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下册第5单元欣赏十面埋伏教案2新人教版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0114521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音乐下册第5单元欣赏十面埋伏教案2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音乐下册第5单元欣赏十面埋伏教案2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音乐下册第5单元欣赏十面埋伏教案2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音乐下册第5单元欣赏十面埋伏教案2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音乐下册第5单元欣赏十面埋伏教案2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赏析教学目的一、正确理解十面埋伏的音乐形象,通过教学了解我国优秀音乐文化悠久传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感情,懂得继承祖国悠久文化,弘扬优秀音乐文化的意义。 二、对琵琶有一简单了解,体会琵琶的丰富表现力和高超演奏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鉴赏能力。教学重点乐曲十面埋伏的赏析。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十面埋伏的音乐形象。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欣赏分析法、激发学生对乐器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体会其音乐形象教学思想对于思维能力活跃、有想象力、创造力的高中学生来说最新颖的欣赏方法是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让他们自己去感受、去体验、激发兴趣去感受琵琶丰富的表现力和高超演奏技巧。教学

2、用具 课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情景导入)播放霸王别姬这首歌,许多同学都非常喜欢这首歌曲,那么有谁知道它描写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对,琵琶古曲十面埋伏描述的正是这一历史事件。公元202年“垓下大战”。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优秀的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二、新课教学(一)简介乐器-琵琶 A 琵琶是我国古老的乐器之一,半梨形音箱,面板为桐木,琴颈向后弯曲,钢丝尼龙弦,用人工指甲弹奏,空弦为Adea(6236)。B琵琶曲根据乐曲内容和风格分为文曲、武曲。文曲:节奏轻缓、抒情优美以描绘自然风光和内心情感见长。武曲:节奏复杂多变。情绪激烈雄壮富于戏剧性。三、 乐曲赏析:(一)释题: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

3、武曲代表作品之一,作者不详,乐谱最早见于1818年华秋萍琵琶曲乐曲表现了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核下大战,汉军以十面埋伏阵法,消灭楚军的威武壮烈场面。(二)初步欣赏 欣赏全曲思考以下问题: A:全曲结构 B:曲调风格 C:音乐形象 讨论 归纳 (课件) A:乐曲雄伟奇特壮丽辉煌、气势激昂、形象生动 B:成功的塑造了刘邦、项羽这两位历史人物。(三)分段欣赏这一乐段由五个小乐段组成,描绘刘邦汉军战前准备。它通过“列营、吹打、点将、排阵、走队”的细节描写表现汉军由远到近,浩浩荡荡行进的军威。 A:列营:乐曲一开始高音区密集音符来表现擂鼓三通,而后又模拟号角声形象鲜明的揭示了事情发生的典型环境。 B:

4、吹打:旋律性较强,抒情气息浓郁,表现军纪严明的汉军威风凛凛,龙腾虎跃,阔步向前的形象。 C:点将、排阵、走队:这三段节奏整齐、紧凑音调富于动力表现汉军战前闻风而起的高昂士气,操练中步伐矫健的英姿。第二部分 (1)请同学们思考:根据标题联想各段感觉画面? A:埋伏:这一乐段给人一种夜幕笼罩下汉军伏兵四起神出鬼没地逼进楚军寂静而又阴森的感觉。B:鸡鸣山小战:形象的表现了双方短兵相接的小规模战斗。C:九里山大战;是整个乐曲的高潮,达到情绪发展最高点运用了多种琵琶技巧手法,描写千军万马声嘶力竭的呐喊和刀光剑影惊天动地的决战。(2)创造性参与完成(鸡鸣山小战的声源、音源 )学生活动。第三部分:低沉的音乐

5、气氛与前面高潮形成鲜明对比,旋律低沉凄切整个情绪是悲壮的。(四)塑造出鲜明的音乐形象 (1)教师启发学生回答:刘邦、项羽性格特点(教师小结)。 刘邦:以智取胜、足智多谋、忍辱负重善于用人用兵。 项羽:用兵凶猛、性情豪放但过于急噪刚愎自用。(五)琵琶高超演奏技巧更增添了十面埋伏的艺术魅力。 请同学们找出段落来分析: A列营琵琶有力节奏动人心弦的战鼓声激昂高亢长音震撼山河号角声 B鸡鸣山小战琵琶特技“刹 弦”兵器相击特殊音响 C九里山大战琵琶各种技法喧器战斗音响。 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战争残酷性具有很强感染力(六)全曲欣赏:播放音像让学生整体感观。 四、归纳小结: 音乐虽然是抽象语言,但欣赏古曲十面埋伏后,我们无不被它所感染。那一个个血淋淋尘土飞扬的战争场面已经输入到每位听者的脑海中。让我们能摸到历史的脉搏与事态变迁的交叉点。让我们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心的旅行,在不知不觉中使我们的情感得到了升华。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