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沈阳大学交响乐团严肃音乐进校园曲目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3013989 上传时间:2017-10-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沈阳大学交响乐团严肃音乐进校园曲目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年沈阳大学交响乐团严肃音乐进校园曲目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年沈阳大学交响乐团严肃音乐进校园曲目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年沈阳大学交响乐团严肃音乐进校园曲目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年沈阳大学交响乐团严肃音乐进校园曲目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沈阳大学交响乐团严肃音乐进校园曲目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沈阳大学交响乐团严肃音乐进校园曲目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 年辽宁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活动曲目单什么是交响曲?器乐体裁的一种。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奏鸣曲型)套曲。源于意大利歌剧序曲,海顿时定型。交响曲是器乐音乐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各种乐器的表现力来塑造音乐形象,并用管弦乐队演奏的富于戏剧性的大型套曲,可以表现重大的题材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内涵。简单地说,交响曲就是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奏鸣曲,但它比奏鸣曲拥有更宏大、更丰富、更高级的表现力。一、 交响乐红旗颂 吕其明曲吕其明(1930-) ,安徽无为人, 1930 年 5 月出生。父亲吕惠生是一位革命烈士,在抗日战争的峰火中为国捐躯。10 岁随父去淮南抗日根据地参加,先后在二师抗敌剧团、七师

2、文工团、华东军区文工团任团员。194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 年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从事电影音乐创作,先后在二师抗敌剧团、七师文工团、华东军区文工团任团员。1955 年回上海电影制片厂任作曲。1964 年,历任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联委员、中国电影音乐学会副会长。是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创作了 60 多部电影、200 多部(集)电视剧的音乐,还有 10 多部大中型交响乐作品,成为中国乐坛的风云人物。2011 年荣获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创作于,1965 年,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之时恢弘的场面及回忆那艰苦的岁月。二、男声独唱中国-慈祥的母亲张鴻喜词 陆在易曲演唱者:李阳

3、 声乐副教授、赴美国俄德冈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三、交响乐雷鸣电闪波尔卡 (奥)约翰施特劳斯曲小约翰施特劳斯(德语:Johann Strau,1825-1899),老约翰施特劳斯长子,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施特劳斯家族的杰出代表。出生在维也纳一个音乐世家家庭,与父亲同名。被世人誉为“圆舞曲之王”。1844 年组成自己的乐队,演奏本人和父亲的作品。1855-1865 年应邀在圣彼得堡指挥夏季音乐会达十年 1863-1870 年任皇室宫廷舞会指挥。1899 年,约翰施特劳斯逝世时,维也纳人民举行了十万人的盛大葬礼。“雷电在电解太空无机尘埃时促进了氢、氧、氮、碳、甲烷等等原子向大分子合成、

4、最后形成了核酸有机分子,催化出宇宙中最原始的生命;雷电引发的森林大火绝不仅仅是毁灭,它同时也给众多动植物物种的更新和繁荣带来了新的契机;没有天然森林之火的烧灼,高大红松落到地上的种子还无法挣破坚韧外壳生根发芽哩;雷电巨大的破坏力锤炼出人类战胜逆境的勇气,也激发起人类上天入地驾驭自然的雄心!”(摘自包宇著惊险科幻长篇小说天火神石)奥地利作曲大师、“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于 1868 年写的雷鸣电闪波尔卡(作品 324 号),正是对充满生命活力的雷电的热情赞颂,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积极意义方面理解雷电的杰出范例。为了能很好地欣赏这首乐曲,我们不仿先试想一下这样的情景:久旱不雨、骄阳似火、土地

5、龟裂、河湖干涸、禾苗枯萎、万木凋零,炙热的空气像凝固了似的、让人蹩闷的喘不过气来,对于人类的生活生产,对于飞禽走兽树木花草,一句话,长久的干旱对亿万生灵的生存是何等严酷的威胁啊!四、交响乐狩猎波尔卡 (奥)约翰施特劳斯曲施特劳斯家族的许多舞曲小品都与当时维也纳人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这首作品的灵感源泉显然来自当时奥地利上流社会非常流行的森林狩猎活动。 狩猎快速波尔卡节奏欢快、气氛热烈,作曲家用颇具趣味性的配器营造出丰富多彩的音色,从而烘托出生动的场景;而在演奏前,乐团通常会准备好一把火药枪,乐曲行进过程中由一名乐手专门负责“开火” ,从而点燃现场观众的情绪。五、板胡协奏曲抬花轿赵夺良曲板胡属于中

6、国民乐中的弓弦乐器,琴筒由木料或椰子壳制成,它的发音清脆而响亮,适用于表现热情奔放的曲子。除了独奏外,它也是北方的戏曲(如河北梆子、评剧、豫剧等)的主要伴奏乐器。赵夺良,1961 年 3 月 30 日生,辽宁省丹东市人。现任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演奏者:张忠华 曾获全国“金葫芦丝”民族器乐比赛银奖以及多次获得辽宁省专业比赛一等奖六、交响乐康康舞曲 (德)奥芬巴赫曲雅克奥芬巴赫(Jacques Offenbach,1819 1880 年) ,德籍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是法国轻歌剧的奠基人和杰出的代表。他面向大众,把舞台剧的传统、喜歌剧的形式、巴黎林荫路的活报演出与城市民谣相结合。

7、康康(Can Can)19 世纪末盛行于法国的舞曲,快速,2/4 拍,热烈而粗俗。最著名的是奥芬巴赫所作轻歌剧狱中的奥尔菲斯中的康康舞曲。劲乐团将经典的康康舞曲利用现代手法进行后期处理,将红及一时的名曲进行 REMIX 才促成这首经典名曲劲乐团版出现,并受到了所有音乐玩家的喜爱。这首曲子曾经是泰坦尼克号里男女主角在三等舱疯狂跳舞时的配乐。七、女声独唱芦花印青曲 蔺崇祥配器印青,男,1954 年 5 月生,2006 年 2009 年印青担任团长, 作曲家,演唱者:赵丹 曾获全国声乐比赛湖南赛区一等奖八、交响乐北京喜讯传边寨 郑路 马洪业曲郑路北京人。1948 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2 年

8、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单簧管演奏员、创作室副主任。他的代表作品有:器乐曲民歌主题组曲、北京喜讯到边寨(合作)、漓江音画等。马洪业北京人。1948 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宣传队任演奏员,并从事音乐创作。1954 年后在东北、上海、中央等广播乐团任单簧管演奏员。他创作的音乐作品除与郑路合作的管弦乐北京喜讯到边寨外,还有愉快的劳动、春晓、圆舞曲等。该作品原为郑路写的管乐合奏曲,后与马洪业合作,于 1976 年 12 月改为管弦乐曲。当时正值举国欢庆粉碎“四人帮”伟大胜利之际,乐曲生动而形象的表现了当这一特大喜讯传到祖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边寨时,山寨人民载歌载舞,热烈庆祝的情景。全曲共由五个具有鲜

9、明舞曲特征的主题组成(表现不同的舞蹈场面) ,结构较为自由。九、交响乐拉德斯基进行曲 (奥)约翰施特劳斯曲拉德斯基进行曲,管弦乐曲,奥地利作曲家 老约翰施特劳斯作于 1848 年。是老约翰最著名的代表作,经常作为通俗的管弦乐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目。每年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总是以这首曲子作为结束曲,并已成为一种传统。这首曲子本是老约翰施特劳斯题献给拉德斯基将军的。拉德斯基是奥地利的陆军元帅,从 1815 年至 1831 年,他在威登伯克、隆巴等地任骑兵总司令。拉德斯基积极维护奥地利帝国殖民统治,曾率领军队侵略邻国意大利,并在意大利北部任总督多年。老约翰施特劳斯所写的这首进行曲正是炫耀了奥地利哈

10、布斯堡王朝的武力和拉德斯基的威风。后来,就连施特劳斯本人及其子 小约翰施特劳斯也不愿再演出这首进行曲。尽管如此,拉德斯基进行曲还是以其脍炙人口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征服了广大听众,人们也就渐渐地忘记了拉德斯基那段不光彩的历史,成为流传最为广泛的进行曲。演奏:沈阳大学交响乐团 指挥:李刚教授首席:丁琰彦 主持;陶一楠 、张 彤波尔卡(Polka),一种捷克民间舞蹈,起源于波希米亚的一种快速适中的二拍子舞曲。这种舞蹈的舞曲也称作波尔卡。 波尔卡舞曲大致分为急速、徐缓和玛祖卡节奏等三种类型,一般为二拍子,三部曲式,节奏活泼跳跃,在第二拍的后半拍上常作稍微停顿的装饰性处理。捷克民族音乐的奠基者斯美塔那

11、最先将此种舞曲形式用于器乐和歌剧创作。 波尔卡:舞曲的一种,常用三部曲式写成。速度较快,音乐性格轻快活泼,优美生动。1830 年前后起源于捷克民间,从 19 世纪中叶至 19世纪末风行于整个欧洲。斯美塔那、德沃夏克、约翰.施特劳斯父子均作有著名的波尔卡作品。圆舞曲,英文是 Waltz,所以有时也音译为“华尔兹” ,起源于奥地利北部的一种慢三拍子农民舞曲“连德勒” 。18 世纪19 世纪、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人的交响曲作品中出现了这种舞曲,随着古典音乐的发展,它的速度不断加快、和声色彩进一步丰富、19 世纪初、圆舞曲还难登大雅之堂,由于奥地利首相梅特涅的偏爱与推崇,得以同高雅的小步舞曲分庭抗礼

12、,进而赢得大众欢迎进入浪漫音乐时期以后,著名作曲家竞相创作圆舞曲,推动了圆舞曲的发展。韦伯的邀舞是第一部技巧细腻的圆舞曲,于 1848 年首次作为芭蕾音乐使用:舒伯特创作的钢琴圆舞曲蕴含“高贵” “悲伤” “多情善感”等情调,为圆舞曲体裁注入了新的表现内容;约翰施特劳斯父子创作了由序奏、尾声加数首小圆舞曲联缀而成的圆舞曲套曲结构、完善了这种体裁的形式结构和表现内涵,标志着圆舞曲达到雅俗共赏的最高水平。近代圆舞曲可分为维也纳式和法国式两种主要类型。前者通过三拍子中第二拍稍早出现的处理,突出韵律动感;后者则由三拍子(3/8 或 3/4 拍)转为六拍子(6/8 拍),并伴以不断加快的演奏速度,把音乐

13、推向高潮。圆舞曲的用途和表现内内容都比较广泛。可用于交际场合伴舞(多为维也纳式),也可用于歌剧、舞剧音乐,还常常以独立的器乐和声乐圆舞曲形式演奏或演唱。圆舞曲的代表作有:海顿的德意志舞曲 ,韦伯的邀舞 ,古诺的浮士德圆舞曲 ,理查施特劳斯的玫瑰骑士圆舞曲 ,柴科夫斯基的花之圆舞曲 ,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 蓝色多瑙河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皇帝圆舞曲等。波尔卡 Polka 19 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 24 拍子的对舞。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都认为它源于自己的文化传统。19 世纪 30 年代流行于捷克农村的一种波尔卡节奏的舞蹈的舞步为波尔卡提供了基础。这是一种轻快活泼的舞蹈,舞者面对面站立,男伴的右手抱着

14、女伴的腰部,左手向旁伸开握住女伴的右手,按这种姿势,成对地沿着舞厅周围逆时针方向旋转行进。主要的舞步有两种:一种是单足弹跳步,可以前进、后退或旋转,称为波尔卡步;另一种是脚跟、脚尖轮流击地的动作。1840 年,波尔卡由专业舞蹈家带到巴黎,在奥德翁剧院表演;巴黎的舞蹈大师们又把它改编成一种有 5 个花样(见乡村舞)的舞蹈,深受公众喜爱。1844 年,巴黎的舞蹈教师采拉里乌斯把它带到伦敦,又传遍英国,从温莎城堡到小城镇的舞会上都在跳波尔卡。与此同时,巴黎和伦敦的剧院中陆续出现了一些表演性的变体。F.切里托和 A.圣- 莱昂所创作的一种 34 拍子的变体称雷多瓦舞,也很有名。作曲家 B.斯美塔纳的被

15、出卖的新娘和 J.魏恩贝格尔的风笛手什万达等歌剧中也都运用了波尔卡舞。进行曲march 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乐曲。原是舞曲的一种,多用在群众出场、退场的时候。十七世纪起,渐渐转入音乐艺术的领域。当时的进行曲形式,多为二部曲式;现代进行曲常以三段式出现,中段较抒情,以取得对比,用偶数拍作周期性反复,为行进做伴奏的一般为二拍子,强弱轻重交替出现,节奏明确,曲调规整,结构整齐。按内容可分为军队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等。进行曲的代表作主要有:义勇军进行曲.婚礼进行曲.土耳其进行曲.运动员进行曲等。这些进行曲被广为传播。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是根据公木词、郑律成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改写成的铜管乐曲,乐曲从容不迫、坚定有力,体现了我军勇往直前的气势和威武雄壮的军威。 拉德斯基进行曲的作者是“圆舞曲之父”老约翰施特劳斯,此曲具有英雄的性格,有强烈的感染力。演出时常获得很好的演出效果,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三者分别主要在舞会、乡村(舞蹈)和一些又政治性的群众场合进行表演的三种形式冷光瓶来自爱问知识人 2006-03-04 08:29举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