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通州石港中学高三化学押题卷二 .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0113625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通州石港中学高三化学押题卷二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通州石港中学高三化学押题卷二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通州石港中学高三化学押题卷二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通州石港中学高三化学押题卷二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通州石港中学高三化学押题卷二 .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通州市石港中学2006届高三化学押题卷二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05年8月9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在爱德华空军基地安全着落,航天飞机表层的防热瓦曾成为航天飞机能否安全着落的制约因素。防热瓦是以石墨材料为主要成分的非常疏松的泡沫陶瓷。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A石墨成为该泡沫陶瓷主要成分的主要原因是石墨是原子晶体B石墨成为该泡沫陶瓷主要成分的主要原因是石墨熔点很高C石墨中碳碳键之间的夹角为10928DC60也可代替石墨用作航天飞机表层的防热瓦材料2今年以来,新疆、黑龙江、山西等地相继发生煤矿爆炸事故,吉林也发生

2、化工厂爆炸事故,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安全生产已成为工业生产中的头等大事。下列预防或处理事故的方法可行的是 A煤矿工人可以先用明火伸入矿井以检测瓦斯的存在B可以给矿井中充入大量的二氧化碳以防止瓦斯爆炸C若硝基苯污染水源,可用活性炭吸附硝基苯以减少水体污染D化工厂爆炸时可用湿布捂住鼻孔、眼睛等并躲在下风的低洼处3、化学是一门实用的、中心的学科,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它在给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产生负面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次氯酸和臭氧都是强氧化剂,都能杀死水中的细菌。自来水常用氯气来杀菌消毒,是因为氯气杀菌消毒效果要比臭氧好,且不会残留有毒、有害物

3、质B人们应用原电池原理,制作了多种电池,如干电池、充电电池、高能电池等。电池在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废旧电池会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危害,所以废旧电池必须回收再利用C明矾常作净水剂,但人体摄入大量铝易患“老年性痴呆”,所以明矾不能大量使用D氟氯烃为一类含有氟和氯的有机物,是制冷效果极佳的致冷剂。但它能破坏臭氧层,人们正在采取措施减少并逐步停止氟氯烃的生产和使用4拟晶(quasicrystal)是一种具有凸多面体规则外形但不同于晶体的固态物质。Al65Cu23Fe12是2000年之前发现的几百种拟晶之一,具有合金的某些优良物理性能。有关这种拟晶的说法错误的是 AAl65Cu23

4、Fe12的硬度比金属Al、Cu、Fe都大BAl65Cu23Fe12中三种金属的化合价均可视作零CAl65Cu23Fe12不可用作长期浸泡在海水中的材料D1mol Al65Cu23Fe12溶于过量的硝酸时共失去265mol电子5、盖斯定律认为: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为数步完成,这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H2O(g)H2O(l);H1Q1 kJ/mol C2H5OH(g)C2H5OH(l);H2Q2 kJ/mol C2H5OH(g)3O2(g)2CO2(g)3H2O(g);H3Q3 kJ/mol若使23 g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AQ1Q2Q3 B0.5(Q1Q

5、2Q3)C0.5Q11.5Q20.5Q3 D1.5Q10.5Q20.5Q3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a(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 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B3mol的Cl2通入含2molFeI2的溶液中 2Fe24I3Cl22Fe36Cl2I2C甲醛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银氨溶液并加热HCHO 2Ag (NH3)2

6、 2OHHCOONH42Ag3NH3H2O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 C6H5OCO2H2OC6H5OHHCO37、盐酸乙哌立松片(Eperisone Hydrochloride Tablets)是一种骨骼肌松弛剂,能改善由肩周炎、腰痛症等引起的肌紧张状况,其结构简式如下:关于盐酸乙哌立松片有下列说法:是芳香族化合物,含有N原子的六元环上所有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能发生还原反应的官能团有两种,是一种有机盐。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8、将质量为w1g的钠、铝混合物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金属没有剩余,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1 L。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a mol/L的HCl溶液,过程

7、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又逐渐溶解,当沉淀恰好消失时所加HCl溶液体积为V2 L。将溶液蒸干灼烧得固体w2g。下列所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35.5a V2 w2w1 B. 23n(Na)27n(Al)w1 C. n(Na)3n(Al)2V1/22.4 D. a V2 V1/22.4 9、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平均分成四等份,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NO的体积和剩余金属的质量如下表(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编号稀硝酸体积/mL100200300400剩余金属/g18.09.600NO体积/mL224044806720V 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 中溶解了5.6gFe

8、 B硝酸的浓度为4mol/LC 中溶解了9.6gCu D中V=896010、有三种短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质子数之和为31。如果这三种元素中有一种是氩元素,则关于另外两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其中一种是稀有气体元素,则另一种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B若其中一种元素的单质通常情况下是气体,则另一种元素的单质通常情况下是固体 C若其中一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是三角锥形分子,则另一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一定是正四面体形分子D若其中一种元素的最高正价是+3,则另一种元素的单质有两种常见的同素异形体11、常温下,有甲、乙两份体积均为1 L,浓度均为0.1 molL的氨水,其pH为11。 甲用蒸馏水稀释

9、100倍后,溶液的pH将为a;乙与等体积、浓度为0.2molL的HCl混合,在混合溶液中:n(NH4+)+n(H+)n(OH)=b mol 。则a、b正确的答案组合是 A911之间;0.1 B911之间;0.2 C1213之间;0.2 D13;0.112、三硫化四磷分子的结构研究表明,该分子中没有不饱和键,且各原子的最外层均已达到了8个电子的结构。在一个三硫化四磷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个数是 A7个 B9个 C19个 D不能确定13、科学家预言超级原子的发现将会重建周期表,2005年1月美国科学家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宣布发现了A1的超原子结构A113和A114,并在质谱仪检测到稳定的Al1

10、3I等。A113、A114的性质很象现行周期表中的某主族元素,已知这类超原子当具有40个价电子时最稳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ll 4与A族元素性质相似 BA113与卤素性质类似CA113在气相中与HI反应的方程式可表示为:A113+HI=HAl13IDA113超原子中A1原子间是通过离子键结合的ABCOHH+A14、A是一种常见的单质,B、C为中学常见的化合物,A、B、C均含有元素X。它们有如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元素可能为Al BX元素一定为非金属元素C反应和互为可逆反应 D反应和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15、1998年两位希腊化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

11、,称他们在常压下把氢气和用氦气稀释的氮气分别通入一个加热到570的电解池(如右图)中,氢气和氮气在电极上合成了氨气,且转化率达到了78%。用来合成的电解质在电解池中起传导H的作用,它是一种固体复合氧化物(缩写为SCY),电解池的两个电极则是吸附在SCY内外表面上的金属钯多晶薄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阳极的反应式为 H22e2H B、阴极的反应式为 N2+6e+6H=2NH3C、电解的总反应式 N2+3H22NH3 D、电解的总反应式为 3H+ N3 NH3第卷(非选择题 共90分)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16(8分)请按要求填空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将

12、乙烯、乙炔分别通入溴水中,乙炔使溴水的褪色速度快配置硫酸铜溶液时应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铜粉实验室可以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少量的氧气向氨水中滴加Al2(SO4)3溶液和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氨水现象相同向某溶液中先通入Cl2再滴加KSCN溶液时溶液变红,证明该溶液一定含有Fe2+将Fe(NO3)2溶液加热蒸发至干并灼烧,最后得到红棕色粉末分别向体积和pH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中滴加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中和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一样多在试管中放入几片碎滤纸,滴几滴90的浓硫酸,再将滤纸捣成糊状,微热并冷却后先滴入几滴CuSO4溶液再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加热至沸腾,可观察到红色沉淀生

13、成 右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氨气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右图装置中棉花的作用是 ;适当改变右图所示的装置后,也可用来制取和收集氧气。改变的方法是 ;实验室用浓硫酸和铜制取并收集少量的SO2气体,能否采用该装置 (选填“能”或“不能”),若选填“能”,请说明你的理由;若选填“不能”,则怎样改变该装置后就能达到实验目的?请你用文字说明 ;17、(14分)饱和氯水与石灰石的反应是制取较浓HClO溶液的方法之一。2005年的化学教育报道了如下实验研究:实验一、定性研究: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再加入约20mL饱和氯水,充分反应,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浅黄绿色褪去;过滤,将滤液滴在有色布条上,发现其比氯水的漂白性更强;为了确定反应产物,将滤液分为三份,分别进行以下实验:第一份与石灰水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第二份与稀盐酸混合,立即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将第三份加热,看到溶液变浑浊且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 经检测,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均为CO2。请回答:(1)反应后所得的溶液漂白性增强的原因是_ ;(2)依据上述实验可推知,的滤液中的溶质除CaCl2、HCIO外,还含有)_ _;实验二、定量研究:在圆底烧瓶底部,有一用塑料网包住的过量块状碳酸钙和1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