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总复习 4.1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苏教.ppt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0134749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总复习 4.1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苏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 4.1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苏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 4.1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苏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 4.1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苏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 4.1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苏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总复习 4.1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苏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总复习 4.1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苏教.ppt(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基础自主梳理 自我诊断1 常温下单质硫主要以S8形式存在 加热时 S8会转化为S6 S4 S2等 当温度达到750 时 硫蒸气主要以S2形式存在 占9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S8转化为S6 S4 S2属于物理变化B 不论哪种硫分子 完全燃烧时都生成SO2C S8 S6 S4 S2属于同位素D 把硫单质在空气中加热到750 即得S2 解析 选B S8转化为S6 S4 S2属于化学反应 S8 S6 S4 S2互为同素异形体 在空气中加热硫单质至750 生成的是二氧化硫 基础回归1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 黄色或淡黄色晶体 溶解性 水中 酒精中 CS2中 难溶 微溶 易

2、溶 2 化学性质 1 附着在试管内壁的硫如何清洗 提示 用CS2洗或用热碱液洗 思考感悟 3 同素异形体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不同的 这种现象称为同素异形现象 像金刚石与 红磷和 O2和 等由同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 叫做这种元素的 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 单质 石墨 白磷 O3 同素异形体 自我诊断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 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 无沉淀产生 再通入SO2 产生沉淀 2009年高考北京卷T8 A B 将SO2通入品红溶液 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 将SO2通入溴水 溴水褪色后加热也能恢复原色 2009年高考山东卷T13 D C SO2具有漂白性 可以使酸性KM

3、nO4溶液褪色 D CO2中的SO2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答案 A B C D 基础回归1 物理性质 2 化学性质 思考感悟把SO2和Cl2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现象相同吗 为什么 提示 把SO2和Cl2分别通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 现象不同 其原因是 SO2溶于水生成H2SO3 使石蕊试液变红 但不能使石蕊试液褪色 Cl2溶于水生成了HCl和HClO 酸性使石蕊试液变红 又由于HClO的强氧化性 所以最终使石蕊试液褪色 含硫金属矿石 硫酸 3 酸雨的形成化石燃料的燃烧 的冶炼和 的生产等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 在光照 烟尘中的金属氧化物等作用下 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 三氧化硫溶于雨水后

4、形成硫酸 反应方程式 2SO2 O22SO3 SO3 H2O H2SO4 SO2 H2OH2SO3 2H2SO3 O2 2H2SO4 自我诊断3 试判断下列八种情况分别属于硫酸的哪种性质 A 脱水性 B 难挥发性 C 强酸性 D 二元酸 E 氧化性 F 吸水性 1 铜和浓H2SO4加热反应 产生SO2气体 2 在硫酸盐中有NaHSO4这样的酸式盐 3 在烧杯中放入蔗糖 滴入浓H2SO4变黑 4 在NaCl中加入浓H2SO4 加热 产生HCl气体 5 在稀H2SO4中放入锌粒就产生H2 6 用稀H2SO4清洗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7 浓H2SO4敞口久置会增重 8 浓H2SO4不能用于干燥H2S气体

5、 答案 1 CE 2 D 3 A 4 B 5 C 6 C 7 F 8 E 2 物理性质挥发性 溶解性 浓H2SO4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溶解时可放出 浓H2SO4稀释的方法是 3 稀H2SO4的通性硫酸是强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方程式为 能与指示剂 金属 碱性氧化物 碱 盐等物质发生反应 难挥发 大量的热 将浓H2SO4沿烧杯内壁注入水中 搅拌 4 浓H2SO4的特性 课堂互动讲练 1 SO2与CO2的性质比较 特别提醒 1 CO2中的C元素处于最高价 因而只具有氧化性 CO2 CO CO2 C SO2中的S元素处于中间价态 因而既具有氧化性 又具有还原性 2 除去CO2中的SO2气体 可将

6、混合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 也可通过饱和的NaHCO3溶液 H2SO3的酸性大于H2CO3 2010年高考课标全国卷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 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实验过程中 装置B 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 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 和 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 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4 尾气可采用 溶液吸收 思路点拨 从实验装置来看 A制取SO2 B检验SO2的还原性 C检验SO2的氧化性 D检验SO2的漂白性 SO2漂白品

7、红溶液的特点是不稳定性 加热生成的无色物质又分解为品红 SO2是酸性气体 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 点评 本题考查了SO2的制法及其还原性 氧化性 漂白性等性质和尾气吸收 题目难度不大 跟踪训练 随学随练 轻松夺冠 1 2011年浙江宁波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下列有关SO2的性质的探究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1 浓H2SO4与金属的反应 2 浓 稀硫酸的鉴别方法 2011年厦门模拟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 在实验室做锌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时 有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除SO2外 还可能产生氢气 该同学为了验证他的判断是否正确 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其中 装置B中盛有浓硫酸 装置C中放置黑色CuO粉

8、末 装置D中放置的是无水硫酸铜粉末 锌与浓硫酸共热时产生的气体为X 且该装置略去 试回答 1 A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 作用是 E中加入的试剂是碱石灰 作用是 装置A B之间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是 2 该同学认为还可能产生氢气的理由是 3 上述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 4 如果去掉装置B 还能否根据D中的现象判断气体X中有氢气 填 能 或 不能 原因是 5 可以证明气体X中含有氢气的实验现象是 C中 D中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 1 H2SO4与金属反应时 随着浓度的变化会发生不同的反应 2 证明某气体的存在时 应用它的特殊性质且应排除各方面的干扰 跟踪训练 随学随练 轻松夺

9、冠 2 一定量的浓硫酸与足量Zn充分反应时 有SO2和H2生成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进行研究 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 微热试管A 观察到C D E中均有气泡产生 随后气泡量减少 品红溶液褪色 D中先出现浑浊后浑浊消失 反应较长时间后 C D E中的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 试回答 1 装置A中需用浓H2SO4 用两种简单的方法确定一瓶硫酸一定是浓H2SO4 2 从甲 乙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填入B C中 并进行正确连接 a接 接b c接 接d D E两支试管中CCl4溶液的作用是 3 能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 反应较长时间后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的原因是 4 D中浑浊消失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解析

10、 1 可根据浓H2SO4的特性选择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法进行确定 如利用其脱水性 稀释时放热等 2 从图示看 C装置应是检验SO2气体的 应选择甲装置 则B处需接一安全装置 3 浓H2SO4的强氧化性表现在SO被还原 生成SO2的反应 反应开始后 装置中的空气被排出 产生大量气泡 当SO2被品红溶液吸收时 气泡量减少 且随着H2SO4浓度的减小 反应速率逐渐减慢 反应较长时间后浓H2SO4变成稀H2SO4 与Zn反应生成H2 气泡量又会增加 4 D中浑浊消失是因为过量的SO2与CaSO3反应生成Ca HSO3 2 实验专项探究 探究铁与浓硫酸的反应检验SO2的方法有多种 例如SO2通入品红溶液中品

11、红褪色 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SO2通入石灰水中也能生成白色沉淀 CO2一般是利用跟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检验 又由于SO2 CO2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所以必须先检验SO2后检验CO2 方法如图装置所示 若A瓶品红溶液褪色 证明混合气体含有SO2 B瓶除去剩余的SO2 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5SO2 2H2O K2SO4 2MnSO4 2H2SO4C瓶品红溶液不褪色 说明SO2已除净 若D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原混合气体中含有CO2 典例探究 某研究小组按图示方向将A装置与D E F G装置相连 设计实验 请你帮助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并提出相应合理的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研究铁与浓硫酸的反应 实验药品 铁钉 浓硫酸 酸性KMnO4溶液 品红溶液 CuO 填完上述实验报告并回答下列问题 1 连接好装置后 盛放药品前 首先要进行 操作 2 为了测定产生的SO2的量 实验后向烧瓶中加足量的盐酸至无气泡产生 再加足量的B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然后进行 干燥 称量 为判断沉淀是否完全 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3 若 2 中所得沉淀的质量为mg 则反应产生的S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列出计算式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