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基础知识知识讲解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0151164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6.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基础知识知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中药学基础知识知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中药学基础知识知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中药学基础知识知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中药学基础知识知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学基础知识知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基础知识知识讲解(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学知识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中药 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 也是人们对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 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 梅花鹿 蝉蜕 代赭石 中药的来源主要是天然的植物 动物和矿物 而天然药材的分布 采集和生产 都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 我国幅员辽阔 自然地理状况十分复杂 气候 水土 日照等生态环境差异很大 各地生物的分布很不相同 其质量优劣就有所差异 所以 中药材多有明显的地域性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何谓 道地药材 唐宋以来 人们将具有地区特色 质量优良 疗效显著的药材称为 道地药材 或 地道药材 道地药材的确定 与其产地

2、 品种 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 但最重要的是长期临床实践证明了的可靠疗效 四川的黄连 附子 川芎 江苏的薄荷 苍术 东北的人参 细辛 五味子 广东的砂仁 云南的三七 河南的地黄 山东的阿胶 都是著名的道地药材 四大怀药 怀菊花 怀地黄 怀山药 怀牛膝 川芎原植物 川芎药材 川牛膝药材 附子原植物 附子药材 薄荷原植物 薄荷药材 苏薄荷 茅苍术原植物 苍术药材 人参原植物 人参药材 东北人参 人参饮片 五味子 北五味子 砂仁原植物 砂仁药材 广东砂仁 云南三七原植物 三七药材 地黄药材 河南地黄 药物的入药部分与采集季节的关系1 根 根茎 块茎和鳞茎 阴历二 八月 2 树皮和根皮类 通常在清明至夏至

3、间 即春 夏时节 3 叶 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侯 4 花 花序 花穗 花通常在正在盛开的时侯 5 果实 果穗 种子 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 6 全草 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 海马 天麻 中药的真伪优劣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 概念 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 其在古代又称为炮炙 修治和修事 炮制目的 1 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反应 保证用药安全 如巴豆去油制霜可降低其毒烈之性 2 增强药物的作用 提高临床疗效 如酒炒当归能增强其温经活血作用 3 改变药物性能或功效 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 如生地加入黄酒蒸制为熟地 则由苦寒清热凉血为主之物 变为甘温补血之药 更宜于

4、血虚之证 4 改变药材的某些性状 便于贮存和制剂 5 纯净药材 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用量准确 6 矫臭 矫味 以便于服用 中药的炮制方法 第四章中药的性能 药物防治疾病的基本作用是 祛邪去因 扶正固本 协调脏腑经络功能 从而纠正机体阴阳偏盛偏衰 使之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 药物发挥其基本作用 以纠正疾病阴阳偏盛或偏衰的若干性质和特征 前人称之为 偏性 中药的作用 中药的作用包括治疗作用 即功效 和不良反应 副反应及毒性反应 中药的功效只是其作用的一部分 副反应是指在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 毒性反应是用药后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 四气 含义 四气又称四性 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四气主

5、要反应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 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性质和特征 是最重要的性能内容 温与热 凉与寒 分别属于同一类药性 只是温次于热 凉次于寒 仅有程度上的差异 为了进一步区分这一差异 有的药物还标以大热 微温 微寒 大寒等 此外 还有一些平性药 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倾向 只是寒热之性不明显 但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 从本质而言 四气不外乎寒热二性而已 确定四气的依据 确定依据 四气主要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 是与所治病证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 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 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 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 五味 含义 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 中药

6、性能中的五味 则是用辛甘酸苦咸五种基本味及其附属于酸甘的涩味和淡味 以表示药物的某些主要作用 确定五味的依据 一是药物的实际滋味 二是药物的作用 因此 味的实际意义是标示药物的真实滋味 或提示其基本作用 五味表示的主要作用 1 辛 能散 能行 即辛味可以表示发散 行气 活血等作用 此外 还表示一些芳香药的化湿 开窍和辟秽等作用 换言之 凡具有以上作用的药物 一般都可以标以辛味 注意 只用以表示真实滋味辛辣或芳香的辛味药 则不一定都具有以上作用 其余各种味的情况也如此 五味表示的主要作用 2 甘 能补 能缓 能和 可以表示补虚 缓急止痛 调和药性 和中等作用 此外 前人还有甘能解毒之说 尚可用以

7、表示解毒作用 酸与涩 能收 能涩 可以表示收敛固涩等作用 另外 酸味尚有生津 合甘味以化阴的作用 此与涩味不尽相同 五味表示的主要作用 3 苦 能泄 能燥 苦泄表示的作用有通泄 泻下大便 清泄 清热泻火 和降泄 降泄肺胃上逆之气 之分 燥表示燥湿作用 其中又有苦寒燥湿和苦温燥湿的不同 此外 虽素有 苦能坚 的说法 但其坚阴多为清热泻火的间接效果 故实为清泄在相火亢旺而肾阴亏虚证中的特殊应用 五味表示的主要作用 4 咸 能软 能下 可以表示软坚散结及芒硝等少数泻下药的作用特点 淡 能渗 能利 可以表示渗湿利水的作用 升降浮沉 含义 升降浮沉是用以概括药物作用趋向的一种性能 升是上升 降是下降 浮

8、表示发散 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泄利二便 确定升降浮沉的依据和方法 确定依据和方法 升降浮沉的确定依据是各药物具有的功效 其确定方法是相对于病证的病势趋向而言的 人体的各种病证 往往因气机升降出入障碍而表现出不同的病势趋向 如呕吐 喘咳之向上 泄利 脱肛之向下 自汗 盗汗之向外 表证不解之向内 能针对这些病情 改善或消除这些病势趋向的药物 就分别具有向下 向上 向内 向外的作用趋向 归经 归经的含义 归是药物作用的归属 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 归经则是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性能 反映药物作用对机体的选择性 归经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临床指导意义 掌握了药物的归经 便掌握了各药物功效产生效应的主要部位 这样增强了

9、用药的准确性 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尤其是对一些基本作用相同的药物 更是如此 中药归经的确定 中药归经的确定 中药的归经 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 以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 如酸枣仁具有安神作用 可以治疗失眠等证 根据中医学心主神志的理论 便可确定该药归心经 毒性 西汉以前的 毒药 是一切药物的总称 即总括药饵之词 东汉以后主要指对机体有损害性的有毒之药 药物毒性的产生 主要与其毒性的大小和剂量有关 此外 还与贮存 加工 炮制 配伍 剂型 给药途径和使用时间的长短有关 正确对待无毒的药物 无毒药物安全度较大 但并非绝对不会引起中毒反应 如若剂量过大 服用过久等 仍有产生中毒反应的可能 第五章

10、中药的配伍 含义 中药配伍是根椐患者病情需要和中药的药性特点 有目的地 有选择性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在一起使用 古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称之为药物的 七情 七情 包括 单行 相须 相使 相畏 相杀 相恶 相反 等七个方面 各种配伍关系的配伍意义 单行 单行指的是用单味药治病 病情如果比较单纯 能选用一味针对性较强的药物即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如单用一味黄连治疗痢疾 或单用一味黄芩治疗轻度的肺热咳血 或单用鹤草芽 苦楝根皮驱除绦虫 蛔虫 以及许多行之有效的 单方 等 都属于 单行 它符合简便廉验的要求 便于使用和推广 应大力提倡 对特别有效的还应进一步研究 相须 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

11、药物配合应用 可以增强原有疗效 如石膏与知母配合 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 大黄与芒硝配合 能明显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 麻黄 桂枝同用 能明显增强发汗解表的作用 荆芥与防风配合能明显增强祛风的效果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是临床上经常选用的药物组合 相使 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 或性能功效虽不相同 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 而以一种药为主 另一种药为辅 能提高主药的疗效 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 茯苓能捉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 黄连配木香治湿热泄痢 腹痛里急 以黄连清热燥湿 解毒止痢为主 木香调中宣滞 行气止痛 可增强黄连治疗湿热泻痢的效果 雷丸驱虫 配伍泻下通便的

12、大黄 可增强雷丸的驱虫效果 这样的例子也还有很多 也是临床上经常选用的药物组合 相畏 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 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 这是利用配伍抑制或消除药物毒副作用的典型实例 相杀 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由此可知 相畏与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 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的 如上所述 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 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 相恶 即两药合用 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 甚至丧失 如人参恶莱菔子 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必须指出 相恶

13、只是两药的某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功效减弱或丧失 并非二药的各种功效全部受到影响 使原有功效全都降低 如生姜恶黄芩 只是生姜的温肺 温胃功效与黄芩的清肺 清胃功效互相牵制而疗效降低 这是因为生姜的温热之性与黄芩的寒凉之性发生了冲突 但两者的功效与归经还不完全一样 生姜还能和中开胃治不欲饮食并喜呕之证 黄芩尚可清泄少阳以除热邪 在这些方面 两药并不一定相恶 相反 即两种药物合用 能产生或增强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如 十八反 十九畏 中的若干药 十八反 十九畏 的具体内容如下 十八反 甘草反甘遂 大戟 海藻 芫花 乌头反贝母 瓜蒌 半夏 白蔹 白及 藜芦反人参 沙参飞丹参 玄参 细辛 芍药 十九畏

14、 硫黄畏朴硝 水银畏砒霜 狼毒畏密陀僧 巴豆畏牵牛 丁香畏郁金 川乌 草乌畏犀角 牙硝畏三棱 官桂畏石脂 人参畏五灵脂 第六章中药的用药禁忌 配伍禁忌一 十八反 十九畏的具体内容 十八反 甘草反甘遂 大戟 海藻 芫花 乌头反贝母 瓜蒌 半夏 白蔹 白及 藜芦反人参 沙参 丹参 玄参 细辛 芍药 十九畏 硫黄畏朴硝 水银畏砒霜 狼毒畏密陀僧 巴豆畏牵牛 丁香畏郁金 川乌 草乌畏犀角 牙硝畏三棱 官桂畏石脂 人参畏五灵脂 妊娠用药禁忌 妊娠用药禁忌妊娠禁忌药是专指妇女妊娠期除中断妊娠 引产外 禁忌使用的药物 妊娠禁忌药按作用强度分禁用药与慎用药慎用药两类具体药物如下 禁用药 水银 砒霜 雄黄 轻粉

15、 斑蝥 马钱子 蟾酥 川乌 草乌 藜芦 胆矾 瓜蒂 巴豆 甘遂 大戟 芫花 牵牛子 商陆 麝香 干漆 水蛭 虻虫 三棱 莪术等 慎用药 牛膝 川芎 红花 桃仁 姜黄 牡丹皮 枳实 枳壳 大黄 番泻叶 芦荟 芒硝 附子 肉桂等 服药饮食禁忌 服药饮食禁忌是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 又简称食忌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忌口 一般而言应忌食生冷 辛热 油腻 腥膻 有刺激性的食物 如热性病患者 应忌食辛辣 油腻 煎炸性食物及甘温助热的食品 寒性病患者 应忌食生冷瓜果 清凉饮料等 胸痹患者应忌食肥肉 脂肪 动物内脏及烟酒等 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烦躁易怒等患者应忌食胡椒 辣椒 大蒜 白酒等辛热助阳之品 黄疸胁痛患

16、者应忌食动物脂肪及辛辣烟酒刺激物品 脾胃虚弱患者应忌食油炸粘腻 寒冷固硬 不易消化的食物 肾病水肿患者应忌食盐 碱过多的和酸辣太过的刺激食品 疮疡 皮肤病患者 应忌食鱼 虾 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 第七章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1 用量的含义 用量的含义 用量 称为剂量 一般是指每一味药的成人一日量 也有的是指在方剂中 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 即相对剂量 确定用量的依据 确定用量的依据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即药物方面 应用方面与患者方面 具体内容如下 一 药物方面药材质量 药材品质优良者药力充足 许多 道地药材 如川黄连 广木香 东北细辛 云南三七等 用量勿须过大 品质次者药力往往不足 用量可加大一些 如果是伪品 加大剂量不仅无效 可能还有害 药材质地 一般来说 质地较轻的花 叶类药材如番泻叶 月季花等 用量宜轻 无毒类药材一般用量为3 l0g 质地较重的金石 贝壳类药材如石膏 石决明等 用量宜重 无毒药材一般用量为10 30g 鲜品药材 如鲜地黄 鲜石斛等一般用量也较大 无毒药材一般用量为30 60g 药物性味 药性较弱 作用温和 药味较淡的药如茯苓 白茅根等 用量可稍重 药性较强 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