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区综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014916 上传时间:2017-10-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社区综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社区综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社区综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社区综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社区综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社区综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社区综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社区综治警务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社区综治在保障社区治安,预防和减少社区犯罪,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有着重大作用。对兴义市当前社区综治警务室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一、当前社区综治工作情况和主要成效根据市委、市镇府建设“平安市”工作的要求和部署,全市 2003 年开始在各社区建立警务室,2004 年又发展成为综治警务室,集综治管理、警务服务、人民调解、信访接待于一身,成为综治警务工作进社区的一个重要平台,并着重从三个方面加强警务室的建设:一是警务工作制度化。确立社区综治警务室对社区治安防范工作的全部责任,实行“三员一警”,即社区民警、治保员、调解员和外来人口协管员,做到分

2、工明确,各司其职,积极落实周例会制度、月警民恳谈制度、督查制度、登记制度、汇报制度、巡查制度、培训制度、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二是人员配置网格化。将护楼员、日防队、夜巡队、“三车”管理员、义务巡逻员、墙门平安员、义务监督员等群防群治队伍统一归口综治警务室管理使用,并根据治安防范力量的需要,及时进行调整。物业保安按每 100 户居民 1 名保安的要求配齐配强,增加巡逻时间和次数,并加大科技投入,推进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形成人防、物防、技防相配套,定点、流动、遥控相呼应的多管齐下、多元互动的社区治安网格化防范体系;三是考核工作规范化。根据各支队伍的工作实际和责任,明确上岗职责,健全考核制度

3、,通过自查自评、群众评议、年终综合考评等形式,实行层层考核。街道对社区综治警务室考核,社区综治警务室对夜巡队、日防队、协管员、“三车”管理员等进行考核。兴义市还设立专门的奖励基金 10 万元,分三个层次进行奖励,即社区综治警务室、社区治安防范队伍和在创建“平安街道”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从 2004 年至2006 年的三年间,设立了优秀社区民警、优秀外口协管员、优秀专职调解员等奖项,共奖励了各类先进 20 余人。社区综治警务室投入运作以来,收到了明显效果,得到了社区群众的肯定,群众纷纷说警察常在身边转,我们的安全感也增强了。社区综治警务室通过民警对社区的巡逻、检查、管理,专职调解员对社

4、区的走访、了解、摸排,治保主任对工作的指导和支持,有效提高了综治工作的强度和密度,社区矛盾纠纷少了,各类案件下降了,不安定因素发现得早了,治安秩序也比以往好了。以白云街道为例,通过综治警务室建设,街道辖区内可防性与可控性纠纷和案件明显下降,各社区均无重特大恶性暴力案件、重特大治安灾害事故发生,各种不安定因素也都在社区的预知和可控的范围之内。特别是各类案件的发案率与指标数相比都在逐年下降。如 2005 年街道刑事发案604 起,与同年指标数相比下降 13%、其中入室盗窃 115 起,同比下降25%;2006 年全年刑案同比也下降 18.9%。同时,通过综治警务室这个平台,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实

5、现了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由被动打击向主动防范,由单一的警务防范向综合治理,由管理为重向服务为主的四大转变,建立起了打、防、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达到了社区长治久安,群众安居乐业的目的。二、部分社区综治警务室建设存在的问题尽管社区综治警务室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得到了绝大多数群众的认可。但我们调研发现,社区综治警务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存在着警力配置、经费保障、工作人员兼职分心等方面诸多问题。一是管理多头显弊端。当初综治警务室组建时,负责人为社区民警,加上外地人口协管员和社区治保主任,此时的管理和投入单位主要是辖区公安派出所。自 2004 年司法线的专职调解员进入综治警务室以

6、来,综治警务室很多时候还充当了社区调解室的功能,人员的多元化造成相互推诿的现象,造成综治警务室的管理和投入“无人过问”。二是办公条件艰苦。目前警务室经费主要由社区或街道来解决,加上社区资金本来就紧张,办公条件一直没有得到改善。如部分警务室除办公桌椅外连一台电扇都没有,一到夏天房间里面热得象蒸笼,居民来反映情况或者是调处纠纷,在里面都不愿坐,给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三是警力单薄。当前社区民警工作任务繁重,压力较大,不能全身心地沉到社区,有的甚至几天见不到民警到警务室来工作。有居民反映警务室是空架子,尤其是在一些老小区,本来小区治安情况就不是太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由于人员难以真正到位,一些工作难

7、以得到有效落实,即使在做也只能是蜻蜓点水。 四是社区治保主任兼职分心。社区治保主任一般都兼管社区其他工作,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工作精力,使他们难于全身心投入到综治警务室工作上,特别是有的治保主任还抽调去从事其他的工作如拆迁等,往往是照片上墙,工作却有名无实。目前在综治警务室坚持办公比较好的只有外来人口协管员和专职调解员,特别是广大专职调解员,虽然待遇低,工作任务重,但他们没有计较,而是以极高的积极性和认真负责工作态度,承担了大量的综治警务室的工作。三、进一步加强社区综治警务室建设的建议一是要明确综治警务室的管理机制。建议政府明确综治警务室日常管理和经费投入等保障机制,明确管理机构及职责。管理部门要

8、重视与支持综治警务室工作,加大对综治警务室的人、财、物的投入力度,统一配置警务室内部设施,改变目前综治警务室内部配置标准不一,办公条件相差悬殊的问题,整体改善综治警务室的办公条件。二是要充实和加强警力配置。建议在警力配置上向社区倾斜,保证社区民警能真正沉到社区,专心致志在社区工作。引进考核机制,量化社区民警的工作,增强民警考核的客观性、时效性。同时要加强社区民警的培训,把对社区的研究和体察民情作为民警的课题,努力提高他们做社区警务工作和调处各类纠纷的能力,着力提升他们做群众工作的水平,如亲和力、说服力、组织能力以及政策水平等。 三是要充分整合社区资源,构建社区立体防范体系。建议将社区的各种治安

9、力量进行再整合,形成群防群治队伍、调委会、治保会,社区警务室、信访工作室、社区矫正工作室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要拓宽信息渠道,及时掌握社区动态和各类不安定因素,做到突出矛盾纠纷超前排查、超前化解。建立接处警与社区调解的“对接”机制,及时化解群众报警中反映的各类民间纠纷,有效防止民转刑案件的发生,努力营造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氛围。一、前段我局社区警务工作的初步探索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局把社区警务作为夯实基层基础、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的重要支撑,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先后 5 次召开党委会和局务会议研究社区警务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选优配强社区民警为突破口,强力推进社区警务建

10、设,并提高社区民警待遇,大大激发了社区民警工作热情,社区警务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是配齐配强社区警力,社区民警全局“公选”。任何工作的好坏,人的因素是关键,社区警务工作也不例外。为切实把我局 10 个社区民警选好配强,我局党委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寻求破解之法。20* 年 12 月 6 日,我局召开党委扩大会议,由局党委全体成员、城区派出所长、社区民警和治安大队长、户政股长,专题讨论如何破解全局社区警务难题,听取基层民警的意见和建议。随后,局党委成员又分别带领机关民警分成 4 个调研组,深入社区干部和居民家中,开展调查研究。为解决当前警力严重不足,社区民警“专”不起来的问题,我局先是借鉴江华

11、县公安局的经验,返聘了 8 名退休退养的老民警到社区警务室开展工作。但由于历史久帐太多,繁重的基础工作使这些老民警颇感吃力,且部分老民警已无法适应工作的需要。为此,局党委在认真研究后,决定打破股室、地域界限,在全局范围内公开选拔 10 名社区民警,克服一切困难、下死决心要把社区民警配成“精锐部队”。并规定,原来的社区民警也可报名参加竞争,如果落选就放到艰苦岗位去接受锻炼。“一石惊起千层浪”,局党委的这一决策,一举打破了多年来社区警务工作“无人管、无人干、干好干坏无得妨”的“三无”僵局。 二是坚决做到奖惩兑现,奖励措施让人“心动”。社区警务中大量的是基层基础工作,需要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因此,必

12、须要有激励社区民警扎根社区的工作机制。为此,我局经多次研究,并在社区民警中广泛讨论后,制订了对社区民警工作按照“满意率”、“熟识率”、“发案率”等“七率”来考核的办法。同时,制定了明确具体的奖惩规定:20*年,全局社区民警按季度进行考评。考评后,根据考评成绩按每月平均 500 元/人的标准,由局里统一发放工作补贴。平时,社区民警不参加派出所值班,不参加具体案件侦办,不下达办案和打击处理指标。年终,局里根据考核情况,对 10 个社区民警综合排名,第一名奖励1000 元,由局党委向县委呈报解决副科级待遇;第二名、第三名分别奖励 800 元、500元,并列入后备人才库管理。对小江口、城中等 6 个辖

13、区人口较多、治安状况较复杂的社区,还可以搞“夫妻社区”、“兄弟社区”。每季度考评后,对社区民警按考评成绩排名,第一次考评排名末位的社区民警,通报批评并诫勉谈话,连续两次排名末位且得分在 80 分以下的社区民警,调到农村艰苦岗位锻炼。 三是建立责任捆绑制度,领导联系社区“结对子”。今年 2 月 25 日,全局 10 个社区民警选拔出来之后,我局由局领导和政工室、治安大队、户政股等单位负责人按照上级有关社区警务工作的相关规定,对社区民警进行了集中业务培训,并将所有资料汇编成册。局长秦建彪亲自讲授第一堂课,从社区民警的工作任务、职责要求、工作方法等方面,对社区警务工作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析。为了加强社

14、区警务工作的领导,我局党委委员每人联系一个社区警务室,帮助协调民警与社区干部、内保单位的关系,改善社区警务室的工作环境,配备照相机、电话、办公桌椅、档案柜等硬件设施。同时,局机关每个股室也对口联系一个社区警务室,联系社区的局领导和机关内设单位与社区民警进行捆绑考核,局领导每月至少二天在社区工作,并与社区民警共同承担责任。即社区民警工作任务完成不好被通报,联系的局领导和机关股室一并通报,形成了全局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如今,全局 10 个社区警务室环境变好了,工作关系理顺了,社区民警发自内心地讲:“社区警务工作虽然辛苦,但工作好搞多了。” 二、社区警务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前期的社区警务运行来看

15、,我局社区警务工作已经正常运作。但影响、制约社区警务工作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区警务的功能发挥不够。社区警务既是公安工作的一部分,也是社区工作的一部分,特殊的交叉属性决定了其特有的功能。社区警务是社区群防工作的组织形式,是群众与犯罪作斗争的阵地,也是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进行信息互通的基层中枢。而现实工作中,民警在社区警务中往往只是应付式的等候、登记、处理,没有变被动为主动,没能将社区的警务工作统筹考虑与合理计划,而是简单地按命令执行,局里安排一次行动就搞一下,没有充分发挥社区警务的组织引导功能。 社区民警深入基层广泛收集信息的同时,最大的工作要求是组织指挥一支防控

16、力量。群防群治力量是公安机关的一支重要防控力量,在公安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但这种重要性并未得到充分体现:首先,思想认识不到位。派出所和社区民民警都没有将群防群治这项工作提高到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社会治安的高度来认识,派出所对群防群治工作没有明确计划、目标和落实措施。其次,范围拓展不广。派出所只对专职巡逻队(有的是民兵应急分队)、银行等重点单位的经警还有所联系,对其它群防群治防控力量基本上没有管,没有组织。第三,队伍运作不力。社区民警牵头组织协调不够有力,未将其串联成有效的防控网络,导致各种群防群治力量的运作无力,未形成有效的防控体系。虽然有了一个警务室,在群众看来有了依靠的场所,但是民警还是单兵作战,缺乏稳固的根基。 (二)社区警务工作没有形成合力。 社区警务作为一种新的工作模式,要求地方政府、社区干部、社区民警等各方参与。现在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是街道党委、社区干部,在对社区警务的认识上及责任归属上还没有真正统一。调查中发现仍有不少社区单位和群众认为社区警务是公安部门一家的事情。对社区警务的大部分资金投入,往往是碍于民警的“面子”“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