11实用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